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克霍夫環形山

月球撞击坑

伯克霍夫環形山(Birkhoff)是月球背面北半部一座巨大的撞擊坑,約形成於45.5-39.2億年前的前酒海紀[1],其名稱取自美國數學家喬治·戴維·伯克霍夫(1884年-1944年),1970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准接受。

伯克霍夫環形山
克萊門汀號拍攝的伯克霍夫環形山
緯度58.45°N
經度145.65°W
直徑329.81公里
深度3.22公里
月面座標日出時156°
命名來源喬治·戴維·伯克霍夫

描述 編輯

 
LAC-19 區域圖
 
月球軌道器5號拍攝的西向斜視圖
 
伯克霍夫環形山的坑底,月球軌道器5號拍攝,面朝西。

該隕坑的西側和北面分別與羅蘭環形山斯特賓斯環形山相接壤、索末菲環形山則位於它的西北、它的東北緊挨着范托夫環形山、南面不遠處坐落了卡諾環形山[2]。該環形山中心月面坐標58°27′N 145°39′W / 58.45°N 145.65°W / 58.45; -145.65,直徑329.81公里[3],深度約3.22公里[1]

伯克霍夫環形山殘缺的坑沿現已成為一圈沿內壁升起的崎嶇斜坡,已磨損的外壁幾乎與坑外不規則的地形等齊。沿坑壁密佈了大小不同的撞擊坑,隕坑內也坐落有數座較為突出的隕石坑,其中西北內壁覆蓋着已侵蝕的衛星坑伯克霍夫 X、西南坑底坐落了伯克霍夫 Q,而它又通過一道低矮的山脊與東半側一對連環坑-伯克霍夫 K及伯克霍夫 L相連接、坑底北部是一對更小但也更年輕的衛星坑伯克霍夫 Z和伯克霍夫 Y。伯克霍夫環形山坑內地表除少數幾處相對平坦外,其餘地區地形則較為崎嶇。

衛星隕石坑 編輯

按慣例,最靠近伯克霍夫環形山的衛星坑將在月圖上以字母標註在它的中心點旁邊。

 
LAC-19 區域圖
伯克霍夫 緯度 經度 直徑
K 57.40° N 144.81° W 58.2公里
L 56.34° N 145.34° W 35.1公里
M 54.50° N 145.06° W 25.3公里
Q 56.19° N 151.07° W 45.4公里
R 57.28° N 153.41° W 25.7公里
X 61.62° N 150.42° W 76.6公里
Y 59.50° N 146.98° W 25.4公里
Z 60.98° N 145.88° W 28.6公里
  • 衛星坑伯克霍夫 K、伯克霍夫 L和伯克霍夫 Q約形成於酒海紀[1]
  • 衛星坑羅日傑斯特文斯基 X約形成於前酒海紀[1]
  • 衛星坑羅日傑斯特文斯基 Z約形成於哥白尼紀[1]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Lunar Impact Crater Database
  2. ^ Crater Birkhoff on the map LAC-19. (PDF). [2016-11-2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02-20). 
  3. ^ Directory of the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2016-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25). 

另請參閱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