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鎮 (潞西市)

城郊鎮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芒市(時稱潞西市)曾經下轄的一個鎮,駐地在芒市城北的大灣村公所街坡村,傣族漢族是鎮內主要民族[1]:1090。城郊鎮已於2005年撤銷。

城郊鎮
Chéngjiāo Zhèn(漢語拼音
芒市街坡(攝於2017年),原城郊鎮政府所在地
芒市街坡(攝於2017年),原城郊鎮政府所在地
原城郊鄉在潞西縣的位置(1988年)
原城郊鄉在潞西縣的位置(1988年)
坐標:24°27′15″N 98°35′14″E / 24.45417°N 98.58722°E / 24.45417; 98.58722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上級行政區雲南省芒市(時稱潞西市)
建立1998年
政府駐地大灣村公所街坡村
村級區劃單位數7
面積
 • 總計247 平方公里(95 平方英里)
人口(1990)
 • 總計27,059人
 • 密度109.55人/平方公里(283.7人/平方英里)
時區北京時間UTC+8
電話區號+86 (0)692
GDP(1990年)1,975.6萬元

歷史 編輯

1957年芒市壩區劃出允社鄉、芒市鎮城關區。1958年廢除東北練文化站,其下轄的5個鄉(中東、下東、河心廠、象滾塘、雲茂)和芒市壩區的允崗、允茂、允勒茂3個鄉劃入城關區。1958年10月,潞西縣推行人民公社化運動,城關區分為紅星公社金星公社,1959年恢復城關區。1963年允崗、允茂兩個鄉劃迴風平區(芒市壩區更名)。1964年,區內的中東鄉分設出回賢鄉。1965年,芒市鎮從城關區中分設出,升格為區級鎮。1969年再次實行人民公社化,城關區改為獻忠公社,1971年復名城關公社。1973年象滾塘、雲茂、河心場分出成立象滾塘公社。1984年初潞西縣廢人民公社體制,開始設區建鄉體制改革,城關公社更名為城郊區。1987年10月,潞西縣施行區鄉體制改革,城郊區改為城郊鄉[2]:28-311998年,城郊鄉撤鄉設鎮成立城郊鎮。2005年11月,城郊鎮撤銷,轄區併入芒市鎮[3]:2554

地理 編輯

城郊鎮位於芒市(時稱潞西市)的東北部,水資源豐富。全鄉面積247平方千米,共有耕地42,588畝,其中水田27,846畝,森林覆蓋率51.8%。1990年產糧佔全縣產量的11%,甘蔗產量佔8.8%。[2]:34-35

行政區劃 編輯

城郊鎮下轄以下地區:

大灣村、下東村、那懷村、松樹寨村、中東村、芒黑村和回賢村。[4]:472-476

參見 編輯

參考來源 編輯

  1. ^ 《中國政區大典》編委會. 《中国政区大典》.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年. ISBN 7-213-01789-6. 
  2. ^ 2.0 2.1 雲南省潞西縣誌編纂委員會. 《潞西县志》. 昆明: 雲南教育出版社. 1993年. ISBN 7-5415-0685-0. 
  3. ^ 段麗元主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 云南卷》. 北京: 中國社會出版社. 2016年. ISBN 978-7-5087-5306-5. 
  4. ^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志編纂委員會. 《德宏州志·综合卷》. 芒市: 德宏民族出版社. 1994年. ISBN 7-8052-52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