北魏道武帝始赐公爵列表

本列表列出北魏道武帝始赐公爵的人物。

东平公

编辑
东平公(391年—397年)[1]
由平原公进爵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东平公 拓跋仪 391年—397年
进爵卫王

陈留公

编辑
陈留公(386年—?)[2]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陈留公 拓跋虔 386年—396年 追谥陈留桓王
2 陈留公 拓跋建 陈留桓王孙,陈留景王拓跋崇子

南安公

编辑
南安公(386年—398年)[3]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南安公 拓跋顺 386年—398年
进爵毗陵王

略阳公

编辑
略阳公(?—398年)[4]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略阳公 拓跋遵 ?—398年
进爵常山王

日南公/定陵公

编辑
日南公(?—399年)/定陵公(399年—?)[5]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日南公 和跋
伏诛,爵除

辽西公

编辑
辽西公(?—398年)[6]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辽西公 拓跋意烈 ?—398年
赐死,爵除

任城公

编辑
任城公(396年—?)[7]
以军功赐爵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任城公 奚牧 396年—?
赐死,爵除

钜鹿公/南平公

编辑
钜鹿公/南平公(397年—423年)[8]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钜鹿公→南平公 长孙嵩 397年—423年
进爵北平王

琅邪公

编辑
琅邪公(397年—404年)[9]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琅邪公 长孙肥 397年—404年
减五等之爵,例降爵为蓝田侯

彭城公

编辑
彭城公[10]
以勋赐爵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彭城公 拓跋勃
2 彭城公 拓跋粟 拓跋勃长子
进爵为王

襄城公

编辑
襄城公[11]
以功赐爵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襄城公 拓跋题 ?—397年 进爵为王。
2 襄城公 拓跋悉 拓跋题子。赠襄城王。

宜都公

编辑
宜都公(398年—?)[12]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宜都公 丁公 穆崇 398年—406年
2 宜都公 穆观 ?—423年 穆崇子。赠宜都王,谥文成
3 宜都公 穆寿 ?—423年 穆观子
进爵宜都王

上谷公

编辑
上谷公(398年—?)[13]
以功赐爵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上谷公 拓跋纥罗 398年—?

文安公

编辑
文安公[14]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文安公 拓跋泥
2 文安公 拓跋屈 拓跋泥子
伏诛,爵除

辽西公

编辑
辽西公[15]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辽西公 贺卢
奔慕容德,爵除

北新公

编辑
北新公[16]
由钜鹿侯进爵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北新公 贺悦
2 北新公 贺泥 贺悦子
降为肥如侯

永安公

编辑
永安公[17]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永安公 刘罗辰
2 永安公 刘殊晖 刘罗辰子

高平公

编辑
高平公[18]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高平公 庾路
伏诛,爵除

安平公

编辑
安平公[19]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安平公 叔孙建
以公事免,爵除

孟都公

编辑
孟都公[20]
以率户内附赐爵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孟都公 斛律倍侯利

参见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魏书 卷十五 昭成子孙列传第三》:“登国初,赐爵九原公……后改封平原公……太祖大喜,徙封东平公……寻迁都督中外诸军事、左丞相,进封卫王。”
  2. ^ 《魏书 卷十五 昭成子孙列传第三》:“登国初,赐爵陈留公。”
  3. ^ 《魏书 卷十五 昭成子孙列传第三》:“登国初,赐爵南安公。”
  4. ^ 《魏书 卷十五 昭成子孙列传第三》:“太祖初,有佐命勋,赐爵略阳公。”
  5. ^ 《魏书 卷二十八 列传第十六》:“未几,赐爵日南公……改封定陵公。”
  6. ^ 《魏书 卷十五 昭成子孙列传第三》:“及平中原,有战获勋,赐爵辽西公,除广平太守。”
  7. ^ 《魏书 卷二十八 列传第十六》:“以军功拜并州刺史,赐爵任城公。”
  8. ^ 《魏书 卷二十五 列传第十三》:“后从征中山,除冀州刺史,赐爵钜鹿公。历侍中、司徒、相州刺史,封南平公……世祖即位,进爵北平王,司州中正。”
  9. ^ 《魏书 卷二十六 列传第十四》:“中山平,以功赐爵琅邪公……后降爵为蓝田侯。”
  10. ^ 《魏书 卷十五 昭成子孙列传第三》:“意烈弟勃,善射御,以勋赐爵彭城公。卒,陪葬金陵。”
  11. ^ 《魏书 卷十四 神元平文诸帝子孙列传第二》:“子题,少以雄武知名,赐爵襄城公……子悉袭,降爵为襄城公。卒,赠襄城王。”
  12. ^ 《魏书 卷二十七 列传第十五》:“从平中原,赐爵历阳公,散骑常侍。后迁太尉,加侍中,徙为安邑公……征为太尉,又徙宜都公。”
  13. ^ 《魏书 卷十四 神元平文诸帝子孙列传第二》:“及即帝位,与弟建同日赐爵为公。卒。”
  14. ^ 《魏书 卷十四 神元平文诸帝子孙列传第二》:“太祖厚遇之,赐爵文安公,拜安东将军。”
  15. ^ 《魏书 卷八十三上 列传外戚第七十一上》:“讷弟卢,亦从平中原,以功赐爵辽西公。”
  16. ^ 《魏书 卷八十三上 列传外戚第七十一上》:“以功赐爵钜鹿侯,进爵北新公。”
  17. ^ 《魏书 卷八十三上 列传外戚第七十一上》:“从平中原,以前后勋赐爵永安公,以军功除征东将军、定州刺史。”
  18. ^ 《魏书 卷二十八 列传第十六》:“爵高平公而诛。”
  19. ^ 《魏书 卷二十九 列传第十七》:“赐爵安平公,加龙骧将军。出为并州刺史。后以公事免,守邺城园……太宗假建前号安平公,督表等以讨虎,斩首万余级。”
  20. ^ 《北齐书 卷十七 列传第九》:“高祖倍侯利,以壮勇有名塞表,道武时率户内附,赐爵孟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