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稿:馬來西亞節日

馬來西亞是個多元文化國家,主要族裔有馬來族、華族和印度族,還有卡達山族、巴瑤族、姆魯族、伊班族、比達友族和馬蘭諾族等逾214個其他族群和次族群,主要宗教有伊斯蘭教、佛教、道教、印度教、基督教、天主教、錫克教、巴哈伊教和其他新興宗教,包涵多種多樣的民俗文化宗教節日英語Religious festival[1][2][3]

在馬來西亞,「節日」的定義經常與「假日」相互混淆,事實上大多數的節日都不是法定的假日。「節日」是指傳統習俗及宗教禮儀中的節慶,或是定期舉行的文化娛樂活動,連續幾天的節日稱為「節期」;「假日」是指法律規定必須暫停工作或減少商貿活動的休息日,包括法律明文規定的周休假日銀行假日公共假日,以及學校規定的學校假日英語School holiday,連續數天的假日或休假稱為「假期」。

下列是馬來西亞的主要節假日,以及聯邦、州及地方政府的慶典,根據不同功能,可以分為:民俗和宗教文化的傳統節日、官方的慶典及紀念日主題日和非傳統節日等不同類型。

傳統節日 編輯

馬來西亞地理分為半島沙巴砂拉越三個主要部分,人口分佈的情形並不相同。半島的主要族群有馬來人華人印度人歐亞人原住民,沙巴的主要族群有卡達山杜順民族巴瑤族姆魯族英語Murut people和其他民族,砂拉越的主要族群有達雅族伊班族比達友族英語Bidayuh上遊民族英語Orang Ulu[2] 此外,還有其他少數民族、移民人口和一些長期居留在馬來西亞的外國僑民。

每個民族和宗教社群都有屬於自己的傳統節日,民俗的傳統節日通常源自農業社會的生產活動,與季節豐收娛樂祭祀等息息相關;宗教的傳統節日可能是來自宗教禮儀的特殊日子,或者是宗教聖人的紀念日,所有傳統節日都具有其特定的緣由和典故。

華人節日 編輯

馬來西亞華人是馬來西亞三大民族之一,本身就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群體,集合了閩南閩北廣府潮州客家海南、廣西、福州、福清、興化雷州華北三江等不同籍貫華人,以及土生華人、海峽華人和新移民華人的文化特點。華人的傳統節日主要是舊中國農業社會的節氣時令,以及祖先祭祀和神誕[4][5][6] 華裔佛教徒、華裔道教徒、華裔穆斯林、華裔基督教徒和華裔天主教徒除了慶祝華人新年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冬至等傳統節日,也慶祝本身的宗教節日。[7][8]

名稱 本地名稱 日期 法定假日 組織 描述
除夕 Lunar New Year's Eve 農曆新年前夕 除夕也稱為「年三十晚」,是全家老幼共聚團圓飯的節日,由農曆十二月廿三開始至三十晚,民間有送神、大掃除、辦年貨、貼春、守歲、圍爐的習俗。[9]
農曆新年 Lunar New Year 農曆正月初一 農曆新年也稱為「春節」,是華人喜慶的節日,各鄉社團有舞獅舞龍的活動。[10] 長輩在這天派送紅包給晚輩,到廟宇上香祈福,出門探訪親友,在禮俗中稱為「拜年」。[9]
農曆新年翌日 Lunar New Year 2nd Day 農曆正月初二 農曆正月初二是過門媳婦回娘家探訪的日子,在禮俗中也稱為「拜娘舅」。
人日 Lou Yee Sang 農曆正月初七 農曆正月初七是人日,傳說是女媧造人的日子,各鄉社團有撈生的活動,象徵「步步高升」、「風生水起」、「越撈越旺」。[11]
天公誕 Bai Tian Gong (Jade Emperor's Birthday) 農曆正月初九 農曆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聖誕,民間傳說黃巢軍南侵福建(或說倭寇曾在福建沿海一帶肆虐),鄉眾在這天逃入甘蔗林中,受到天公庇佑而逃過劫難,所以福建信眾有在這天祭拜天公的習俗,俗稱「大過年」。[12]
元宵節 Chap Goh Meh (Lantern Festival) 農曆正月十五 元宵節也稱為「燈節」,被喻為是東方的情人節,未婚青年男女在這天,有到湖畔賞花燈、猜燈謎及拋柑共結良緣的活動。[13]
柔佛古廟游神慶典 JB Chingay Parade of Deities 農曆正月二十至正月廿二 新山中華公會 新山柔佛古廟供奉的是潮州、福建、客家、廣東和海南五幫華人信奉的神明,當地華人民眾認為,農曆新年要在過完游神慶典之後,才算是圓滿結束。[14]
全國華人文化節 National Chinese Cultural Festival of Malaysia 3月27日 全國十五華團 全國華人文化節創始於1983年3月27日在檳城召開的文化大會,每年由各州華堂輪流主辦,藉以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為了紀念召開文化大會的日子,15華團將3月27日訂為馬來西亞華社的「文化日」。[15]
清明節 Quing Ming (Tomb Sweeping Festival) 4月4日至6日的其中一天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馬來西亞華人這天有上墳祭祖的習俗。[16]
「三月初三鑼鼓響」潮州鄉音民俗廟會 Teochew Feast for Lunar 303 Festival 農曆三月初一至三月初三 柔佛潮州八邑會館 農曆三月初三是元天上帝的聖誕,馬來西亞潮州人視玄天上帝為守護神,所以連續三天舉辦獻祀典禮及各項慶祝活動。[17]
媽祖誕 Thean Hou Festival 農曆三月廿三 雪隆海南會館 媽祖也稱為「天后」、「天妃」或「天上聖母」,是流傳在中國東南沿海的民俗信仰,被馬來西亞海南人視為守護神,民間在祭祀媽祖時有表演八佾舞的禮俗。[18]
端午節 Double Fifth (Dragon Boat Festival) 農曆五月初五 端午節是紀念屈原投江自盡的節日,馬來西亞華人這天有食粽子、賽龍舟的習俗。[19]
盂蘭節 Hungry Ghost Festival 農曆七月 盂蘭節俗稱為「鬼節」,也是道教所謂「中元節」,民間傳說是地府鬼門關開啟的日子,信眾在農曆七月進行普渡的儀式,祈求鬼魂得到香火供養,保佑家宅平安。
乞巧節 Double Seventh Festival 農曆七月初七 乞巧節也稱為「七姐誕」,源自牛郎織女的傳說,民間傳統有「七姐盆」的祭拜儀式,如今這項習俗已逐漸式微。[20]
中秋節 Mid Autumn (Mooncake Festival) 農曆八月十五 中秋節是親友們團圓聚會的節日,東南亞華人這天有食月餅、提燈籠、燒烤聚會等活動。
祭孔 Confucius Memorial Ceremony 農曆八月廿七 孔子是儒家的創始人,被後世尊奉為「萬世師表」、「至聖先師」,每年的9月28日或其他日子,華社鄉團及民辦學校或有祭孔儀式,發揚尊師重道的美德。[21][22][23]
九皇爺誕 Nine Emperor Gods Festival 農曆九月初一至九月初九 九皇大帝俗稱為「九皇爺」,民間傳說於明朝末年,有九位反清志士不願歸降滿清,因而流亡海上,最終被清兵剿殺,所以信眾有到沿海接迎元帥和送王船的習俗。[24]
重陽節 Double Ninth Festival 農曆九月初九 農曆九月初九也稱為「重九」,馬來西亞漢運動有舉辦登高、踏青、祭祖和敬老活動。[25]
檳城大旗鼓遊行 Penang Chingay Parade 12月底 檳州大旗鼓公會 大旗鼓是源自中國傳統的表演藝術,在檳城已經傳承百年,如今已成為當地的特色和國家文化遺產[26] 每年12月底在喬治市舉行的大旗鼓遊行,除了有大旗鼓表演,還有舞龍和舞獅助興。[27]
冬至 Dong Zhi Festival (Winter Solstice) 12月21日至23日的其中一天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東南亞華人過冬至時,有祭天、祭祖及食湯圓的習俗。[28]

馬來節日 編輯

穆斯林節日 編輯

伊斯蘭教是馬來西亞的主要宗教,具有國教的官方地位,伊斯蘭教的信徒來自多元族群,稱之為穆斯林。穆斯林最重要的節日是開齋節哈芝節,但這兩個節日並不是新年。

穆斯林使用的曆法為伊斯蘭曆,平均每年只有354-355天,每隔2.7年與公曆相差一個月,每隔19年會相差7個月,每隔約32.6年(32年又7個月)就會相差一年,所以伊斯蘭曆的月份和節日每年在公曆都會向前推移約11天。[29]

名稱 本地名稱 日期 法定假日 組織 描述
主麻日 Jumu'ah 每個星期五 部份 伊斯蘭發展局 主麻日是每個星期五晌午,穆斯林聚集在清真寺祈禱的日子。
回曆新年 Awal Muharram (Maal Hijrah) 回曆1月1日 伊斯蘭發展局 回曆新年是伊斯蘭曆的首天,是先知穆罕默德率領追隨者由麥加遷移到麥地那的日子,這個事跡稱為「希吉拉」。
先知穆罕默德誕辰 Hari Keputeraan Nabi Muhammad S.A.W. (Maulidur Rasul) 回曆3月12日 伊斯蘭發展局 先知穆罕默德誕辰也稱為「聖紀節」,是紀念先知穆罕默德誕生的節日,穆斯林在這天到清真寺祈禱,述說先知穆罕默德的事跡。
穆罕默德遷移日 Israk dan Mikraj 回曆7月27日 部份 伊斯蘭發展局 穆罕默德遷移日也稱為「登霄節」,是紀念《古蘭經》中記載,先知穆罕默德顯現一次神跡的節日。
齋戒月首日 Awal Ramadan (Berpuasa) 回曆9月1日 部份 伊斯蘭發展局 拉瑪丹月俗稱為「齋戒月」,是伊斯蘭曆的第九個月份,符合《可蘭經》規定的穆斯林將進行長達一個月的齋戒儀式,停止一切不必要的飲食和欲望。
可蘭經降世日 Nuzul Al-Quran 回曆9月17日 部份 伊斯蘭發展局 可蘭經降世日是真主阿拉降下《可蘭經》的節日,穆斯林在這天慶祝先知穆罕默德接受真主阿拉降下的經典。
開齋節 Hari Raya Puasa (Hari Raya Aidilfitri) 回曆10月1日 伊斯蘭發展局 開齋節也稱為「肉孜節」,是穆斯林慶祝齋戒月結束的節日,穆斯林這天一早到清真寺祈禱,然後到親友家團拜,是世界穆斯林最重要的節日之一。
朝聖月首日 Awal Zulhijjah 回曆12月1日 伊斯蘭發展局 都爾黑哲月俗稱為「朝聖月」,是穆斯林前往聖城麥加朝覲的節日。
阿拉法日 Hari Arafah 回曆12月9日 部份 伊斯蘭發展局 阿拉法日是朝覲最重要的事件之一,落在朝覲的第九日,朝覲者必須從晌午到日落在阿拉法平原進行祈禱和懺悔,並在太陽落山時前往馬什阿勒,以便宰牲節當天留在米納英語Mina, Saudi Arabia
哈芝節 Hari Raya Haji 或 Hari Raya Korban (Hari Raya Aidiladha) 回曆12月10日 伊斯蘭發展局 哈芝節也稱為「宰牲節」,或稱為「古爾邦節」,在穆斯林前往麥加朝覲之後的第10天舉行,是為了紀念先知易卜拉欣在聖石向阿拉獻祭自己的兒子。穆斯林在這天屠宰牲口,然後布施給貧困的窮人,是世界穆斯林最重要的節日之一。

印度節日 編輯

印度民族有龐大複雜的宗教和民族體系,信徒崇拜不同的印度神祇,許多印度的傳統節日,都和印度神話的信仰有淵源,信眾依各人所需參加各種慶祝活動。[30]

名稱 本地名稱 日期 法定假日 組織 描述
龐格爾節英語Thai Pongal Pongal 泰米爾曆9月的最後一天至10月的第三天,大約1月13日至16日 龐格爾節是泰米爾人慶祝豐收和感恩的節日,慶祝活動為期四天,泰米爾人會烹煮米粥直至滿溢,象徵財富和豐收。[31]
大寶森節 Thaipusam 泰米爾曆10月望日,大約1月末至2月初 部份 大寶森節是印度教信徒慶祝戰神穆魯干誕生的節日,信徒會在這天到廟宇進行苦行,做為奉獻和懺悔。[32]
濕婆節 Maha Shivaratri 印度曆11月的第十三夜和第十四天,大約2月末至3月初 濕婆節是印度教徒崇拜主神濕婆的節日,慶祝活動由夜間至天明。在印度教的信仰中,夜晚代表的是邪惡、無知、不公正、暴力和災難,慶祝活動象徵的是濕婆從黑暗中拯救世界,制止世界墜入完全的黑暗。[33]
侯麗節 Holi 印度曆12月望日,大約3月中至3月末 侯麗節也稱為「五彩節」,慶祝方式是大家互相潑灑彩色粉末。
盤古尼尤素姆節英語Panguni Uthiram Panguni Uthiram 泰米爾曆12月望日,大約3月末至4月初 盤古尼尤素姆節是泰米爾曆法中,月亮經過烏蒂拉星群的節日,這個節日落在滿月日。泰米爾人慶祝他們信仰的神祇在這個節日結婚,包括濕婆和雪山神女、穆魯干和天乘女英語Deivayanai毗濕奴吉祥天女[34]
泰米爾新年英語Puthandu Varusha Pirappu 泰米爾曆1月1日,大約4月中 泰米爾新年是泰米爾曆的首天,泰米爾人來自南印度泰米爾納德邦,是東南亞主要的印度族裔之一。[31]
毗舒節英語Vishu Vishu 馬拉雅拉姆曆9月的第一天,大約4月中 毗舒節在過去是慶祝春分的節日。[35]
羅摩那瓦米節英語Rama Navami Rama Navami 印度曆1月的第九天,大約4月中 羅摩那瓦米節是印度新年英語Indian New Year's days的第九天,印度教信徒在這天慶祝羅摩王的誕生,羅摩不僅是阿逾陀國的王子,也是印度神話中的英雄。
拜薩哈節英語Vaisakhi Vaisakhi 維克拉姆曆1月的第一天,大約公曆4月13或14日 拜薩哈節是尼泊爾裔、旁遮普裔、孟加拉裔等北印度人慶祝新年的節日。
兄弟姐妹節英語Raksha Bandhan Raksha Bandhan 印度曆5月望日,大約8月 兄弟姐妹節是慶祝家庭關係的節日,印度女性在這天會購買「rakhi」的護身符,贈送給她們的兄弟。
甘尼許節英語Ganesh Chathurthi Vinayagar Chathurthi 印度曆6月朔日的第四天,大約9月 甘尼許節也稱為「象頭神節」,是印度教信徒慶祝象頭神重生的節日,信徒供奉象頭神,祈求獲得好運與財富。[36]
歐南節英語Onam Onam 馬拉雅拉姆曆1月沙羅波那宿英語Shravana,大約9月 歐南節是馬拉雅拉姆人英語Malayali慶祝豐收和感恩的節日,馬拉雅拉姆人來自南印度喀拉拉邦,是東南亞主要的印度族裔之一,傳統的歐南節有聚餐、花地毯、虎舞英語Puli Kali、賽船等活動。[37]
九夜節英語Navratri Navratri 印度曆7月朔日至第九日,大約9月末至10月中或10月初至10月末 九夜節也稱為「難近母節」,是印度教信徒崇拜難近母的節日,慶祝活動長達9天,信徒供奉難近母,祈求獲得愛、奉獻和熱情的力量。[38]
屠妖節 Deepavali 印度曆7月望日的第十三天至第十七天,大約10月末至11月初 屠妖節也稱為「光明節」,慶祝活動在印度曆8月朔日前後共五天,由缺月(waning)進入盈月(waxing)的期間,象徵「光明驅走黑暗、善良戰勝邪惡、知識打倒愚昧」。[39] 屠妖節第一天列為公共假日,錫克教徒、耆那教徒和其他印度族群同樣慶祝這個節日,尼泊爾裔英語Nepalese people in Malaysia稱之為「燈節英語Tihar (festival)」。[40]

基督教節日 編輯

基督宗教是以耶和華耶穌天國為核心信仰的宗教,包括天主教(公教會)、基督教(新教會)、東正教(正教會)和其他較小規模的派別。馬來西亞基督教派以西方基督教為主,主要的教派有信義會長老會聖公會浸信會衛理會神召會弟兄會天主教會和其他獨立教會。

聖人曆是教會團體使用的傳統年曆,將年曆上的日子和聖人聯繫起來,而該天就是該聖人的節日(Saint of the day)。

名稱 本地名稱 日期 法定假日 組織 描述
主日 Lord's Day 每個星期日 部份 主日是傳統基督教徒休息的日子,教徒會在這天早晨聚集在教堂,敬拜主耶穌
元旦 New Year 1月1日 部份 元旦是新一年的開始,由聖誕前夕至元旦之後的聖誕佳期,是商場舉行購物大減價的消費季節。
潑水節 Intrudu Water Festival (Pincha Agu) 大齋首日的前個星期日 馬六甲海峽葡萄牙人協會 潑水節是馬六甲土生葡萄牙人英語Kristang people的傳統活動,象徵進入天主教齋戒前的最後一次放縱歡樂。
大齋首日 Ash Wednesday 復活節前46天,大約2月初至3月初之間 大齋首日是大齋期的首日,共為期四十天,教徒會以齋戒、施捨、克苦等方式來補賠自己的罪惡。
聖帕特里克節 Saint Patrick's Day 3月17日 雪蘭莪聖帕特里克協會 聖帕特里克節是為了紀念愛爾蘭守護聖者——聖帕特里克,同時也是愛爾蘭的國慶日,所以愛爾蘭人會在這天慶祝節日。[41]
棕枝主日 Palm Sunday 復活節前的主日 棕枝主日也稱為「聖枝主日」,是復活節前的主日,教會會以棕枝裝飾教堂,宣揚耶穌的榮耀,以象徵聖周的開始。
耶穌受難日 Good Friday 復活節前的星期五 部份 耶穌受難日是紀念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在日子,基督教徒會在這天到教堂舉行崇拜和彌撒。
復活節 Easter 春分滿月後的第一個星期日 復活節是紀念耶穌在死後第三天施行復活的事跡,基督教徒會在這天到教堂舉行崇拜和彌撒。
愚人節 April Fools' Day 4月1日 愚人節是大家互相開玩笑的節日,人們會製造一些沒有傷害性的惡作劇
聖彼得節 Fiesta San Pedro 6月23日至29日 馬六甲海峽葡萄牙人協會 聖彼得節是馬六甲土生葡萄牙人英語Kristang people的節慶,歡慶活動由聖約翰節前夕英語St John's Eve(6月23日)開始至聖彼得節當天(6月29日)。聖彼得是教廷的第一位教宗,在東南亞被奉為是漁夫的守護聖者,所以世代捕魚的葡萄牙人會在港口舉行慶典。[42][43]
聖婦安納慶典 Saint Anne's Feast 7月中至7月底 大山腳聖安納天主教堂 聖安納堂是於1888年由法國傳教士創立,以紀念耶穌的外祖母——聖婦安納。教堂會於每年七月舉行一次九日敬禮英語Novena,點燃白蠟燭敬拜聖婦安納。[44][45]
萬聖節前夕 Halloween 10月31日 萬聖節前夕也稱為「萬聖夜」,參與者會化妝打扮、挨家挨戶收集糖果和點燃南瓜燈,狂歡慶祝。[46]
萬聖節 All Saints' Day 11月1日 萬聖節也稱為「諸聖節」,是教會紀念所有知名與不知名聖者和殉道者的日子。
萬靈節 All Souls' Day 11月2日 萬靈節也稱為「諸靈節」,是用來追思亡者、親人和煉靈等的瞻禮日,教徒會為煉獄中亡者禱告、奉獻和贖罪,讓其靈魂得以淨化進入永生。
聖誕節前夕 Christmas Eve 12月24日 聖誕節前夕也稱為「平安夜」,相傳在耶穌誕生的前夜,天使在曠野向牧羊人傳遞耶穌降生的消息;此後,逐漸演變成報佳音的活動,基督教徒會到這天到教堂舉行子夜彌撒團契
聖誕節 Christmas 12月25日 聖誕節是慶祝耶穌誕生的節日,慶祝聖誕節的家庭會在這天聚餐和互贈禮物,親友之間會互相寄送聖誕賀卡,由聖誕前夕至元旦之後的幾天,被稱為「聖誕佳期英語Christmas and holiday season」。
元旦前夕 New Year's Eve 12月31日 元旦前夕也稱為「跨年日」,是親友們聚在一起舉行派對倒數的時刻,以慶祝新一年的到來。

佛教節日 編輯

馬來西亞佛教根據其本源文化,可以分為南傳佛教北傳佛教兩種,南、北傳佛教因為本源文化不同,慶祝的節日也不一樣。北傳佛教源自漢傳佛教藏傳佛教,遍佈全馬各地,有眾多諸佛菩薩、護法、上師的聖誕,以及在特定日子有供佛、齋僧、祈願、拜懺、共修等法會,信眾依各人所需參加各種慶祝活動。南傳佛教源自泰國佛教緬甸佛教斯里蘭卡佛教,泰國和緬甸佛教主要分佈在北馬,包括霹靂、吉打、吉蘭丹、玻璃市和檳城,斯里蘭卡佛教主要集中在吉隆坡。

馬來西亞南傳佛教節日
名稱 本地名稱 日期 法定假日 組織 描述
萬佛節英語Māgha Pūjā Magha Puja 佛曆3月望日,大約公曆2月 萬佛節是佛陀悟道的節日,佛教徒會到佛寺祈願供佛,以求淨化心靈。
潑水節 Songkran 4月13日至15日 潑水節也稱為「宋干節」,是暹羅裔緬甸裔英語Burmese in Malaysia慶祝佛曆新年英語Buddhist New Year的節日,在連續幾天的活動中,眾人聚集在暹羅佛寺英語Buddhism in Thailand周圍,用清水互相潑灑,祈求洗掉過去的霉運,迎接新的開始。[47]
衛塞節 Wesak 5月的第一個滿月日 衛塞節是紀念佛陀誕生、得道及圓寂的節日,各地佛教徒在這天到廟宇進行浴佛儀式。傳說佛陀是在5月的月圓之日出生、悟道及涅槃,所以佛教徒將5月稱為「衛塞月」,在第一個滿月日慶祝衛塞節。
三寶佛節英語Asalha Puja Asalha Puja 佛曆8月望日,大約公曆7月 三寶佛節是結夏安居的前日,也稱為「聖法節」,傳說佛陀在這天首次向追隨者講道和傳遞三寶,佛教徒會在這天到佛寺聆聽佛法。佛曆8月16日至11月望日是為期三個月的守夏節,托缽乞食的僧侶會回到寺院靜修。
佛牙節英語Kandy Esala Perahera Esala Perahera 8月的第一個滿月日 佛牙節是斯里蘭卡裔英語Sri Lankans in Malaysia佛教徒的重要節日,僧伽羅佛寺有慶典活動,節期大約10天。
供僧衣節 Kathina 佛曆11月望日,大約公曆10月 供僧衣節是解夏安居的節日,表示3個月的守夏安居已經結束,這天佛教徒會到寺院供養僧侶。
水燈節 Loi Krathong 佛曆12月望日,大約公曆10月 水燈節是暹羅裔和緬甸裔的傳統節日,民眾會在河邊放水燈
馬來西亞北傳佛教節日
名稱 本地名稱 日期 法定假日 組織 描述
齋日 Buddhist Fasting days 農曆每月數天 齋日或齋戒日是佛教徒持戒的日子,一般信眾是在初一和十五,正式皈依三寶的信徒有「三齋日」(每月初八、十四和十五)、「三齋月」(每年正月、五月和九月)、「四齋日」(每月初一、初八、十五和廿三)、「六齋日」(每月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和三十)、「九齋日」(三齋月的每日加上六齋日)和「十齋日」(每月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廿三、廿四、廿八、廿九和三十)修持八關齋戒[48]
彌勒菩薩誕 Birthday of Maitreya Buddha 農曆正月初一 ? 彌勒菩薩聖誕適逢華人新年,所以佛教徒以送百寶袋、撞鐘、燒香、禮拜、點燈、供佛的方式慶祝節日。[49]
帝釋天尊誕 Birthday of Sakra 農曆正月初九 帝釋天尊既道教中的「元始天尊」,或俗稱為「玉皇大帝」、「天公」,佛教徒禮敬諸天的慶典稱為「供佛齋天」,藉以供養十方三寶、諸天護法和其隨從。[50]
觀世音菩薩誕 Birthday of Avalokitesvara Bodhisattva 農曆二月十九 觀世音菩薩是民間普遍流傳的信仰,信眾在觀世音菩薩聖誕(農曆二月十九)、出家(農曆六月十九)和成道(農曆九月十九)三天,到寺院進香,禮敬菩薩。[51]
釋迦牟尼佛誕 Birthday of Shakyamuni Buddha (Buddha's Birthday) 農曆四月初八 釋迦牟尼佛聖誕也稱為「佛誕節」、「浴佛節」、「龍華會」或「華嚴會」,是慶祝佛陀釋迦牟尼誕生的節日。傳說釋迦牟尼誕生時,天上有九條龍王為其灌浴,所以佛教徒在這天有「浴佛」的儀式。[52]
盂蘭節 Yu Lan Festival 農曆七月 盂蘭節也稱為「盂蘭盆節」,傳說是佛陀十大弟子目犍連供養眾僧,超度亡母的節日。所以佛教徒會以「盂蘭盆」供養僧人,以功德回向給父母,傳揚孝親的美德。[53] 同時,各道場會舉行「地藏法會」、「梁皇寶懺」、「瑜伽焰口法會」、「三時繫念」等法會,讓信眾反省自己平日的過失。[54]
釋迦牟尼佛成道紀念日 Enlightenment Day of Shakyamuni Buddha (Bodhi Day) 農曆十二月初八 釋迦牟尼佛成道日也稱為「臘八」,傳說佛陀離開王宮四處求法修行,最終放棄外道苦修,接受牧羊女布施的羊乳後,在菩提樹下成就無上正等正覺[55] 所以佛教徒效法佛陀享用臘八粥和羊女乳,以齋戒禪觀七天的方式慶祝佛成道日。
藏曆新年 Losar 藏曆正月 藏曆正月即是「神變月」,是藏傳佛教徒的殊勝節日,信眾會在這段期間共修祈願吉祥,布施善法功德。

道教節日 編輯

馬來西亞道教於2006年加入宗教諮詢理事會,成為受官方認可的宗教。[56][57] 早期華人民間信仰在經過漫長時間的發展,在地方上形成有特色的宮觀廟宇。地方民眾在寺廟節慶及諸聖神佛聖誕紀念日有游神的活動,信徒抬神沿街巡遊,接受民眾的香火膜拜,為期數天不等。有能力的廟宇會擴大舉行祈安醮典,正統道教的科儀包括「普天大醮」、「周天大醮」、「羅天大醮」、「三籙」、「七品」等法事。

名稱 本地名稱 日期 法定假日 組織 描述
齋日 Taoist Fasting days 農曆每月數天 齋日或齋戒日是道教徒守齋的日子,一般信眾是在初一和十五,正式皈依三寶的信徒有「長齋月」(每年正月、三月、五月、七月、九月和十一月)、「三會齋日」(正月初七、七月初七和十月初五)、「三元齋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四始齋日」(正月初一、四月初一、七月初一和十月初一)、「八節齋日」(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和冬至)和「十直齋日」(每月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廿三、廿四、廿八、廿九和三十),或者自行規定每月初一和十五(或初九、十九和廿九)守齋。[58][59]
玉皇誕 Jade Emperor Festival 農曆正月初九 農曆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聖誕,正統道教的科儀稱為「玉皇會」。[60][61]
上元節 Shang Yuan Festival 農曆正月十五 上元節即是民俗所謂「元宵節」,是天官大帝聖誕,正統道教的科儀稱為「上元醮」,信眾在這天舉行清醮,祈求天官賜福。
道教節 Taoist Festival Day 農曆二月十五 馬來西亞道教總會 太上老君是道教三清之一,俗稱為「老君」。相傳老子是太上老君的化身,傳下道家經典《道德經》,所以老君被奉為是道教的開山鼻祖。馬來西亞道教總會將太上老君聖誕訂為「道教節」,為信徒前往中國龍虎山歸宗傳度受籙。
中元節 Zhong Yuan Festival 農曆七月十五 中元節是地官大帝聖誕,即是民俗所稱的「鬼節」,正統道教的科儀稱為「中元醮」,信眾祈求赦罪消災。
九皇誕 Nine Emperor Gods Festival 農曆九月初九 九皇節俗稱為「九皇爺誕」,是供奉北斗七星和輔弼二星的信仰,正統道教的科儀稱為「九皇醮」。[62]
下元節 Xia Yuan Festival 農曆十月十五 下元節是水官大帝聖誕,信眾修齋設醮,祈求解厄除困,為先人薦亡拔苦。

錫克教節日 編輯

錫克教徒俗稱為「錫克人」,在本地長期以來被誤稱為是「孟加拉人」。[63] 他們的主要特徵是遵守五K教條英語The Five Ks:蓄髮須(kais)、冠發梳(kangha)、戴手鐲(kara)、穿短褲(kaccha)和配短劍(kirpan)。[64] 東南亞的錫克教徒主要來自北印度旁遮普邦,所以往往被當成是印度族裔之一,然而錫克教徒並不局限於旁遮普人,旁遮普人也不全是錫克教徒,所以「錫克人」其實是以宗教信仰來對這個群體的稱呼。

錫克教主要使用源自旁遮普英語Punjabi calendar錫克教曆法英語Nanakshahi calendar,教徒慶祝10位錫克教宗師英語Sikh gurus紀念日英語Gurpurb,其中最重要的是錫克教創始人那納克上師及第10任宗師高賓星上師的誕辰。

名稱 本地名稱 日期 法定假日 組織 描述
霍拉莫哈拉節英語Hola Mohalla Hola Mohalla (Hola Festival) 錫克曆1月望日的第二天 霍拉莫哈拉節基於侯麗節,通常落在侯麗節的翌日,但有時候會因為曆法的計算不同,而重疊在同一天。
拜薩哈節英語Vaisakhi Vaisakhi 錫克曆2月1日 拜薩哈節是錫克教信徒慶祝豐收的節日,也是高賓星上師英語Guru Gobind Singh創辦卡爾沙教團英語Khalsa的日子,信眾會在慶典上跳彭戈拉舞歡度豐收。[65]
光明節英語Bandi Chhor Divas Bandi Chhor Divas 印度曆8月朔日 ? 光明節落在屠妖節的同一天,是紀念第6任宗師哈爾戈賓德上師英語Guru Hargobind獲得自由的日子。
那納克上師誕辰英語Guru Nanak Gurpurab Birthday of Guru Nanak Sahib 印度曆8月望日 那納克上師是錫克教的創始人,他反對印度盛行的種姓制度,結合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的教義,開創錫克教的信仰。
高賓星上師誕辰 Birthday of Guru Gobind Singh Sahib 錫克曆10月23日 高賓星上師是錫克教的第10任宗師,也是卡爾沙教團的創辦者,他在任期間積極對錫克教進行改革,設立五K教條,為錫克教信徒冠上「Singh」和「Kaur」的稱謂,確定以劍洗禮的入教儀式。

耆那教節日 編輯

耆那教是創立於古印度的宗教,在馬來西亞的主要信眾是印度人。耆那教使用的曆法是耆那教曆英語Jain calendar,每年數月都有例行的齋期,每12年會有一次偉大的奉獻慶典英語Mahamastakabhisheka

名稱 本地名稱 日期 法定假日 組織 描述
大雄節英語Mahavir Janma Kalyanak Mahavir Janma Kalyanak 耆那曆1月朔日的第13天 大雄節是耆那教最重要的節日之一,這天是耆那教創始者筏馱摩那的誕辰。
贖罪節英語Paryushana Paryushana 耆那曆5月望日的第12天至6月朔日的第4天 贖罪節或稱為「齋節」,是耆那教最重要的節日之一,信眾通過禁食冥想提升心靈的境界,為期8天。贖罪節結束之後,將會迎來寬恕日英語Samvatsari
光明節英語Diwali (Jainism) Diwali 耆那曆8月朔日 ? 光明節落在屠妖節的同一天,在耆那教中象徵筏馱摩那尊者的肉身寂滅,靈魂獲得解脫的日子。

巴哈伊節日 編輯

巴哈伊信仰創立於伊朗,信眾包括多元族群,是世界上分佈最廣的新興宗教之一。巴哈伊使用的曆法是巴哈伊曆法,一年有19個月、每個月有19天,另有4或5天的閏日稱為「阿亞密哈」。每個月的第一天是十九日靈宴會,是信眾聚集一起舉行祈禱會、誦讀巴哈伊聖作和祈禱,社區成員進行社交聯誼的活動。

巴哈伊有11個聖日,規定其中9個是休息的日子,包括諾魯茲節里茲萬節第一天、第九天、第十二天、巴孛宣示日、巴哈歐拉升天日、巴孛殉道日、巴孛誕辰日和巴哈歐拉誕辰日。同時,巴哈伊信徒會在阿亞密哈之後的崇月開始進行十九天的齋戒,直到諾露茲節為止。

名稱 本地名稱 日期 法定假日 組織 描述
諾露茲節 Nowruz 巴哈伊曆榮月第一天,約公曆3月21日左右 諾露茲節是巴哈伊信仰的聖日之一,訂於巴哈伊曆榮月第一天(公曆3月21日),是巴哈伊曆新年的首日(春分),信徒會在這天進行祈禱、聚會和歌舞。[66]

沙巴節日 編輯

名稱 本地名稱 日期 法定假日 組織 描述
豐收節 Pesta Kaamatan 5月30日至31日 部份 豐收節是沙巴納閩原住民族慶祝豐收的日子,5月初開始不同部落就輪流舉行活動,並於5月30日和31日進行為期兩天的大豐收慶祝。

砂拉越節日 編輯

名稱 本地名稱 日期 法定假日 組織 描述
祭海節英語Kaul festival Pesta Kaul 大約4月末 祭海節是沐膠馬蘭諾族英語Melanau people慶祝感恩、淨化心靈和感謝海神恩賜的節日,慶祝活動進行數天不等。
達雅節 Gawai Dayak 6月1日至2日 部份 達雅節是達雅族慶祝豐收並祈禱平安幸福的節日。

官方慶典 編輯

聯邦及州政府 編輯

名稱 本地名稱 日期 法定假日 組織 描述
最高元首誕辰 Hari Keputeraan Rasmi Seri Paduka Baginda Yang di-Pertuan Agong 6月的第一個星期六 聯邦政府 最高元首誕辰是紀念馬來西亞國家元首誕生的官方紀念日,最高元首將於這天檢閱皇家軍團旗,以及在國家皇宮進行授勳及冊封儀式。[67] 最高元首是馬來西亞法定的國家元首和武裝部隊最高統帥,以及馬六甲檳城沙巴砂拉越聯邦直轄區的伊斯蘭教領袖。
砂拉越日 Hari Sarawak 7月22日 部份 砂拉越州政府 砂拉越於1963年7月22日脫離大英帝國的殖民統治,馬來西亞成立以後,這個節日幾乎被塵封。2013年始,婆羅洲文化遺產基金會重新推介這個紀念日為「解放日」(Liberation Day),希望政府將這個節日列為公共假日;砂州政府於2016年公告這個日子為「砂拉越日」(Sarawak Day)。
國家英雄日英語Heroes' Day Hari Pahlawan (End of Emergency Day) 7月31日 聯邦政府 國家英雄日創始於1968年,是為了紀念於一戰(1914年-1918年)、二戰(1939年-1945年)及緊急時期(1948年-1960年)殉職軍警人員的節日,主要活動是在國家紀念碑舉行的悼念活動。[68][69]
獨立日 Hari Merdeka 8月31日 聯邦暨各州政府 獨立日是紀念馬來亞聯合邦於1957年8月31日獨立的節日,2010年以前,這個日子稱為「國慶日」。於2010年,馬來西亞日列為全國公共假日之後,「國慶日」就改稱為「獨立日」。[70] 由8月上旬至9月中旬的馬來西亞日為止,長達一個月半的時間稱為「國慶月」,是民眾懸掛國旗,表達愛國之心的時刻。[71]
沙巴日,又名北婆羅洲自治日 Sabah Day, aka North Borneo Self-government Day (Independence Day) 8月31日 ? 沙巴州政府 北婆羅洲於1963年8月31日脫離大英帝國的殖民統治,馬來西亞成立以後,官方已經將這個節日和同一天的「國慶日」結合。2018年始,婆羅洲文化遺產基金會呼籲沙巴政府,將這個節日在本地正名列為「沙巴日」(Sabah Day),以反映真實的沙巴歷史。[72] 2023年8月23日,沙巴副首席部長拿督斯里傑菲里吉丁岸英語Jeffrey Kitingan宣佈,將於每年8月31日慶祝沙巴日。[73]
馬來西亞日 Hari Malaysia 9月16日 聯邦暨各州政府 馬來西亞日是紀念馬來西亞於1963年9月16日成立的節日,由2010年開始成為全國公共假日。在2010年以前,這個節日只限在沙巴和砂拉越,而不是馬來西亞半島的公共假日。由2010年開始,馬來西亞日同樣列為全國公共假日,「國慶日」則改稱為「獨立日」。[70]
各州統治者或州元首誕辰 Hari Keputeraan Raja-raja 或 Ulangtahun Kelahiran TYT 州定 部份 各州政府 馬來西亞的十三個州當中,九個州的元首是世襲馬來君主,四個州的元首是由最高元首委任的州元首。各州元首誕辰是紀念元首誕生的官方紀念日,統治者或州元首將於這天在王宮或官邸進行授勳及冊封儀式。
最高元首蒞臨日 Lawatan Seri Paduka Baginda Yang di-Pertuan Agong ke negeri-negeri 臨時假日 ? 聯邦政府 最高元首蒞臨日是屬於臨時的特別公共假日,一般而言,是指元首登基、加冕、結婚、駕崩或其它具有歷史意義的紀念日。

地方政府 編輯

名稱 本地名稱 日期 法定假日 組織 描述
聯邦直轄區日英語Federal Territory Day Hari Wilayah Persekutuan 2月1日 部份 聯邦直轄區部 聯邦直轄區是由聯邦政府直轄的行政區,包括吉隆坡納閩布城三座城市,聯邦直轄區日的行事包括最高元首閱操、授勳及冊封儀式等活動。
城市日 City Day 2月2日 亞庇市政廳 亞庇又稱為「哥打京那峇魯」,獨立前稱為「爵士頓」,是沙巴州的首府,於2000年2月2日升格為市政廳,城市日的行事包括閱操、升旗禮、風帆公開賽等活動。[74][75][76]
馬六甲歷史城日 Perisytiharan Bandar Melaka sebagai Bandaraya Bersejarah 4月15日 部份 馬六甲歷史城市政局 馬六甲市馬六甲州的首府,於1989年4月15升格為歷史古城。[77][78]
山打根開埠日 Sandakan Founding Day 6月21日 山打根市議會 山打根是沙巴州的其中一個主要城市,獨立前稱為「伊羅普拉」,文獻記載於1879年6月21日開埠。[79]
喬治市世界遺產日 Perisytiharan George Town sebagai Tapak Warisan Dunia 7月7日 部份 檳島市議會 世界遺產日是紀念檳城喬治市和馬六甲市於2008年7月7日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節日,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目的,是要提高民眾對物質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知,同時鼓勵民眾維護周圍的生活環境和古蹟建築。[80][81]

建軍紀念日 編輯

名稱 本地名稱 日期 法定假日 組織 描述
志願警衛團日 Hari RELA 1月11日 志願警衛團 馬來西亞人民志願警衛團英語The People's Volunteer Corps於1972年1月11日成立。
海事執法機構日 Hari Ulang Tahun Maritim (APMM) 2月15日 馬來西亞海事執法機構 馬來西亞海事執法機構英語Malaysian Maritime Enforcement Agency於2005年2月15日成立。
陸軍日 Hari Ulang Tahun Tentera Darat (TD) 3月1日 馬來西亞陸軍 馬來西亞陸軍於1933年3月1日建軍,首支成立的部隊是馬來軍團第一志願連(Kompeni Percubaan Pertama)。[82]
監獄局日 Hari Penjara 3月19日 馬來西亞監獄局 馬來西亞首座監獄建立於1790年3月19日。
民防日 Hari Ulang Tahun Pertahanan Awam (APM) 3月24日 馬來西亞民防部隊 馬來西亞民防部隊英語Malaysia Civil Defence Force於1952年3月24日成立。
警察日 Hari Polis (PDRM) 3月25日 馬來西亞皇家警察 馬來西亞皇家警察於1807年3月25日成立,首支現代警察部隊設立在海峽殖民地檳榔嶼[83]
皇家海軍日 Hari Ulang Tahun Tentera Laut Diraja (TLDM) 4月27日 馬來西亞皇家海軍 馬來西亞皇家海軍於1934年4月27日建軍,首支成立的部隊是海峽殖民地後備海軍志願軍(Pasukan Simpanan Sukarela Tentera Laut Negeri-negeri Selat, SSNVR)。
皇家空軍日 Hari Ulang Tahun Tentera Udara Diraja (TUDM) 6月2日 馬來西亞皇家空軍 馬來西亞皇家空軍於1958年6月2日建軍,前身是於1936年成立的海峽殖民地後備空軍志願軍(Pasukan Sukarela Tentera Udara Negeri-negeri Selat, SSVAF)。
馬來西亞國防衛隊日 Hari Ulang Tahun Angkatan Tentera Malaysia (ATM) 9月16日 馬來西亞國防衛隊 馬來西亞國防衛隊以馬來軍團成立的1933年為建軍年份,以馬來西亞成立的9月16日為建軍日期。[84]
移民局日 Hari Imigresen 12月1日 馬來西亞移民局 馬來西亞移民局總部的歷史可以追溯至1947年的檳島移民廳,各邦移民條例在獨立後經過重新整合,並於1971年12月1日統合在移民局總部之下。
軍團日 Hari Ulang Tahun Rejimen / Kor / Pasukan 自訂 陸軍軍團 軍團日是紀念陸軍各軍團建軍的日子,主要活動是由各軍團的名譽團長進行授旗和行軍旗英語Trooping the Colour儀式。

其它紀念日 編輯

名稱 本地名稱 日期 法定假日 組織 描述
必打卡士烈士紀念日英語Petagas War Memorial "Fallen Heroes" of Petagas 1月21日 亞庇市政廳 必打卡士烈士紀念日是紀念於1944年1月21日,在必打卡士陣亡的游擊抗戰烈士的紀念日。[85]
紐澳聯軍日 Anzac Day 4月25日 紐澳聯軍日是為了紀念於二戰期間在沙巴陣亡的澳洲、紐西蘭及北婆羅洲抗戰軍人,活動地點位於山打根紀念公園[86]
513事件紀念日 Remembering May 13 5月13日 非政府組織 513事件是馬來西亞歷史上的一次種族衝突事件。[87][88][89]
彭亨祭祀日 Hari Hol Pahang 5月22日 部份 彭亨祭祀日是紀念己故蘇丹阿末沙於2019年5月22日逝世的紀念日。
雙六空難紀念日英語Double Six Monument Remembering Double Six 6月6日 雙六事件是於1976年6月6日發生的一起空難事件,罹難者包括沙巴首席部長敦法在內的多名沙巴州政府官員,失事原因被陰謀論認為是一場政治謀殺,有關調查結果被列為國家機密。
七七公祭 July 7 Memorial Ceremony 7月7日 非政府組織 七七公祭是隆雪華堂主辦的二戰紀念追思活動,舉行地點位於南僑機工紀念碑。
紀念馬來亞二戰蒙難人民公祭活動 815 World War II Memorial 8月15日 非政府組織 紀念馬來亞二戰蒙難人民公祭是華社紀念終戰的活動,於8月15日在吉隆坡廣東義山舉行。
山打根紀念日英語Sandakan Death Marches Sandakan Memorial Day 8月15日 山打根紀念日是為了紀念於二戰時期,在山打根死亡行軍中喪生的2,345名盟軍戰俘,而1945年8月15日是昭和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的日子。
九一忠魂節 9.1 Remembrance Day 9月1日 九一忠魂節是由華社團體於2005年發起,悼念華人抗日抗英先烈的紀念日,活動地點位於汝萊英語Nilai孝恩園和平紀念公園。
戰爭紀念日 Remembrance Day 11月的第一個星期日 戰爭紀念日列於每年11月的第一個星期日,是為了紀念於二戰時期在馬來亞、砂拉越和北婆羅洲(今沙巴及納閩)喪生的盟軍士兵。
華教節 Chinese Education Day 12月18日 全國十五華團 林連玉(1901年-1985年)是馬來西亞華文教育工作者,一生致力於維護華文教育,主張馬來西亞各族群的語言平等。全國15華團為紀念林連玉的貢獻,於1987年將林連玉忌日定為「華教節」,並於1988年12月18日宣佈《華教節宣言》。
柔佛已故蘇丹忌日 Hari Hol Sultan Johor 回曆2月6日 部份 柔佛已故蘇丹忌日是紀念已故蘇丹依斯干達於2010年1月22日(回曆1431年2月6日)逝世的紀念日。

主題日 編輯

名稱 本地名稱 日期 法定假日 組織 描述
世界麻風病日英語World Leprosy Day Hari Kusta Sedunia 1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 世界麻風病日是為了消除人們對麻風病的恐懼,引導人們寬容及尊重麻風病患者的人格,鼓勵人們善待麻風病患者並幫助他們獲得治療和生活權利,促進宣傳麻風病知識而設立的節日。
國際婦女節 Hari Wanita Sedunia 3月8日 馬來西亞婦女、家庭與社會發展部 國際婦女節是紀念女權運動、鼓勵女性積極爭取婦女權利,並肯定女性在社會經濟、發展和政治等領域做出的貢獻。
地球一小時 Earth Hour 3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六 馬來西亞於2009年開始參與地球一小時的活動,參與者於晚上20:30-21:30的時間,關上不必要的電燈及耗電產品一小時,藉此推動電源管理和減少能源消耗的意識。
勞動節 Hari Pekerja 5月1日 勞動節是紀念勞動階級對社會經濟做出貢獻的節日,在馬來西亞制訂於5月1日,也即是國際勞動節
國際消防員日英語International Firefighters' Day Hari Anggota Bomba Sedunia 5月4日 馬來西亞消防與拯救局 國際消防員日的設立可以追溯至1999年1月4日,全世界消防員響應號召,悼念五名在澳大利亞林頓叢林大火英語Linton Bushfire中殉職的消防英雄。之後,在一系列電郵進行協調討論下,選訂5月4日為國際消防員日,並在2002年開始舉行「Sound off」儀式,鳴響火警警報30秒並默哀一分鐘,悼念所有殉職的消防人員,在馬來西亞由馬來西亞消防與拯救局負責組織。
母親節 Hari Ibu 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 母親節是為了感謝母親而慶祝的節日,孩子們會在這天送康乃馨給母親。
國際護士節 Hari Jururawat Sedunia 5月12日 馬來西亞衛生部 國際護士節是紀念護理學創始人南丁格爾的節日,制訂於南丁格爾的誕辰,每年國際護士理事會都會提出一個照護相關的主題,以提升護理人員的專業地位,並肯定他們的無畏付出。
教師節 Hari Guru 5月16日 ? 馬來西亞教育部 教師節是為了感謝老師而慶祝的節日,馬來西亞教育部以1956年5月16日發佈《拉薩報告書英語Razak Report》教育政策藍圖的日子為教師節。[90]
國際博物館日 Hari Muzium Antarabangsa 5月18日 馬來西亞博物館局 國際博物館日是號召人們關注博物館和文化事業發展的節日,每年國際博物館協會都會發佈一個主題。
父親節 Hari Bapa 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 父親節是為了感謝父親而慶祝的節日,孩子們會在這天送禮物給父親。
雙親節 Hari Ibubapa 7月的第一個星期日 雙親節紀念父母對孩子們付出承諾的節日,聯合國全球父母日則是在6月1日。
乳腺癌宣傳月英語Breast Cancer Awareness Month Breast Cancer Awareness Month 10月1日至10月31日 馬來西亞乳腺癌慈善機構 每年10月舉行的「乳腺癌宣傳月」是為了提升人們對乳腺癌的認識,教育人們早期篩查和檢測的重要性,並為其病因、預防和診斷研究籌集資金的活動。
世界精神衛生日 Hari Kesihatan Mental Sedunia 10月10日 世界精神衛生日是倡導人們關注心理健康,並推廣心理健康教育的節日。
兒童節 Hari Kanak-kanak 10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六 ? 馬來西亞婦女、家庭與社會發展部 兒童節是為了保障兒童權利免遭受侵害而設立的節日,通常選在10月的其中一天舉行慶祝活動,而國際兒童節則設在通過《兒童權利公約》的11月20日。
世界愛滋病日 Hari AIDS Sedunia 12月1日 馬來西亞愛滋病理事會 世界愛滋病日的宗旨是提高人們對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愛滋病在全球傳播的意識,並對死於該疾病的人表示哀悼。
獨中教師節 Teachers' Day 校方自定 教師節是為了感謝老師而慶祝的節日,華社自資的獨立中學由於不認同《拉薩報告書》教育政策藍圖,通常不會選在5月16日為教師節,而是選在孔子誕辰(9月28日)、世界教師日(10月5日)或其它日子慶祝這個節日。[90]

非傳統節日 編輯

政府機構、外僑領使館及民間主辦者在周末或假日期間,按行事曆在年中舉行的定例活動,例如:體育運動競技巡遊文化藝術電影音樂戲劇美食花卉購物旅遊等各種節日。

另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聯合國大會. A/HRC/WG.6/4/MYS/1 (PDF). 馬來西亞如今在種族和文化上多種多樣,主要有三個族裔――馬來人、華人和印度人。此外,還有大約214個其他族群和次族群。馬來西亞還是一個多宗教國家,擁有世界上四種主要宗教,即伊斯蘭教、佛教、印度教和基督教。其他宗教包括道教、錫克教和巴哈教。 
  2. ^ 2.0 2.1 The People of Malaysia. Malaysia Truly Asia. 
  3. ^ Malaysia – People Groups. Joshua Project. 
  4. ^ 節慶起源概說. hk.chiculture.net. [2016-11-05]. 
  5. ^ 家家户户庆祝福建人“大日子”.拜天公祈求平安顺利. 星洲網大都會. 2017-02-05. 
  6. ^ 天后宮盛慶媽祖誕‧紀念媽祖無私奉獻. 星洲日報·古城. 2011-08-17. 
  7. ^ 中国风清真寺的使命 华裔穆斯林 不忘本身根源. 東方日報. 2013-09-08. 雖然華人信仰了伊斯蘭教,但這不代表華裔穆斯林忘記本身的根和文化,因為華人擁有飲水思源與傳承文化的精神,所以華裔穆斯林也一樣慶祝農曆新年、中秋節、端午節,穆斯林華人文化交流活動中心也會慶祝中華慶典。 
  8. ^ 蕭國輝. 一家八口教堂拜祖先‧天主教新年. 光明日報副刊. 2011-02-16. 自從教宗碧岳十二世於1939年發出諭令以後,教會不反對教徒崇敬祖先的立場就更為明確。因此,只要內心除卻迷信及偶像崇拜的觀念,天主教徒清明節上墳掃墓或新春祭祖,都是不成問題的。 
  9. ^ 9.0 9.1 过年习俗. 馬來西亞雪隆海南會館. 
  10. ^ 葉章華. 各族都爱看 舞狮舞龙订单快满. 東方新聞. 2014-01-14. 
  11. ^ 陳嘉盈. 人日捞生. 光華電子新聞. 2013-02-19. 
  12. ^ 农历年初九 天公诞 初九天公大过年 感恩赐福求平安. 大橙報. 2013-02-15. 
  13. ^ 圖話故事‧拋柑結緣. 星洲網. 2013-02-25. 
  14. ^ 古廟遊神拒新龍獅 明年列旅遊年重點活動. 中國報新聞網. 2013-02-21. 
  15. ^ 华人文化节缘起. 《馬來西亞華人文化節資料集》. 馬來西亞中華大會堂總會. 2011-03-26. 
  16. ^ 韻琴. 我的清明节. 詩巫省華人社團聯合會. 
  17. ^ 潮州三月初三锣鼓响 今起柔佛古庙举行. 中國報·柔佛人. 2019-04-05. 
  18. ^ 2008妈祖千秋宝诞(1048)庆典. 馬來西亞雪隆海南會館. 
  19. ^ 节庆‧端午节. Project Penang. 
  20. ^ 李彩菁. 七月七乞巧节 手扎七姐盆受落. 東方新聞. 2013-08-11. 
  21. ^ 尊孔师生祭孔 缅怀至圣先师. 吉隆坡尊孔獨立中學. 2013-09-27. 
  22. ^ 勿洞‧中華學校祭孔‧洪樹豐勸勉向先師看齊. 星洲日報‧大北馬. 2014-01-05. 
  23. ^ 馬來西亞、古晉甲午秋季祭孔大典. 明德中華文化教育中心於Facebook. 2014-10-07
  24. ^ 方貝欣. 九皇爺誕盛大慶典 安邦南天宮現人潮. 中國報新聞網. 2013-10-06. 
  25. ^ 穿漢服登高慶重陽節 50人遵循3儀式. 中國報新聞網. 2013-10-13. 
  26. ^ 杜忠全. 槟城地头蛇:槟州大旗鼓 文化遗产. 南洋網. 2012-02-17. 
  27. ^ Chingay, Lion and Dragon Dance Parade 2013. 檳城旅遊局. 2013-12-06. 
  28. ^ 冬至是風俗非宗教儀式‧陳炳福:最大意義祭祖. 星洲網. 2013-12-21. 
  29. ^ Dr. Azhari bin Mohamed. Penetapan Awal Bulan Hijriah: Ramadhan, Syawal dan Zulhijjah 1433H / 2012M (PDF). 馬來西亞天然資源與環境部. [2017-10-10].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7-10-10). 
  30. ^ Hindu Festival Calendar. Malaysia Hindu Sangam. 
  31. ^ 31.0 31.1 Pongal & Tamil New Year Controversy. Malaysia Hindu Sangam. 2021-02-25. 
  32. ^ Thaipusam. Public Holidays Malaysia. 
  33. ^ Mahashivaratri Festival. Malaysia Hindu Dharma Mamandram. 
  34. ^ Muthusamy R. Panguni Uthiram Festival. Hub Pages. 
  35. ^ 祝贺锡克族“瓦萨奇”、“瓦鲁沙”及“Vishu”新年快乐!. DAPMalaysia.org. 2009-04-14. 
  36. ^ Hindus celebrate Vinayagar Chathurthi. The Malaysian Times. 2013-09-09. 
  37. ^ Malayalees celebrate Onam, Malaysia Day. New Straits Times. 2012-09-15. 
  38. ^ Kathleen Michael & Noel Foo. Chinese and Hindus pray and celebrate festivals for nine days. The Star Online. 2013-10-05. 
  39. ^ Deepavali. Public Holidays Malaysia. 
  40. ^ Sheela Chandran. How Malaysian Nepalese celebrate Tihar with scrumptious food. The Star. 2020-11-14. 
  41. ^ Guinness St. Patrick's Day 2013. Time Out Kuala Lumpur. 2013-03-05. 
  42. ^ Malaysia Festivals ~ Fiesta San Pedro. Go2travelmalaysia.com. 
  43. ^ FIESTA SAN PEDRO. 馬來西亞旅遊促進局. 
  44. ^ 北馬新聞. 圣妇亚纳庆典臻高潮 5万人持白烛游行. 光華日報. 2012-07-29. 
  45. ^ 圣妇亚纳节庆9日敬礼闹哄哄 周六逾万人露天弥撒. 光華日報. 2008-07-23. 
  46. ^ Brenda Ch'ng. Expats and their children celebrate Halloween, Malaysian style. The Star Online. 2013-10-31. 
  47. ^ Songkran Celebration In Penang. iPenang.net. 2013-03-31. 
  48. ^ 齋戒日. 網絡藏經閣. 
  49. ^ 惠空法師. 弥勒菩萨诞(过年). 《居士學佛手冊》第三版. 佛藏文教基金會. 
  50. ^ 供佛斋天. 《普門》第56期. 
  51. ^ 惠空法師. 观音诞. 《居士學佛手冊》第三版. 佛藏文教基金會. 
  52. ^ 惠空法師. 佛诞节. 《居士學佛手冊》第三版. 佛藏文教基金會. 
  53. ^ 惠空法師. 盂兰盆节. 《居士學佛手冊》第三版. 佛藏文教基金會. 
  54. ^ 地藏法会. 《普門》第56期. 
  55. ^ 惠空法師. 佛成道日(腊八). 《居士學佛手冊》第三版. 佛藏文教基金會. 
  56. ^ 发展中的马来西亚道教. 龍虎山道教. 2013-12-31. 
  57. ^ 道教在馬來西亞的新發展. 萬聖網. 2009-09-29. 
  58. ^ 道教斋日. 道源聖城文化傳播中心. 
  59. ^ 說雜齋法. 道教學術資源網站. 
  60. ^ 天公誕與齋天. 光明日報新聞網. 2012-01-30. 
  61. ^ 李永球. 天公誕的祭拜和祭品. 2010-03-03. 
  62. ^ 李永球. 九皇大帝是北斗九星. 2005-10-27. 
  63. ^ 曾慧玲. 裹头巾的锡克人:认识离散群体. 當今大馬. 2018-04-04. 
  64. ^ 孫守仁. 五K錫克教徒標準裝束. 自由時報生活藝文網. 2002-02-01. 
  65. ^ Joseph Kaos Jr. Sikh civil servants get Vaisakhi holiday. The Star Online. 2012-05-08. 
  66. ^ Norouz Festival to be celebrated in KL on March 19. The Star. 2010-03-09. 
  67. ^ Tuanku Abdul Halim Berangkat Ke Istiadat Mengarak Panji-Panji. BERNAMA. 2012-06-04. 
  68. ^ The Straits Times, 9 July 1968, Page 5. Hari Pahlawan now. 新加坡國家圖書館. 
  69. ^ HARI PAHLAWAN 2013. RAFOC. 
  70. ^ 70.0 70.1 Nick Choo. M’sia Day a public holiday from 2010. The Nut Graph. 2009-10-19. 
  71. ^ 政府機構與非官方組織/籌辦國慶月歡慶活動. 華僑日報. 2013-08-07. 
  72. ^ Gazette August 31 as ‘Sabah Day’ – foundation. The Borneo Post. 2018-08-01 [2018-08-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03). 
  73. ^ 杰菲里:60年来列公假 沙巴日无需宪报颁布. 東方日報. 2023-08-23 [2023-08-27]. 
  74. ^ 14th City Day Celebration. 沙巴旅遊局. 
  75. ^ Flag Raising Ceremony at the 14th City Day Celebration. 沙巴旅遊局. 
  76. ^ City Day Open Regatta 2014. 沙巴旅遊局. 
  77. ^ 趁历史城纪念日寻城去 甲子民游古城了解家乡. 南洋網. 2012-04-16. 
  78. ^ 趁歷史城日重新認識馬六甲‧大人小孩快樂尋城牆. 星洲網. 2012-04-16. 
  79. ^ Sandakan Founding Day. 沙巴旅遊局. 
  80. ^ 林冠英. 槟州首席部长林冠英之乔治市世界遗产日献词. 民主行動黨. 2010-07-06. 
  81. ^ 李永球. 檳城遺產日的活動. 星洲網. 2011-07-31. 
  82. ^ Sejarah Tentera Darat. 馬來西亞陸軍. 
  83. ^ Sejarah Ringkas. 馬來西亞皇家警察. 
  84. ^ Sejarah ATM. 馬來西亞國防衛隊. 
  85. ^ Petagas War Memorial. Sabah Tourism Board. 
  86. ^ A Simple Guide To Anzac Day. Broneo Eco Tours. 2017-04-25. 
  87. ^ 阿茲曼:免悲劇重演 慶祝方式紀念513. 中國報新聞網. 2013-05-14. 
  88. ^ Adib Zalkapli. Utusan calls May 13 a sacred day. Malaysian Insider. 2010-11-10. 
  89. ^ 7非政府組織辦513燭光夜盼公平選舉. 星洲網. 2013-05-04. 
  90. ^ 90.0 90.1 韻樂. 教师节快乐. 南洋商報·商余. 2020-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