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人類發展報告

2006年人類發展報告》是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於2006年發表有關衡量聯合國各成員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指標的人類發展指數的報告。

2006年報告於2006年11月9日由南非開普敦開始,主題為「透視貧水:權力、貧窮與全球水危機」。2006年的報告是使用2004年或更早的資料。並不是所有的聯合國成員國都願意提供或能夠提供需要的資訊。

人類發展指數排名 編輯


人類發展指數
(HDI)
預期壽命 綜合入學率 人均GDP
購買力平價

排名 排名 % 排名 PPP$ 排名
  挪威 0.965 1 79.6 12 100.3 3 38,454 4
  冰島 0.960 2 80.9 3 96.3 9 33,051 5
  澳洲 0.957 3 80.5 5 113.2 1 30,331 14
  愛爾蘭 0.956 4 77.9 28 99.0 6 38,827 3
  日本 0.949 7 82.2 1 85.5 41 29,251 18
  美國 0.948 8 77.5 30 93.3 16 39,676 2
  法國 0.942 16 79.6 11 92.6 19 29,300 17
  英國 0.940 18 78.5 22 93.1 18 30,821 13
  德國 0.932 21 78.9 16 89.0 28,303 19
  香港 0.927 22 81.8 2 76.7 65 30,822 12
  新加坡 0.916 25 78.9 17 87.3 35 28,077 21
  南韓 0.912 26 77.3 33 95.0 12 20,499 31
  俄羅斯 0.797 65 65.2 115 87.9 33 9,902 59
  巴西 0.792 69 70.8 84 85.7 40 8,195 64
  中國 0.768 81 71.9 72 70.4 97 5,896 89
  印度 0.611 126 63.6 121 62 127 3,139 114

*資料來源(除台灣):聯合國開發計劃署

前30名國家及地區 編輯

  1.   挪威 (=)
  2.   冰島 (=)
  3.   澳洲 (=)
  4.   愛爾蘭 (↑ 4)
  5.   瑞典 (↑ 1)
  6.   加拿大 (↓ 1)
  7.   日本 (↑ 4)
  8.   美國 (↑ 2)
  9.   瑞士 (↓ 2)
  10.   荷蘭 (↑ 2)
  1.   芬蘭 (↑ 2)
  2.   盧森堡 (↓ 8)
  3.   比利時 (↓ 4)
  4.   奧地利 (↑ 3)
  5.   丹麥 (↓ 1)
  6.   法國 (=)
  7.   意大利 (↑ 1)
  8.   英國 (↓ 3)
  9.   西班牙 (↑ 2)
  10.   新西蘭 (↓ 1)
  1.   德國 (↓ 1)
  2.   香港 (=)
  3.   以色列 (=)
  4.   希臘 (=)
  5.   新加坡 (=)
  6.   南韓 (↑ 2)
  7.   斯洛文尼亞 (↓ 1)
  8.   葡萄牙 (↓ 1)
  9.   塞浦路斯 (=)
  10.   捷克 (↑ 1)

後30名國家及地區 編輯

  1.   吉布提 (↑ 2)
  2.   萊索托 (=)
  3.   也門 (↑ 1)
  4.   津巴布韋 (↓ 6)
  5.   肯雅 (↑ 2)
  6.   毛里塔尼亞 (↓ 1)
  7.   海地 (↓ 1)
  8.   岡比亞 (=)
  9.   塞內加爾 (=)
  10.   厄立特里亞 (↑ 4)
  1.   盧旺達 (↑ 1)
  2.   尼日利亞 (↓ 1)
  3.   幾內亞 (↓ 4)
  4.   安哥拉 (↓ 1)
  5.   坦桑尼亞 (↑ 2)
  6.   貝寧 (↓ 1)
  7.   科特迪瓦 (↓ 1)
  8.   贊比亞 (↑ 1)
  9.   馬拉維 (↓ 1)
  10.   剛果民主共和國 (=)
  1.   莫桑比克 (=)
  2.   布隆迪 (=)
  3.   埃塞俄比亞 (=)
  4.   乍得 (↑ 2)
  5.   中非 (↓ 1)
  6.   幾內亞比紹 (↓ 1)
  7.   布基納法索 (↑ 1)
  8.   馬里 (↓ 1)
  9.   塞拉利昂 (=)
  10.   尼日爾 (=)

不在排名的國家及地區 編輯

以下國家及地區沒有被列入2006年人類發展指數

非洲
美洲
亞洲
歐洲
大洋洲

內部連結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