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也納起義(德語:Wiener Oktoberaufstand)是一場發生在1848年10月的起事,也是1848年奧地利帝國革命期間奧地利境內的最後一場起事

維也納起義領袖羅伯特·布盧姆被處決

1848年10月6日,奧地利帝國軍隊正在準備離開維也納,前去鎮壓1848年匈牙利革命,而有一群同情匈牙利人的奧地利人(包括工人、學生以及譁變士兵)則試圖阻止軍隊出發。事件隨後升級為街頭亂戰,聖斯德望主教座堂發生流血事件,奧地利戰爭大臣提奧多爾·弗朗茨英語Theodor Franz, Count Baillet von Latour遭暴民私刑處決。維也納城防司令奧爾斯佩格公子阿道夫英語Prince Adolf of Auersperg被迫撤空全城,但之後他本人則和軍隊一同在城外的堅固據點掘壕據守。[1]

10月7日,皇帝斐斐迪南一世阿爾弗雷德的護衛下攜廷臣逃到了奧洛穆茨。兩周後,奧地利議會也搬到了克羅梅日什

10月26日,在溫迪施-格雷茨將軍和約西普·耶拉契奇伯爵的指揮下,奧地利和克羅地亞軍隊對維也納展開轟炸,並於31日強襲市中心。防守方指揮官是波蘭將軍約瑟夫·貝姆。戰後,除貝姆成功脫逃以外,其餘包括羅伯特·布盧姆在內的所有起義領袖均被處決。

維也納十月起義失敗後,三月革命的成果基本全部喪失,奧地利由此開啟了一段兼具威權主義與自由主義特徵的改革時期。

參考文獻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