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5號潛艇 (1935年)

U-5號(德語:U 5)是納粹德國戰爭海軍建造的六艘II-A型近岸英語Coastal submarine潛艇(或稱U艇)之一。它由基爾德意志船廠承建,於1935年8月14日下水,至當月31日交付使用英語Ship commissioning。該艇在運用生涯的大部分時間內都被用作訓練艇,但也參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其僅有的兩次巡邏作戰中,未能取得任何戰功。1943年3月19日,U-5號在皮勞以西的波羅的海發生潛航事故後沉沒,艇內官兵21人罹難、16人倖存。

歷史
納粹德國
艦名 U-5號
下訂日 1935年2月2日
建造者 基爾德意志船廠[1]
成本 1,500,000國家馬克
船廠編號 240
動工日 1935年2月11日
下水日 1935年8月14日
服役日 1935年8月31日
除籍日 1944年8月1日
結局 1943年3月19日在皮勞附近因事故沉沒
技術數據
艦級 II級潛艇
艦型 II-A型(近岸潛艇英語Coastal submarine
排水量
  • 水上:254噸
  • 水下:303噸
全長
全寬
  • 4.08米(全寬)
  • 4.00米(耐壓殼體)
高度 8.60米
吃水 3.83米
動力輸出
  • 700匹馬力(柴油機)
  • 360匹馬力(電動機)
動力來源
速度
  • 水面:13節
  • 水下:6.9節
續航距離
  • 水面:1,050海里以12節
  • 水下:35海里以4節
潛航深度 80米
乘員 3名軍官、22名水兵
武器裝備
服役記錄
所屬
識別代碼 M 27 527
指揮官
  • 海軍中尉/上尉羅爾夫·道
  • 1935年8月31日-1936年9月27日
  • 海軍上尉格哈德·格拉特斯
  • 1936年10月1日-1938年2月2日
  • 海軍中尉/上尉京特·庫特施曼
  • 1938年2月3日-1939年12月4日
  • 海軍上尉海因里希·萊曼-維倫布羅克
  • 1939年12月5日-1940年8月11日
  • 海軍中尉/上尉赫伯特·奧皮茨
  • 1940年8月12日-1941年3月27日
  • 海軍中尉弗里德里希·博特
  • 1941年3月28日-1942年1月6日
  • 海軍中尉卡爾·弗里德里希
  • 1942年1月7日-3月23日
  • 海軍少尉/中尉漢斯-迪特·莫斯
  • 1942年3月26日-5月
  • 海軍中尉庫爾特·普雷澤爾
  • 1942年5月-11月9日
  • 海軍少尉/中尉赫爾曼·拉恩
  • 1942年11月10日-1943年3月19日
  • 海軍少尉阿爾弗雷德·拉德馬赫
  • 1943年3月[2]
參與行動 2次巡邏
戰績

設計 編輯

II級潛艇是從一戰德意志帝國海軍UB級UF級近岸潛艇英語Coastal submarine發展而來。其外觀尺寸小,造價便宜且易於生產,在很短時間內便能造好。這款艇具在設計上吸收了為芬蘭海軍定製的韋西科號英語Finnish submarine Vesikko的優點,是非常出色的訓練艇。但由於它們體積較小,在海面上容易劇烈顛簸,因此也被德國人戲稱為「獨木舟」(Einbaum)。儘管如此,一些II級艇在訓練任務與戰鬥行動中表現相當出色,許多II級艇的衍生型號也相繼被建造出來。[3]

U-5號是一款用於近岸水域作戰的II-A型單殼體德語Einhüllenboot潛艇。其全長40.9米,舷寬4.1米,高8.6米,並有3.83米的吃水深度。水上和水下排水量則分別為254噸和303噸,惟官方提供的標準噸位為250噸。艇只採用兩台曼海姆發動機廠英語Caterpillar Energy Solutions(MWM)生產的六缸四衝程350匹公制馬力(260千瓦特柴油機用於水面運行,以及兩台各配備32個AFA德語Varta AG蓄電池組的180匹公制馬力(130千瓦特)西門子-舒克特德語Siemens-Schuckertwerke(SSW)電動發電機用於水下航行;水面最高航速13節(24公里每小時),水下6.9節(12.8公里每小時);能夠在水面以8節(15公里每小時)航速續航1,600海里(3,000公里),或以4節(7.4公里每小時)連續在水下航行35海里(65公里)而無需充電。它有兩個軸和兩副直徑為0.85米的螺旋槳,具備在80-150米的深度運行的能力,緊急下潛需時25秒。[4]

武器裝備方面,U-5號在艇艏內置有三具管徑為533毫米的魚雷發射管,呈倒三角形佈置,其中左舷一具、右舷一具、底部的中線上還有一具;它們合共配備5枚G7型德語G7 (Torpedo)魚雷,或可攜帶最多12枚TMA或18枚TMB英語TMB and TMSB series mines水雷。此外,該艇還搭載有一門20毫米30式高射炮德語2-cm-Flak 30作為甲板炮英語Deck gun。其標準船員編制英語Ship's company為3名軍官及22名水兵。造價為150萬國家馬克[3][4]

歷史 編輯

1935年2月2日,海軍造艦局正式將六艘II-A型潛艇(U-1至U-6號)的建造合同發包予基爾德意志船廠。其中U-5號的龍骨是自九天後、即2月11日開始鋪設,8月14日下水,至當月31日在首度擔任艇長的海軍中尉羅爾夫·道的指揮下交付使用英語Ship commissioning,成為德國在簽署《英德海軍協定》後入列的首批潛艇之一。完成海試後,該艇被編入駐基爾的U艇學校暨訓練區艦隊德語21. U-Flottille擔任訓練艇直至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它分別於1939年9-10月的入侵波蘭期間,以及1940年3-4月的威悉演習行動都被用作前線艇。但在其僅有的兩次巡邏作戰中,未能取得任何戰功。從1940年7月1日起,U-5號又轉配至此時已更名為第21潛艇區艦隊、並改駐皮勞的訓練區艦隊服役。[5]1943年3月19日,該艇在執行訓練任務期間於皮勞以西的波羅的海水域(54°40′N 19°45′E / 54.667°N 19.750°E / 54.667; 19.750)發生潛航事故後沉沒,艇內官兵21人罹難、16人倖存。[6][7]

兩次巡邏 編輯

U-5號的第一次巡邏於1939年8月24日凌晨4:30從諾伊施塔特啟航,奉命觀察卡特加特海峽的航運情況,經過8月29日的中途補給後,至9月8日回到基爾。在這次歷時16天的行動中,U-5號及其僚艇曾在波羅的海入口處對波蘭戰役爆發後經過的波蘭海軍艦艇發動攻擊,但一無所獲。[8]

王牌艇長、海軍上尉海因里希·萊曼-維倫布羅克指揮了U-5號的第二次巡邏。該艇與U-2號U-3號U-6號共同組成第八潛艇集群(駐里訥斯訥斯)參與德國入侵丹麥和挪威的威悉演習行動,並於1940年4月4日中午12:27離開威廉港,至4月19日上午11:48返回當地。期間U-5號曾於4月11日發現一艘英國潛艇並施射了一枚魚雷,但未能命中。在這次里訥斯訥斯周邊為期16天、水面行程1,042.4海里(1,930.5公里)和水下行程261.8海里(484.9公里)的行動中,U-5號同樣未能擊沉或擊傷任何艦船。[9]

腳註 編輯

  1. ^ Rössler,第99頁.
  2. ^ Busch & Röll 1999a,第283頁.
  3. ^ 3.0 3.1 威廉生,第6頁.
  4. ^ 4.0 4.1 Gröner 1991,第39–40頁.
  5. ^ Helgason, Guðmundur. U-4. German U-boats of WWII - uboat.net. [2023-08-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6). 
  6. ^ Kemp,第107頁.
  7. ^ Busch & Röll 1999b,第85頁.
  8. ^ Helgason, Guðmundur. Patrol info for U-5 (First patrol). German U-boats of WWII - uboat.net. [2023-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5). 
  9. ^ Helgason, Guðmundur. Patrol info for U-5 (Second patrol). German U-boats of WWII - uboat.net. [2023-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30). 

參考資料 編輯

  • 格登·威廉生. 《德军U型潜艇 1939-1945》 (1). 由雷韻、曹可飛翻譯. 重慶: 重慶出版社. 2008. ISBN 978-7-5366-9835-2. 
  • Busch, Rainer; Röll, Hans-Joachim. Deutsche U-Boot-Verluste von September 1939 bis Mai 1945. Der U-Boot-Krieg IV (Hamburg, Berlin, Bonn: Mittler). 1999a. ISBN 3-8132-0514-2. 
  • Busch, Rainer; Röll, Hans-Joachim. German U-boat commanders of World War II : a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由Brooks, Geoffrey翻譯. London, Annapolis, Md: Greenhill Book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9b. ISBN 1-55750-186-6. 
  • Gröner, Erich; Jung, Dieter; Maass, Martin. U-boats and Mine Warfare Vessels.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2. 由Thomas, Keith; Magowan, Rachel翻譯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91. ISBN 0-85177-593-4. 
  • Kemp, Paul. U-Boats Destroyed - German Submarine Losses in the World Wars. London: Arms & Armour. 1999. ISBN 1-85409-515-3. 
  • Rössler, Eberhard. U-Bootbau bis Ende des 1. Weltkrieges, Konstruktionen für das Ausland und die Jahre 1935 - 1945. Die deutschen U-Boote und ihre Werften I (München: Bernard & Graefe). 1979. ISBN 3-7637-5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