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特色條目候選/羥醛反應

羥醛反應

編輯
 

羥醛反應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86,913位元組)

結果: 支持10, 反對2 => 核對者Wolfch (留言) 2011年9月20日 (二) 21:55 (UTC)[回覆]
投票期:2011年9月4日 至 2011年9月18日
說明User:Merphisto幾個月前翻譯自英文維基特色條目,經過了同行評審,之後他可能忘了提FA了……現在本人在此提名。—CHEM.is.TRY 2011年9月4日 (日) 06:44 (UTC)[回覆]

支持

編輯
如果支持這個條目的提名,使用#{{支持}},說明支持的理由並簽名;
  1. (+)支持,提名人票。--CHEM.is.TRY 2011年9月4日 (日) 06:44 (UTC)[回覆]
  2. (+)支持,重要的有機反應,內容詳盡,圖片有顏色標註,符合特色條目要求。--Makecat (留言) 2011年9月4日 (日) 09:18 (UTC)[回覆]
  3. (+)支持,這個條目在英文維基中是特色條目,主要工作是做了翻譯,校對與圖片的處理,其中圖片工作除了繼承原文圖片和翻譯之外,還修正了多處原圖片的錯誤,也增加了顏色標識以增強有機化學的反應邏輯性。化學條目本身學術性較強,想要做到盡善盡美還需時日,先在的版本也是在許多成員的協助下共同完成的。Merphisto (留言) 2011年9月4日 (日) 12:58 (UTC)[回覆]
  4. (+)支持,以外文的特色條目翻譯而成,內容詳盡,並修正了原圖片的錯誤令內容更容易理解,化學條目又一佳作—ArikamaI 在沒有人有槍的國度裏,一把手槍的人就是國王謝絕廢話|戰鬥記錄2011年9月7日 (三) 12:07 (UTC)[回覆]
  5. (+)支持,詳細精彩--Huandy618 (留言) 2011年9月7日(三) 14:49 (UTC)
  6. (+)支持,內容充實詳細--yrr933! (留言) 2011年9月13日 (二) 12:46 (UTC)[回覆]
  7. (+)支持,內容詳細,而且圖片有中文的說明--Wolfch (留言) *DC9* 2011年9月13日 (二) 17:44 (UTC)[回覆]
  8. (+)支持,內容詳細.Gzhao (留言) 2011年9月14日 (三) 00:52 (UTC)[回覆]
  9. (+)支持,很詳盡的有機化學條目。——Shakiestone (留言) 2011年9月14日 (三) 04:44 (UTC)[回覆]
  10. (+)支持,內容詳細。--Shibo77 2011年9月15日 (四) 01:18 (UTC)[回覆]

反對

編輯
如果反對這個條目的提名,使用#{{反對}},說明反對的理由並簽名;
  1. (-)反對,條目中仍存在大量未翻譯的人名。光是羥醛反應#發現與發展歷程一節就有五個:H.E.Zimmerman、M.D.Traxler、Ivanov、Heathcock、A.E. Meyer。--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1年9月4日 (日) 10:31 (UTC)[回覆]
    • (:)回應:修改了一些人名的中文翻譯,最擔心的就是一些人名牽涉到許多人名反應的翻譯,而許多人名反應是無法追溯到最經典的翻譯方法的,也許一些已經成為共識的翻譯法卻不是最標準的英文音譯中文名,這是很糾結的問題。若只是為了追求一種標準,可能編寫出來的條目會得不到大多數從事化學的人認同,因此傾向於保留一些英文人名。Merphisto (留言) 2011年9月4日 (日) 12:44 (UTC)[回覆]
    • (!)意見,化學界對人名反應中的人名通常不翻譯,因此建議不要更動。--140.113.69.165 (留言) 2011年9月5日 (一) 05:40 (UTC)[回覆]
  2. (-)反對,還是有不少內容缺乏參考文獻--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1年9月5日 (一) 01:41 (UTC)[回覆]
  1. (-)反對,還達不到特色條目的等級。—うちはイタチ (留言) 2011年09月5日 (一) 12:00 (UTC)[回覆]
↑投票者沒有註明理由,所以本票無效,請投票者補充理由。
  • (!)意見,請不要壓制反對意見。這種反對意見固然理由很模糊,但是就和達標有一定水準抵銷政敵這種票的理由類似,這些理由都可以被當作是具體而接受的時候,請以同樣的標準看待反對意見,而不是壓制。-cobrachen (留言) 2011年9月5日 (一) 20:25 (UTC)[回覆]
@cobrachen:(!)意見路過說幾句:不是說這傢伙投反對票才反對他,看看他的貢獻記錄吧,7.14以來只要參加特色條目評選和覆審都是以複製粘帖一般的同一理由(對,就是什麼"還達不到特色條目的等級")反對上特色條目的(除了這個和搞笑的這個,唯有的兩次非投票貢獻也是純粹繁簡破壞.就是這樣吧. - Dr. Cravix ★Daydream Nation 2011年9月20日 (二) 10:01 (UTC)[回覆]

中立

編輯
如果對這個條目的提名持中立態度,使用#{{中立}},說明理由並簽名;

意見

編輯
參考特色條目標準寫作指南,給予意見並簽名。
  • 小問題比較多。
  1.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等等應該統一採用阿拉伯數字。
  2. 「大衛埃文斯」漏了「·」。
  3. 正宗哲(Satoru Masamune)不用標註羅馬字。
  4. (如醛或酮可轉化為烯醇或烯醇醚)等等的內文括號應該放在註釋,或改寫成為內文的一部分。
  5. (見Knoevenagel縮合反應和丙二酸酯合成的第一步)這種應該採用{{see also}}。
  6. 有無故粗體。
  7. 參考資料部份紅字可以去掉。

以上。—AT 2011年9月15日 (四) 12:09 (UTC)[回覆]

  1. 請問一下這個有規定嗎(我不大了解)?
  2.  完成
  3. 這裏標註英文是因為這個人的大部分人只知道這個人的英文名,如果不是必須改的話建議保留。
  4.  完成
  5. 這裏這樣寫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英文原文是同樣的寫法(這篇文章大部分是直接翻譯的);二是因為這段話的反應僅僅和Knoevenagel縮合反應丙二酸酯合成的第一步有關,而{{see also}}卻只能指向對應的條目(那兩個條目里並沒有講第一步是什麼)。
  6. 用粗體的地方原文用的都是斜體(表示強調),但是中文裏面用斜體貌似比較奇怪吧……
  7.  完成
謝謝閣下的意見!--CHEM.is.TRY 2011年9月16日 (五) 09:42 (UTC)[回覆]
  1. 就統一性而言,這樣比較好。
  2. 如果其他維基有內連的話,用{{Link-en}}等模板。如果沒有,就加註釋,不用在內文表述。
  3. 既然那兩篇條目沒有講第一步是什麼,那麼原本這句也發揮不了作用,不如去掉。
  4. 用「」。

AT 2011年9月16日 (五) 10:00 (UTC)[回覆]

  1. 我已修改為:「其應用在亞甲基臨近於兩個羰基或者氰基的分子中較常見,如Knoevenagel縮合反應和丙二酸酯合成的第一步。」  完成
  2. 關於AT君提到的括號內容問題,我已修改了8處,這些位置大多都是英文條目內的補充說明或者舉例,因此直接寫入了句子。留下小部分的括號內容主要是一些特定化學屬於或物質簡寫,這些內容文字量太少而無法用reference引用。Merphisto (留言) 2011年9月16日 (五) 12:03 (UTC) 完成[回覆]
  3. 關於日本人和歐洲人的人名翻譯或者引用註釋問題還請有經驗的人解決一下,在下不敢胡亂翻譯。Merphisto (留言) 2011年9月16日 (五) 12:06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