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Rex Carolus!歡迎加入維基百科!

感謝您對維基百科的興趣與貢獻,希望您會喜歡這裏。除了歡迎辭外,也請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政策
政策
GNU
GNU
版權問題解答
貢獻內容必須是您所著或獲得授權
同意在GFDL條款下發佈
手冊
手冊
問號
問號
有問題?請到互助客棧詢問,或在我的對話頁提出。別忘記:討論後要簽名,方式之一是留下4個波浪紋「~~~~」。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瀑布汗 瀑布屋 13:29 2005年7月29日 (UTC)

感謝您對中文維基百科的貢獻。根據您的貢獻,現授予您維基執行編輯榮譽。歡迎您繼續幫助改進維基百科。
你知道嗎?
你知道嗎?

恭喜您!您最近建立或大幅改進的條目在世樞機列表經推薦後,獲選於首頁作新條目展示。如果希望推薦其他您關注的條目,歡迎前往Wikipedia:新條目推薦/候選提名。在您建立或大幅改進的所有條目中,總計有34篇條目獲推薦作首頁新條目展示。

34

薩克森統治者 編輯

恩斯廷本身豈非本身就是恩斯特系或恩斯特的後代的意思。同理,Liudolfen不就是魯道夫家族的意思,正如Welfen就是韋爾夫家族的意思一樣。--Douglasfrankfort Usertalk 07:31 2005年10月5日 (UTC)

一些修改 編輯

我已經將腓特烈·奧古斯特一世 (薩克森選侯)移動回奧古斯特二世 (波蘭)。雖然對你對德國的景仰表示欽佩(我豈不也是如此,你改動的那些條目大概全都是我寫的),但按照「河流溯源選最長」的原則,如果一個人有國王的稱號,還是不用選侯的稱號為好,否則弗朗茨皇帝其豈不要被稱為奧地利大公。另外,建議不要將薩克森公爵合併到統治者列表,因為我寫公爵條目並不是僅僅想弄一個列表,否則我幹嗎費力氣寫兩個一樣的表!(兩個都是我寫的)。本來只是想解釋一下部落公爵這個概念,但後來實在弄不下去了。如果你有空,就幫我一把,把薩克森公爵那個條目除了人名表以外的部分寫一下,千恩萬謝。另外,總覺得你有些太德國中心了^-^。--Douglasfrankfort Usertalk 08:00 2005年10月5日 (UTC)

好象是這樣:Liudolf應該是某個德語名字的原始形式,因為後來這個名字似乎很少出現了。我主要是受了Liutpold和Leopold前後關係的啟發。但是經你提醒,覺得確實與Rudolf有區別。開頭輔音變化的概率太小了。不好意思,麻煩你再改回來吧。--Douglasfrankfort Usertalk 10:58 2005年10月5日 (UTC)

阿爾布雷希特和阿爾貝特應該是確有區別。在德國這兩個名字好象都有人用。還是阿爾貝特只是近代才出現的簡化形式?總之我不太贊成商務印書館的翻譯方法。--Douglasfrankfort Usertalk

阿爾布雷希特 Albrecht
阿爾貝特 Albert
是兩個不同的名字。--Wing 11:16 2005年10月5日 (UTC)

Albrecht和Albert在德國都有人用。後者的例子如阿爾貝特 (薩克森),以及愛因斯坦。至於用什麼系的問題,我同意以你的方法為準。不過還是認為不如翻譯成……的後代好。--Douglasfrankfort Usertalk

我也剛想舉愛因斯坦的例子。另參見de:Albrechtde:Albert--Wing 11:38 2005年10月5日 (UTC)

雖然是不同寫法畢竟是兩個不同的名字。在中國也沒有人會說,因為陳姓來自舜,因此姓陳的人都是姓舜的人。--Wing 11:59 2005年10月5日 (UTC)


但Bill Clinton和William Clinton不是一樣嘛?只是寫法不同。另外還有Tim Duncan和Timonthy Duncan --Otto eduard 12:09 2005年10月5日 (UTC)

Albert 編輯

Varianten


männlich: Abel(s), Albert, Brecht

也就是說在德文里Albert、Albrecht都用,但其實是一樣的,就像約翰·保羅和若望·保祿 --Otto eduard 11:43 2005年10月5日 (UTC)

respond 編輯

OK,就先這麼解決吧 以後有關於德國歷史的大型條目改進計劃你一定要參加啊--Douglasfrankfort Usertalk 11:51 2005年10月5日 (UTC) 一定參加 --Otto eduard 12:02 2005年10月5日 (UTC)

douglas 編輯

原來Otto兄在線上啊。匿名用戶202.88.82.90從英文維基上貼過來一大堆條目又不翻譯完,弄得我都快瘋了。我現在正在弄他的意大利統治者列表。德國皇帝(威廉二世 (德國)腓特烈三世 (德國)等等)那些好象也都是他貼的,Otto兄要是有空就麻煩翻譯一下吧。--Douglasfrankfort Usertalk 12:01 2005年10月12日 (UTC)

請提出寶貴意見 編輯

有空的話,不妨來這個頁面Wikipedia:專題/德國歷史看看。--Douglasfrankfort Usertalk 14:40 2005年10月12日 (UTC)

路易 編輯

你是說薩德侯爵那件事吧。路易十四那個條目不是我建的。我只是覺得「大帝」只是對「偉大的」的一種習慣而不準確的翻譯,因為亞歷山大大帝也不是皇帝(古代中東都沒有皇帝的概念,他們用「萬王之王」),不過你要是覺得不合適就改過來吧,因為「大王」其實也挺好的(說實話,我把大王改成大帝沒什麼用,只是覺得大王易與「山大王」產生聯想而已^_^)。--Douglasfrankfort Usertalk 11:42 2005年10月14日 (UTC)

終於又能上了 編輯

自從封站,已經4個多月沒回wiki看看了,很鬱悶也很憤怒。 回來的感覺真好! --Otto eduard 13:32 2006年2月6日 (UTC)

歡迎回來 編輯

你你你。。。終於又露面了。。。我也只是休息了一個半月而已...現在我正忙着弄羅馬共和時期的東西,忙的很啊...--Douglasfrankfort 07:11 2006年2月16日 (UTC)

剛查了一下德語字典,發現Xaver的讀音是「克薩維爾」。--Douglasfrankfort 05:28 2006年2月18日 (UTC)

薩克森國王 編輯

完成所有7位薩克森國王條目的編寫,慶祝一下。如有錯誤歡迎指正。

下一步計劃是所有巴伐利亞國王條目的創建與編寫。 --Otto eduard 05:45 2006年2月18日 (UTC)

中文維基年會地點選擇通知 編輯

您好,中文維基正在籌辦首屆年會,誠摯地邀請您一同參與年會的籌備工作。

目前已投票決定年會日期為2006年8月26日-8月27日舉行( http://0rz.net/1110P ),2月19日起開始進行年會地點的選擇投票( http://0rz.net/4114e )。

地點的選擇規則(採用vipuser案):

  1. 先進行為期2星期的第一輪投票,所有在投票前註冊的維基人都可以參與投票(每人投任意票)和討論,選出支持率最高的前3名的城市。
  2. 一星期討論並確定各個城市的舉辦條件,並進行SWOT分析(優點、弱點、機會、威脅),討論並進行審核確定符合條件的城市。
  3. 如果有2個以上城市符合基本條件,進行為期一星期的維基見習編輯參與的第二輪投票(建議結合,個人可能出席的城市)。

--愛索 12:08 2006年2月24日 (UTC)

我弄到了一本商務印書館的《外國地名譯名手冊》。可以幫助把這個條目里的所有未定譯名翻譯過來。介意我將已確定的翻譯後附的德文去掉嗎?--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10:40 2006年3月4日 (UTC)

前任繼任模板 編輯

參見這裏

除非遇到特殊情況,建議Otto兄只使用以下兩個模板:Template:leaderTemplate:Start box

Template:leader是實現單一繼承時最快的模板。其效果為:


前任:
前任名字
頭銜 繼任:
繼任名字

Template:Start box通過靈活使用可以實現最複雜的情況。例:

前任:
維托里奧·阿梅迪奧二世
那不勒斯國王
1707-1734
繼任:
卡洛七世/四世
前任:
腓力五世
西西里國王
1714-1735
撒丁國王
1707-1720
繼任:
維托里奧·阿梅迪奧二世
前任:
約瑟夫一世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1711-1740
繼任:
查理七世
匈牙利國王
1711-1740
繼任:
瑪麗亞·特里薩
波希米亞國王
1711-1740
奧地利大公
1711-1740
瓜斯塔拉公爵
1711-1740
前任:
卡洛一世
帕爾馬公爵
1735-1740
皮亞琴察公爵
1735-1740

不知兄台意下如何。--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6:59 2006年3月6日 (UTC)

看不太懂,望道兄指導。--Otto eduard 15:06 2006年3月7日 (UTC)

加油吧加油吧 可以參考這個:韋爾夫家族,估計我最近會再次開工寫完它。另外,漢諾威王朝質量須提高,不妨與這個條目聯動--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6:03 2006年3月18日 (UTC)

指導說不上,因為現在我自己對系統也不是很熟悉。不過Otto eduard兄確實對維基的某些規則還不熟悉。在一個條目中,反覆出現的內部連接只要做一個就夠了。比如瓦格納這個詞在文中反覆出現,你只須把第一個維基化就行了。所以我現在把那個條目中多餘的[[]]都去掉了。另外,留言請記得簽名。--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4:55 2006年3月23日 (UTC)

感謝你對列表的整理哦,我現在開始動工寫人物列傳了。--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5:27 2006年4月10日 (UTC)

當然是有資料(蘇聯大百科全書·人物卷),不過只有10位重要者的資料。其實也沒必要都寫上(小國而已,呵呵)。--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4:46 2006年4月11日 (UTC)
不知道能不能買到。另外,該書是否獲得了蘇聯方面的翻譯授權,也很成問題。基本資料如下:書名為「世界歷史百科全書」,我只有人物卷,1992年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原作為蘇聯科學院歷史學部,翻譯者為以黑龍江大學為首的國內數十所大學,定價40元,條目9000,ISBN 7-100-01542-1 。--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5:42 2006年4月11日 (UTC)

有興趣的話幫忙提升一下質量。現在的質量偏低。--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5:34 2006年4月18日 (UTC)

注意:這個人的名字在一般文獻中的簡稱是匈亞提。這是他的姓,因為他並非真正的王族。--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4:03 2006年4月20日 (UTC)

Friderich 編輯

我的意見是只有1850年以後的可以這麼做,因為有譯名習慣問題。--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14:43 2006年4月27日 (UTC)

歡迎您對中國條目提出修改意見 編輯

中國條目已經提請Wikipedia:同行評審,歡迎您前往發表修改意見。謝謝!--Pierre 15:54 2006年4月27日 (UTC)

你好 編輯

我剛翻譯了亞歷山德拉·費奧多蘿芙娜這篇,我對歐洲王室一無所知,所以擔心當中有什麼錯誤。查資料時發現你寫的黑森統治者那篇,又看到其他你貢獻的王室文章,覺得你一定是這方面的權威,不知道能否幫我檢查一下這篇有無錯誤?感謝!Lecter 咖啡館♨ 13:58 2006年5月24日 (UTC)

關於卡薩諾瓦 編輯

首先很高興得到您的賞識推選特色條目,在寫作上居然路易十四路易十五的差別實在是不應當。總之多謝您的推選及修正。 —— Verrinne 08:33 2006年7月11日 (UTC)

我一定幫忙。我也是休息了很長時間呢。--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5:26 2006年7月16日 (UTC)

動員令 編輯

為了增加中文維基的條目數量,到8月1日為止,請每個維基人編輯至少2個新條目,條目必須符合維基的規則,內容至少要達到條目標準,不可以是小條目或小小條目。如果可能的話,請儘量提高所編寫條目的質量,內容,甚至達到推薦新條目的水平。寫成後請在Wikipedia:互助客棧/其他設內部連結。

現在有8萬維基註冊用戶,只要有一部份人參與效果就很驚人。

收到此動員令的維基人,請將此動員令貼到至少2個還沒收到此動員令的維基人討論頁上。 謝謝

另外,Алексей Фёдорович Зевсбургский王子殿下,我剛才看過你的用戶頁,你真的是王室的後裔嗎?我也是個君主主義者,很高興能認識殿下,希望殿下能跟我保持聯絡。 --Dr.Tam 13:34 2006年7月18日 (UTC)

Re:君主主義者 編輯

對的,我亦非常希望歐洲各國也恢復君主制,甚至我亦期望中國也能恢復君主制。但對於現在英國君主立憲制,君主的權力實在太少了,另外我又對那煩死人的繼承制度很有保留(將所有王室成員都掛上了「英國王位第x號繼承人」...太煩了);個人傾向支持由國會或人民直選一個皇室成員成為君主。

另外,感謝您對有關各國君主條目的貢獻。--Dr.Tam 10:03 2006年7月20日 (UTC)

其實我對德國的君主都不太熟悉...不過我會儘量翻查資料校對的了。--Dr.Tam 04:40 2006年7月27日 (UTC)我的教室我的大教堂

不倫瑞克 編輯

原來是這樣。我原先在大英上看到的是「呂訥堡」。大英雖然人名上翻譯的毛病巨多,但地名上一般不會錯的。大陸方面比較權威的地名翻譯來自商務印書館的《外國地名譯名手冊》,ISBN 7-100-00798-4。我再查查。--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7:35 2006年7月24日 (UTC)

是的 編輯

dgg32 14:04 2006年7月29日 (UTC)dgg32

「二次動員令」正在籌備中﹐歡迎參與討論 編輯

第二次的動員令正在籌備中,請到二次動員令互助客棧/其他參與討論,另外請對剛設計的動員令主頁發表意見。--真實事求是 12:55 2006年8月14日 (UTC)

二次動員令 編輯

為了增加中文維基的條目數量,8月15日到10月1日為止,請每個維基人編輯至少5個新條目,條目必須符合維基的規則,內容至少要達到條目標準,不可以是小條目或小小條目。如果可能的話,請儘量提高所編寫條目的質量,內容,甚至達到推薦新條目的水平。寫成後請在二次動員令設內部連結。

收到此動員令的維基人,請將此動員令貼到至少5個還沒收到此動員令的維基人討論頁上。就算不想參加編輯條目,也請幫忙散發動員令,因為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成敗關鍵之一,「首次動員令」效果不太大,就是因為沒有在傳播。

現在中文維基有9萬註冊用戶,只要有4000人參加動員令,10月1日就會增加2萬條目,意味着中文維基將迅速超越俄文維基,進而突破10萬條目大關,而且是很漂亮的突破10萬大關,因為增加的是有質量的條目,非濫竽充數者。請大家盡力幫忙完成這壯舉。就算是新人,也不要害怕,儘量貢獻新條目,若有問題就改正,參加這次動員令活動,或者可以讓新人們更快的掌握如何編輯條目。--18164 15:54 2006年8月15日 (UTC)

嗚哦....你的新簽名好誇張挖....--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5:07 2006年8月29日 (UTC)

沒問題。另外我也打算早點把法國和神聖羅馬帝國剩下的兩三個紅字君主建立了。--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4:14 2006年9月5日 (UTC)

關於Lüneburg 編輯

我用中國地名委員會的《外國地名譯名手冊》確認了,它的標準譯名是「呂訥堡」。可能與讀音有關。--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7:11 2006年9月12日 (UTC)

我已經把它重定向過去了(恰好那個條目是我建的)。所以可以去掉合併標籤了。--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13:06 2006年9月28日 (UTC)

我補充了一個小條目:奧爾登堡。奧托兄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考慮幫助創建奧爾登堡王朝這個條目。我雖在最近創建了一大堆丹麥國王,但接下來的一個月肯定是要主攻印度歷史,不會有機會回顧這個王朝了。--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7:18 2006年10月9日 (UTC)

第三次動員令 編輯

為增加維基百科條目素質以及增加維基人的團結性,第三次動員令將於12月內舉行,是次動員會開放更多規則,參與是次活動的維基人,希望你能盡力,在活動時間內最少對新增及修改五條條目,我們極力鼓勵您將條目提升至新條目推薦,甚至是優良條目以及特色條目的水平。無論您對是次活動參加與否,也煩請閣下花兩分鐘的時間將此訊息傳遞給五名維基人,上一次的動員有已經有六十多名的維基人參與,由於上次動員令有廣泛的宣傳,所以在此亦無謂賣弄花巧,希望今次朝着200名維基人參加為目的,這樣的話,將會有1%的條目將會達到作為正式條目水平。詳情請參閱Wikipedia:動員令/正在進行的動員令。--18164 02:11 2006年12月2日 (UTC)

問候 編輯

很長時間沒在這裏看到你了,呵呵--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2:04 2007年2月10日 (UTC)

德國維基人公告欄啟用 編輯

你好,德國維基人公告欄啟用了!歡迎在用戶頁中添加{{DeBoardNews}}模板,並隨時為公告欄添加有用的新公告(你正在編撰的德國相關條目、維基上有關德國的消息、德國新聞等),也歡迎將此信息轉告其他在德國或關心德國相關條目的維基人。祝好!--小德留言 08:28 2007年3月24日 (UTC)

關於wettin 編輯

我現在得到比較可靠的資料證明它的標準翻譯應該為「韋廷」。--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03:32 2007年3月27日 (UTC)

第四次動員令 編輯

第四次動員令將在4月1日開始,為期一個月,歡迎各位參加。

此次動員令與前三次不同,是以增加某領域條目為目的的小動員令。這次共舉辦6個主題的小動員令,翻譯動員令生物動員令異國(寰宇)動員令體育、奧運動員令音樂動員令暗黑動員令,是些大家感興趣,或維基條目貧乏,需要人編輯的領域,前5個由各維基人選出,最後1個由主持人決定。

第四次動員令要求參與者貢獻5個條目,其中二個必須是推薦新條目,才算完成,詳細規則請看這裏

收到此動員令的維基人,請將此動員令貼到至少5個還沒收到此動員令的維基人討論頁上。就算暫時不想參加編輯條目,也請幫忙散發動員令,因為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成敗關鍵之一。—出木杉 01:53 2007年4月1日 (UTC)

douglasfrankfort 編輯

Otto eduard兄:我把Template:Succession box two to two刪除了,當然之前已經把所有使用它的條目都換了新模板了。原因見Wikipedia:互助客棧/技術#簡化前任繼任框。--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7年4月20日 (五) 09:33 (UTC)回覆

關於藩侯 編輯

我在新條目推薦寫了一點看法,不知道能否爭取您的意見。--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7年5月2日 (三) 02:10 (UTC)回覆

關於巴伐利亞公爵 編輯

17世紀以前的一般都把Ludwig按傳統翻譯成「路易」,目的只是為了與皇帝路易四世的傳統譯法相協調。--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7年5月15日 (二) 00:55 (UTC)回覆

我的意見是只有巴伐利亞例外即可。對於不太有名的人物,都採用音譯應該是沒什麼問題。有一些有名的人物還是採用傳統譯名為好,比如「腓特烈」。--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7年5月16日 (三) 00:53 (UTC)回覆

頁頂消歧義現在可以採用模板Template:Otheruses了,效果如奧托三世--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7年5月22日 (二) 10:13 (UTC)回覆

感謝 編輯

感謝您的新條目提名。--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7年6月6日 (三) 02:49 (UTC)回覆

關於班達爾·本·蘇丹條目 編輯

Otto eduard兄您好:

由於該條目不符合推薦規則(翻譯條目應全部譯完才可推薦),故撤消該條目之推薦,並回退您對話頁之新條目推薦模版,請見諒,謝謝—天上的雲彩 雲端對話 2007年6月10日 (日) 06:04 (UTC)回覆


街燈電箱150號有4項訊息給您 編輯

您好!以下是4則重要訊息,煩請 閣下閱讀:

第五次動員令 編輯

第五次動員令將在7月15日開始,8月31日結束,歡迎各方維基人參加。

本次動員令是大動員令+小動員令的模式,3個主題的小動員令分別是:消滅外文動員令歷史動員令世界遺產動員令。規制與前次大致相同。

「消滅外文動員令」要求參與者從翻譯任務的100個條目中選擇條目,完成翻譯。

詳細規定參見Wikipedia:動員令/第五次動員令

請收到此邀請函的維基人,將此邀請函發給其他維基人,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高維基的品質。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成敗關鍵之一,謝君之合作。


新條目推薦:一問多薦解決方案投票中 編輯

Wikipedia:投票/新條目一問多薦的相關問題正進行投票,以得出一條提問舉薦多個條目的解決方案。希望 閣下盡可能參與表決,謝謝!


建議設立「科學特別貢獻」 編輯

Wikipedia:維基榮譽/申請設立榮譽及獎項正在進行投票,以表決是否設立「科學特別貢獻」這個獎項。希望 閣下盡可能參與表決。謝謝!


關於首頁放置動員令內容之投票 編輯

人神之間已經新建了投票的頁面Wikipedia:投票/首頁放置動員令內容相關問題,歡迎各位前往投票和討論並轉發這個消息。詳細規定參見Wikipedia:動員令/第五次動員令Wikipedia talk:動員令/第五次動員令

以上訊息 by:—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搶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07年7月12日 (四) 15:34 (UTC)回覆
註:這個訊息是從User:Cdip150/PKMSG透過「subst:」語法所產生的文本,可能會與其他人的訊息重複。

謝謝你對弗里德里希七世·馬格努斯 (巴登-杜拉赫)的認真校對。我對德國歷史的關心才剛剛起步,仍在摸索,邊寫邊學,尤其是對侯爵頭銜之類的尚不熟悉,難免犯錯,你是行家,希望你以後也能多多幫忙。—Markus 2007年8月6日 (一) 13:45 (UTC)回覆

巴登統治者列表 編輯

我已經注意到你對巴登統治者列表的重新排版和修訂,我十分樂意參與,做些力所能及的修改。也希望你能夠對我新修的一些條目進行審對和批評,我的歷史知識匱乏,才剛剛起步,屬於邊寫邊學,難免犯錯,我很怕會因此誤人子第,如果有你這樣的專家審對一遍,一定可以放心了。—Markus 2007年8月8日 (三) 12:03 (UTC)回覆

關於條目名中的括號,我覺得是必要的,也便於理順前後任的關係,我不知道比如Markgraf Friedrich VII. Magnus von Baden-Durlach中(巴登-杜拉赫)是不是他姓氏的一部分,這個需要請教一下你,如果是的話,條目名中出現它就不只是消歧的作用,而是實實在在條目名的一部分了。此外,我有這樣的設想,有重複的則設立消歧頁,沒有重複的則建立從不帶括號到帶括號的重定向(或者反之?)。—Markus 2007年8月8日 (三) 12:17 (UTC)回覆

請關注Wikipedia:互助客棧/方針/存檔/2007年8月#歐洲君主加注括號的問題,希望能達成共識。—Markus 2007年8月14日 (二) 05:51 (UTC)回覆

從936年起的羅馬人民的國王、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已經齊全了,我正在嘗試重新整理德國君主列表(還應當向前拓展到843年),能不能請你關注一下,最好能抽空把把關。

我在年份的處理上碰到些問題,在後期的哈布斯堡時代,一個是選舉的日期,一個是加冕國王的日期,一個是加冕皇帝的日期,實際統治起始應當採用哪個?這些資料如果要具體到年月日,僅靠英文德文百科條目有些難免就搜集不全了,也不權威,我找到一個下奧地利博物館的官方網站(需要註冊一個郵件地址,可以看全所有數據庫數據,不註冊也可以看到最重要的一些),提供很詳細的編年曆,但發現和目前英文百科條目的日期有不少衝突。比如約瑟夫二世 (神聖羅馬帝國)英文列表中的起始日期就和網站上的Kaiser Franz II./I.不同。又如約瑟夫一世 (神聖羅馬帝國),英文列表提到他1690年1月23日被選為國王(這一點在下奧地利博物館的官方網站沒有提到),利奧波德一世 (神聖羅馬帝國)1705年5月5日死後成為皇帝,那麼他的實際統治開始應當算是1690年1月23日,還是1705年5月5日?還有不少不明白的地方,希望可以慢慢請教。

我還邀請了User:Douglasfrankfort,你們都是相當嚴謹的維基人,希望可以合作一下。

德意志國王 編輯

Otto eduard兄:我認為並不存在一個「德意志王國」,神聖羅馬帝國是由一系列互不相屬的小邦組成的,沒有神聖羅馬帝國中還有一個「德意志王國」的概念。以前我有過相關討論,見這裏([1])。想聽聽您的意見。--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7年8月11日 (六) 06:46 (UTC)回覆

維基研究協助 編輯

Otto eduard您好,我是就讀於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的學生邱家緯,目前正進行一項對兩岸三地維基人的研究,需要許多維基用戶的協助。這份研究曾在07年的維基年會發表過,也訪問過來自中國大陸、香港與台灣的維基用戶。現在更需要大量的問卷資料輔助,希望您能夠提供維基的編輯經驗。這份問卷只需要花您兩分鐘時間,但是對維基領域研究有很大貢獻,謝謝您的幫忙!

這份問卷的詢問範圍僅於編輯過程與經驗,不涉及私人資料,請您安心。

問卷網址:http://www.my3q.com/home2/184/loat5oo/88988.phtml

看在我挨家挨戶去留言的份上,幫幫我吧!—櫻花猴 2007年11月4日 (日) 13:14 (UTC)回覆

請補充圖像Image:Maximiliano.jpg的版權或來源信息 編輯

歡迎參與維基百科。您所上載的圖片Image:Maximiliano.jpg由於沒有註明上載頁面所要求的所有資訊,已經作快速刪除處理。請補充所需的所有資訊,包括填寫上載頁面的虛線方塊內所有欄目,以及使用了適當的圖像版權標誌。維基百科嚴格規範圖片上載手續,是為了避免侵犯版權所致,多謝您的注意和合作。 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7年11月30日 (五) 03:48 (UTC)回覆

County of Flanders 編輯

看到您對歐洲歷史很熟悉,請教一下en:County of Flanders該如何翻譯成中文,謝謝!--木木 (發呆中) 2008年2月27日 (三) 12:13 (UTC)回覆

再次感謝!--木木 (發呆中) 2008年2月27日 (三) 13:26 (UTC)回覆

有時間嗎...... 編輯

Otto兄,能請求你幫助翻譯一下斐迪南三世 (卡斯蒂利亞)en:Ferdinand III of Castile)麼....如果能的話,十萬分的感謝!--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8年4月25日 (五) 02:06 (UTC)回覆

I see!--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8年4月26日 (六) 13:09 (UTC)回覆

提名投票 編輯

本人已提名Hwoarang17獲得維基內容專家獎,歡迎你去[2]投票或發表意見--坦克碌豬靠你(給我坦克!) 2008年4月29日 (二) 03:36 (UTC)回覆

弗雷德里克一世→弗雷德里克一世 (丹麥) 編輯

奧托兄有其他的弗雷德里克一世要寫嗎?--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8年7月15日 (二) 03:15 (UTC)回覆

建議設立「拓荒特別貢獻」獎 編輯

本人正建議設立「拓荒特別貢獻」獎,請到Wikipedia:維基榮譽/申請設立榮譽及獎項發表你的意見—18164 (留言) 2008年10月21日 (二) 15:51 (UTC)回覆

re 編輯

抱歉我最近忙於工作一直沒上網,我會儘快去改那些列表。--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8年11月11日 (二) 06:27 (UTC)回覆

我對您的所有改動都贊成,只有一點:將近代以前的friederich譯為「弗里德里希」。雖然這樣符合讀音,但卻是原始研究.....建議您還是把德國統一之前的翻譯為腓特烈。--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8年11月11日 (二) 07:49 (UTC)回覆

Portal:南京/提升計劃 編輯

您好。在中文維基上,南京的一些重要條目的質量和它們的重要性相差甚遠。基於這個原因,我打算聯合南京的維基人和關心南京的朋友們一起對這些條目做一次提升。我在Portal:南京/提升計劃初步列出了一些重要條目和它們當前的條目長度,如果您有興趣的話,請到Portal:南京/提升計劃補充這個列表,並提出您願意參與提升的條目,非常感謝!--Gilgalad 2009年5月5日 (二) 14:36 (UTC)回覆

douglas 編輯

Otto eduard 兄:你把所有「腓特烈」移動到「弗里德里希」的做法實在不妥當。有原創研究之嫌。--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9年6月26日 (五) 05:01 (UTC)回覆

請補充檔案File:Karl1austro.jpg的版權或來源信息 編輯

歡迎參與維基百科。您所上載的檔案File:Karl1austro.jpg由於沒有註明上載頁面所要求的所有資訊,將作快速刪除處理。請補充所需的所有資訊,包括填寫上載頁面的虛線方塊內所有欄目,以及使用了適當的檔案版權標誌。維基百科嚴格規範圖片上載手續,是為了避免侵犯版權所致,多謝您的注意和合作。--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圓桌會 2009年12月15日 (二) 10:09 (UTC)回覆

請補充檔案File:Mexico-arms.jpeg的版權或來源信息 編輯

歡迎參與維基百科。您所上載的檔案File:Mexico-arms.jpeg由於沒有註明上載頁面所要求的所有資訊,將作快速刪除處理。請補充所需的所有資訊,包括填寫上載頁面的虛線方塊內所有欄目,以及使用了適當的檔案版權標誌。維基百科嚴格規範圖片上載手續,是為了避免侵犯版權所致,多謝您的注意和合作。--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圓桌會 2009年12月15日 (二) 10:10 (UTC)回覆

請補充檔案File:Fa2.jpg的版權或來源信息 編輯

歡迎參與維基百科。您所上載的檔案File:Fa2.jpg由於沒有註明上載頁面所要求的所有資訊,將作快速刪除處理。請補充所需的所有資訊,包括填寫上載頁面的虛線方塊內所有欄目,以及使用了適當的檔案版權標誌。維基百科嚴格規範圖片上載手續,是為了避免侵犯版權所致,多謝您的注意和合作。--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圓桌會 2009年12月15日 (二) 10:45 (UTC)回覆

請求 編輯

閣下你好!由於,閣下創建頁面不少且大多沒有任何問題,所以希望閣下前往Wikipedia:權限申請/申請巡查豁免權以減輕巡查員的負擔。—LUFC~~Marching on Together圓桌會 2010年1月11日 (一) 13:53 (UTC)回覆

douglas 編輯

奧托兄:好久不見!我最近也沒寫什麼大條目,比較專注於印度宗教方面。現在維基充斥着一些不會寫條目卻喜歡在互助客棧吵架的小孩,您這樣的老用戶能常回來就最好了。--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10年10月23日 (六) 10:26 (UTC)回覆

關於TOTW候選 編輯

目前該頁面仍有若干重要、篇幅不長但語文版本數目過少(少於十個)的候選只有提名人投票或反對票佔總票數三分之一以上,如en:Deep sea miningen:Kurganmashzavoden:Product certificationen:Indiana pi billen:Royal Gold Cupen:Mamoru Miyanoen:Unfinished worken:Software arten:Test methoden:Mercury in fishen:Broadcasting of sports events,希望你能參與TOTW候選投票,畢竟先前已經有一些這類的候選落選(如en:Fear of youthen:Fear of crimeen:British comicsen:United States of Africaen:Artistic licenseen:Customer experienceen:List of deadly fungien:Genna crime familyen:Go Ask Aliceen:Four Freedoms (Norman Rockwell)en:Sino-Albanian spliten:Physics and Star Warsen:CD-Texten:LGBT tourismen:Smart poweren:Second Superpoweren:Nomenclature codesen:Basketball (ball)en:Kick-Ass (comics)en:WoWWikien:Asian Centuryen:Lucifer Chu等),我並不希望類似案例重演。--RekishiEJ (留言) 2010年10月28日 (四) 23:05 (UTC)回覆

Request 編輯

Can I ask you something?Ahmad4d (留言) 2011年7月15日 (五) 14:47 (UTC)回覆

Translate 編輯

Please translate this article:http://ceism.net/ to 中文.Ahmad4d (留言) 2011年7月15日 (五) 15:59 (UTC) My email address is: [email protected]回覆

邀請您參加第九次動員令 編輯

  第九次動員令邀請函
 
維基娘,第九次動員令的吉祥物

親愛的維基百科用戶Rex Carolus您好:

首先,感謝你對維基百科的貢獻!為了提升中文維基的條目品質及數量,第九次動員令會於2011年6月25日至9月4日期間進行,我們竭誠邀請您積極參與。

本次動員令分為大、中、小動員令,大動員令是可以在任何主題中貢獻的動員令項目,而中動員令的2個主題分別是人文與社會科學世界各地,小動員令的4個主題分別是最多語言待撰條目自然與自然科學工程、技術與應用科學外交

關於本次動員令的詳細信息請您參見:第九次動員令,並歡迎您到動員令入門頁了解甚麼是動員令,並請至報名頁面報名參與是次動員令,已於6月25日開放報名了

請收到本邀請函的維基人,將{{subst:動員令}}轉貼到其他尚未收到本動員令的維基人討論頁上(也請參考工具),如果您由於各種原因不能響應本次動員令、積極建立新條目,也請幫忙散發動員令,因為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歷次動員令成敗之關鍵,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升維基的服務、品質及數量!非常感謝您的參與!

送給您一枚金星章! 編輯

  金星章
感謝你對中國近代史曾國藩,曾蔭權,俞正聲研究!--鄧小平複制人黃魯宏(user:cn223)()(★) 2013年3月10日 (日) 01:19 (UTC)回覆


喬治一世_(希臘)被提交優良條目重審 編輯

 閣下主編之「喬治一世_(希臘)」已被送至優良條目評選頁面,如果投票期結束後,沒有達到票數標準,該條目將被取消優良條目資格,敬請前往查閱,並對條目做整修已期繼續符合標準。--Liaon98 我是廢物 2015年2月20日 (五) 12:58 (UTC)回覆

邀請您參加第十三次動員令 編輯

  第十三次動員令邀請函
 
維基娘,第十三次動員令的吉祥物

親愛的維基百科用戶Rex Carolus您好:

首先,感謝你對維基百科的貢獻!為了提升中文維基百科的條目品質及數量,第十三次動員令會於2015年7月4日至2015年9月6日期間進行,我們誠摯地邀請您來積極參與動員活動。

詳細動員事項請參見第十三次動員令,讓您從動員令說明書中了解什麼是動員令,並請參考主頁的報名指引報名參與本次動員令(報名處現已開放)。

本次動員令分為大動員令及小動員令,大動員令是可以在任何主題中貢獻的動員令項目,而小動員令主題有:地球科學數學物理電子資訊歐洲歷史地理以及多於15種外語版本的條目

請收到本邀請函的維基人,將{{subst:動員令}}轉貼到其他尚未收到本動員令的維基人討論頁上(或參考推廣工具),如果您由於各種原因不能響應本次動員令、積極建立新條目,也請幫忙散發動員令,因為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歷次動員令成敗之關鍵,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升維基的服務、品質及數量!非常感謝您的參與!


關於Category:荷爾斯泰因-戈托普王朝 編輯

從條目上看荷爾斯泰因-戈托普王朝與俄羅斯沒有關係,但分類中經過編輯,只歸於Category:俄羅斯朝代。其中有什麼問題。--Berthe留言2015年10月15日 (四) 04:02 (UTC)回覆

埃及現代君主列表頁面存廢討論通知 編輯

 

您好,您先前創建或編輯的頁面「埃及現代君主列表」已被提出存廢討論正在討論該頁面的存廢
維基百科非常歡迎您的編輯,但請先看看編輯幫助維基百科不是什麼,以免犯了常見的錯誤
如果您想取回已刪除頁面的內容,您可以到存廢覆核請求處按格式提出請求,多謝合作!
幫助:互助客棧刪除指導存廢覆核請求IRC聊天頻道--Koala0090留言2016年10月7日 (五) 08:07 (UTC)回覆

維基百科獎勵紙本授獎機制調查 編輯

維基百科使用者及患心理疾病使用者交流上的實踐策略調查 編輯

您好。身為一個較新使用者具備更多經驗的的維基百科社群成員,您可能已經了解到中文維基百科一直以來都有許多罹患精神疾病的使用者參與貢獻的狀況,而為尋找優化中文維基百科使用者與患心理疾病使用者的交流的更佳策略,我們舉辦了一場調查,希望利用調查取得的結果作為研究及策略規劃參考之用。這個調查不會花費您太多寶貴時間,經過測試,完成調查所需的時間約為2到3分鐘。這一調查的有效時間至 2017年10月28日 (六) 23:59 (UTC) ,我們由衷期待您的參與。

[-現在就參與調查!-]

十分感謝您的參與! ——Aotfs2013 留於 2017年10月17日 (二) 19:37 (UTC) (使用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執行)回覆

管理人員選舉及問卷進行中 編輯

 

中文維基百科管理人員選舉正在進行,ASidATannedBurgerManchiuUjuiUjuMandan四名用戶參選管理員,另有行政員AT參選監督員。投票期為2024年5月29日6月12日,誠邀您踴躍參與投票並表達對候選人的意見。

請注意管理人員選舉無當選限額,各候選人分開計票,支持票不限於一票。

投票連結 · 管理人員選舉問答


社群亦正就未來仲裁委員會對管理人員除權的權力進行問卷調查,您可在上方投票連結找到表單匿名表達意見,或直接前往討論頁發表意見。


回饋請求服務已上線,誠邀您訂閱有興趣參與有關討論的話題。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2024年5月29日 (三) 04:12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