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友重逢》(英語:Meet Kevin Johnson)是美國電視劇《第4季的第8集,也是全劇的第80集,於2008年3月20日通過美國廣播公司在美國首播,同時還通過CTV電視網在加拿大首播[1]。本集劇本由《迷》製作總監伊利沙伯·薩諾夫和製作人布萊恩·K·沃恩在2007年10至11月創作,執行製作人斯蒂芬·威廉姆斯出任導演,拍攝工作於11月完成[2]

故友重逢
》分集
劇集編號第4季
第8集
導演斯蒂芬·威廉姆斯
編劇伊利沙伯·薩諾夫
布萊恩·K·沃恩
製作代碼408
首播日期2008年3月20日
客串演員

辛西婭·沃卓斯莉比·史密斯
邁克·康納·蓋尼湯姆·弗倫德利
米拉·福蘭達妮艾爾·盧梭
坦妮婭·雷蒙德艾莉克斯
布萊克·巴紹夫飾卡爾·馬丁
瑪莎·托馬森飾納奧米·杜麗
傑夫·法赫法蘭克·萊帕達斯
凱文·杜蘭馬丁·克米
安東尼·阿吉吉飾奧馬爾
費舍·史蒂芬斯飾喬治·明可夫斯基
格蘭特·鮑爾飾高爾特船長
吉爾·藏本飾女主播
蓋林·戈格飾護士
斯塔勒塔·杜波伊斯飾米高的母親
威廉·P·奧格爾維飾格斯
弗朗切斯科·西蒙納飾阿圖羅
詹姆斯·洛克飾傑夫
馬爾科姆·大衛·凱利沃特·勞伊德

分集時序
← 上一集
智妍
下一集 →
未來世界
《迷》(第4季)
《迷》劇集列表

《迷》的主要劇情圍繞太平洋上的某個小島展開,海洋航空815航班在此墜機67天後,倖存者米高·道森第2季的季終集裏通過與之前就住在島上、行事神秘莫測的「其他人」談判,成功獲得搭乘汽艇和兒子一起離開這座島的機會。但過了1個月,劇情發展到《故友重逢》前一集時,米高又化名「凱文·約翰遜」,出現在距島不遠的一艘貨輪上。《故友重逢》的大部分劇情都是連續性的閃回情境,這類情境的總時長在《迷》劇集創下新的紀錄。從這集來看,米高已淪為「其他人」的間諜,此前1個月都在位於紐約的「卡哈納號」貨輪上。

2007年-2008年美國編劇協會大罷工就在編劇完成本集劇本當天爆發,全季已經預訂16集,這是其中第8部完成的劇本。後期製作在數週後結束,在此期間沒有編劇的進一步參與。美國廣播公司承諾,無論這次大罷工最終如何收場,電視台都會連續播完這8集,但眾編劇感覺《故友重逢》之中留下的懸念不適合作為本季的最終集,所以提出反對意見,但美國廣播公司沒有接受。

《故友重逢》的首播共計吸引到1,300萬美國觀眾收看,所獲評價褒貶不一。高潮戲段成為評述焦點,許多評論中批評節目不該把故事佈局及重點放在次要角色身上。雖有多名評論家稱讚劇中對米高情感歷程的描繪,但他們也批評米高的親身經歷從時間和空間上似乎都與之前劇集中奠定的《迷》時間軸存在衝突。《故友重逢》之後還為《迷》贏得2008年的黃金時段艾美獎傑出音效獎。

劇情 編輯

本集劇情從2004年12月26日開始,距海洋航空815航班在太平洋某個不知名小島上墜機已經過了3個多月。一艘名為「卡哈納號」(Kahana)的貨輪停在該島近海,大部分劇情都是在船上展開。貨輪為億萬富翁查爾斯·威德摩爾Charles Widmore)所有,他一心要抓到島上「其他人」的領袖本傑明·萊納斯(簡稱「本」,米高·愛默生飾)。兩名船員打算乘木筏離開貨輪,但被船長高爾特(Gault,格蘭特·鮑爾飾)阻止。高爾特當着眾人的面打了兩人,並朝他們大喊,說這是為了救他們的命,提醒大家都不要忘了之前喬治·明可夫斯基(George Minkowski,費舍·史蒂芬斯飾)離開船後的遭遇。第二天早上,薩伊德·賈拉納威恩·安德利維斯飾)找上米高·道森,質問他為何會在這艘船上,接下來鏡頭切換成連接性的閃回,介紹米高逃離島嶼後的經歷。[3]

米高和兒子沃特·勞伊德(馬爾科姆·大衛·凱利飾)回到紐約,但他一直難以克服心中的罪惡感。還在島上時,為了救出被「其他人」俘虜的兒子,他不惜親手殺害安娜-露西亞·科特斯米歇爾·羅德里格茲飾)和莉比(辛西婭·沃卓斯飾)。父子兩人逐漸變得疏遠,沃爾特前去同奶奶(斯塔勒塔·杜波伊斯飾)一起生活。米高經常出現幻覺或是做噩夢,看到死在他手上的莉比。試圖以車禍自殺未果後,他又把權真秀金大賢飾)在第1季季終集送給他的表賣掉並買了支槍,但槍卻在最後關頭卡殼,自殺再度以失敗告終。當晚,之前在島上綁架沃爾特的湯姆·弗倫德利(Tom Friendly)找上米高,稱是太平洋上的那座島嶼不允許他自殺,然後還向米高轉達指令:化名「凱文·約翰遜」(Kevin Johnson)滲透到卡哈納號貨輪上,並殺害船上所有的人。湯姆聲稱,這些人的目的是殺死815航班的所有倖存者。米高接受任務,從斐濟登上貨輪。同部分船員熟悉後,米高對執行任務感到於心不忍,但他接下來又看到馬丁·克米凱文·杜蘭飾)同其他僱傭兵一起在用機槍打靶,於是決定繼續使命。米高試圖引爆湯姆提供的炸彈,但這顆炸彈實際上是假的,本通過無線電同米高取得聯繫,稱自己無意在同威德摩爾的爭鬥中濫殺無辜。閃回鏡頭至此結束,薩伊德對米高同本合作深感震驚,於是向高爾特告發。[3]

815航班的部分倖存者在其它人廢棄的兵營暫住下來,約翰·洛克同多名支持者經過討論認定,米高是本安插在卡哈納號上的間諜。此後不久,本催促養女艾莉克斯(坦妮婭·雷蒙德飾)前去名為「神殿」的其他人避難所躲避,艾莉克斯同生母達妮艾爾·盧梭(米拉·福蘭飾)和男友卡爾(布萊克·巴紹夫飾)一起上路。經過叢林時,3人遭到伏擊,卡爾和盧棱被槍殺,艾莉克斯投降後被俘。[3]

製作 編輯

演員 編輯

 
扮演莉比的辛西婭·沃卓斯在第2季結束後離開劇組

辛西婭·沃卓斯扮演的莉比一角在《迷》第2季被殺[4],雖然編劇助理馬特·拉吉安蒂(Matt Ragghianti)曾在線上交流中承諾,會在第2季中加入圍繞莉比展開的閃回劇情,但這份承諾並未兌現,沃卓斯也成為《迷》中第1個並未出演過主要人物的主要演員[5]。淡出觀眾視線一年多後,她在《故友重逢》中再度亮相[3]。劇集主創、執行製作人兼編劇戴蒙·林道夫在莉比一角死亡後透露,計劃在節目第3季中講述更多有關她的故事[6]。但這一計劃此後再度延遲,林道夫稱,利比的背景故事會通過第4季登場的新人物在閃回鏡頭中講述[7]。執行製作人兼編劇卡爾頓·庫斯Carlton Cuse)還進一步表示,這些閃回鏡頭會經多集一起展開[8]。但這份承諾同樣未能實現,沃卓斯只不過在《故友重逢》中通過米高閃回鏡頭中的幻覺短暫露面。之後眾編劇又承諾,雖然尚未對莉比的過去施以足夠筆墨,但他們一定會在第5季將其落實[9]。2008年12月初,有報道稱《迷》的編劇再度調整思路,庫斯表示莉比的戲份「已基本完結」[10]。同其他主要戲碼結束後以客串形式回歸的《迷》主要演員一樣,沃卓斯在《故友重逢》的露面也只是按「友情客串」而非「特別客串」計酬。不過,她的名字同已連續客串出演多集的邁克·康納·蓋尼(M.C. Gainey)一起出現在客串演員名單之首,之後才是按首字母順序排列的其他客串演員。蓋尼對此表示,《迷》中的人物即便死亡,也仍然有再度出鏡的可能,「因為每個人都有過去」。[11]戴蒙·林道夫則稱,這一定程度上就像對逝者的追思,以及對湯姆和莉比的回憶,在第4季早期劇集中喪命的納奧米·杜麗(Naomi Dorrit,瑪莎·托馬森飾)和喬治·明可夫斯基都是如此[11]

《迷》第1季的主要演員馬爾科姆·大衛·凱利(Malcolm David Kelley)也在本集中客串出鏡,扮演米高10歲大的兒子沃爾特,但只有很短暫的遠景鏡頭,而且沒有台詞,他的名字也沒有列入演員表。凱利這時已經15歲,據他所說,為了讓他看起來更年輕,劇組給他化了妝[12],但林道夫和庫斯表示,這個鏡頭實際上是視覺特效總監米奇·薩斯金(Mitch Suskin)利用第1季鏡頭合成的[13]。由於劇中凱利的形象非常模糊,他的名字也沒有出現在演員表上,因此多位電視評論員確信沃爾特一角已經改由其他演員扮演。《Time Out》雜誌的史蒂夫·海斯勒(Steve Heisler)在評述中寫道:「你真得佩服《迷》的編劇,連續幾周里,人們都在猜測他們會如何處理的沃爾特迫在眉睫的青春期問題。看吧,節目的劇情發生在2004年,距班機失事只過了幾個月,但……凱利顯然已經長大成人……明顯大了好幾歲……那他們會怎麼辦呢?他們……就是直接不再讓他露面,這太狡猾了。」[14]TMZ網站的丹尼爾(Daniel)覺得,考慮到沃爾特足足長高了超過30厘米,不在鏡頭中清晰顯現他的形象的確是掩飾的好辦法。他還認為,沃爾特很可能不會再在《迷》中出現。[15]妮琪·斯塔福德(Nikki Stafford)在《嚮導》(Wizard)雜誌發文,她甚至認為「那個站在窗戶裏面的孩子肯定不是馬爾科姆·大衛·凱利……我覺得凱利不會回歸出演這個角色[16]。」

已經在第3季中出演過6集,又在第4季前兩集露過面的布萊克·巴紹夫(Blake Bashoff)經試鏡成功,贏得在百老匯音樂劇春曉》(Spring Awakening)中詮釋莫里茨·施蒂費爾(Moritz Stiefel)一角的機會[17]。為此他提醒林道夫和庫斯,從2007年12月開始,他需要參加音樂劇的排練和演出,所以至少6個月內都無法參加《迷》的攝製。林道夫等人都是音樂劇的「大粉絲」,他們祝賀巴紹夫得到這次「難得的機遇」,然後開始同其他編劇一起設想如何抓緊剩下來的時間讓他的角色退出節目。[18]編劇之前就決定讓卡爾一角死亡,過了一段時間後再確定以本集來收尾。卡爾在《故友重逢》的最後在叢林中被人開槍打死,觀眾沒有馬上看到兇手的真面目。兩集過後,麥爾斯·斯特勞姆肯·梁飾)發現卡爾的屍體葬在叢林裏,不過屍體是由替身演員飾演。據巴紹夫所說,《迷》的編劇還希望他將來能夠回歸,並且回歸劇情就像《故友重逢》中的湯姆一樣「酷」。[18]回憶起參演《迷》的經歷,巴紹夫表示很喜歡這個節目,不但演員出眾,而且「還能在天堂拍戲」,不過,他也希望自己能了解更多卡爾的過去[18]

編劇 編輯

 
美國編劇工會成員在迪士尼公司路段示威,美國廣播公司是其子公司。

2007年11月4日,美國編劇工會發起大罷工[19],《迷》的編劇正是在這天完成《故友重逢》劇本的最後一稿[20]。眾編劇希望已有的8集先不要播出,直到他們能夠為第4季創作更多劇集後再開播,因為在他們看來,《故友重逢》的情節雖然「很酷」,但其中保留的懸念並不適合作為第4季的結局[21][22],他們覺得這就像某本書中一個引人入勝章節的結局,而不是整部書的尾聲[23]。但是,美國廣播公司決定無論大罷工如何收場,2007至2008年電視季是否還會有更多《迷》劇集誕生,已有的8集都需在2008年1至3月播出[24]。2008年2月12日罷工結束後,眾編劇請求美國廣播公司把《故友重逢》的播映時間推遲到4月17日,作為第4季後半季劇集的開始,因為他們覺得這突破傳統的一集適合作為新的開始[25][26]。飾演赫利·瑞斯喬治·加西亞Jorge Garcia)也表示,《故友重逢》的結局雖令人震驚,但同之前幾季的最終集風格上存在差異,以其作為收尾劇集的確有欠協調[27]。但是,美國廣播公司還是決定讓《醫人當自強》、《「俏」Betty》和《迷》都在4月24日回歸[28]

雖然創作受到罷工的影響,但執行製作人兼編劇亞當·霍羅威茨Adam Horowitz)對《故友重逢》的整體表現感到滿意,「感覺就像我們早就想要講述米高身上發生的故事」[29]。卡爾頓·庫斯表示,「我們(指編劇)覺得觀眾應當有權知道,米高和沃爾特乘船離開後到底有哪些經歷」[11]。製作總監兼編劇伊利沙伯·薩諾夫(Elizabeth Sarnoff)則稱,「米高在第4季里一心想要去死,(湯姆)找到他後,他得到一次將功補過的機會」[11]。執行製作人兼編劇愛德華·基齊斯Edward Kitsis)也表示,他覺得米高告訴兒子自己殺了人是值得尊重的,在明知這有可能導致兩人關係破裂的情況下,他仍然選擇向兒子坦承,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這種誠實值得尊敬,所以沃爾特之後不願同父親再見面的情節令人心碎[29]。扮演米高的哈羅德·佩里諾Harold Perrineau)則認為,米高犯下過一些大錯並因此陷入困境,但總體而言,他仍然是個好人[11]。與絕大多數《迷》劇集中閃回鏡頭與主線劇情穿插不同,《故友重逢》中的閃回鏡頭是不間斷的,並且持續時長也創下《迷》的新紀錄,之前同樣採取這種表現手法的只有第3季的《過往種種》(Flashes Before Your Eyes[30]。對此霍羅威茨表示,劇組起初並沒有要刷新什麼紀錄的打算,事情就是這樣自然而然地發生了[29]。《迷》中絕大多數人物的姓名都同文學或歷史人物存在一定關聯,但米高的化名「凱文·約翰遜」並非如此[31],戴蒙·林道夫對此表示,如果「其他人」選個類似「達爾文」或「狄更斯」的名字,這有可能會令威德摩爾生疑,他可能會想:「喲,我船上怎麼來了個名字是文學典故的傢伙,聽起來很像本傑明·萊納斯的別名嘛。」所以為了順利進行,他們選了個聽起來最平常、最不會令人起疑心的名字:凱文·約翰遜。[32]林道夫還澄清,這個名字與美國籃球運動員凱文·約翰遜相同純屬巧合[32]

米高在《故友重逢》中曾到訪湯姆的豪華套房,並見到湯姆及同性伴侶阿圖羅(Arturo,弗朗切斯科·西蒙納飾),兩人至此成為《迷》中僅有的兩個同性戀角色。湯姆曾在第3季第1集《雙城記》(A Tale of Two Cities)中對凱特·奧斯頓伊萬傑琳·莉莉飾)聲稱,他不喜歡她這類型的女人,此後互聯網上就開始出現針對他性取向的猜測[33][34][35]。過了幾個星期,編劇在訪談中暗示他們會在之後揭示劇中某個人物其實是同性戀[36]。面對網上出現的猜測[37][38],扮演湯姆的男演員邁克·康納·蓋尼故意開始向傑克·謝潑德馬修·霍士飾)做出一些挑逗性的舉動,之後他聲稱,這成為他在第4季前幾集的一大賣點[39]。《故友重逢》播出後,林道夫和庫斯確認第3季第1集中的那句台詞只是暗示湯姆的性取向,他們之後才覺得有必要在節目中明確說明他是同性戀。林道夫對此表示,他們至少要切實地說明湯姆的性向,而不只是留下微妙的暗示。[32]愛德華·基齊斯稱湯姆是真正的君子,很高興能夠看到他出場[29]。蓋尼則表示,任何團體中都一定會有人與眾不同,這個人就是湯姆。佩里諾也認同劇中這樣明確人物的性向,覺得這樣很酷。[11]

據湯姆在劇中透露,815航班墜機的島嶼擁有某種神秘力量,足以決定各個人物的生死,米高連續3度自殺失敗便是明證。基齊斯覺得湯姆對米高透露的這點信息耐人尋味,而且也的確同米高的經歷相符。[29]馬丁·克米凱文·杜蘭)還在之後的劇集中企圖槍殺米高,但槍卻意外卡殼[40],一天後,島嶼的神秘力量又化身為克里斯蒂安·謝潑德Christian Shephard約翰·特里飾)出現在米高面前[41]。戴蒙·林道夫也確認,這個島嶼的確有干預他人命運的神秘能力,第3季季終時傑克曾試圖自殺,但同樣是在島嶼的干涉下未能成功[42]。《故友重逢》播出後,《迷》進入為期1個多月的間歇期,下一集《未來世界》於4月24日播出,林德夫又進一步確認是島嶼的神秘力量讓本和威德摩爾都不會死[43]。庫斯還表示,對於《迷》中的角色經歷到底是以命運為主導,還是各人自由意志的選擇這一問題,各方辯論一直在升溫,本集中米高的故事就是命運論的體現。他的命運同島嶼的聯繫緊密度超出他的預期,很可能也超出觀眾預期。[11]伊利沙伯·薩諾夫則認為,劇中這座神秘島嶼對人物的命運自有安排,其他所有角色都會逐漸感受到這種影響[11]

《故友重逢》的第2個鏡頭是高爾特船長動手教訓兩個試圖離開貨輪的手下,據出演高爾特的格蘭特·鮑爾(Grant Bowler)解釋,這場戲的作用是表現貨輪接近島嶼後,上面的情況是何等瞬息萬變,同時船長為了維持秩序又會採取什麼樣的手段,旨在體現人物的地位和掌握控制權並保持冷靜頭腦的能力[44]

攝製 編輯

《故友重逢》的拍攝工作於2007年11月初開始,同月27日結束[2][45]。受編劇大罷工影響,之後劇集的創作陷入停頓,原本的截止期限推遲,演員及劇組成員因此都有了更充足的時間,拍攝本集的周期也就比其它大部分《迷》劇集都要長,同時也無需像以往那樣同其他劇集一起攝製[46]。不過,《故友重逢》的拍攝周期正好同傑克·本德執導的網絡劇《迷特輯:遺忘的碎片》重疊,同期攝製的還有第4季開場劇集中的一組鏡頭,由執行製片人讓·希金斯(Jean Higgins)監督製作[47]。佩里諾希望觀眾會對米高回歸感到高興,稱劇組和演員在攝製過程中都非常努力,這集節目中的內容也很豐富,感到就像拍了部電影[48]。伊萬傑琳·莉莉則認為本集是第4季前8集中最棒的[49]

貨輪的外景鏡頭是在真正的貨輪上拍攝,內部鏡頭除部分是在貨輪上取景外,還有一部分是在劇組搭建的外景攝製[50]。為了拍攝劇中的發動機房戲碼(米高在此引爆炸彈時看到莉比被槍殺),劇組根據真實貨輪上的發動機房另建內景。因為據貨輪首席工程師所說,這裏「熱得讓人窒息」,氣溫達到40°C左右,而且「根本不可能在裏面裝上空調」[51][52]。雕塑家吉姆·范豪頓(Jim Van Houten)以氨基甲酸乙酯泡沫為主要原料,在外景地製作出兩台一模一樣的船用引擎,長度均為7.3米[52]

劇中一個閃回至紐約的鏡頭實際上是在夏威夷州歐胡島檀香山取景,內景裝飾師卡羅爾·貝恩·凱利(Carol Bayne Kelley)之前還曾用同一條街道攝製第4季第3集《經濟學家》(The Economist)中德國柏林的鏡頭,這裏還曾是第3季劇集《過往種種》中英國倫敦的取景地[53]。劇末亞莉克斯、卡爾和盧棱在叢林中遭遇伏擊的鏡頭是在歐胡島最西北角一處海灘附近拍攝,《迷》的《試播集》及早期的多集節目都是以這裏作為主要取景地[54]。這個鏡頭本是以「狙擊手身穿精心製作的叢林迷彩服在林間穿棱」結束,但在後期製作時被剪[18]。劇組之後重拍了包含這些元素的鏡頭,並用在之後的劇集裏,屆時觀眾已經得知這些狙擊手的身份[55]

後期製作 編輯

卡爾頓·庫斯是美國編劇協會的談判委員,大罷工期間,他大部分時間都在同《迷》其他編劇一起對罷工的執行情況展開糾察,不過11月下旬時,他還是繼續監督《故友重逢》的後期製作[56]。12月初,編劇協會同電影電視製片人聯盟之間的談判破裂,庫斯隨即停止參與劇集製作直至罷工結束[57]

邁克·吉亞奇諾的原創配樂外,《故友重逢》還包含輔助劇情發展的流行音樂。米高第一次自殺時,他的汽車收音機里正在播放「媽媽」·卡斯·埃利奧特"Mama" Cass Elliot)演唱的歌曲《It's Getting Better》(意為《會好的》)[58]。米高在「卡哈納號」的發動機房看到莉比時,這首歌曲再度響起,但轉瞬即逝。埃利奧特演繹的這首歌曲於1969年以單曲發佈,同年又收錄在專輯唱片《泡泡糖、檸檬水……給媽媽的東西》(Bubblegum, Lemonade, and... Something for Mama)中。[59]《迷》此前還曾在第2季中多次採用埃利奧特的歌曲《Make Your Own Kind of Music》(意為《做你自己的音樂》)[60]

反響 編輯

收視 編輯

新聞日報》(Newsday)的凡爾納·蓋伊(Verne Gay)認為,以米高一角為核心的閃回鏡頭令《故友重逢》成為第4季中最值得期待的劇集[61]。觀看節目首播,或是先行預錄,然後在開播後5小時內觀看的美國觀眾人數有1146.1萬[62]。雖然單從觀眾數看,劇集能在這周所有的電視節目中排到第9位[63],但仍然比《迷》此前任何一集都要少[64]。不過,這個不光彩的紀錄只保持了1個多月就被2008年5月1日播出的《回家真好》(Something Nice Back Home)打破[65]。從18至49歲年齡段觀眾群來看,《故友重逢》的收視率為4.6/12,意即有4.6%的該年齡段人群觀看劇集,並且當時在看電視的該年齡段觀眾群有12%選擇本集[66],在這周所有電視節目裏排第5[67]。如果加上節目播出後7天內觀看的人數,則本集的美國觀眾總數可以提高到1338.6萬[68]。共有142.1萬加拿大觀眾收看《故友重逢》首播,在該周所有電視節目中排第8[69]。本集在澳大利亞首播時吸引到61.8萬觀眾,在當晚所有節目中排第24位[70]

專業評價 編輯

 
布萊克·巴紹夫因獲得出演百老匯音樂劇的機會而離開《迷》劇組

多位評論家和劇迷批評編劇似乎對《迷》中已有的時間軸視而不見[71][72]。根據第3季的劇情發展,劇迷可以推斷出本集中圍繞米高展開的閃回鏡頭分別是對應島上的什麼時間。BuddyTV網站的約翰·庫比西克(John Kubicek)聲稱,米高離島後經歷的事情太多,與島上的時間軸不符,根本不可能是短短一周的事情。首先他乘船離開,然後要找人幫忙靠岸,再告訴兒子自己之前犯下的大錯、搭飛機回紐約,把沃爾特送去同奶奶一起住,再又找間公寓住下,遭遇車禍並恢復,然後才遇到湯姆。以此來看,「要麼是編劇在玩弄時間概念,要麼就是米高經歷過世界歷史上最繁忙的一星期。」[73]妮琪·斯塔福德以Lostpedia網站為證,批評《故友重逢》的時間軸不但完全對不上第3季,而且與同屬第4季的《確認死亡》也不符[16]。面對這些批評,林道夫認為這類在線討論有時會變得非常惡毒,並且其他編劇和製作人也有同類感觀,在他看來,對《故友重逢》中時空連續性的糾纏純屬「吹毛求疵」,「這(只)是電視」[74]

本集的結局是盧棱和卡爾被殺,亞莉克斯絕望之下大呼自己是本的女兒,評論家對此反響不一[75][76]IGN網站的克里斯·卡拉波特(Chris Carabott)雖然對整集的評分達到8.8(最高10分),但認為這段鏡頭很不協調,由於時機不當而顯得既多餘又彆扭[77]。傑伊·格拉特菲爾特(Jay Glatfelter)在《赫芬頓郵報》撰文,稱這段懸念設定令人震驚,但他又稱,觀眾很可能並不在乎卡爾的生死,「雖然新髮型很帥,但他實在不是什麼讓人感興趣的人物[78]。」數碼間諜網站的本·羅森-瓊斯(Ben Rawson-Jones)對本集的整體評價甚佳,也很適合作為第4季進入間歇期前的最後1集,但他對結尾的高潮戲不甚滿意,覺得沒有達到應有水準,因為亞莉克斯、盧棱的生死還不足以引起觀眾的強烈關注,卡爾更只個可有可無的陪襯[79]。《娛樂周刊》的傑夫·詹森(Jeff Jensen)對這集的整體評分為「B」,他同樣覺得結尾的懸念設定不佳,相應人物也讓人提不起興趣,在他看來,美國廣播公司高管拒絕聽從電視劇主創人員的建議,堅持要把《故友重逢》作為第4季進入間歇期前的最後1集而非間歇期結束後的回歸集,這樣的決定很不明智。詹森還批評本集中與眾不同的閃回劇情形勢,認為這樣的連續鏡頭導致這集失去了以往節目中那種更加深入、更令觀眾感同身受的情感。[80]

部分評論家給予本集好評,稱讚其中的人物發展和米高的情感糾葛。《明星紀事報》(The Star-Ledger)的艾倫·塞平沃爾(Alan Sepinwall)對這集感觀上佳,並稱讚佩里諾的精彩演出[71]。塞平沃爾認為,米高是浮士德般的悲劇人物,竭力想要彌補自己為救兒子所犯下的罪過,這樣的劇情設計令《故友重逢》成為第4季中的又一集典範之作,眾編劇確實是在努力描述過去發生的每件事對人物造成的影響[71]。蒂姆·古德曼(Tim Goodman)在《三藩市紀事報》發文,他也認同塞平沃爾的看法,同時還稱劇中揭示湯姆是同性戀的情節獨特而風趣[81]。《綜藝》雜誌的辛西婭·利特爾頓(Cynthia Littleton)稱佩里諾在劇中的大部分演出都恰到好處,「既不會無病呻吟,也沒有故作深沉,把一個力圖為所應為的男人體現的恰如其分[82]。」數碼間諜的本·羅森-瓊斯對節目的整體評級為四星(最高五星),他很高興劇中的閃回鏡頭是連續起來的,並稱讚節目對米高試圖自殺時遇到的困境描寫得很到位,同時劇中的其他興奮點也很多,可謂高潮迭起[79]SyFy Portal網站的丹·康波拉(Dan Compora)表示,他很高興能夠看到已經逝去的人物通過閃回鏡頭回歸,他還稱讚佩里諾的演技以及有關他的劇情,但覺得其他主要演員沒有在這集裏得到充分發揮[83]。《赫芬頓郵報》的傑伊·格拉特菲爾特對本集整體持正面評價,但對其中揭示湯姆性取向的情節感到有些突兀,似乎只是為了讓節目中有同性戀人物而刻意為之,同時又確保他不是最重要的角色,不致引起過分解讀[78]

也有部分評論員對劇集反響不佳,多人對米高和沃爾特經歷中的空白感到失望。《Time Out》雜誌的史蒂夫·海斯勒認為故事缺乏驚喜,劇情都在預料之中[14]TMZ網站的丹尼爾對《故友重逢》的整體評級為「C+」(最高「A+」),覺得表現中規中矩,但還算不上引人注目,感覺「劇中似乎少了點什麼」,有關米高的故事似乎只講了一半就被打斷了。在他看來,米高在抑鬱中越陷越深是很值得關注的戲點。他還覺得劇中米高決心為本工作的理由並不夠充分,編劇如果在這方面更加着力,效果一定會大有改觀。此外,丹尼爾還覺得湯姆的激勵演說效果很好,甚至從中看到他充當執掌橄欖球隊的潛力。[15]美國在線電視小隊的艾琳·馬特爾(Erin Martell)對有關米高的閃回鏡頭不甚滿意,同時也覺得劇中應該讓沃爾特有更多出場時間。在她看來,至少有必要交待兩人是何時返回美國本土。考慮到凱利身體上的急速成長,拍攝沃爾特的鏡頭可能會有難度,但劇組應該完全可以解決。[84]BuddyTV)網站的奧斯卡·達爾(Oscar Dahl)認為《故友重逢》是第4季中第2差的劇集,只好過《另一個女人[85],該網站的約翰·庫比西克同樣評價不佳,稱劇中的閃回鏡頭「本質上展示的都是那些大家都已經知道的事情,別的什麼也沒有[76]。」

獎項 編輯

《故友重逢》獲黃金時段艾美獎1小時節目類喜劇及正劇傑出音效獎提名,並在2008年9月13日的頒獎典禮上勝出,是《迷》在2008年嶄獲的唯一一座艾美獎[86]。獲獎的羅伯特·「鮑比」·安德森(Robert "Bobby" Anderson)在《迷》第4季完整版DVD中的彩蛋花絮中表示,劇中的很多鏡頭的拍攝地點距高速公路僅有180米,車流的噪聲和海浪聲掩蓋了人物的對白,所以他安排演員在自動對白替換片場系統重新錄製那些環境相對安靜時的台詞[87]

參考資料 編輯

  1. ^ Weekly Primetime Program Schedule Grids. ABC Medianet. 2008-03-07 [2012-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16). 
  2. ^ 2.0 2.1 Sayid Confronts Ben's Spy on the Freighter, and Ben Pleads with Daughter Alex to Flee Locke's Camp to Survive and Impending Attack. ABC Medianet. 2008-02-29 [2016-09-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20). 
  3. ^ 3.0 3.1 3.2 3.3 Sarnoff, Elizabeth (writer) & Vaughan, Brian K. (writer); Williams, Stephen (director). Meet Kevin Johnson. Lost. 第4季. 2008-03-20. ABC. 
  4. ^ Sarnoff, Elizabeth (writer) & Kim, Christina M. (writer); Edwards, Paul (Director). Two for the Road. Lost. 第1季. 2006-05-03. ABC. 
  5. ^ Raggs, Matt. The Character of Claire. The Fuselage. 2006-01-18 [2012-0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3). 
  6. ^ Ausiello, Michael. Why Lost Killed Libby. TV Guide. 2006-05-10 [2008-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01). 
  7. ^ Jensen, Jeff. Lost producers answer your burning questions!. Entertainment Weekly. 2007-01-31 [2016-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18). 
  8. ^ Ausiello, Michael. Lost Resurrects Libby!. TV Guide. 2007-09-20 [2008-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01). 
  9. ^ Littleton, Cynthia. Lost at NAB. Variety. 2008-04-15 [2016-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23). 
  10. ^ Faraci, Devin. Live Blog of the Lost Season 4 DVD Cyber Roundtable!. CHUD. 2008-12-02 [2009-1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0-15). 
  11. ^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Lost on Location: 'Meet Kevin Johnson', in Lost: The Complete Fourth Season – The Expanded Experience (DVD Featurette, disc 6). Buena Vista Home Entertainment. 2008-12-09. 
  12. ^ Lost: Malcolm David Kelley. Hollywood 411. 2008-04-07 –透過TV Guide. 
  13. ^ Lindelof, Damon & Cuse, Carlton. There's No Place Like Home, in Lost: The Complete Third Season – The Extended Experience (DVD Audio commentary, disc 4). Buena Vista Home Entertainment. 2008-12-09. 
  14. ^ 14.0 14.1 Heisler, Steve. Lost Me Tender: Where's Walt, Though?. Time Out. 2008-03-21 [2009-0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23). 
  15. ^ 15.0 15.1 Daniel. "Lost" Diary -- Meet Kevin Johnson. TMZ. EHM PRODUCTIONS. 2008-03-21 [2016-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23). 
  16. ^ 16.0 16.1 Stafford, Nikki. The Island Puts Michael on a Suicide Watch…. Wizard. 2008-03-21 [2009-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26). 
  17. ^ Hetrick, Adam. Bashoff to Replace Gallagher, Jr. in Spring Awakening; Burton Will Also Join Cast. Playbill. 2008-12-07 [2009-0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23). 
  18. ^ 18.0 18.1 18.2 18.3 Godwin, Jennifer. Oh My God! Those Bastards! They Killed ****!. E!. 2008-03-21 [2011-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29). 
  19. ^ McNary, Dave; Littleton, Cynthia. Writers Call for Strike. Variety. 2007-11-02 [2016-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23). 
  20. ^ Lindelof, Damon; Cuse, Carlton. “Lost” writers: “Like putting down a ‘Harry Potter’ book in the middle”. Variety. 2007-11-05 [2016-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20). 
  21. ^ Goldman, Eric. Writers Strike: Should Lost Air This Season?. IGN. 2007-11-07 [2016-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23). 
  22. ^ Fernandez, Maria Elena. 'Lost' fans: Look out for that cliffhanger!. Los Angeles Times. 2008-12-14 [2016-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23). 
  23. ^ Ausiello, Michael. Exclusive: Lost Abandoning Wednesday?. TV Guide. 2008-12-12 [2008-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01). 
  24. ^ Grossman, Ben. Strike Coverage: ABC to Air Partial Season of Lost. Broadcasting & Cable. 2007-11-07 [2007-1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28). 
  25. ^ Ausiello, Michael. Exclusive: Lost Finds Post-Grey's Berth!. TV Guide. 2008-02-13 [2008-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01). 
  26. ^ Albiniak, Paige. 10 Reasons Why 'Lost' is Found. New York Post. 2008-02-24 [2016-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9). 
  27. ^ Renaud, Jeff. Paradise Lost: Jorge Garcia. Geek Monthly. 2008-01-18 [2009-0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24). 
  28. ^ ABC Announces the Return of Television's Biggest Hits Shows. ABC Medianet. 2008-02-20 [2014-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23). 
  29. ^ 29.0 29.1 29.2 29.3 29.4 Terry, Paul. 2008 Yearbook: The Others – Remembering Season 4. Lost: The Official Magazine (Titan Magazines). 2008-08-12, (18). 
  30. ^ Lee, Iain; Terry, Paul; "Geeky" Tom. The Lost Initiative: 'Meet Kevin Johnson'. Sky One. 2008-03-23 [2009-03-26]. (原始內容 (MP3)存檔於2009-03-26). 
  31. ^ Keveney, Bill. Lost in Lost. USA Today. 2006-05-09 [2016-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13). 
  32. ^ 32.0 32.1 32.2 Lindelof, Damon; Cuse, Carlton. The Official Lost Audio Podcast (MP3). ABC. 2008-03-21 [2016-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19). 
  33. ^ Lindelof, Damon (writer) & Abrams, J.J. (writer); Bender, Jack (director). A Tale of Two Cities. Lost. 第3季. 2006-10-04. ABC. 
  34. ^ Kubicek, John. Lost Easter Eggs: 'Meet Kevin Johnson' #5 – Gay Tom. BuddyTV. 2008-03-21 [2016-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23). 
  35. ^ Ausiello, Michael. Ask Ausiello: On Lost. TV Guide. 2006-10-04 [2012-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10). 
  36. ^ Lindelof, Damon; Cuse, Carlton. Official Lost Podcast (MP3). ABC. 2006-10-30 [2016-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19). 
  37. ^ Matheson, Whitney. 'Lost' comments that make you go 'Hmm ...'. USA Today. 2006-10-06 [2009-0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23). 
  38. ^ The Others. CTV Television Network. 2006-11-14 [2009-0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23). and based on a comment he made to Kate when she was captured, seems to be one of the only homosexual characters on the show 
  39. ^ Gainey, M.C. Femme Fatales: Hostile Environment. Lost: The Official Magazine (Titan Magazines). 2007-10-02, (13). 
  40. ^ Sarnoff, Elizabeth (writer) & Pennington, Kyle (writer); Edwards, Paul (director). Cabin Fever. Lost. 第4季. 2008-04-24. ABC. 
  41. ^ Lindelof, Damon (writer) & Cuse, Carlton (writer); Bender, Jack (director). There's No Place Like Home. Lost. 第4季. 2008-05-29. ABC. 
  42. ^ Jensen, Jeff. 'Lost' (S4): So who's gonna die?. Entertainment Weekly. 2008-03-20 [2016-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23). 
  43. ^ Lindelof, Damon; Cuse, Carlton. The Official Lost Audio Podcast. ABC. 2008-05-19 [2016-02-28]. (原始內容 (MP3)存檔於2016-01-19). 
  44. ^ Cairns, Bryan. Tales from the Freighter: They Came from the Freighter – Following Captain's Orders. Lost: The Official Magazine (Titan Magazines). 2008-10-14, (19). 
  45. ^ Garcia, Jorge. Strike and Stuff…. The Fuselage. 2007-11-09 [2016-0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23). 
  46. ^ Garcia, Jorge. Jorge, About Episode 8 and the Strike?. The Fuselage. 2007-11-07 [2016-0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23). 
  47. ^ Higgins, Jean. Official Lost Video Podcast (FLV). ABC. 2008-02-01 [2016-02-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29). 
  48. ^ Lang, Derrick J. Michael's Back on Lost. Associated Press. 2008-03-14 [2009-0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23). 
  49. ^ Perrineau, Harold; Emerson, Michael; Fox, Matthew; Holloway, Josh; Lilly, Evangeline; Garcia, Jorge. The Official Lost Video Podcast. ABC. 2008-03-08 [2016-01-19]. (原始內容 (M4V)存檔於2016-01-19). 
  50. ^ Keck, William. Cusick Spills Lost Clues on Desmond, Flashbacks, More. USA Today. 2008-02-27 [2016-02-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9). 
  51. ^ "Offshore Shoot", in Lost: The Complete Fourth Season – The Expanded Experience (DVD Featurette, disc 6). Buena Vista Home Entertainment. 2008-12-09. 
  52. ^ 52.0 52.1 Van Houten, Jim. The Official Lost Video Podcast #412. ABC. 2008-05-09 [2016-02-29]. (原始內容 (M4V)存檔於2016-01-19). 
  53. ^ Kelley, Carol Bayne. Official Lost Video Podcast. ABC. 2008-04-25 [2016-02-29]. (原始內容 (M4V)存檔於2016-01-19). 
  54. ^ In the Jungle, in Lost: The Complete Fourth Season – The Expanded Experience (DVD Easter egg, disc 5). Buena Vista Home Entertainment. 2008-12-09. 
  55. ^ Vaughan, Brian K. (writer) & Goddard, Drew (writer) & Bender, Jack (director). The Shape of Things to Come. Lost. 第4季. 2008-04-24. ABC. 
  56. ^ Mitovich, Matt. Strike Outlaw? Lost Show Runner Returns to Work. TV Guide. 2008-11-16 [2016-02-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23). 
  57. ^ Cuse, Carlton. Carlton Cuse Speaks Out in Letter to Members. United Hollywood. 2007-12-03 [2016-02-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23). 
  58. ^ ABC Studios Closed Captioning for Lost episode 408: "Meet Kevin Johnson". Broadcast March 20, 2008 on ABC Television Network.
  59. ^ Strong, Martin C. The Great Rock Discography – Fifth Edition. London: Mojo Books. 2000: 599. ASIN B00E7TCXN2. 
  60. ^ Squires, Chase. 'Lost' descends, and reaches a new high. St. Petersburg Times. 2005-09-23 [2016-02-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19). 
  61. ^ Gay, Verne. "Lost:" Meet Kevin Johnson. Newsday. 2008-03-20 [2009-0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23). 
  62. ^ Seidman, Robert. Nielsen Top Twenty: Singing Beats Dancing. TV by the Numbers. 2008-03-25 [2009-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14). 
  63. ^ Weekly Program Rankings. ABC Medianet. 2008-03-25 [2015-03-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1). 
  64. ^ Williams, Don. 'Lost' Season 4 Suffers Ratings Decline. BuddyTV. 2008-03-28 [2016-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23). 
  65. ^ Weekly Program Rankings. ABC Medianet. 2008-05-06 [2015-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1). 
  66. ^ Weekly Primetime Ratings Report. ABC Medianet. 2008-03-25 [2014-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23). 
  67. ^ Seidman, Robert. Nielsen Top Shows (Age 18–49): Idol Rules, But All Hail CBS. TV by the Numbers. 2008-03-27 [2009-05-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27). 
  68. ^ Gorman, Bill. What You're Watching on Your DVRs (Broadcast Networks). TV by the Numbers. 2008-04-07 [2010-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5-29). 
  69. ^ Top Programs: Total Canada (English) (PDF). BBM Canada. 2008-03-27 [2009-03-2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9-03-26). 
  70. ^ Dale, David. The Who We Are Update: Week 18. The Sun-Herald. 2008-04-16 [2012-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22). 
  71. ^ 71.0 71.1 71.2 Sepinwall, Alan. Lost, "Meet Kevin Johnson": Ready to die. The Star-Ledger. 2008-03-21 [2016-02-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12). 
  72. ^ Jensen, Jeff. 'Meet Kevin Johnson' Again. Entertainment Weekly. 2008-04-02 [2014-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27). 
  73. ^ Kubicek, John. Lost Easter Egg #3: 'Meet Kevin Johnson' Timeline. BuddyTV. 2008-03-21 [2016-02-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23). 
  74. ^ Murray, Noel. Interview with Lost's Damon Lindelof and Carlton Cuse. The A.V. Club. 2008-04-23 [2008-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05). 
  75. ^ Compora, Dan. Lost Review: 'Meet Kevin Johnson'. SyFy Portal. 2008-03-21 [2009-0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23). 
  76. ^ 76.0 76.1 Kubicek, John. Lost Easter Eggs: 'Meet Kevin Johnson'. BuddyTV. 2008-03-21 [2016-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14). 
  77. ^ Carabott, Chris. Michael, Row Your Boat Ashore. IGN. 2008-03-22 [2016-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23). 
  78. ^ 78.0 78.1 Glatfelter, Jay. On Lost: "Meet Kevin Johnson". The Huffington Post. 2008-03-21 [2016-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23). 
  79. ^ 79.0 79.1 Rawson-Jones, Ben. S04E08: 'Meet Kevin Johnson'. Digital Spy. 2008-03-23 [2016-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23). 
  80. ^ Jensen, Jeff. Grading the Lost Season So Far. Entertainment Weekly. 2008-04-02 [2016-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23). 
  81. ^ Goodman, Tim. “Lost”: The Spoiled Bastard..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2008-03-21 [2016-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23). 
  82. ^ Littleton, Cynthia. On the Air – Lost: Episode 8, 'Meet Kevin Johnson'. Variety. 2008-03-20 [2016-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23). 
  83. ^ Compora, Dan. Dead Cast Walking. SyFy Portal. 2008-03-21 [2009-0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23). 
  84. ^ Martell, Erin. Lost: 'Meet Kevin Johnson'. TV Squad. 2008-03-21 [2011-05-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21). 
  85. ^ Dahl, Oscar. Lost: Ranking the Season 4 Episodes. BuddyTV. 2008-03-30 [2016-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23). 
  86. ^ 2008 Creative Arts Emmy Winners. Academy of Television Arts & Sciences. 2008-09-13 [2016-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1). 
  87. ^ Bobby the Sound Guy, in Lost: The Complete Fourth Season – The Expanded Experience (DVD Easter egg, disc 6). Buena Vista Home Entertainment. 2008-12-09.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