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諾

芬兰神话及史诗《卡勒瓦拉》中的人物

愛諾[1]芬蘭語Aino)是芬蘭民族史詩《卡勒瓦拉》中的一個人物[2]

阿克塞利·加倫-卡勒拉在1891年創作的《愛諾》三聯畫,他妻子瑪麗為愛諾的模特。左幅表現的是萬奈摩寧和愛諾第一次在森林裏相見。右幅表現的是悲傷的愛諾在岸邊哭泣並聽從在戲水的水神韋拉摩侍女們的召喚。中幅表現的是正在釣魚的萬奈摩寧扔掉一條小魚,而小魚卻現身為愛諾,愛諾嘲笑萬奈摩寧並永遠地消失了。

簡介 編輯

史詩中敘述道愛諾是尤卡海寧的漂亮妹妹。尤卡海寧在一場唱魔法歌的決鬥中輸於萬奈摩寧而被困身於泥沼中,為了拯救自己他許諾自己的妹妹嫁給萬奈摩寧。愛諾的母親對於自己的女兒要嫁給著名且出身好的人感到高興,可是愛諾自己卻不想嫁給一個老頭。不願服從命運,愛諾投水自盡(或者變成了水精)。然而她變成一條鱸魚嘲諷正在節哀的萬奈摩寧。[3]

芬蘭語名字「Aino」,意為「唯一」,是《卡勒瓦拉》編撰者埃利亞斯·倫羅特創造出來的。在原始的唱詩中她被提及為「唯一的女兒」或「僅有的妹妹」(aino tyttönen, aino sisko)。

民族浪漫主義 編輯

在19世紀末期浪漫民族主義時期,這個神話人物的名字被芬蘭啟蒙運動者採用為教名。在第一批採用此教名的人物當中有生於1871年的愛諾·耶內費爾特芬蘭語Aino Sibelius(愛諾·西貝柳斯),以及生於1878年的愛諾·克龍(即後來的愛諾·卡拉斯芬蘭語Aino Kallas)。

據芬蘭人口登記中心的統計,自1900年起有超過7萬名女性取名為愛諾。該名字尤其在20世紀初期特受歡迎,在1900至1930年代接近4萬女性的前名為愛諾。在21世紀時又開始流行,在2000至2010年代有1萬6千名女性的前名為愛諾。[4]

圖集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孫用(譯者). 卡勒瓦拉(上下册). 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5年 (中文). 書號為10019-3180 
  2. ^ Piela, Ulla. Aino. Suomalaisen Kirjallisuuden Seura. 2002-10-20 [2020-1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9) (芬蘭語). 
  3. ^ Gallen-Kallelan Aino-triptyykki Tampereen taidemuseoon. Tampereen Taidemuseo. 2020-03-05 [2020-1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1) (芬蘭語). 
  4. ^ Nimipalvelu - Etunimihaku - Etunimitilasto - Aino. Digi- ja väestötietovirasto. 2020-11-02 [2020-1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4) (芬蘭語). 
  5. ^ Rautio, Tuulia. Gallen-Kallelan Ainoja onkin kaksi – tunnistatko erot?. Satakunnan Kansa. 2017-01-21 [2020-1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4) (芬蘭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