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鄉莊憲王朱祁鐄(1430年—1471年),母王妃靖氏,襄憲王朱瞻墡嫡二子,襄定王朱祁鏞同母弟,明仁宗嫡孫。[1]

生平 編輯

1430年,朱祁鐄出生,正統五年(1440年)四月,明英宗為他賜名祁鐄。[2]正統八年(1443年)正月,朝廷命令恭順侯吳克忠與戶部右侍郎王質為正副使前往長沙府,持節冊封朱祁鐄為寧鄉王。[3]同年九月,其父朱瞻墡要求朝廷每年賜給朱祁鐄祿米,得到朝廷同意。[4]正統十年(1445年),其父朱瞻墡乞求朝廷批准湖廣三司工匠為他建造王府宮殿,明英宗雖然同意,卻只允許襄王府動員府內軍校相擔任工匠。[5]正統十一年(1446年)十一月,明英宗派遣永康侯徐安等人為正使,給事中翟敬等人為副使,持節冊封東城兵馬副指揮李富女為寧鄉王祁鐄之妃。[6]不過,王妃李氏患有痼疾,因此其父朱瞻墡向朝廷請求為他擇配官宦及良家之女,以育子嗣,得到了朝廷的同意。[7]

成化七年(1471年)三月,朱祁鐄逝世,時年42歲,明憲宗為此輟朝一日,按例賜祭葬,並賜謚號莊憲。[1]其父朱瞻墡因王妃李氏陵寢遭遇水淹,要求重築其陵寢,明憲宗同意了。因朱祁鐄並無子嗣,封爵被廢除。[8]最終,朱祁鐄被安葬於襄陽城西的雲岫山上(今襄陽市襄城區臥龍鎮雲岫村)。[9]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之一百五十》. 丙申。襄府寧鄉王祁鐄薨。王。襄王之第二子也。母妃靖氏。宣德庚戍生。正統癸亥冊封寧鄉王。至是薨。年四十有二。訃聞。輟朝一日。賜祭葬如制。謚曰莊憲。 
  2.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之六十六》. 丁丑。賜襄王瞻墡子名長曰祁鏞、次曰祁鐄、次曰祁鉦 
  3. ^ 《大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之一百》. 庚午。命恭順侯吳克忠、戶部右侍郎王質為正副使,持節冊封襄王長子祁鏞為王世子、第二子祁鐄為寧鄉王、第三子祁鉦為棗陽王。 
  4. ^ 《大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之一百》. 戊午。襄王瞻墡奏:臣先朝覲京師蒙恩。封臣第二子祁鐄為寧鄉王。第三子祁鉦為棗陽王。乞賜歲給祿米。 上命有司給之如例。 
  5.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之一百三十二》. 工部奏襄王瞻墡為其子寧鄉王祁鐄、棗陽王祁鉦乞建府第,已勘有隙地,請敕湖廣三司工匠為建之。 上是其言,仍令王府軍校相兼用工。 
  6.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之一百四十七》. 甲申遣永康侯徐安等為正使。給事中翟敬等為副使。各持節冊封。。。東城兵馬副指揮李富女為寧鄉王祁鐄妃。 
  7.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之一百四十七》. 庚寅。襄王瞻墡奏世子祁鏞妃及第二子寧鄉王祁鐄妃。俱患痼疾。不可以承宗祀。欲選官宦及良家二女。以侍二子。用廣嗣續。從之。 
  8.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之一百四十七》. 工部言。襄王瞻墡奏第二子寧鄉王祁鐄薨。如例啟故妃李氏墳壙合葬。有水深六七尺。欲擇地自備工力。並王妃遷改合葬。從之。王又奏祁鐄無後。所遺校尉四十人。乞以賜世孫見淑事。下兵部臣言事非著令 上特許之。 
  9. ^ 王先福; 王洪興. 明代襄藩王室墓葬的发现与研究(上) . 湖北文理學院學報. 2012-09-01, 33 (9): 21 [2022-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28). 

原因:明政府封之
明寧鄉國國王
1443年-1471年

原因:無嗣,國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