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User:Rowingbohe/演说者角落

{{Infobox venue|name=Speakers' Corner|nickname=|native_name=|native_name_lang=|fullname=Speakers' Corner|former names=|logo_image=|logo_caption=|image=Speakers Corner 1.jpg|image_size=|image_alt=|caption=Speakers' Corner at Hong Lim Park, photographed in March 2017.|pushpin_map=Singapore|pushpin_mapsize=|pushpin_map_caption=Location at Hong Lim Park, Singapore|pushpin_label_position=|address=Hong Lim Park, Singapore|location=Hong Lim Park, Singapore|coordinates={{Coord|1|17|12.50|N|103|50|48.20|E|display=title|type:landmark_region:SG}}|type=free speech zone|genre=|broke_ground=|built=|opened={{Start date|2000|09|01|df=y}}|renovated=|expanded=|closed=|demolished=|owner=National Parks Board|operator=National Parks Board|surface=Lawn|scoreboard=|production=|cost=|architect=|builder=|project_manager=|structural engineer=|services engineer=|general_contractor=|main_contractors=|seating_type=|capacity=20,000|suites=|record_attendance=Pink Dot SG 2016: 25,000|dimensions=|field_shape=|acreage=|volume=|tenants=|embedded=|website={{url|https://www.nparks.gov.sg/speakers-corner-application-form}}%7Cpublictransit={{SMRT code|NE|5}} Clarke Quay}}演講角是一個位於新加坡芳林公園內的地區,新加坡的公民和永久居民可以在那裏舉辦展覽和表演;在政府網站上預先登記後,還可以就大部分主題暢所欲言。這些活動在新加坡的其他地方受到嚴格限制。

啟動

編輯

新加坡政府於2000年9月1日推出這項活動。作為「言論自由區」,這裏可以舉行演講活動,而無需根據新加坡的《公共娛樂法》、《公眾娛樂和會議法》申請許可證。但人們必須在活動開始前30天內在 Kreta Ayer 街區警察局與一名警官進行交談,(但警察不一定需要了解擬議講話的主題)。規定的其他條件是演講必須在上午7點至下午7點之間進行,並且不能使用擴音設備。2002年,展覽和演出可以在演講角舉辦。2008年,政府進一步放寬了使用發言角的條件。希望發言或舉辦展覽或表演的人員要在專員處登記,並在網上註冊。現在,活動不但可以晝夜不停地舉行,還可以在上午9點到晚上10點30分時使用擴音設備;甚至可以舉行示威活動,但示威必須由新加坡公民組織,且參與者只有公民和永久居民。

現在,演講角同時受《公園及樹木規例》、《2011年公眾藝術節(演說角)(豁免)(第2號)令》等法律約束。演講角內,任何人不得展示或展出含有暴力、淫褻或其他淫褻物品的橫額、影片、旗幟、照片、海報、招貼、標誌、文字或其他顯眼的標識或用具。演講者必須使用新加坡的四種官方語言(英語、馬來語、普通話和泰米爾語)或相關方言中的任何一種,示威活動的組織者必須出席整個活動。舉辦的事件和活動不得涉及與任何宗教信仰或一般宗教直接或間接有關的任何事項,或可能在新加坡不同種族或宗教群體之間造成敵意、仇恨、惡意或敵意的任何事項。【到這裏翻譯完成,下面都是機翻】


背景及編制

編輯
 
康林公園被選為演說角的地點。這裏曾是一個舉行政治演說和集會的地方。

新加坡的政治模式被描述為具有代表性的民主制度,新加坡根據《新加坡共和國憲法》第14條第1款(a)項和(b)項享有言論和集會自由的憲法權利。[1][2] 憲法規定的言論和集會自由權只適用於新加坡公民。 因此,新加坡上訴法院認為,非公民只享有普通法的言論自由。[3] 第14(1)(a)和(b)條接着受第14條第(2)款(a)和(b)條的約束,這些條款允許議會通過法律對言論和集會自由權利施加限制。 限制的理由是,為了言論自由、新加坡的安全、與其他國家的友好關係、公共秩序、公共道德、保護議會特權、誹謗、藐視法庭和煽動任何罪行; 以及只為了集會自由、公共秩序。[4] 這些限制使得申請公共集會發言所需的許可證是一個漫長而困難的過程。

為了回應這些關於言論自由的問題,發言角是2000年在倫敦海德公園演講角的本地改編。 在1999年接受《紐約時報》專欄作家 William Safire 採訪時,總理吳作棟(Goh Chok Tong)說,這個想法最初是由資深部長李光耀(Lee Kuan Yew)提出的,但吳認為現在還不是建立這個想法的合適時機。[5] 第二年,政府決定繼續開展工作,儘管它擔心可能出現公共秩序混亂,因為這一想法得到了公眾和民間社會團體的廣泛支持。[6] 2000年4月25日,新加坡議會就這一問題進行了辯論,反對黨議員約舒亞·本傑明·惹耶勒南問新加坡內政部長 Wong Kan Seng,這是"純粹的表演",還是新加坡政府在促進言論自由方面是認真的。 如果是後者,他問部長是否同意與新加坡工人黨在議會外進行公開辯論。[7] 作為回應,Wong 說,沒有什麼可以阻止傑亞雷特南在演講角發表演講,但議會正在舉辦一場公開的政策辯論論壇:{{Quote|text=It is not just a question of symbolism. Of course, we have a place to show. It is symbolism in the sense that, yes, if you want a place, there is a place. But for free speech, I think we must not delude ourselves. He [Jeyaretnam] can do so on the Internet. He can do so with the press. He can do so in any place he wants, subject to the rules of the land. And he can do so right here. So, what is the worry about having free speech? There is free speech all the time. It is a question of whether he is prepared to have it or not. Do not run away from it. When we give him an answer, stay here to listen.[8]}}2000年9月1日,在歷史悠久的政治演說和集會場所 Hong Lim Park 舉行了演說角落活動。引用錯誤:<ref>標籤中未填內容的參照必須填寫name屬性引用錯誤:<ref>標籤中未填內容的參照必須填寫name屬性 該公園毗鄰 Kreta Ayer 街區警察局(NPP)也使得人們可以方便地登記在場地上發言。引用錯誤:<ref>標籤中未填內容的參照必須填寫name屬性 在最初的九個月里,已經發表了一千多次演講。引用錯誤:<ref>標籤中未填內容的參照必須填寫name屬性

使用規例

編輯

以前的規定

編輯

《2000年公眾娛樂(演講者角落)(豁免)令》發出後,設立了「演講者角落」 ,豁免有意在康琳公園演講的人士根據《公眾娛樂法》申請牌照。引用錯誤:<ref>標籤中未填內容的參照必須填寫name屬性引用錯誤:<ref>標籤中未填內容的參照必須填寫name屬性 發言者必須是新加坡公民,因為新加坡政府感到關切的是,外國人不應利用會議地點"謀求自己的議程,無論是在自己的國內問題上,還是在包括新加坡在內的其他國家的問題上"。引用錯誤:<ref>標籤中未填內容的參照必須填寫name屬性引用錯誤:<ref>標籤中未填內容的參照必須填寫name屬性 他們還必須在公開演講前30天之內,隨時向 Kreta Ayer NPP 的一名警官登記他們的演講意向,儘管沒有必要向警方通報擬議演講的主題。引用錯誤:<ref>標籤中未填內容的參照必須填寫name屬性引用錯誤:<ref>標籤中未填內容的參照必須填寫name屬性 然而,發言者不得處理與任何宗教信仰或一般宗教直接或間接有關的任何問題,或可能在新加坡不同種族或宗教群體之間引起敵意、仇恨、惡意或敵對情緒的任何問題。引用錯誤:<ref>標籤中未填內容的參照必須填寫name屬性

2002年2月15日,新加坡民主黨黨魁徐順娟在演講角時抨擊政府因四名穆斯林女孩戴伊斯蘭頭巾進入公立學校而將她們停學的決定。 與警方的建議相反,他選擇不申請公共娛樂牌照,辯稱他不需要。 他的演講引發了與戴頭巾的錫克教徒的激烈交鋒。引用錯誤:<ref>標籤中未填內容的參照必須填寫name屬性 今年7月,Chee 因在沒有必要的許可證的情況下演講被判有罪並被罰款3000新元。 區域法院法官甘慶祥在判詞中強調,在新加坡這個多種族、多宗教的國家,公共秩序和國家安全是雙重考慮因素。他認為,許的言論滋生了社會動盪。引用錯誤:<ref>標籤中未填內容的參照必須填寫name屬性 根據新加坡憲法,被罰款至少2000美元的人五年內不得參加議會選舉。引用錯誤:<ref>標籤中未填內容的參照必須填寫name屬性 由於這一事件,Chee 被禁止參加2006年的大選。引用錯誤:<ref>標籤中未填內容的參照必須填寫name屬性

在發言角發表演講時規定的其他條件是,必須在該人通知警方的當天上午7時至7時之間才必須使用新加坡任何四種正式語文(英語、馬來語、普通話或泰米爾語)或任何相關方言,並禁止使用放大器。引用錯誤:<ref>標籤中未填內容的參照必須填寫name屬性引用錯誤:<ref>標籤中未填內容的參照必須填寫name屬性引用錯誤:<ref>標籤中未填內容的參照必須填寫name屬性 後一種限制是合理的,因為它將減少噪音污染,防止一個揚聲器淹沒另一個揚聲器,而且它也適用於倫敦的演說者角。引用錯誤:<ref>標籤中未填內容的參照必須填寫name屬性

二零零二年,我們亦獲准在揚聲器角舉行展覽及演出。 組織者和與會者必須遵守的條件與適用於發言的條件大致相同。 此外,主辦機構或授權代理人在展覽或表演期間必須時刻在場,活動不得包含暴力、淫穢或淫穢信息,參加者不得攜帶任何橫幅或標語,而且該活動不可能是《雜項罪行(公共秩序及滋擾)(集會及遊行)規則》規定必須持有許可證的集會或遊行。引用錯誤:<ref>標籤中未填內容的參照必須填寫name屬性引用錯誤:<ref>標籤中未填內容的參照必須填寫name屬性引用錯誤:<ref>標籤中未填內容的參照必須填寫name屬性引用錯誤:<ref>標籤中未填內容的參照必須填寫name屬性

現行法規

編輯
 
講者專區的發展

由2008年9月1日起,根據《2008年公眾藝術節目(講者角)(豁免)令》(《2008年公共藝術及環境諮詢委員會令》)下,由警務處處長以修訂《公園及樹木規例》的方式,把登記希望在講者專區演講或展覽或表演的人士進行登記。引用錯誤:<ref>標籤中未填內容的參照必須填寫name屬性引用錯誤:<ref>標籤中未填內容的參照必須填寫name屬性 為了提供更大的便利,國家公園委員會允許人們在其網站上在線註冊。引用錯誤:<ref>標籤中未填內容的參照必須填寫name屬性 此外,只要遊行示威是由新加坡公民組織的,參加者只是公民和永久居民,就有可能舉行示威。引用錯誤:<ref>標籤中未填內容的參照必須填寫name屬性 隨着時間限制的取消,活動現在可以24小時舉行。 此外,還修訂了關於聲音擴大的規則,允許在上午9時至晚上10時30分之間使用自動聲音擴大設備,如揚聲器。引用錯誤:<ref>標籤中未填內容的參照必須填寫name屬性引用錯誤:<ref>標籤中未填內容的參照必須填寫name屬性 放寬規則可能會讓更多的聽眾聽到發言者的信息。 對演講角的使用條件也作了一點小小的改動——任何含有任何暴力、猥褻或淫穢材料的橫幅、膠片、照片、標牌或海報不得展示或在演講前、演講期間或演講結束後展示。引用錯誤:<ref>標籤中未填內容的參照必須填寫name屬性

在獲准在演講角舉行公眾示威活動後的第一個月,31份申請中有11份表示是公眾抗議活動。引用錯誤:<ref>標籤中未填內容的參照必須填寫name屬性 哭泣的聽眾,一個關注受虐女傭困境的組織,成為第一個在演講角舉行公共戶外示威的團體。引用錯誤:<ref>標籤中未填內容的參照必須填寫name屬性

旨在規範公共集會和遊行的《公共秩序法》於2009年10月9日生效,旨在規範公共集會和遊行,並為維護公共秩序引入新的權力。引用錯誤:<ref>標籤中未填內容的參照必須填寫name屬性 同一天,根據該法令頒佈的《2009年公共秩序(非限制區)法令》("《2009年行動綱領》)宣佈,發言人角是一個不受限制的地區,可以在沒有警察許可證的情況下舉行集會和遊行。引用錯誤:<ref>標籤中未填內容的參照必須填寫name屬性引用錯誤:<ref>標籤中未填內容的參照必須填寫name屬性 因此,現時《公園及樹木規例》及《公園及樹木管理條例》及《小一入學統籌辦法》下所發出的豁免令,均同時規管演講角。 地址、辯論、示範、討論、講座及講座(不論是否與任何展覽、表演、閱讀或演奏會同時舉行)的條件基本上沒有改變。 演講者和示威組織者必須是新加坡公民,而參加示威的人必須是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引用錯誤:<ref>標籤中未填內容的參照必須填寫name屬性 不得展示或展出含有暴力、淫褻或其他淫褻物品的橫額、影片、旗幟、照片、海報、招貼、標誌、文字或其他顯眼的表示或用具。引用錯誤:<ref>標籤中未填內容的參照必須填寫name屬性 發言者必須使用新加坡四種官方語言或相關方言中的任何一種,示威活動的組織者必須在整個活動期間在場。引用錯誤:<ref>標籤中未填內容的參照必須填寫name屬性引用錯誤:<ref>標籤中未填內容的參照必須填寫name屬性 2008年1月,參加 M1新加坡藝穗節的聲樂團申訴合唱團被剝奪了在演講角和其他戶外場地表演的機會,除非這6名50人組的外國人沒有參加表演。引用錯誤:<ref>標籤中未填內容的參照必須填寫name屬性引用錯誤:<ref>標籤中未填內容的參照必須填寫name屬性 由於合唱團不願意以任何方式被拆散,因此決定不再繼續演出。引用錯誤:<ref>標籤中未填內容的參照必須填寫name屬性 在議會對這一問題提出質疑時,通訊、新聞和藝術部長李本恩博士說,政府不認為"外國人在這裏組織和領導新加坡人對我們的國內問題提出申訴"不是"理想或良好的先例"。引用錯誤:<ref>標籤中未填內容的參照必須填寫name屬性

至關重要的是,在演講角舉行的活動不得涉及任何直接或間接與任何宗教信仰或一般宗教有關的事項,或可能引起新加坡不同種族或宗教團體之間的敵意、仇恨、惡意或敵意的事項。[9] 2008年9月19日,Thamiselvan Karuppaya,一名希望在演講角發言的印度房地產經紀人 Thamiselvan Karuppaya 不得不改變他的計劃。[10] 其後有關許可證的申請被拒絕。[11][12]

如果違反這些條例,示威活動的發言人和組織者將被處以最高10000美元的罰款,或最多6個月的監禁。[13]引用錯誤:<ref>標籤中未填內容的參照必須填寫name屬性引用錯誤:<ref>標籤中未填內容的參照必須填寫name屬性 在示威活動中展示任何暴力、淫褻或淫褻物品,可被罰款不超過三千元,其後再被定罪,可被罰款五千元。引用錯誤:<ref>標籤中未填內容的參照必須填寫name屬性 遵守條例的事件也不能免受其他現行法律的影響,例如有關誹謗和煽動罪的法律。引用錯誤:<ref>標籤中未填內容的參照必須填寫name屬性

李顯龍總理在2008年國慶集會演講中指出,政府各項政策背後的目的,包括創建演講角落,是為了"解放社會,擴大表達和參與的空間"。[14] 然而,它的接受情況參差不齊,對發言者角在增加言論自由和集會自由方面的影響有着廣泛的看法和看法。 它被稱為"形式主義的練習",目的是保持一個文字"空間"從事言論自由,同時也"過彎"它在該空間。[15] 這反映在其他領域的自由化方面相對缺乏進展,例如在政治家提起的誹謗訴訟中裁定高額賠償金,據說這對新加坡的政治言論產生了令人不寒而慄的影響。[16] 前工人黨成員詹姆斯 · 戈麥斯也對演講角落作為一個充滿活力的政治辯論場所的有效性表示擔憂,他指出新加坡人缺乏"說話的文化"。[17] 禁止種族或宗教敏感言論受到批評,認為這有可能削弱關於真正政治問題的言論自由,並限制了根深蒂固的基本自由的範圍。[18]

儘管存在這些批評,一些社會活動家團體仍然樂觀地認為,發言人之角是朝着政治自由化邁出的一步,也是更廣泛政治空間的承諾。[19] 儘管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學院副院長 Kenneth Paul Tan 博士指出,最初的犬儒主義是不可避免的,因為演說者角落是一個自上而下的倡議,但他承認,民間社會活動家自那時以來一直積極參與並利用演說者角落激發公眾對各種社會和政治問題的興趣。 新加坡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的政治學分析師比爾 · 辛格(Bilveer Singh)教授也認同這種觀點。他指出,在演講角組織的活動中,有大量投票表明,新加坡人"不害怕,對政治也不冷漠"

政府還表現出對要求在實地進行更大程度自由化的呼籲非常敏感,總理李顯龍承認,對於"更多公民參與辯論"和"逐步開放我們的制度"而必須對發言角的規則和條例進行漸進的改革。

發展

編輯

2008年,前保險公司 NTUC Income 行政總裁譚建聯舉行了數周的會議,在人們購買的結構性產品在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倒閉後變得幾乎毫無價值之後,向他們提供法律援助的諮詢演講角落。[20] 2009年1月23日,在發言角的一次活動中,國民團結黨在國家預算宣佈一天後發表了意見,批評政府在經濟衰退期間沒有盡力幫助失業的養家餬口者。[21] 新加坡共產黨秘書長孫尚(Ken Sunn)表示,此次活動的目的是讓新加坡人"參與、發表和聽取對新加坡政府2009年預算報告的各種看法和意見,並討論如何改善我們的新加坡經濟"。[22] 2009年5月16日,新加坡的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和跨性別(LGBT)社區舉行了第一次公眾集會,名為"粉色圓點 SG"。 參加人數估計在1000到2500人之間。[23] 自那以後,每年都有28,000人參加了這次活動。[24] 2009年5月31日,超過一百人參加了由人權倡導團體 Maruah 組織的演講角落示威,要求緬甸軍政府釋放昂山素姬。 來自緬甸的與會者被要求留在警戒線外,因為只有新加坡人和永久居民才能參加在發言角的示威活動。[25]

 
演講角旁 Telok Ayer Hong Lim Green Community Centre 廣場上的監控攝像頭。 該中心不是演講角的一部分。

二零零九年七月,警方安裝閉路電視攝影機,以保障「安全及保安」。 警方說,這些攝像頭補充了他們的警察在現場的存在,並且沒有錄製音頻輸入。 此舉引起了公眾的一些負面反應。 前新加坡官委議員安全委員會主席 Siew Kum Hong 認為安裝閉路電視攝像頭"相當荒謬",並想知道此舉是否會讓某些人認為新加坡是一個警察國家,因為演講角是"新加坡唯一一個人們可以示威的地方"。[26] 儘管如此,攝像機並沒有影響到各種事件的舉行。 由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一日起,演說角的面積已縮減至只佔新橋道附近康琳公園一半的面積。[27] 自2012年3月1日起,演講角擴大至包括克雷塔 · 艾耶爾核電廠後面接近運河北路與南橋路交界處的地區。[28]

2010年1月5日,在演講角為反對派改革黨已故領導人 j.b. Jeyaretnam 舉行了一次生日紀念活動。[29] 在這次活動中,幾位反對派政治家向公眾介紹了他們與 Jeyaretnam 先生的經歷。[30]

2010年9月,《今日報》報道,國家公園委員會的統計數據表明,在演講角舉辦活動的登記團體數量從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的39個下降到2009年9月至2010年8月的9個。 同期登記人數從102人減少到57人。 高級部長吳作棟(Goh Chok Tong)在設立演講角落時擔任總理,他表示,使用這個角落的情況已經減少,因為現在人們可以通過其他渠道表達自己的意見,例如互聯網(包括政府的在線反饋入門網站 Reach)、報紙、廣播和電視頻道。 此外,人們可能認為,會場並不總是"有意義和建設性地提出他們對問題的看法"的最佳場所。 他認為"演說角落"發揮的作用與設想的作用相同——大部分處於休眠狀態,但很好擁有。

你也看到了

編輯

註釋

編輯

{{Reflist|20em}} [[:Category:新加坡公園]] [[:Category:新加坡政治]]

  1. ^ {{Citation|last=Thio Li-ann|title=Singapore: Regulating Political Speech in Singapore and the Commitment 'To Build a Democratic Society'|year=2003|author=Thio Li-ann|author-link=Thio Li-ann|authorlink=Thio Li-ann|journa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stitutional Law|work=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stitutional Law|volume=1|issue=3|pages=516–524 at 522|doi=10.1093/icon/1.3.516|DOI=10.1093/icon/1.3.516}}|author=|last=只需其一 (幫助); |author-link=|authorlink=只需其一 (幫助); |work=|journal=只需其一 (幫助); |DOI=|doi=只需其一 (幫助) Category:含有冗餘參數的引用的頁面 Category:含有冗餘參數的引用的頁面 Category:含有冗餘參數的引用的頁面 Category:含有冗餘參數的引用的頁面
  2. ^ {{Singapore legislation|title=Constitution|rep=1999}}.
  3. ^ Review Publishing Co. Ltd. v. Lee Hsien Loong [2010] 1 S.L.R. [Singapore Law Reports] 52 at 171, para. 257, Court of Appeal (Singapore).
  4. ^ Thio, p. 516.
  5. ^ {{Citation|title=S'pore 'Not Ready for Speakers' Corner': Prime Minister says SM Lee had considered it, but Mr Goh feels the time is not right to set up one|date=12 September 1999|newspaper=The Straits Times|work=The Straits Times|page=33}}|work=|newspaper=只需其一 (幫助) Category:含有冗餘參數的引用的頁面
  6. ^ {{Singapore Hansard|mp=Wong Kan Seng|mplink=Wong Kan Seng|office=Minister for Home Affairs|title=Speakers' Corner|date=25 April 2000|volume=72|columns=20–30 at 23}}.
  7. ^ {{Singapore Hansard|mp=J.B. Jeyaretnam|mplink=Joshua Benjamin Jeyaretnam|office=Non-constituency Member of Parliament|title=Speakers' Corner|date=25 April 2000|volume=72|columns=27–28}}.
  8. ^ Wong, "Speakers' Corner", col. 28.
  9. ^ 2008 PEMA Order, paras. 3(1)(b) and 3(2)(d); 2009 POA Order, paras. 3(1)(b) and 4(1)(b).
  10. ^ {{Citation|last=Siti Rahil|title=Singapore Tamils see worrying sign|date=2 October 2008|url=http://search.japantimes.co.jp/cgi-bin/nn20081002f2.html%7Cauthor=Siti Rahil|archiveurl=https://www.webcitation.org/5slbJxn5B?url=http://search.japantimes.co.jp/cgi-bin/nn20081002f2.html%7Cnewspaper=The Japan Times|work=The Japan Times|archivedate=15 September 2010}}|author=|last=只需其一 (幫助); |work=|newspaper=只需其一 (幫助) Category:含有冗餘參數的引用的頁面 Category:含有冗餘參數的引用的頁面
  11. ^ {{Citation|title=Hearty buzz at Speakers' Corner|date=2 November 2008|url=http://newshub.nus.edu.sg/news/0811/PDF/CORNER-st-2Nov-p6.pdf%7Carchiveurl=https://www.webcitation.org/5slbajs8F?url=http://newshub.nus.edu.sg/news/0811/PDF/CORNER-st-2Nov-p6.pdf%7Cnewspaper=The Sunday Times (Home)|work=The Sunday Times (Home)|place=Singapore|location=Singapore|format=PDF|archivedate=15 September 2010}}|work=|newspaper=只需其一 (幫助); |location=|place=只需其一 (幫助) Category:含有冗餘參數的引用的頁面 Category:含有冗餘參數的引用的頁面
  12. ^ See also {{Citation|title=Spectators cornered at Speakers' Corner|date=20 September 2008|url=http://yoursdp.org/index.php/news/singapore/1111-spectators-cornered-at-speakers-corner%7Carchiveurl=https://www.webcitation.org/5slbqvVNC?url=http://yoursdp.org/index.php/news/singapore/1111-spectators-cornered-at-speakers-corner%7Cpublisher=Singapore Democrats, Singapore Democratic Party|archivedate=15 September 2010}}
  13. ^ 2009 POA Order, paras. 3(2) and 4(2); POA, s. 15(1).
  14. ^ {{Citation|last=Lee Hsien Loong|title=Transcript of Prime Minister Lee Hsien Loong's National Day Rally 2008 Speech at NUS-UCC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University Cultural Centre] on 17 August 2008|date=17 August 2008|url=http://www.news.gov.sg/public/sgpc/en/media_releases/agencies/mica/transcript/T-20080819-2.html%7Cauthor=Lee Hsien Loong|author-link=Lee Hsien Loong|authorlink=Lee Hsien Loong|archiveurl=https://www.webcitation.org/5suddsd1N?url=http://www.news.gov.sg/public/sgpc/en/media_releases/agencies/mica/transcript/T-20080819-2.html%7Cpublisher=SG Press Centre, Media Relations Division, Ministry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and the Arts|access-date=21 September 2010|accessdate=21 September 2010|archivedate=21 September 2010}}|author=|last=只需其一 (幫助); |author-link=|authorlink=只需其一 (幫助); |accessdate=|access-date=只需其一 (幫助) Category:含有冗餘參數的引用的頁面 Category:含有冗餘參數的引用的頁面 Category:含有冗餘參數的引用的頁面
  15. ^ Thio, p. 522.
  16. ^ {{Citation|last=Tey Tsun Hang|title=Singapore's Jurisprudence of Political Defamation and its Triple-Whammy Impact on Political Speech|year=2008|author=Tey Tsun Hang|journal=Public Law|work=Public Law|pages=452–462}}|author=|last=只需其一 (幫助); |work=|journal=只需其一 (幫助) Category:含有冗餘參數的引用的頁面 Category:含有冗餘參數的引用的頁面
  17. ^ {{Citation|last=Barry Porter|title=Silence easiest option at Speakers' Corner|date=26 April 2000|url=http://www.singapore-window.org/sw00/000426sc.htm/%7Cauthor=Barry Porter|archiveurl=https://www.webcitation.org/5sult5vyq?url=http://www.singapore-window.org/sw00/000426sc.htm%7Cnewspaper=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reproduced on the Singapore Window website)|work=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reproduced on the Singapore Window website)|archivedate=21 September 2010}}|author=|last=只需其一 (幫助); |work=|newspaper=只需其一 (幫助) Category:含有冗餘參數的引用的頁面 Category:含有冗餘參數的引用的頁面
  18. ^ Thio, p. 520.
  19. ^ {{Citation|last=Imelda Saad|title=Moves to expand political space in Singapore in 2008 and beyond|date=24 December 2008|url=http://www.channelnewsasia.com/stories/singaporelocalnews/view/398373/1/.html/%7Cauthor=Imelda Saad|publisher=Channel NewsAsia|access-date=21 September 2010|accessdate=21 September 2010}}|author=|last=只需其一 (幫助); |accessdate=|access-date=只需其一 (幫助) Category:含有冗餘參數的引用的頁面 Category:含有冗餘參數的引用的頁面
  20. ^ {{Citation|last=S. Ramesh|title='Mostly dormant but good to have': Senior Minister Goh Chok Tong on Speakers' Corner, which turns 10 amid falling applications|date=11–12 September 2010|url=http://www.todayonline.com/Singapore/EDC100911-0000075/Mostly-dormant-but-good-to-have%7Cauthor=S. Ramesh|archiveurl=https://www.webcitation.org/5sfgU8gq1?url=http://www.todayonline.com/Singapore/EDC100911-0000075/Mostly-dormant-but-good-to-have%7Cnewspaper=Weekend Today|work=Weekend Today|page=4|archivedate=11 September 2010}}|author=|last=只需其一 (幫助); |work=|newspaper=只需其一 (幫助) Category:含有冗餘參數的引用的頁面 Category:含有冗餘參數的引用的頁面
  21. ^ {{Citation|last=Clarissa Oon|title=Opposition party: Not enough for needy|date=24 January 2009|author=Clarissa Oon|newspaper=The Straits Times|work=The Straits Times}}|author=|last=只需其一 (幫助); |work=|newspaper=只需其一 (幫助) Category:含有冗餘參數的引用的頁面 Category:含有冗餘參數的引用的頁面
  22. ^ {{Citation|title=BUDGET – NSP takes to Speakers' Corner on Friday|date=21 January 2009|url=http://www.theonlinecitizen.com/2009/01/budget-nsp-takes-to-speakers%E2%80%99-corner-on-friday/%7C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20311152510/http://theonlinecitizen.com/2009/01/budget-nsp-takes-to-speakers%E2%80%99-corner-on-friday/%7Cpublisher=The Online Citizen|archivedate=11 March 2012}}
  23. ^ {{Citation|last=Nur Dianah Suhaimi|title=1,000 turn up in pink at event|date=17 May 2009|author=Nur Dianah Suhaimi|newspaper=The Straits Times|work=The Straits Times}}|author=|last=只需其一 (幫助); |work=|newspaper=只需其一 (幫助) Category:含有冗餘參數的引用的頁面 Category:含有冗餘參數的引用的頁面
  24. ^ {{Citation|title=Record 28,000 gather at Hong Lim Park for annual Pink Dot rally|date=13 June 2015|url=http://www.straitstimes.com/news/singapore/more-singapore-stories/story/record-28000-gather-hong-lim-park-annual-pink-dot-rally-%7Cnewspaper=The Straits Times|work=The Straits Times|access-date=13 June 2015|accessdate=13 June 2015}}|work=|newspaper=只需其一 (幫助); |accessdate=|access-date=只需其一 (幫助) Category:含有冗餘參數的引用的頁面 Category:含有冗餘參數的引用的頁面
  25. ^ {{Citation|title=Activists rally in Singapore to demand Aung San Suu Kyi release|date=31 May 2009|publisher=Agence France-Presse}}
  26. ^ {{Citation|last=Alicia Wong|title=CCTV installed at Speakers' Corner|date=25 July 2009|url=http://www.channelnewsasia.com/stories/singaporelocalnews/view/444612/1/.html%7Cauthor=Alicia Wong|last2=Kiersten Ow|author2=Kiersten Ow|newspaper=Today (reproduced on the Channel NewsAsia website)|work=Today (reproduced on the Channel NewsAsia website)|access-date=22 September 2010|accessdate=22 September 2010}}|author=|last=只需其一 (幫助); |author2=|last2=只需其一 (幫助); |work=|newspaper=只需其一 (幫助); |accessdate=|access-date=只需其一 (幫助) Category:含有冗餘參數的引用的頁面 Category:含有冗餘參數的引用的頁面 Category:含有冗餘參數的引用的頁面 Category:含有冗餘參數的引用的頁面
  27. ^ The change was effected by the Public Entertainments and Meetings (Speakers' Corner) (Exemption) (Amendment No. 2) Order 2009 (S 584/2009) and the Public Order (Unrestricted Area) (Amendment No. 2) Order 2009 (S 585/2009).
  28. ^ By the Public Entertainments and Meetings (Speakers' Corner) (Exemption) (Amendment) Order 2012 (S 80/2012) and the Public Order (Unrestricted Area) (Amendment) Order 2012 (S 81/2012).
  29. ^ {{Citation|last=Kor Kian Beng|title=James Gomez quits Workers' Party|date=7 January 2010|author=Kor Kian Beng|newspaper=The Straits Times|work=The Straits Times}}|author=|last=只需其一 (幫助); |work=|newspaper=只需其一 (幫助) Category:含有冗餘參數的引用的頁面 Category:含有冗餘參數的引用的頁面
  30. ^ {{Citation|last=Fang Shihan|title=A subdued commemoration at Speakers' Corner|date=6 January 2010|url=http://www.theonlinecitizen.com/2010/01/a-subdued-commemoration-at-speakers-corner/%7Cauthor=Fang Shihan|last2=Fiona Lim|author2=Fiona Lim|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20609122014/http://theonlinecitizen.com/2010/01/a-subdued-commemoration-at-speakers-corner/%7Cpublisher=The Online Citizen|archivedate=9 June 2012}}|author=|last=只需其一 (幫助); |author2=|last2=只需其一 (幫助) Category:含有冗餘參數的引用的頁面 Category:含有冗餘參數的引用的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