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行李

一个人的行李》是歌手戴佩妮在《iPenny》专辑中收录的第一主打歌。这首歌长约4分02秒,词曲皆由戴佩妮创作,并由黄中岳负责编曲。

欣赏

编辑

《一个人的行李》采用轻快的旋律,歌词的主歌表达作词者想要独自远行的坚持和豁达,不必伪装心情、不用担心天气,并借此表示自己的坚强。

副歌部分则描述作者希望在各地旅行的憧憬,比如第一段的副歌中提到,作者想去东京铁塔看夜景、去威尼斯看电影,以及阳明山纽约巴黎,让自己透透气,进而表达自己想要暂时一个人,不受外界干扰的期望。

与第一段副歌的观光性质不同,第二段副歌则偏向心灵层面,例如梦见哲学家苏格拉底、思考著名演员阮玲玉、和诗人徐志摩谈情等,间接表达作者除了希望到处旅游外,还重视心灵的沉淀。

音乐录影带

编辑

这首歌的音乐录影带由余一担任导演,大部分场景设定在森林里拍摄,营造出世外桃源的感觉。另外的场景也包括大马路上,戴佩妮提着行李的画面。

戴佩妮在MV里用手势切换不同的场景:泡在瀑布水池里、站在飘着花瓣的草地、沉醉花朵的芬芳、甚至在森林半空中飞舞等。为了配合大自然的风景,孔雀鹦鹉、各种昆虫等都出现在MV里。

该音乐录影带中也采用彩画的特效让画面之间的转换显得更生动。而歌词里的提到的东京铁塔、纽约、浴缸等都以道具的方式呈现。

批评与澄清

编辑

《一个人的行李》节奏轻快、琅琅上口,歌曲曝光后也得到不少听众的喜爱。但是在另一方面,却有人指出第二段副歌中提到“我要一个人的通宵看完鲁迅的背影”是错误的,因为《背影》是由朱自清所撰,并非鲁迅。反对者表示,这反映了作者对文学作品的了解不够深入,而且歌词具误导性,容易让人以为《背影》为鲁迅所写。

演唱者,同时也是词曲创作者的戴佩妮在回答媒体的访问时解释,歌词中提到的背影指的并不是朱自清所写的《背影》,而是出自鲁迅在《野草散文集中的其中一篇,名为《影的告别》。

然而这样的解释却不能让多数的反对者信服。他们认为,《影的告别》指的是影子,与背影是不一样的。反对者也指出,《影的告别》只是一篇简短的散文,没有必要花通宵的时间看完。类似的,“我要一个人的北京探望孟姜女”也被指出错误,因孟姜女的故事发生地点是在西安(古长安)而非北京。

许多支持者不认同这样的说法。他们认为歌词里的“背影”并没有加上书名号,可以单纯只是形容背影,不一定是指文学作品,况且朱自清的《背影》也只是一篇简短的散文,并没有必要花通宵的时间看完。另一些支持者则主张每个人欣赏文学作品的角度都不相同,作者写词自然有他们的动机和用意。另外,支持者也表示孟姜女不过是一个民间传说,没人知道实际上的地点;作者只是用借代修辞法让大家想起北京的长城而已。支持者指责反对者过于吹毛求疵,刻意模糊焦点。

网络上也一度掀起反对者和支持者的争论,甚至有歌手希亚公开批评歌词的误导性,并想以翻唱来纠正;不过多数人认为这是为了炒新闻而做出的举动。

除了歌词闹出的风波之外,《一个人的行李》音乐录影带也被指抄袭日本天后滨崎步的《Fairy Land》,尤其是泡在水潭的场景十分相似。导演余一澄清,可能是两支音乐录影带运用的色彩都很鲜明,因而造成视觉上的错觉。

参考资料

编辑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