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造菩薩坐像

木造菩薩坐像韓語목조 보살 좌상英語Seated bodhisattva)是出自朝鮮半島17世紀中旬朝鮮王朝時期的木製雕像。通過刻畫優雅的身姿、高大華麗的皇冠、層疊褶皺的帷幔來表現出一個慈悲開明的菩薩形象。這尊雕像最初是釋迦牟尼阿彌陀佛兩側的兩位菩薩之一,是為了一個位於全羅南道寺廟而設計製作的[1]。2015年,由瑪麗和傑克遜伯克基金會捐贈給大都會藝術博物館[2]

一個現收藏於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木造菩薩坐像

簡介 編輯

菩薩,即菩提薩埵,譯成漢語的意思為覺悟的有情眾生[3]。木造菩薩坐像製作於17世紀中旬朝鮮王朝時期,是為了一個位於全羅南道寺廟所製作的。通過刻畫優雅的身姿、高大華麗的皇冠、層疊褶皺的帷幔來表現出一個慈悲開明的菩薩形象。其高約51.4厘米,長約51.4厘米,寬約36.2厘米[1]

2015年,瑪麗和傑克遜伯克基金會將木造菩薩坐像捐贈給位於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2]。隨後,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前後共計四次展出了這件藏品[1]

圖集 編輯

參考來源 編輯

  1. ^ 1.0 1.1 1.2 Seated bodhisattva (left attendant of a triad).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2017-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1) (英語). 
  2. ^ 2.0 2.1 Mary and Jackson Burke Foundation. Seated Bodhisattva (left attendant of a triad). The Mary Griggs Burke Collection. [2017-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1) (英語). 
  3. ^ 海濤法師. 《菩薩與羅漢的故事(上集)》. ISBN 957-29607-7-6. 

延伸閱讀 編輯

  • Lee Soyoung. A Seated Bodhisattva in the Collection of the Mary and Jackson Burke Foundation 7. New York. 2004-10: 90–91 (英語). 
  • Marylin M. Rhie. Early Buddhist Art of China and Central Asia 3. 2010 (英語).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