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遵 (征東府司馬)

李遵(465年—508年),字良軌趙郡柏人縣(今河北省邢臺市隆堯縣)人,出自趙郡李氏東祖,北魏官員。

生平 編輯

李遵有學業和品德,一開始擔任奉朝請尚書度支郎。北魏遷都洛陽後,李遵擔任營構將。魏孝文帝元宏南征南齊,李遵出任行台郎。北魏軍隊返回後,李遵出任太子步兵校尉。魏宣武帝元恪初年,李遵轉任步兵校尉,兼任散騎侍郎,作為東北道使盧昶的副手,回朝後出任司空諮議,加中壘將軍。京兆王元愉征東將軍出任冀州刺史時,李遵擔任征東府司馬。元愉在冀州自立為皇帝謀反,召集州府官吏將事情告知,李遵不從,被元愉殺死,李遵時年虛歲四十四[1][2][3]。元愉被平定後,朝廷賜予李遵布帛二百匹,贈予征虜將軍幽州刺史,諡號,授予李遵的兒子李渾給事中[4][5][6]

家庭 編輯

父親 編輯

  • 李綜,北魏代理河間郡太守

夫人 編輯

子女 編輯

  • 李渾,北齊征東將軍、海州刺史、涇陽縣男
  • 李繪,北齊平南將軍、司徒右長史
  • 李緯,東魏徵虜將軍、太子家令

參考資料 編輯

  1. ^ 《魏書·卷二十二·列傳第十》:始愉自以職求侍要,既勢劣二弟,潛懷愧恨,頗見言色。又以幸妾屢被頓辱,內外離抑。及在州謀逆,愉遂殺長史羊靈引及司馬李遵,稱得清河王密疏,雲高肇謀殺害主上。
  2. ^ 《北史·卷十九·列傳第七》:始愉自以職求侍要,勢劣二弟,潛懷愧恨,頗見言色。又以幸妾屢被頓辱,內外離抑。及在州,謀逆。愉遂殺長史羊靈引及司馬李遵,稱得清河王密疏,雲高肇謀為殺害主上。
  3. ^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四十七·梁紀三》:愉自以年長,而勢位不及二弟,潛懷愧恨;又,身與妾屢被頓辱,高肇數譖愉兄弟,愉不勝忿;癸亥,殺長史羊靈引、司馬李遵,詐稱得清河王懌密疏,雲「高肇弒逆」。
  4. ^ 《魏書·卷四十九·列傳第三十七》:綜子遵,字良軌,有業尚。初拜奉朝請、尚書度支郎。遷洛,為營構將。高祖南伐,為行台郎。車駕還,拜太子步兵校尉。世宗初,轉步兵校尉,兼散騎侍郎副盧昶東北道使。拜司空諮議,加中壘將軍。京兆王愉以征東將軍為冀州刺史,遵為愉府司馬。愉反,召集州府以告之,遵不從,為愉所害。時年四十四。事平,詔賜帛二百匹,贈征虜將軍、幽州刺史,諡曰簡,拜子渾給事中。
  5. ^ 《北齊書·卷二十九·列傳第二十一》:李渾,字季初,趙郡柏人人也。曾祖靈,魏巨鹿公。父遵,魏冀州征東府司馬,京兆王愉冀州起逆,害遵。
  6. ^ 《北史·卷三十三·列傳第二十一》:渾字季初,靈之曾孫也。祖綜,行河間郡,早卒。父遵,字良軌,有業尚,為魏冀州征東府司馬。京兆王愉冀州起逆,遇害。贈幽州刺史,諡曰簡。
  7. ^ 《北齊書·卷二十九·列傳第二十一》:河間邢晏,即繪舅也。與繪清言,嘆其高遠。每稱曰:「若披雲霧,如對珠玉,宅相之寄,良在此甥。」
  8. ^ 《北史·卷三十三·列傳第二十一》:第五舅河間邢晏每與言,嘆其高遠,曰:「若披煙霧,如對珠玉,宅相之寄,良在此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