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泐(?—1391年),俗姓,字季潭,號全室。明初高僧。

早年是孤兒,為臨海周氏收養,八歲養父母皆亡,入天寧寺(今龍興寺)為僧,二十歲師從杭州淨慈寺高僧笑隱大訢。宗泐出口成誦,笑隱遂為之授具足戒。元末,出主餘杭中天竺萬壽永祚寺。

洪武四年(1371年),應召稱旨,住天界寺。工於詩,「學博才瑰」,「其詩風格高騫可抗」,明太祖呼為「泐秀才」。洪武十一年(1378年),出使西域,「涉流沙,度蔥嶺,遍游西天,通誠佛域」,洪武十五年(1382年),歸朝,經過黃河源區時,曾對其進行考察,並賦詩一首《望河源》,在詩序中他指出河源出自巴顏喀拉山的東北,而且是黃河和長江上源的分水嶺。洪武二十四年,釋智聰胡惟庸案獲罪,而牽連宗泐,幾被處極刑[1]太祖下旨免死,退居安徽鳳陽槎椰峰,一度出主水西寺。晚年居江浦石佛寺。二十四年(1391年)卒於寺。

註釋 編輯

  1. ^ 錢謙益《牧齋初學集》卷八六《跋清教錄》云:「《清教錄》條例:僧徒爰書交結胡惟庸謀反者六十四人,以智聰為首,宗泐、來復皆智聰供出逮問者也。宗泐往西天取經,其自招與智聰原招迥異。宗泐之自招以為惟庸以贓鈔事,文致大辟;又因西番之行,絕其車馬,欲陷之死地,不得已而從之。智聰則以為惟庸與宗泐合謀,故以贓鈔誣奏,遣之西行也。果爾,宗泐之罪自應與惟庸同科,聖祖何以特從寬政著作散僧耶?豈季潭之律行素見信於聖祖,知其非妄語抵謾者故,終得免死耶?」

參考書目 編輯

  • 《列朝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