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滅王郎之戰

劉秀滅王朗之戰或稱邯鄲之戰,是新朝時期劉秀王郎在邯鄲的一場決戰,最後以王朗的失敗而告終。

背景 編輯

西漢末年,政治腐敗,地主豪強肆意兼併土地,社會矛盾極端尖銳,代漢而立的的莽,為了挽救統治危機,進行了所謂的「托古改制」,結果適得其反,不但沒有緩解矛盾,反而加速了新朝的滅亡。23年,綠林軍在經過苦戰多年後,終於攻入長安,推翻了王莽政權。綠林軍建立的更始政權,隨即遷入長安[參1]

更始政權的建立早在攻克長安之前,當時的綠林軍就選立漢室宗親的近親劉玄為帝,國號還是「漢」,年號「更始」。對於擁立劉玄,義軍內部也分歧很大,舊貴族代表劉演極力反對,結果爆發了衝突,劉玄和王匡殺了劉縯。劉縯的弟弟劉秀鑑於自己的兵力寡弱,羽翼未滿,表面上不敢對兄長被殺表示異議,「深引過而已。未嘗自伐昆陽之功,又不敢為伯升服喪,飲食言笑如平常」[參2]。實際上已蓄謀要擺脫更始政權的控制,另立旗號,自謀發展。更始元年(23年)九月,劉秀被任命為破虜將軍行大司馬事。十月持節北渡黃河,進至華北平原。至此,劉秀開始走向了獨立發展和創建東漢王朝的的道路,同時也誘導了在邯鄲地帶發生的一場大事變及大規模戰爭[參1]

過程 編輯

劉秀北渡黃河不久,就到了邯鄲,並滯留了一段時間,此間他在這裏進行了一系列籠絡人心,擴展勢力的活動。派遣馮異銚期「乘傳撫循屬縣。錄囚徒,存鰥寡,亡命自旨者除其罪,陰條二千石長吏同心不附者上之」[參3],同時還結交當地的有名望的地主和豪強。巨鹿大姓耿純,「會世祖度河至邯鄲,純即謁見,世祖深接之,純退,見官屬將兵法度不與它將同,遂求自潔納,獻馬及縑帛數百匹」[參4]。故平干繆王之子劉林亦會見劉秀[註1],也建議道:「赤眉今在河東,但決水灌之,百萬之眾可使為魚。[參2]」劉林為當時邯鄲的一個重要人物,他的曾祖父是趙靜肅王劉彭祖,祖父和父親都封平干王,封邑在今廣平、雞澤、曲周境內,他的父親因殺謁者,死後除封,所以他沒有能夠繼承王位,大概一直在邯鄲城內居住。史書稱他「好奇數,任俠於趙、魏間,多通豪猾」[參5]。是邯鄲當地的貴族兼豪強。劉林向劉秀建議決黃河之水東淹赤眉軍,可能是想同劉秀進行政治上的合作,也可能是試探劉秀虛實。但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對於這個建議,劉秀沒有同意,也可能是他覺察到了某種危險,很快離開邯鄲,往北去了真定[參6]

劉秀這一走,在邯鄲當地豪強和貴族的支持下,劉林「詐以卜者王朗為成帝子子輿,十二月,立朗為天子,都邯鄲,遂遣使者降下郡國」[參2]王朗在邯鄲城內模仿了漢朝的一套政權機構,任命官吏,招募鄉勇編入軍隊中,加強對邯鄲的守護,並且安撫流民,分配土地,分發農具以鼓勵墾荒。邯鄲一時間成為王朗政權及黃河以北的的政治中心[參1]

王朗本名王昌,趙國邯鄲人[註2]。他早期以相面占卜為職業,精通星象,「常以為河北有天子氣」,與劉林交往過甚。原來王莽篡漢之處,長安城內曾有自稱漢成帝子劉子輿者,被王莽殺掉了。王朗於是對外謊稱自己才是真的劉子輿,劉林也乘機四處散佈,並串通另外兩個大豪強,李育和張參,圖謀起兵,擁立王朗為帝。恰好這個時候風傳赤眉要渡過黃河,劉林於是揚言赤眉賊要進攻邯鄲城,當立成帝子劉子輿為帝,「百姓多信之」。然後劉林率領地方軍隊,清晨進入邯鄲城趙王宮殿,立王朗為皇帝,自命自己為丞相,李商為大司馬,張參為大將軍,還派遣將領均勢,往北攻取幽州冀州等地[參7]。王朗政權很多可到了周邊郡縣和幽州、冀州等大部分的支持,一時間,整個華北地區,乃至遼東以西皆投靠在王朗政權下[參8]

王朗稱帝後,劉秀已經到了薊縣,這時時更始二年正月,他本想利用當地的力量討伐王朗,但是當地人不但不支持他,還乘機起兵為亂,響應王朗政權,劉秀只好倉皇出逃[參9]。後來劉秀聽說只有信都郡不肯依附王朗,便星夜去了信都。到了信都在太守任光和巨鹿豪強耿純等人的幫助下,劉秀才得以喘息,站住了腳跟。隨後集結兵力,大舉進攻王朗,這時,更始政權也派遣尚書僕射謝躬率軍也進攻邯鄲,頓時間形成了兩路大軍夾擊邯鄲的戰略態勢。

結果 編輯

劉秀的軍隊首先在柏人同王朗的大將李育交戰,雙方互有勝負。劉秀接着又圍攻巨鹿,雙方各投入數萬兵力,王朗守將是巨鹿太守王饒,劉秀軍進攻月有餘也未能攻下,巨鹿城中軍民也未有投降之意,戰事處於膠着狀態。後來劉秀採納耿純的建議,舍巨鹿而直攻邯鄲[參10]。當時劉秀的軍隊「屯其郭北門」[參5],自北面進攻邯鄲,此時謝躬也率軍趕來,從南面進攻,王朗因兩面受敵,且數戰不利,派遣諫儀大夫杜威持節請降[參11],條件是請求封他為萬戶侯,但是劉秀告訴他只答應給他一條活路,拒絕一切條件。杜威也不示弱,表示邯鄲雖破,但也力戰數月有餘,最終無非就是魚死網破[參12]。鑑於雙方談判破裂,劉秀和南邊的射謝全線圍攻邯鄲,連續攻打二十多天仍未攻破[參13]

這時候沒想到王朗內部發生劇變,王朗所屬大臣少傅李立叛變,乘着城上守軍休息之時,開城門迎劉秀大軍入城,邯鄲城破。劉秀軍隊隨即入城,入城後逢人便殺,遇人則砍,城中百姓四散逃去,即便是逃出城,也未能躲過亂兵的追殺。而部分守軍見城破,只得投降劉秀,那些不願意投降的將士,繼續拿起武器與劉秀和謝躬軍隊開展巷戰,最終寡不敵眾,全軍覆沒。城破後,劉秀和謝躬兩軍分別佔領邯鄲城[參14][參15][參16],又下令將邯鄲城內的趙王宮以及其他支持王郎的富戶劫掠一空,並且摧毀了邯鄲城的城郭,繁華的邯鄲城就此隕落。王朗在城破後連夜逃亡,走到半路被殺[參17]。存在只有短短的半年時間的王朗政權滅亡了。

佔領邯鄲後,劉秀在叢台大擺筵席,犒勞有功將士,乘機這個機會拉攏了馬武等地方勢力豪強[參18]

影響 編輯

邯鄲城的衰落 編輯

邯鄲在戰國和秦西漢時期持續了幾百年的興盛之後,於東漢初年的邯鄲之戰便開始走向衰落,此戰是古代邯鄲歷史又盛轉衰的轉折點,曾經繁華的邯鄲城進入了長達一千多年的衰落期。伺候的邯鄲農業、手工業、商業為主的城市經濟地位從此被農業為主體的鄉村經濟所取代,人口也大幅度下降[註3],城市規模也縮小[參19]。而東漢開國以後,雖然繼續設置趙國,並以邯鄲為都城,但是由於戰爭的破壞和人為因素等環境,邯鄲的經濟長期得不到恢復和發展,除了經濟上擁有特權外,政治上大多無所作為。邯鄲儘管它的地位仍在一般縣城和郡縣之上,則同西漢時期完全不能同日而語,政治地位一落千丈,終於日益走向衰落[參1]

劉秀開始脫離更始政權 編輯

劉秀利用反對王朗政權的時機,建立了直接隸屬自己的基本武裝,佔據了黃河以北大部分地區,擴大了勢力範圍。特別是攻克邯鄲後,更始政權封他為蕭王,劉秀不但沒有接受,反而進一步收編了謝躬的部隊,終於羽翼豐滿,實力大增[參20]

評價 編輯

支持王朗政權的人都是邯鄲地方豪強和地主,因此王朗政權地域性非常明顯,實際上是代表邯鄲或者趙國豪強地主利益的一個地方性質的割據政權。所以才決定了他和劉秀之間的鬥爭是必然失敗的歸宿。當建立之初,本來可以借着有利時間主動進攻,消滅劉秀,清除信都的敵對勢力,穩定華北局勢。但是卻錯失良機,使得劉秀得以聚集力量,卷土從來。而在後期的守城中消極防禦,被動挨打,最終被消滅。邯鄲之戰是劉秀和更始政權聯合作戰的結果,至此劉秀脫離了更始政權的控制,走上獨立發展的道路。邯鄲之戰,成就了劉秀建立東漢王朝的關鍵一棋[參1]

註釋 編輯

    註:

  1. ^ 《後漢書·光武帝紀》稱,劉林為趙繆王之子,據《漢書·景十三王》記載看「初,武帝復以親親故,立敬肅王小子偃為平干王,是為頃王,十一年薨,子繆王無嗣,二十五年薨」。知《後漢書》記載有誤,《後漢書·卷十四·諸侯王表》則相同。
  2. ^ 現在邯鄲市境內的王朗村就是以他命名的。
  3. ^ 東漢初年的人就統計,邯鄲城內只有五萬到六萬人,同西漢時期相比,人口有天壤之別,人口總數遠遠低於西漢[參1]

參考資料 編輯

    參:

  1. ^ 1.0 1.1 1.2 1.3 1.4 1.5 孫繼民; 郝良真. 《邯郸简史》. 中國城市經濟社會出版社. 1990年: 第128—137頁. ISBN 7507404676. 
  2. ^ 2.0 2.1 2.2 《後漢書·卷一·光武帝紀》
  3. ^ 《後漢書·卷十七·馮異傳》
  4. ^ 《後漢書·卷二十一·耿純傳》
  5. ^ 5.0 5.1 《後漢書·卷十二·王昌傳》
  6. ^ 《後漢書·卷一·光武帝紀》:光武不答,去之真定
  7. ^ 《後漢書·卷十二·王昌傳》:林等遂衰車數百,晨入邯鄲城,止於王宮,立朗為天子,林為丞相,李商為大司馬,張參為大將軍,分遣將帥,詢下幽冀。
  8. ^ 《後漢書·卷十二·王昌傳》:於是趙國以北,遼東以西,皆從風而糜。
  9. ^ 《後漢書·卷一·光武帝紀》:故廣陽王子劉接,起兵薊中以應朗,城內擾亂,新朝驚恐。
  10. ^ 《後漢書·卷一·光武帝紀》:四月,進圍邯鄲,連戰破之。
  11. ^ 《後漢書·卷十二·王昌傳》:乃使其諫儀大夫杜威持節請降。
  12. ^ 《後漢書·卷十二·王昌傳》:邯鄲雖鄙,並力固守,尚曠日月,終不君臣相率但全身而已。
  13. ^ 《後漢書·卷十二·王昌傳》:急攻二十餘日。
  14. ^ 《後漢書·卷十八·吳漢傳》:分城而處。
  15. ^ 《後漢書·卷二十一·任光傳》:因攻城邑,遂屠邯鄲。
  16. ^ 《後漢書·卷十八·吳漢傳》:會光武至,共定邯鄲,而躬裨將將擄掠,不相承稟。
  17. ^ 《後漢書·卷十二·王昌傳》:朗夜亡走,道死,追斬之。
  18. ^ 《後漢書·卷二十二·馬武傳》:置酒高會,獨與武登叢台。
  19. ^ 《趙都邯鄲故城調查報告》:根據後期考古發現,東漢初年的邯鄲城,比戰國和西漢時期的城市規模縮小了3平方公里。
  20. ^ 《後漢書·卷一·光武帝紀》:悉令罷兵詣行在所。光武辭以河北未平,不就證,自是始貳以更始。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