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寶月(502年—524年7月11日),字子煥河南郡洛陽縣(今河南省洛陽市東)人,魏孝文帝元宏之孫,元愉長子、母親是楊奧妃

生平

編輯

永平元年(508年)八月元愉宣稱魏宣武帝元恪被權臣高肇所殺,據冀州自稱皇帝,改元建平,立楊奧妃為皇后。同年九月,被尚書李平俘獲,押送京師途中自縊而死,楊奧妃生下遺腹女兒一年後也被處死。元寶月五兄妹以年幼免死,被削除宗室屬籍,幽禁起來,年僅7歲的元寶月負起了在監禁中安撫弟妹的責任。

宣武帝崩,靈太后施恩追封元愉為臨洮王,楊奧妃為臨洮王妃,五兄妹才得附於宗室屬籍,交給他們的叔叔元懌撫育。元寶月作為長子得以襲爵,改葬父母,追服三年。元寶月的叔叔元悅向元寶月索要元愉的服飾珍玩,元寶月沒有立刻滿足元悅的要求。元悅就召來元寶月,將他杖打一百下。當時元寶月還在為父親守喪,身體瘦弱,突然遭到毒打,幾乎被打死。元悅不斷呼喊元寶月「孩兒」,親自撫摸[1][2][3][4]

正光五年五月廿五日(524年7月11日),元寶月去世,虛歲二十三,皇帝下詔賜予持節、都督秦州諸軍事、平西將軍、秦州刺史,諡號孝王,孝昌元年太歲乙巳十二月辛未朔三日癸酉(526年1月1日)葬在父母墓側。長子元蒨四歲,次子元森兩歲,均年幼,由次弟元寶暉襲爵[3]

陳仲安等《北朝四史人名索引》第156頁曾懷疑元寶月、元寶暉為一人。但據元寶月墓誌,二人兒子信息不一,顯然不是一人。

家庭

編輯

兄弟姐妹

編輯

夫人

編輯

子女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魏書·卷二十二·列傳第十》:及清河王懌為元叉所害,悅了無仇恨之意,乃以桑落酒候伺之,盡其私佞。叉大喜,以悅為侍中、太尉。臨拜日,就懌子亶求懌服玩之物,不時稱旨。乃召亶,杖之百下。亶居廬未葬,形氣羸弱,暴加威撻,闕殆至不濟。仍呼阿兒,親自循撫。闕悅為大銼碓置於州門,盜者便欲斬其手。時人懼其無常,能行異事,奸偷畏之而暫息。
  2. ^ 《北史·卷十九·列傳第七》:及清河王懌為元叉所害,悅了無仇恨之意,乃以桑落酒候伺之,盡其私佞。叉大喜,以悅為侍中、太尉。臨拜日,就懌子亶求懌服玩之物。不時稱旨,乃召亶杖之百下。亶居廬未葬,形氣羸弱,暴加威撻,殆至不濟。仍呼阿兒,親自循撫。
  3. ^ 3.0 3.1 3.2 3.3 3.4 《漢魏南北朝墓誌匯編·魏故平西元王墓志銘》:魏故持節都督秦州諸軍事平西將軍秦州刺史孝王墓誌並銘」王諱寶月,字子煥,河南洛陽人。高祖孝文皇帝之孫,臨洮王愉之元子也。分光」霄極,毓彩璿池,南史有詳,斯焉可略。王幼含奇質,早程秀氣,既貌文舉於童年,」超子烏於稚日矣。孝悌醇至,體之自然,柔裕在躬,諒非矯飾。七齡喪考,八歲妣」薨,率由毀瘠,哀過乎禮。昆季嬰蒙,止於宗正,王撫慈群弟,有人長之顏焉。年十」有四,為清河文獻王所攝養。文獻王深愛異之。王事叔恭順,一同嚴父,掬於是」哀,友於彌篤。性和雅,有度量,九德兼脩,百行必舉,介然山峙,確乎難拔,敦詩悅」樂,博聞強記,宮牆累刃,峻碣重尋。夫其體仁足以長人,嘉德足以合禮,貞固足」以幹事,寬容足以苞物,浩浩乎其不可測也,汪汪乎其不可量也。所謂君子不」器,學無成名者焉。而摛文爽麗,風調閒遠,清襟外徹,黃中內潤,皦兮若冰,溫其」似玉,謙恭以接下,損挹以推賢。故可以方駕四豪,齊名八士者也。加以雄姿壯」偉,逸氣瑰殊,茲乃撥亂之巨才,濟世之洪器。嗚呼惜乎。王有容儀,善談謔,懷美」尚,蓄奇心,而幼離閔凶,未膺策命。然而遐邇傾注,咸以遠大許之矣。方騁力康」衢,與魏昇降,匡時翼化,燮調玉燭。豈其餘慶徒言,與善終謬,長乘弛禁,離倫肆」虐,秦緩𧇊方,天珍成釁。遂禍均滅性,痛深卒毀。以正光五年龍集甲辰五月廿」五日遘疾薨於第,春秋廿有三。皇上震傷,朝野灑泣。有詔贈持節都督秦州諸」軍事平西將軍秦州刺史。既而倫伊比陟,況魯侔禽,實宜均彼誓河,永傳龜玉。」今者王室多難,戎馬在郊,屏翰寄重,屬乎成器。雖珪瑞徒襲,猶錫以殊禮。故又」詔曰:新贈具官,皇宗王諱,帝孫孝令,望實隆重,早世淪英,宜加褒異。可葬以王」禮,餘如前贈。考行論德,諡曰孝王。以孝昌元年太歲乙巳十二月辛未朔三日」癸酉祔葬於先考王神塋之。乃作銘曰:」赫赫宗周,振振公族,天降赤蝦,爰啟英淑。譬彼文韶,倫斯武穆,器超瑚璉,質優」松竹。若桂之芬,如衡之馥,威而不猛,寬而能肅。奉先思孝,孔懷惟睦,操同柳下,」廉均夷叔。武略桓桓,文經鬱郁,既仁且智,令終有俶。方昇論道,燮政黃屋,驥跼」未遐,長途已蹙。為山非止,如何簀覆,謬離九橫,仍騫五福。一夢鈞天,終歌梁木,」往徂昔夏,今遷南陛。夕菟催輪,晨羲騖軸,題協既兆,窀塋已卜。皇情乃慟,式加」寵服,窮扉若掩,華燈罷煜。刊美泉隅,永貽陵谷,無絕終古,豈徒蘭菊。」皇妣楊妃,恆農人。父次德,蘭陵太守。祖伯念,秦州刺史。嬪南蘭陵蕭氏,齊太」祖高皇帝曾孫。父子賢,齊太子詹事平樂侯。息蒨、長褘,年四。蒨弟森、仲蔚,年二。
  4. ^ 《魏書修訂版校勘記·卷二十二·列傳第十·10》。闕仍呼阿兒,親自循撫。冊府卷七一三述元悅事有如下文字:「無故過杖京兆王倫(『愉字之訛』)子寶月,固雖離國,猶上疏諫曰:『伏聞殿下乃以小怒過行威罰,誠嚴訓有餘,而慈惠不足。當今主上幼沖,宰輔用事,履冰踐霜,兢兢業業,猶恐不濟,況肆意非彝,任情用事,欲保全福祿,其可得乎。昔龔遂去國,猶獻直言;韋孟離朝,不忘本國。況臣忝屬朝私,猥充謬舉,伏隸國僚,聞道有歲,敢不盡言。』悅覽之大怒。」御覽卷四五引後魏書亦有此段文字,個別字有異。按本書卷七十二陽尼傳附陽固傳雲固先曾為京兆王悅郎中令,及「汝南王悅為太尉,選舉多非其人,又輕肆檛撻,固以前為元卿,雖離國,猶上疏切諫。事在《悅傳》。」此段文字必本自此傳,疑即此處闕文,「仍呼阿兒,親自循撫」所說即是寶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