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台 (咸陽)

鳳凰台位於中國陝西省咸陽市渭城區儀鳳南街北首,原為咸陽城北門城樓,建於明代洪武四年(1371年),因建築群形似鳳凰而得名,又傳說春秋秦穆公的幼女弄玉與蕭史曾「吹簫引鳳」至此。建築底部為高6.1米的磚砌台墩,東、西、北三面均設磴道,其上有殿宇四座,分為東、西、中三部分,中殿又分前後縱排兩座,東西殿內分別供三太白和三大菩薩,中部後殿內供無量佛[1]

鳳凰台

鳳凰台匾額,2012年9月
陝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所在咸陽市渭城區
分類古建築
時代
編號第二批,編號不詳
登錄1957年5月

1921年台上曾設專人鳴鐘報曉,1928年設圖書館、民眾教育館等,中國抗日戰爭時期台上設有防空監視哨,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曾作為中國共產黨的地下活動場所,1949年後相繼被用作市政府和文化館、圖書館等,現為文管所[2]

圖集 編輯

南面
南面
西南面
仰視

參考資料 編輯

  1. ^ 《凤凰台——咸阳古城明珠》. 楊波海. 咸陽日報. [2012-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2. ^ 《凤凰台的“红色记忆”》. 楊波海. 咸陽文物旅遊網. [2012-09-29]. [永久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