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諲(?—?)[1],因排行第五,又稱張五溫州永嘉縣人。

早年出遊,在少室山隱居苦讀十餘年。[2]曾到過蜀中。[3]官至刑部員外郎[4]天寶中,辭官歸少室山,[5]不復出仕。曾先後隱居襄陽[6]宣城[7]。晚年歸溫州,卒於故里。

張諲能詩,兼善繪畫,又善草書隸書[8]一說賈似道曾藏其《春山游賞圖》,楊慎曾見過《神鷹圖》,[9]傳世作品已不多見。

註釋 編輯

  1. ^ 《圖繪寶鑑》作張湮
  2. ^ 《永嘉縣誌·文苑》記載:「張諲,永嘉人,初隱少室山下,閉門修肆,志甚勤苦,不及聲利。」王維在《戲贈張五弟諲三首》中寫道:「張弟五車書,讀書仍隱居。染翰過草聖,賦詩輕子虛。閉門二室下,隱居十餘年。宛是野人野,時從漁父漁。」辛文房唐才子傳》說他「事王維為兄。」
  3. ^ 李頎有詩《臨別送張諲入蜀》
  4. ^ 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十:「張諲,官至刑部員外郎。明《易》象,善草隸,工丹青。與王維、李頎為待酒丹青之友。」又李頎有《同張員外諲酬答之作》
  5. ^ 王維有詩《送張五歸山》
  6. ^ 孟浩然在《尋張五回夜園作》中提到「聞就龐公隱,移居近洞庭」。
  7. ^ 王維有詩《送張五諲歸宣城》,見《王右丞集·卷八》
  8. ^ 王維在《故人張諲工詩、善易卜,兼能丹青、草隸,頃以詩見贈,聊獲酬之》稱美張諲繪畫和草書:「屏風誤點惑孫郎,團扇草書輕內史。」
  9. ^ 《升庵詩話》卷十記載:「諲之畫,有神鷹圖,予猶及一見之於京肆,以索價太高,未之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