慌鄰勿近》(英語:The Strangers)是一部2008年美國心理恐怖電影,由白賴仁·貝蒂諾英語Bryan Bertino編劇並執導,是他的導演處女作,也是《慌鄰勿近》電影系列的第一部。劇情講述克麗絲滕(莉芙·泰萊飾)和占士(史葛·斯比德曼飾)在度假屋逗留期間遭遇三名蒙面罪犯潛入家中的故事。劇本的靈感來自於兩個現實生活的事件:文遜家族泰特謀殺案和貝蒂諾小時候所在社區發生的一系列入室盜竊案。一些記者注意到這部電影與1981年發生在加利福尼亞州凱迪凱迪小屋謀殺案英語Keddie murders有相似之處,不過貝蒂諾沒有引用此事作為參考。

慌鄰勿近
The Strangers
電影海報
基本資料
導演白賴仁·貝蒂諾英語Bryan Bertino
監製
編劇白賴仁·貝蒂諾
主演
配樂湯丹迪英語Tomandandy
攝影彼得·索瓦英語Peter Sova
剪接奇雲·格勞特英語Kevin Greutert
製片商
片長85分鐘[2]
產地美國[1]
語言英語
上映及發行
上映日期
  • 2008年5月30日 (2008-05-30)(美國)
  • 2008年8月22日 (2008-08-22)(台灣)
發行商環球影業[1]
預算900萬美元[3]
票房8240萬美元[3]
前作與續作
續作只殺陌生人
各地片名
中國大陸陌生人
香港慌鄰勿近
臺灣陌路狂殺

這部電影的預算為900萬美元,於2006年秋季在南卡羅來納州鄉村拍攝。原定於2007年11月在影院上映,但被推遲至2008年5月30日。票房大賣,全球票房收入8200萬美元。評論家對本片的評價褒貶不一,一些人稱讚其氣氛和緊張感,另一些人則批評其劇本和角色。

自上映以來,本片已經成為一部邪典電影[4][5],成功推出了一系列電影,包括於2018年3月9日上映的續集只殺陌生人》。全新構思的《嗜殺路人甲》於2024年推出,隨後還推出另外兩部電影,組成三部曲[6]

劇情 編輯

占士·霍伊特和克麗絲滕·麥凱參加完朋友的婚禮後,於晚上抵達占士偏僻的童年避暑別墅。由於克麗絲滕在宴會後拒絕了占士向她的求婚,兩人之間的關係十分緊張。占士打電話給朋友邁克,請他早上來接他。凌晨4:00剛過,門外就響起了一陣劇烈的敲門聲。一位年輕的金髮女人,臉被昏暗的燈光擋住了,她問兩人「塔瑪拉在嗎?」 占士告訴她她走錯了房子,然後那個女人就離開了。占士開車去給克麗絲滕買香煙,離開之前,他給壁爐生了火。在等他回來時,克麗絲滕又聽到敲門聲,但沒有開門。她詢問是誰,得知就是之前的那個女人,還在找塔瑪拉。克麗絲滕提醒她她已經來這兒找過了,在她走開時鎖上了門。克麗絲滕意識到煙道關閉了,想要打開,但火災產生的煙霧已經觸發了煙霧警報器。克麗絲滕想要解除警報,但被又一次敲門聲嚇了一跳,驚慌失措地把警報器丟在了地上。她用固定電話撥打占士的手機,但電話被掛斷。克麗絲滕回到廚房,她不知道的是,一名蒙面男子在旁邊的走廊裏看着她。

克麗絲滕注意到她掉在地板上的煙霧報警器現在放在椅子上,意識到有人在房子裏,她準備從充電器上取回手機,但發現手機不見了。她開始驚慌失措,聽到後院有聲音,便用刀武裝自己,打開窗簾,發現蒙面男子正在盯着她看。她嚇壞了,跌跌撞撞走進走廊,看着前門被強行撬開。當她試圖把門關上時,那個金髮女人,現在戴着洋娃娃般的面具,向裏面張望。鎖上門後,克麗絲滕退回臥室,聽到了一聲巨響,然後占士回來了。在她解釋了發生的事情後,占士走到車外取手機,發現汽車已被洗劫一空,並看到那個戴着面具的金髮女人遠遠地看着他。

克麗絲滕和占士找到一把獵槍,在臥室裏等待入侵者。這時邁克趕來,看到占士被破壞的汽車後意識到出了問題。他進入房子,占士誤認為他是入侵者之一,開槍射殺了他。占士悲痛欲絕,想起了莊園穀倉裏有一個舊無線電發射機。他離開後遇到一黑髮女人,正用手電筒搜索後院。當占士試圖向她開槍時,蒙面男子伏擊了他,將他打昏,無意中開了一槍。克麗絲滕聽到槍聲,跑向穀倉。她找到了收音機,但黑髮女人用斧頭把它砸爛了。克麗絲滕衝回屋子,遇到了金髮女人,拿着刀嘲笑她。她想要逃跑,但被蒙面男子打昏。黎明時分,兩人醒來後發現自己被綁在客廳的椅子上,入侵者就站在他們面前。克麗絲滕向他們求情,要求他們解釋這麼做的原因,金髮女人回答說:「因為你們在家。」

入侵者向克麗絲滕和占士揭開了自己的面具,然後輪流刺傷他們的胸部和腹部。隨後,他們開着卡車離開,遇到了兩個騎着自行車散發宗教傳單的小男孩。金髮女人從卡車上走下來,問能不能拿一張他們的傳單。一個男孩問她:「你是罪人嗎?」她回答說:「有時候是。」男孩給了她一張,入侵者開車離開,黑髮女人說:「下次會更容易。」兩男孩來到房子裏,發現了克麗絲滕、占士和邁克血跡斑斑的屍體。一個男孩走近克麗絲滕,伸出手打算觸摸時,還活着的克麗絲滕抓住他的手尖叫起來,把他嚇了一跳。

演員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The Strangers (2008). AFI Catalog of Feature Films. [2021-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15). 
  2. ^ THE STRANGERS (15). British Board of Film Classification. 2008-03-14 [2014-1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2). 
  3. ^ 3.0 3.1 The Strangers (2008). Box Office Mojo. [2008-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26). 
  4. ^ Iaboni, Randi. Why 'The Strangers' Is Still Terrifying 10 Years Later. Entertainment Tonight. 2018-03-08 [2021-0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3). 
  5. ^ O'Sullivan, Michael. 'The Strangers: Prey at Night': An homage to cheese-ball horror falls victim to laziness. The Washington Post. 2018-03-07 [2021-0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3). 
  6. ^ 'The Strangers 3' – Renny Harlin to Direct. IsTamaraHome.net. 2022-08-10 [2022-09-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22). 

來源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