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誾(?—?),籍貫不詳,北周、隋朝官員。

生平

編輯

天和五年(570年),南陳派遣將領章昭達率領五萬人、艦船兩千艘圍困江陵。衛王宇文直聽說有陳軍入侵,派遣大將軍趙誾和李遷哲等人率領步兵騎兵前往,都受到江陵總管陸騰的調度指揮。當時李遷哲等人防守外城,陳軍將領程文季雷道勤夜間來偷襲。李遷哲等人驚動擾亂,不能抵抗防禦。陸騰連夜打開城門,派出士兵奮勇進擊,大敗陳軍。陳軍潰敗逃跑,雷道勤中流箭而死,陳軍士兵二百多人被俘虜[1][2]

天和六年三月乙卯(571年4月17日),信州蠻渠冉祖喜冉龍驤起兵反叛,朝廷派遣大將軍趙誾率領軍將他們討伐平定[3][4][5][6]

趙誾後在隋朝官至豫州總管,封長川公或伊川公[7]

家庭

編輯

兄弟姐妹

編輯

孫子

編輯
  • 趙文昉,唐朝東光縣縣令[7]

通婚關係

編輯
趙奉趙誾
趙氏裴眺
裴令光趙文昉

參考資料

編輯
  1. ^ 《周書·卷二十八·列傳第二十》:四年,遷江陵總管。陳遣其將章昭達率眾五萬、船艦二千圍江陵。衛王直聞有陳寇,遣大將軍趙誾、李遷哲等率步騎赴之,並受騰節度。時遷哲等守外城,陳將程文季、雷道勤夜來掩襲。遷哲等驚亂,不能抗禦。騰夜遣開門,出甲士奮擊,大破之。陳人奔潰,道勤中流矢而斃,虜獲二百餘人。
  2. ^ 《北史·卷二十八·列傳第十六》:四年,遷江陵總管。陳遣其將章昭達圍江陵,衛王直聞有陳寇,遣大將軍趙誾、李遷哲等率步騎赴之,並受騰節度。時遷哲等守外城,陳將程文季、雷道勤夜來掩襲,遷哲等驚亂,不能抗禦。騰夜遣開門奮擊,大破之。陳人奔潰,道勤中流矢而斃。
  3. ^ 《周書·卷五·帝紀第五》:辛卯,信州蠻渠冉祖喜、冉龍驤舉兵反,遣大將軍趙誾率師討平之。
  4. ^ 《北史·卷十·周本紀下第十》:辛卯,信州蠻反,遣大將軍趙誾帥師討平之。
  5. ^ 《周書·卷四十九·列傳第四十一》:天和六年,蠻渠冉祖喜、冉龍驤又反,詔大將軍趙誾討平之。自此群蠻懾息,不復為寇矣。
  6. ^ 《北史·卷九十五·列傳第八十三》:天和六年,蠻渠冉祖裛、冉龍驤又反,詔大將軍趙誾討平之。自此群蠻懼息,不復為寇。
  7. ^ 7.0 7.1 7.2 魏秋萍, 《长安新出唐武德八年<裴眺墓志铭>疏证》, 《文博》 (03期), 2012年, (03期): 50–52 [2022-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