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長命(?—?),渤海郡條縣(今河北省衡水市景縣)人,北魏、東魏官員。

生平

編輯

高長命是博陵郡太守高永樂的庶子,虛齡二十多歲時才被收養。高長命兇殘暴戾喜好殺入,然而也是戰鬥果敢。永安三年(530年)九月,爾朱世隆進逼洛陽宮殿,魏孝莊帝親臨城北大夏門指揮調度。高長命隨着堂叔高昂等人率軍而進,所向披靡,魏孝莊帝和觀看的人沒有不讚嘆的[1][2],以軍功屢次升任左光祿大夫高歡任命高長命出任雍州刺史,封沮陽鄉男,食邑一百戶。高長命很快進封鄢陵縣伯,增加食邑二百戶,武定年間,高長命隨儀同劉豐討伐侯景,被侯景所殺,朝廷贈予冀州刺史[3]

墓地

編輯

1973年4月,河北省博物館、文管處對景縣高氏墓群進行了調查,選擇三座進行發掘,高長命的墓地編號景高M1,該墓破壞嚴重,棺木劈成碎塊,屍骨全無,墓誌砸成稀爛,僅存「大魏故」兩個半字。前後室間的甬道和過門,墓門甬道和里外層封門磚均被拆除或搗毀,室內壁畫全被鏟掉,地面上還有一層零散的着色白灰片。河北省文管處認為這座墓可能在死者入葬後不久即被搗毀。因為此墓位於高長命之子高六奇墓以南,與更南的一座墓等距排列,從墓的位置和殘存器物看,河北省文管處認為該墓屬於高長命[4]

家庭

編輯

五世祖

編輯

父親

編輯
  • 高永樂,東魏衛將軍、右光祿大夫、冀州大中正、博陵郡太守

子女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北齊書·卷二十一·列傳第十三》:時爾朱世隆還逼宮闕,帝親臨大夏門指麾處分。昂既免縲紲,被甲橫戈,志凌勁敵。乃與其從子長命等推鋒徑進,所向披靡。帝及觀者莫不壯之。
  2. ^ 《北史·卷三十一·列傳第十九》:時爾朱世隆還逼宮闕,帝親臨大夏門指麾處分。昂既免縲紲,被甲橫戈,與其從子長命,推鋒徑進,所向披靡。帝及觀者,莫不壯之,即除直閣將軍,賜帛千疋。
  3. ^ 《北齊書·卷二十一·列傳第十三》:翼長兄子永樂、次兄子延伯,並和厚有長者稱,俱從翼舉義。永樂官至衛將軍、右光祿大夫、冀州大中正,出為博陵太守,以民事不濟,自殺。贈使持節、督滄冀二州諸軍事、儀同三司、冀州刺史。子長命,本自賤出,年二十餘始被收舉。猛暴好殺,然亦果於戰鬥。初於大夏門拒爾朱世隆,以功累遷左光祿大夫。高祖遙授長命雍州刺史,封沮陽鄉男,一百戶。尋進封鄢陵縣伯,增二百戶,武定中,隨儀同劉豐討侯景,為景所殺。贈冀州刺史。
  4. ^ 何直剛, 《河北景县北魏高氏墓发掘简报》, 《文物》 (第03期), 1979年, (第03期): 17–31 [2022-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2) 
  5. ^ 5.0 5.1 羅新,葉煒著. 《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 (修订版)》. 北京市: 中華書局. 2016.5: 495–496. ISBN 978-7-101-11639-7 (中文(中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