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南經》,為《山海經》海部的第一部,其中描述書中海外南部的各種山脈、流水、鳥獸、礦物與神祇。

此卷一共囊括描述了十二個國家、兩座山及其經流的水源等。此外,作為一部充滿神話色彩的地理和禮儀古籍,此卷中描述的一些神祇等,都深深地影響到此後數千年的東亞文化圈中國家的禮儀和文化。

內容

編輯

結匈國

編輯

南山

編輯

羽民國

編輯
羽民國人(明朝·胡文煥《山海經圖》)

讙頭國

編輯
讙頭國人(明朝·胡文煥《山海經圖》)

厭火國

編輯
厭火國人(明朝·胡文煥《山海經圖》)

三苗國

編輯

臷國

編輯

貫匈國

編輯
貫匈國人(明朝·胡文煥《山海經圖》)

交脛國

編輯
交脛國人(明朝·胡文煥《山海經圖》)

岐舌國

編輯

昆侖虛

編輯

三首國

編輯
三首國人(明朝·胡文煥《山海經圖》)

周饒國

編輯

長臂國

編輯
長臂國人(明朝·胡文煥《山海經圖》)

狄山

編輯

參考

編輯
  1. ^ 《山海經·海外南經》(卷六):地之所載,六合之閒,四海之內,照之以日月,經之以星辰,紀之以四時,要之以太歲,神靈所生,其物異形,或夭或壽,唯聖人能通其道。
  2. ^ 《山海經·海外南經》(卷六):海外自西南陬至東南陬者。
  3. ^ 《山海經·海外南經》(卷六):結匈國在其西南,其為人結匈。
  4. ^ 《山海經·海外南經》(卷六):南山在其東南。自此山來,蟲為蛇,蛇號為魚。一曰南山在結匈東南。比翼鳥在其東,其為鳥青、赤,兩鳥比翼。一曰在南山東。
  5. ^ 《山海經·海外南經》(卷六):羽民國在其東南,其為人長頭,身生羽。一曰在比翼鳥東南,其為人長頰。
  6. ^ 《山海經·海外南經》(卷六):有神人二八,連臂,為帝司夜於此野。在羽民東。其為小人頰赤肩,盡十六人。
  7. ^ 《山海經·海外南經》(卷六):畢方鳥在其東,青水西,其為鳥一腳。一曰在二八神東。
  8. ^ 《山海經·海外南經》(卷六):讙頭國在其南,其為人人面有翼,鳥喙,方捕魚。一曰在畢方東。或曰讙朱國。
  9. ^ 《山海經·海外南經》(卷六):厭火國在其南,獸身黑色。生火出其口中。一曰在讙朱東。
  10. ^ 《山海經·海外南經》(卷六):三株樹在厭火北,生赤水上,其為樹如柏,葉皆為珠。一曰其為樹若彗。
  11. ^ 《山海經·海外南經》(卷六):三苗國在赤水東,其為人相隨。一曰三毛國。
  12. ^ 《山海經·海外南經》(卷六):臷國在其東,其為人黃,能操弓射蛇。一曰臷國在三毛東。
  13. ^ 《山海經·海外南經》(卷六):貫匈國在其東,其為人匈有竅。一曰在臷國東。
  14. ^ 《山海經·海外南經》(卷六):交脛國在其東,其為人交脛。一曰在穿匈東。
  15. ^ 《山海經·海外南經》(卷六):不死民在其東,其為人黑色,壽,不死。一曰在穿匈國東。
  16. ^ 《山海經·海外南經》(卷六):岐舌國在其東,其為人反舌。一日支舌國在不死民東。
  17. ^ 《山海經·海外南經》(卷六):昆侖虛在其東,虛四方。一曰在反舌東,為虛四方。
  18. ^ 《山海經·海外南經》(卷六):羿與鑿齒戰於壽華之野,羿射殺之。在昆侖虛東。羿持弓矢,鑿齒持盾。一曰持戈。
  19. ^ 《山海經·海外南經》(卷六):三首國在其東,其為人一身三首。一曰在鑿齒東。
  20. ^ 《山海經·海外南經》(卷六):周饒國在其東,其為人短小,冠帶。一曰焦僥國在三首東。
  21. ^ 《山海經·海外南經》(卷六):長臂國在其東,捕魚水中,兩手各操一魚。一曰在焦僥東,捕魚海中。
  22. ^ 《山海經·海外南經》(卷六):狄山,帝堯葬於陽,帝嚳葬於陰。爰有熊、羆、文虎、蜼、豹、離朱、視肉。吁咽、文王皆葬其所。一曰湯山。一曰爰有熊、羆、文虎、蜼、豹、離朱、𩿨久、視肉、虖交。有范林方三百里。
  23. ^ 《山海經·海外南經》(卷六):南方祝融,獸身人面,乘兩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