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寫作計劃

國際寫作計劃(International Writing Program,簡稱IWP)是各國作家在美國艾奧瓦城(Iowa)的寫作之地。自1967年創辦以來,該計劃已招待了來自120個不同國家的達1100多名的新興或已取得成就的詩人小說家戲劇家、散文家以及記者。最初,IWP旨在把有天賦的作家介紹給艾奧瓦大學(The University of Iowa)的寫作區,並為他們提供一段最佳的寫作狀態,以促進他們的具有創造性的寫作。

從2000年開始,IWP由詩人記者克里斯托弗·美林英語Christopher Merrill負責至今。

歷史 編輯

國際寫作計劃(IWP)由保羅·恩格爾(Paul Engle)和聶華苓創辦,並以其「非學術」、「國際聚焦」的宗旨,隸屬於艾奧瓦作家工作坊(Iowa Writers' Workshop)。

在恩格爾的帶領下,數以百計的作家們(特別是文學和個人自由常常受限制之地的作家)來到了艾奧瓦城。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之間,該計劃涉及到了亞洲非洲拉丁美洲,還在東歐迅速擴大影響力。1979年,恩格爾協調舉行了一個「中國周」,這個活動對於來自中國大陸台灣香港和自1949以來散居在各地的作家們來說,是第一次具有重大意義的聚會[1]

出於他們為連接世界各國作家、以及推動國際理解所付出的艱辛努力,恩格爾一伙人於1976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提名。

聶華苓和保羅·恩格爾一起領導IWP直到1977年,在那之後恩格爾退休了,隨後聶華苓獨自領導該項目。1988年聶華苓退休,並在近期內作為IWP諮詢委員會的成員,為其服務。

近期活動 編輯

前期的寫作之地使作家們得到參與美國文學學術文化生活的機會,他們可以通過談話、演講、閱讀、電腦瀏覽、舞台表演、參觀學校旅行等方式參與。在此期間,該計劃還為個人寫作和創造性工作騰出時間。艾奧瓦大學的學生們可以選一些建在該寫作之地周圍的教室(該計劃邀來的「居民」也在場)。

文學翻譯工作是該計劃之任務的一部分。在聶華苓退出之前,兩卷本的IWP寫作集已在《從世界來的寫作》(Writing From The World)的標題下編譯完成。除此之外,在「艾奧瓦翻譯系列」下,還包括了另外的集本如《世界來到艾奧瓦》(The World Comes To Iowa)等,以及已達數十本的個人集本。

時至今日,IWF開辦了一個叫《第91條​​子午線》(91st Meridian)的文學刊物。

近幾年來,這個計劃以組織一系列活動(有些不在美國舉辦)的方式,將更多的精力花在作家的國際交流上,這些活動中包括以下幾個:

  1. 美國作家中東馬格里布的閱讀之旅;
  2. 有關近日文化話題的國際座談會;
  3. 探索的人生,與中國少數人群之成員的多年的交換項目;

在上述的幾條中,還有一個帶阿拉伯語國家的學生來艾奧瓦,讓他們與美國學生練習創造性寫作的項目。

基金會 編輯

IWP的基金主要來自美國國務院,管理則由艾奧瓦大學支持。IWP還管理來自國內外的私人的或公共的文化組織贊助作家們的津貼。

2014年2月10日,美國普洛威頓斯學院英文系助理教授艾力克·班尼特(Eric Bennett)在《高等教育紀事報》發表長篇文章,敍述美國中央情報局與IWP的關係[2];他研究發現,聶華苓和保羅·恩格爾創辦IWP的經費來自中情局的外圍組織「法菲德基金會」(Farfield Foundation),中情局的另一外圍組織「亞洲基金會」(Asia Foundation)、洛克菲勒基金會與美國國務院也都曾資助IWP,中情局希望IWP透過海外作家向全球推廣反共政治宣傳、並介紹美國文化[3]

參與該計劃的知名作家 編輯

中國大陸 編輯

蕭乾(1979年)、艾青(1980年)、王蒙(1980年)、丁玲(1981年)、劉賓雁(1982年)、茹志鵑和其女王安憶(1983年)、北島(1988年)、劉索拉(1992年)、殘雪(1992年)、蘇童(2001年)、西川(2002年)、余華(2003年)、莫言(2004年)、七堇年(2022年)、春樹(2022年)等。

台灣 編輯

瘂弦鄭愁予商禽林懷民王禎和東年吳晟宋澤萊蔣勳管管陳映真柏楊楊青矗向陽王拓李昂季季袁瓊瓊張大春駱以軍林俊穎陳黎鍾文音陳克華顏忠賢黃崇凱瓦歷斯·諾幹朱和之

香港 編輯

戴天溫健騮古蒼梧張錯袁則難何達舒巷城夏易陳韻文李怡潘耀明鍾曉陽潘國靈董啟章韓麗珠謝曉虹陳智德李智良鄧小樺鄭政恆伍淑賢劉偉成周漢輝陳麗娟陳炳釗游靜莊梅岩

日本 編輯

倉橋由美子田內初義田村隆一小田基宮本陽吉長田弘木島始白石嘉壽子坂上弘吉原幸子中上健次吉增剛造松浦壽輝水村美苗島田雅彥野村喜和夫中島京子谷崎由依柴崎友香藤野可織滝口悠生新井高子

俄羅斯 編輯

維克托·奧列戈維奇·佩列溫Виктор Олегович Пелевин

愛爾蘭 編輯

約翰·班維爾(John Banville)

土耳其 編輯

奧罕·帕慕克Ferit Orhan Pamuk

智利 編輯

何塞·多諾索José Donoso

參考及備註 編輯

  1. ^ "Publishing:Chinese Weekend in Iowa."Mitgang,Herbert.New York Times;Aug. 17, 1979
  2. ^ Eric Bennett. How Iowa Flattened Literature. 高等教育紀事報. 2014-02-10 [2015-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01). 
  3. ^ 陳之嶽. 中情局資助愛荷華寫作計劃曝光. 《亞洲週刊》第28卷46期. 2014-11-23 [2014-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29).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