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古城牆,清代和闐漢城城牆,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市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1890年,現存的南、西、北三面殘圜。

歷史

編輯

光緒十六年(1890年),劉錦棠下令修建和闐漢城城牆,歷經15年,至1905年竣工。城牆底寬9米,頂寬6米,高7米,輪廓為方形,周長1604米。東南西北分別設有于田門、墨玉門、莎車門、北門。平日南北兩門常開,喜慶或迎接貴客時開東門。城牆內原本設立有政府、軍事機關和糧庫,因城內居民多為漢族,故又被稱為「漢城」[1]

和田古城牆現存的南、西、北三面殘圜,已經被和田市人民政府確立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參考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