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共產黨 (達蘭薩拉)

1970年代末在印度達蘭薩拉成立的一個海外藏人共產主義政黨

西藏共產黨藏語:བོད་གུང་ཁྲན་ཏང)是1970年代末在印度達蘭薩拉成立的一個海外藏人政黨,主張馬克思主義西藏獨立[1]為了與1942年成立的西藏共產黨相區別,通常也稱為西藏共產黨(達蘭薩拉)達蘭薩拉的西藏共產黨

西藏共產黨
བོད་གུང་ཁྲན་ཏང
成立1979年5月1日 (1979-05-01)
解散1982年3月10日
意識形態共產主義
馬克思主義
左翼民族主義
西藏民族主義
政治立場左翼
議會
0 / 43
西藏政治
政黨 · 選舉

歷史 編輯

1970年代,一些海外青年藏人希望通過共產主義實現西藏獨立。1976年2月28日,西藏青年大會在達蘭薩拉召開辯論會,扎西旺堆在會上稱:「馬克思主義是可以服務於藏族鬥爭的惟一意識形態,因為它可以使國內外藏族同胞在思想上獲得一致性。」多數與會人士當即反對,只有安多頓珠表示支持。[2][3]

1976年9月,左翼海外藏人開會討論組建西藏共產黨,有8名青年參加。1978年6月至7月間,組建西藏共產黨的計劃得到第十四世達賴喇嘛祝福和出資協助。扎西旺堆回憶稱:「流亡藏人開始建立共產黨,建立者就是當初舉手支持我的人,我認為流亡藏人的第一個政黨應該是共產黨,他們制定了章程、宣言,也向外發出西藏共產黨正式成立的信息,這些人還見了達賴喇嘛,達賴喇嘛對他們表示鼓勵,還送了筆錢給他們。」[4][5]

1979年5月1日國際勞動節西藏檔案文獻圖書館職員格桑頓珠法語K. Dhondup朗傑格桑丹增公開宣佈成立西藏共產黨。1979年6月15日,達賴喇嘛前往蒙古烏蘭巴托參加第五屆亞洲佛教徒祈禱和平會議,出發前在印度德里機場向記者表達其對西藏共產黨的祝福。[6]

1981年1月10日,西藏共產黨的青年組織鵬龍青年協會在印度昌迪加爾宣佈成立。[2]

中國共產黨治藏歷史的背景下,多數海外藏人將共產主義視為危險而不道德的,「西藏共產黨」的概念因此受到海外藏人社會的強烈反對。格桑頓珠稱:「當我們以共產黨的名義出現時……除了得到達賴喇嘛的支持外,沒有得到任何支持,他說他對馬克思主義感興趣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這是我們所知道的……政府把我們視為破壞者。」西藏共產黨成立後未獲得印度共產黨蘇聯共產黨或其他國家共產黨的承認和援助。藏人行政中央對西藏共產黨採取在政治上不予支持,在經濟上不予資助的政策。[1][7]

1982年1月25日,西藏共產黨領導人格桑頓珠、格桑丹增和朗傑在達蘭薩拉召開常務會議,決定解散西藏共產黨。3月10日,西藏共產黨宣佈,「主要由於缺乏急需的財政援助,以及階級敵人卑劣的、無休止的監視和騷擾,黨的正常作用的發揮已成為不可能」,並宣佈解散。同月,鵬龍青年協會解散。[5][8]

組織 編輯

  • 西藏共產黨主席:格桑頓珠[2]
  • 西藏共產黨政治局委員:格桑丹增、朗傑
  • 鵬龍青年協會主要負責人:尼瑪桑珠降央頓珠

西藏共產黨最多有200餘名黨員,最少只有3到4名黨員,沒有在西藏流亡議會中的代表。[1]

思想 編輯

西藏共產黨的意識形態是追求西藏獨立、藏傳佛教社會主義的融合,其綱領為「在達賴喇嘛頒佈的政教合一民主憲法指導下,為重新獲得西藏獨立而鬥爭」,其目標為「民族自由和國家獨立」、「將西藏變為佛教社會主義國家」,主張「消除被壓迫人民的困苦,向資產階級作鬥爭,以求消滅私有制」、「有信教和不信教的自由」等觀點。[2]

西藏共產黨辦有《勞動報》和《蓮花報》兩個刊物。西藏共產黨發佈的主要文章有《一種新的努力》《西藏共產黨介紹》《〈共產黨宣言〉簡釋》《關於西藏共產主義運動的爭議》《漢共與藏共》等。

作為西藏共產黨的青年組織,鵬龍青年協會承認達賴喇嘛的領導,其宗旨為「建立一個自由、獨立和幸福的社會主義佛教西藏國」,其目標為「把西藏建設成為像蘇聯那樣富裕的國家,但到那時我們都信仰至高無上的宗教」。

評價 編輯

正面 編輯

《西藏評論》評價稱:「這個流亡的西藏共產黨,是民族主義的,而且是反對中國統治的。」[2]

負面 編輯

海外西藏上層僧侶批評西藏共產黨是「宗教的敵人」、「中國紅衛兵的變種」。[9]

中國方面認為達蘭薩拉的西藏共產黨與中蘇交惡有關。[10]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Bertrand Odelys法語Bertrand Odelys, Dharamsala, Chroniques tibétaines, Albin Michel, 2003, (ISBN 2226142592 ISBN 9782226142597)
  2. ^ 2.0 2.1 2.2 2.3 2.4 达赖曾支持流亡藏人建“西藏共产党”_资讯_凤凰网. [2023-05-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28). 
  3. ^ 林照真. 最後的達賴[M].
  4. ^ Bhuchung D. Sonam, Poking the Wal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5. ^ 5.0 5.1 Sophie Behrens Lehman, Tibetan Elections in Exile: From Theocratic Monarchy to a Developing Exile Democracy, 1959-2009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A thesis sub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History for honors, Duke University, Durham, NC, April 2009
  6. ^ K. Dhondup. [2023-0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7. ^ 諾瓦克. 西藏難民[M].
  8. ^ Tibetan Communist Party Is Dissolved, Tibetan Review英語Tibetan Review, 17, no. 2-3, February - March (1982), p 5
  9. ^ 格桑頓珠. 關於西藏共產黨運動的爭議[M].
  10. ^ 直雲邊吉. 達賴——分裂者的流亡生涯[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