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揚基(1599年—1647年),字爾抑南直隸安慶府潛山縣軍籍。

生平

編輯

賦性勤敏,負氣岸篤學。熹廟初舉明經,天啓四年(1624年)甲子貢於鄉,五年(1625年)聯捷乙丑科進士,六年丙寅補錢塘令。錢塘為浙都會,衝要煩劇,揚基戴星而理,丁卯入棘闈,所得皆兩越名士。以侮當事謫江西藩司照磨,攝新建。庚午再入棘闈,識拔與越等。尋補東鄉令,調進賢令,兩邑皆治最,遷地官。屬外艱去,丁丑入部,甫一月從少司馬督剿餉。辛巳轉楚驛傳道,值寇犯漢陽,揚基親冒矢石援漢陽,特以功晉楚撫,受命日,闖逆陷承天,左良玉擁師東指,獻寇連破蘄黃,渡江陷鄂州,南北烽燧相接,揚基率罷卒數百從湖南,循袁州,繞彭蠡,至江州,與良玉軍會,涕泗誓師,欲西上援武昌,再援漢陽[1][2]。莊烈帝痛顯陵淪沒,旨諭恢復,揚基選將調餉,甲申春,率諸軍大舉循漢川而上,而神京告陷矣。越三年卒,年四十有九[3]

家族

編輯

曾祖父王道,鄉賢。

參考文獻

編輯
  1. ^ 《明史》崔文榮傳:十六年四月,張獻忠犯漢陽,文榮渡江襲斬六百級。已而城陷,武昌震懼。賊果從團風渡江,陷武昌縣。文榮以武勝門當賊沖,偕故相賀逢聖協守,賊攻之不能下。監軍參政王揚基時已擢右僉都御史,巡撫承天、德安二郡,未聞命,尚駐武昌。見勢急,與推官傅上瑞詭言有事漢陽,開門遁去,人情益洶洶。
  2. ^ 《明史》蔡道憲傳:十六年五月,張獻忠陷武昌,長沙大震。承天巡撫王揚基率所部千人,自岳州奔長沙。道憲請還駐岳州,曰:「岳與長沙唇齒也,並力守岳則長沙可保,而衡、永亦無虞。」揚基曰:「岳,非我屬也。」道憲曰:「棄北守南,猶不失為楚地。若南北俱棄,所屬地安在?」揚基語塞;乃赴岳州。及賊入蒲圻,即遁去。
  3. ^ 《潛山縣誌》
官銜
前任:
徐際旦
明朝錢塘縣知縣
天啓六年-崇禎元年
繼任:
魏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