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照寰(1925年)是一位中國醫學家,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教授。專供於生物統計學預防醫學

生平

編輯

1925年出生在浙江寧波市鎮海縣,1950年畢業於國立上海醫學院(現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之後留校任教八年。1956年上海醫學院分遷到重慶組建重慶醫學院(現重慶醫科大學),1959年他被分配來到重慶,參與組建新部門——預防醫學部,並擔任助理教授和院系主任長達二十年。1979年被調回上海醫科大學。1991年退休。

家庭

編輯

目前和妻子兒子生活在上海,一女兒生活在美國。

著作

編輯
  • 王海雲, 張照寰. 5種常用避孕方法的使用效果分析. 《中國婦幼保健》 1996年第06期
  • 李其松, 曹素華, 謝國民, 干玉紅, 馬鴻建, 陸繼珍, 張照寰. Relieving effects of Chinese herbs, ear-acupuncture and epidural morphing on postoperative pain in liver cancer.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1994年04期
  • 金丕煥, 詹紹康, 張照寰. 《醫用統計方法》 上海醫科大學出版社,1992
  • 莊瑩, 彭文彬, 易企龍, 吳鋼, 唐占坤, 吳潤琴, 張照寰. 預測鄉鎮企業矽肺的發病趨勢. 《環境與職業醫學》 1992年03期
  • 陳景龍, 王德耀, 沈淑軍, 陸華, 李言, 張照寰. 城鎮居民衛生知識及其健康教育形式需求研究. 《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 1992年第11期
  • Fan Z, Tang ZY, Liu KD, Yi QL, Zhang ZH.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effect of radioimmunotherapy on liver cancer.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4(2):55-60, 1992, http://www.springerlink.com/content/x1284h84402l4322/[永久失效連結]
  • 錢文娣, 張照寰, 黃建權, 王靜龍. 威布爾回歸模型應用於石棉肺資料分析. 《應用概率統計》 1992年01期
  • 易企龍, 錢文娣, 張照寰. 蔣氏生存模型及其在劑量反應關係分析中的應用. 《應用概率統計》 1991年01期
  • 崔濟生, 張照寰. 多級正態變換方法及其在醫學上的應用. 《中華預防醫學雜誌》 第6期:364-366, 1992年
  • 劉玉秀, 張照寰. Freireich 白血病臨床試驗數據作為生存分析方法的通用實例分析。《中國衛生統計》 8(6):47-50, 1991
  • 易企龍, 張照寰. 塵肺病人預後分析的多狀態模型. 《上海醫科大學學報》 第4期: 298-303, 1991
  • 王德耀, 張照寰, 蔡延平, 鄭平, 葉喜福, 湯友梅. 上海縣村級PHC支持體系發展狀況調查. 《中國初級衛生保健》 1991年01期
  • 崔濟生, 張照寰. 國外參照值概念的發展及制定參照值區間的統計方法. 《中國衛生統計》 第2期:55-58, 1991
  • 張照寰, 馮學山. Poisson分佈變量多組樣本比較的統計方法. 《上海醫科大學學報》 第3期:233-236, 1990
  • 蔣緒亮, 張仲平, 張倩, 胡玉蘭, 王笏臣, 張照寰, 施宜平. 鉛中毒發病與鉛煙(塵)濃度關係的調查研究. 《工業衛生與職業病》 1990年06期
  • 嚴雲屏, 施守義, 施宜平, 張照寰, 潘德濟. 雷公藤紅素外用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局部腫痛. 《中國新藥與臨床雜誌》 1989年06期
  • 易企龍, 張照寰, 胡天錫, 陸志英. 矽患肺者預後的評價指標. 《環境與職業醫學》 1989年01期
  • 張照寰, 薛壽征. 《災難性環境事故》 上海醫科大學出版社, 1988 ISBN 9787562700043/7562700044
  • 俞順章, 趙樂平, 陸瑞芳, 張照寰. 上海市乳腺癌流行因素的多變量分析. 《復旦學報(醫學版)》 1988年01期
  • 施宜平, 張照寰, 江源青. 成組序貫試驗設計和分析方法. 《復旦學報(醫學版)》 1988年06期
  • 張照寰, 王德耀, 李德, 巢利民, 葉喜福, 湯友梅, 錢遂一, 朱文俊, 宋鳳梅. 農村衛生保健員中級進修教育. 《復旦學報(醫學版)》 1987年S1期
  • 趙樂平, 葉展, 張照寰, 俞順章, 彭國華. 隨訪的臨床試驗觀察對象數的估計. 《中國衛生統計》 1986年01期
  • 趙樂平, 許世謹, 張照寰, 俞順章. 最優估計Logistic回歸模型的參數及臨床應用. 《運籌學雜誌》 1986年02期
  • Shi YQ, Guo SW, Zhang ZH. A prognostic multifactorial analysis of neuoblastoma. (In Chinese) Acta Academiae Medicinae Primae Shanghai 12:51-56, 1985.
  • 張照寰. 生存率用作居民健康狀況指標. 《復旦學報(醫學版)》 1985年05期
  • 郭孫偉, 張照寰, 許世瑾, 沈福民. Cox回歸模型及其在醫學中的應用. 《復旦學報(醫學版)》 1985年04期
  • 趙樂平, 張照寰, 俞順章. 最佳估計腫瘤流行病調查的樣本大小. 《腫瘤》 1985年04期
  • 張照寰, 陸培廉, 施壽康. 粉塵接觸量與發病關系統計方法. 《中國預防醫學雜誌》 18(1):7, 1984
  • 蔣迪仙, 黃佩文, 張照寰, 周毓菁. 低出生體重兒發生因素的調查. 《復旦學報(醫學版)》 1983年02期
  • 張照寰. 相對危險度與歸屬危險度. 《工業衛生與職業病》 1981年04期
  • 張逢春, 藍長安, 陳德祥, 王德珍, 周燕榮, 張照寰. 精神分裂症的季節性(附2,115例分析).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誌》 1981年05期
  • 劉元福, 張照寰, 杜劍雲, 周燕榮, 王昌玲, 張如玉, 王家榮, 鄧開德, 李世英, 董東. 機床工人振動病調查研究. 《工業衛生與職業病》 1980年S1期
  • 張照寰, 周燕榮, 張如玉, 張克隨. 正常兒童X線胸片心臟投影面積測量. 《重慶醫學》 1979年04期

參考來源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