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上松本因硕

井上松本因硕(1831年—1891年),日本围棋棋手,生于总州葛饰郡,本名松本锦四郎,从小围棋就不错而在林家学棋。

生平 编辑

1850年井上秀彻因硕因为杀人而被迫退位(参见该页面),而选中了锦四郎;松本锦四郎继任家督,是为第十三世井上因硕,在锦四郎以前井上家被立为迹目的棋手多会改姓名为井上XX,之后成为家督全会改名为井上因硕,为求辨别,通常会称为井上XX因硕。但是松本锦四郎并无遵循这个制度,因此改名为井上因硕后,后世改用其原本的姓氏来辨别,称之为井上松本因硕,后面几世因硕也遵循这个例子。

当初原本秀彻退位前是要立井上家的分家服部家服部正彻,但似乎因为官方的反对,为了让杀人事件能够压下来并能延续井上家,最后才选了第十二世林门入门下的松本锦四郎;不过由于锦四郎棋力当时并不高且不有名,忽然成为家督震惊了其他家,对于锦四郎本身也有着庞大的压力。

1859年本因坊秀和申请成为名人碁所,虽然因硕师父林柏荣门入为秀和好友,但是在为了贯彻先辈幻庵因硕的意志,而提出反对争碁[1],并派安井家分家阪口家阪口仙得(棋力上手)代为争碁,非家督亲自争碁先例正巧是当初第十三世本因坊丈策迹目秀和反对幻庵升名人碁所时的伎俩;虽阪口家的本家安井家家督安井算英为秀和之徒想阻止阪口仙得,但仙得“想贯彻棋道”的理由还是同意了因硕。

不过由于申请书落在曾是幻庵记名弟子的元老上,加上松本因硕的暗地推动,争碁被延宕许久最后以“内忧外患”之名(当时美国打败日本签订神奈川条约)退回。之后因硕自认四段棋力并不好看,不管他家反应,自行报升五段[2]

1861年御好碁因硕正巧先二受先[3]碰上秀和,当时坊门全上下无不对松本因硕恨得牙痒痒,此局正是绝佳时机,赛前一致评论认为以有名人等级的秀和授先要赢五段的因硕实在亲而易举,连温和儒雅的秀策在写给家中的信中都自信满满认为可以“痛击因硕”,难得秀策用了较激进的词,显见当时因硕的人缘的确非常不佳。

这盘局秀和不知为何开局就犯了错误而落后,但是落后并不大,以秀和实力应可追回;但因硕从中盘至局终竟一手也不犯错,最后黑1目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座隐谈丛》书中写道当时的人均认为是幻庵附身;因硕兴奋异常,认为报了先祖幻庵的仇,将该谱印了上百份四处传送,准名人先二让先局输给五段,于理上说不通,因此秀和的名人碁所也跟着渺无希望,秀和至死就没再想升名人碁所。

1865年,本因坊家门下除家督秀和外最强者村赖秀甫希望升上上手,松本因硕提出希望能跟着升上六段,秀甫自然反对而提出争碁,秀甫让先三连胜,因硕自知不敌撤回争碁,秀甫升为上手,当时棋界元老伊藤松和曾说:“要是松本能赢,那么碁道早已衰弱不振了”。1868年,林家家督林秀荣(秀和次子)要报升四段并取得井上家以外三家同意,但是松本因硕又在此时提出异议,并派弟子小林铁次郎来争碁,秀荣认为自己为一家之家督,加上为秀和之子,纵使只有三段,也不该与他家弟子争碁,而自行报升四段。

因为上述事迹使得因硕与其他三家决裂,之后秀甫成立的现代化棋社方圆社,使得三家倍感威胁(林家已并入本因坊家),坊门当时强力排斥现代化,安井家中立,上了年纪的松本因硕(当时已六段)消极的支持此事。在围棋大会上秀甫希望三家与方圆社放弃成见,共创新的棋坛,但是会上松本因硕强迫年轻的本因坊秀元替其倒茶、拿烟灰缸,会后秀元十分恼怒,使得之后井上家同意与方圆社合作,而秀元则以“有松本在,本因坊家与之势不两立。”,而使当时碁界不能团结(其实方圆社的势力早已不须四家帮助)。

1882年,在方圆社一支独秀,坊门闭门造车的情况下,三家可有可无,于是因硕也不管他人议论,自己将自己升为七段(幕府垮台后上手之名改回七段)。虽然因硕一生一再与他家做对,但是晚年其努力在关西地区资助方圆社并发展围棋,竖立不少功绩。1891年在神户客死他乡,并无立迹目,由关西棋界元老大冢龟太郎继任。

参考资料 编辑

  1. ^ 此说法似乎不成立,因为当初幻庵放弃与秀和争名人碁所后,隐退立宿敌丈和的儿子秀彻为新家督,似乎就是要与本因坊家言和,松本提出反对与幻庵意志应是违背才是。
  2. ^ 在无碁所时,四段以下升段只需家督同意即可,但是江户末年生计难持,各家滥发免状赚钱,于是改为所有升段均需各家家督同意
  3. ^ 先二为差三段之局差,一盘让二子,一盘让先,先二受先即被让先那盘

外部链接 编辑

日本围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