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Dalt!歡迎加入維基百科!

感謝您對維基百科的興趣與貢獻,希望您會喜歡這裏。除了歡迎辭外,也請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政策
政策
GNU
GNU
版權問題解答
貢獻內容必須是您所著或獲得授權
同意在GFDL條款下發佈
手冊
手冊
問號
問號
有問題?請到互助客棧詢問,或在我的對話頁提出。別忘記:討論後要簽名,方式之一是留下4個波浪紋「~~~~」。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孔明居士 20:01 2006年11月13日 (UTC)

ISO 639代碼表 編輯

您好!我打算把 ISO 639代碼表中,「原來名稱」一段,移往語言列表,因為原本 ISO 639 標準內,並無「原來名稱」這一項的。移動過之後,我再打算把 ISO 639-1代碼表和 ISO 639-2代碼表合併。閣下覺得如何?--Hello World! 2008年7月14日 (一) 10:54 (UTC)回覆

不好意思,一直沒上線。我覺得有必要保留ISO 639-1代碼表,因為很實用,尤其是現在ISO 639-2代碼表已經移動到ISO 639 3字母代碼表。至於移動「自稱」,我沒有意見。Go ahead! Dalt (留言) 2008年8月19日 (二) 11:22 (UTC)回覆

Hi Dalt! ;) 編輯

Hi! How are you? Could you please help me add a couple of sentences to the Chinese-language (.zh) version of this interesting article?

Thanks so much! -Ivana Icana (留言) 2008年9月6日 (六) 20:56 (UTC)回覆

Sure. What do you want to add? Dalt (留言) 2008年9月6日 (六) 21:02 (UTC)回覆

關於黑傣白傣 編輯

黑傣、白傣同住金平縣,使用的字母也一樣。前者自稱傣擔(dan),後者自稱傣端(duan)。我認爲是口音上的細微差別,可能還有社會階層的差別。按中國官方資料公佈,傣族只有四種古老的文字:傣綳文、西雙版納傣文、德宏傣文、金平傣文。我認爲,金平傣文是黑傣和白傣的共有文字,可能某些字母的發音有點口音差異--柳漫 (留言) 2008年12月13日 (六) 20:16 (UTC)回覆

謝謝提醒。擔([dam]陰平)的意思是黑,端([dɔn]陰去)的意思是白,是兩個不同的詞,不是口音的差別。我同意傣擔語傣端語很相近(比如聲母的區別只是傣擔語里沒有[x][cʰ][pʰ]這三個聲母),但是這兩種語言(或者方言)有不同的ISO 639-3語言代碼(blt、twh),有必要保留這兩個條目。關於傣擔語和傣端語的共同文字(字母表),ISO 15924文字代碼Tavt,建議單獨創建一個條目。 Dalt (留言) 2008年12月14日 (日) 05:01 (UTC)回覆

大理的稱呼 編輯

guip het 不僅僅是劍川方言的稱呼,而是大理這個地名的白語稱呼。現在白語方言裏的Da lit是借自漢語的,而Dab lit的念法則是讀書音。實際上在白族地區,很多地名都有漢、白兩套稱呼,入文的都是漢語名,口語則常用白語名。比如劍川的石龍村,白語叫gua zix baid, 發音完全挨不上(直譯大致可以譯為杆子坪),明顯是分開起名的。有些地名則是漢語說法是現代音,白語說法是古漢語發音。比如鶴慶,白語稱為hhop kait, 其實是中古漢語「鶴慶」的讀音(鼻音有脫落)。 另外,劍川的白語稱呼應該是yit dut(古白語,意為有水的地方,文獻中為義督賧), Jinpcuinl 實際是漢語名的讀音。

Arnomba (留言) 2009年5月2日 (六) 02:59 (UTC)回覆

需要您的意見和建議 編輯

漢字文化圈語言專有名詞的中譯規則的草案剛剛完成,尚需要進一步的完善和討論以獲得社群的共識。如果可以的話,懇請您閱覽一下這個提案,我們非常需要您的意見和建議以讓它更完善。非常感謝!--서공・Tây Cống・セイコゥ (相談 / / ) 2009年5月31日 (日) 08:33 (UTC)回覆

誒話 編輯

「另外,廣西融水的誒話(又稱五色話)(eee)是一種侗水語支的語言和土拐話(廣西平話的一種)的混合語,誒人被識別為壯族。」有來源嗎?如果有的話,添加之並請修改en:E language。另在中國為識別族群及其英文條目中添加。謝謝!

模板:中國語言中給你回復了。

P.S.:模板:中國語言其實處於半保護狀態,你是可以編輯的。 ——虞海 (留言) 2009年6月24日 (三) 13:06 (UTC)回覆

原來是這樣,謝謝!關於誒話我會儘快查一查的。Dalt (留言) 2009年7月2日 (四) 18:42 (UTC)回覆

誠意邀請你到優良條目候選投票 編輯

我參與編輯的一個條目正在優良條目候選當中,條目名是弗洛克,無論你支持或者反對,請到這裏發表你的看法。打擾了。--Caiguanhao (留言) 2009年7月29日 (三) 14:07 (UTC)回覆

質詢,請細述 編輯

你好,由於你最近的編輯實在太Bold了,以至讓我無法接受,所以特地來質詢:

  • 「台語支和壯傣語支既不是簡繁對應,也不是地區詞對應,而且在條目里已作說明」:具體是什麼?
  • 「因為台語比壯語和傣語都更有概括性」,「台比壯更有代表性」:
  • 請問維基百科是使用常用名稱還是應該依個人口味認定「應該」使用什麼名稱?
  • 是不是我也可以把壯侗語系移動到壯侗語族,把苗族移動至赫蒙族,把Mount Everest移動到Qomolangma?

另外,好像「仡央語群」才是通用的名稱。
——虞海 (留言) 2009年12月1日 (二) 06:08 (UTC)回覆

你好,很高興能和你討論。

  • 「台語支和壯傣語支既不是簡繁對應,也不是地區詞對應,而且在條目里已作說明」。我是說不應該濫用簡繁和地區詞轉換的功能。台語支(台語支)無論簡體、繁體,無論在大陸還是台灣,都是通用的名稱。台語支和壯傣語支哪個更通用可以討論,但是不應該用字詞轉換來解決這個問題。
你還是沒說為什麼台語支和壯傣語支不是「地區詞對應」。在我所見到的資料里,「台語支」在中國大陸是偶見名稱,而非通用名稱。——虞海 (留言) 2009年12月2日 (三) 07:22 (UTC)回覆
謝謝回復。「台語支」一稱在大陸很常見。我下面舉的兩本書都是大陸關於侗台語的主流出版物,通篇都用「台語支」。如果你看到有更多更權威的專業文獻用「壯傣語支」,請舉例說明。Dalt (留言) 2009年12月4日 (五) 22:48 (UTC)回覆

維基百科的命名慣例之一是使用常見名稱。「侗台語系」就是常見名稱,關於侗台語的專論《侗台語族概論》(梁敏、張均如)、教材《侗台語概論》(倪大白)都用「侗台語」指侗台語系的所有語言。「壯侗語系」是比較陳舊或者重點談中國語言或漢藏語系時的名稱,在全面介紹侗台語系的文獻中很少用。

那是因為在大陸仡央語群的歸屬有爭議,有人認為它包含於侗台語族,有人認為它不包含於侗台語族。跟你所說的「侗台語系」(壯侗語系)沒什麼關係。——虞海 (留言) 2009年12月3日 (四) 03:25 (UTC)回覆
在大陸就很少有人用「壯侗語系」這個說法。所謂「漢藏語系壯侗語族」(馬學良《漢藏語概論》)或者「漢藏語系侗台語族」(《中國的語言》),都是指侗台語系,包括仡央語群。這個我已經在Talk:侗台語系里解釋過一次。Dalt (留言) 2009年12月4日 (五) 22:48 (UTC)回覆
  • 「台比壯更有代表性」。我是在解釋為什麼侗台語系比壯侗語系更合理。合理性和「個人口味」不是一回事。而這種合理性正是上面說的文獻裏「侗台語」更常用的原因之一。
「合理」為標準……那我認為Qomolangma比Mount Everest合理:「Qomolangma比Everest更有本土性」,我也可以這麼去改?「台比壯更有代表性」,台比壯還更有歧義性呢,為什麼不提?——虞海 (留言) 2009年12月2日 (三) 07:18 (UTC)回覆
  • 「是不是我也可以把壯侗語系移動到壯侗語族」?在中文文獻中「壯侗語族」比「壯侗語系」常用很多。你這個反問恰恰說明「常用」並不是命名的唯一標準,合理性也是必須考慮的因素。
壯侗語族壯侗語系「合理」,因為壯侗語族與漢藏語系聯繫「緊密」~~~——虞海 (留言) 2009年12月2日 (三) 08:12 (UTC)回覆
不好意思,我沒懂你的意思。你是傾向於「壯侗語系」還是「壯侗語族」?你第一次的反問好像是傾向於「壯侗語系」的。Dalt (留言) 2009年12月4日 (五) 22:48 (UTC)回覆
  • 「把苗族移動至赫蒙族」?這個既不符合常用原則也不合理。不合理的原因:一、赫蒙族只是苗族的一部分;二、「赫蒙」這個名稱本身不合理,「赫」在本族語裏實際不發音。

關於我寫的「仡央語族」條目,這個名稱既不常用也不合理。我一直在猶豫該移動到「仡央語支」還是「仡央語群」。這兩個名稱都有一些人用。Dalt (留言) 2009年12月1日 (二) 08:25 (UTC)回覆

"不好意思,我沒懂你的意思。你是傾向於「壯侗語系」還是「壯侗語族」":我只是舉例說明你個人認為的「合理」只是你的個人口味而已,就像一些大陸學者認為壯侗語族壯侗語系一樣,又如「Qomolangma比Mount Everest合理」。我認為壯侗語族壯侗語系哪個更合理無關緊要。
赫蒙族既不常用也不合理也不過是你的口味:我完全可以說赫蒙族是苗族的絕大部分,而苗字具有歧視性等理由(當然,按官方的說法,「苗」是自稱,但這個自稱在苗語裏偏偏就找不到……)。
關於常見性的問題,你總是一本書一本書的提,在漢藏語系中掛載侗台語族並代表壯侗語系的書我見過,不過那倒像是「中西合璧」的表現:借「漢藏語系壯侗語族」(相當於你說的侗台語系)的「意」和「壯侗語系侗台語族」(相當於你說的侗台語族)的「文」生成了「漢藏語系侗台語族」的模糊概念,經常表示前者,有時也表示後者,時而還討論討論「仡央語群」屬不屬於「漢藏語系侗台語族」的問題,諸如此類。後來我就乾脆Google一下那個常用,還是「壯侗語族」和「壯傣語支」,為中立性考慮升格「壯侗語族」為「壯侗語系」,為避免「經常表示前者,有時也表示後者」的問題根據英文Kam-Tai構造「侗台語族」的概念,就是你Be Bold之前的狀態。——虞海 (留言) 2009年12月10日 (四) 06:25 (UTC)回覆
  • 如果我沒理解錯,你和我一樣是支持把「壯侗語族」升格為「壯侗語系」的。但是比起「壯侗語族」來,「壯侗語系」這個說法非常罕見,所以看來你也同意維基百科可以不用最常見的名稱。
  • 其實你說的「中立性」正是我說的「合理性」的一部分。別人一樣可以說「壯侗語系」比「壯侗語族」更「中立」只是你的個人口味而已。你給出的「升格」、「構造」的理由,即便不算原創研究,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個人口味(或者叫合理性、中立性)。所以扣「個人口味」的帽子對討論一點幫助也沒有。
  • 我們討論的基礎應該是可靠的來源。根據可供查證方針,谷歌搜尋是不能算數的。這項方針里的一句原話是:「最可靠的來源是……著名出版社出版的雜誌、期刊、書籍」。所以我不斷舉出專業著作支持我的論點。
  • 在你沒舉出可靠來源的情況下,我的論據論證已經足夠充分了。再說一點供你參考。壯族是個台語民族,「壯」是一個嚴格包含於「台」(Tai)的概念,所以用「壯侗」來表示一個比「侗台」更大的概念是不合邏輯的。

Dalt (留言) 2009年12月12日 (六) 05:11 (UTC)回覆

  1. 我對把「壯侗語族」升格為「壯侗語系」並無態度,或持半中立態度,但我說過,這並不重要;
  2. 注意到所謂的「升格」事實上是中文的特殊性造成的,語系、語族在英文中都是language而不是language family等,因此,這種「升格」把「一隻豬」改為「一頭豬」一樣,都是「a pig」的意思,不影響名稱的常見性——換句話說,習慣使用「壯侗語族」的人在閱讀新名稱時一點也不會覺得有變化,正如習慣說「一隻豬」的人在閱讀「一頭豬」的時候一點也不會覺得有變化一樣。但是,把壯侗語系改為侗台語系再閱讀的時候就不一樣了,好比把「一頭豬」改成了「一頭肥肥的鼻子上凸的喘着粗氣的偶蹄目動物」,把「a pig」改成了「a swine」一樣,會改變人們的閱讀習慣。
  3. 現在的問題是,何謂「最權威」,現在的專家一大把一大把的,這得有個標準,然後才能到圖書館去有目的的查閱文獻;
  4. 你說的那個「壯嚴格包含於台」的論據我認為不成立,因為「藏」也是嚴格包含於「藏緬」的概念,難道你也要把漢藏語系改為漢藏緬語系嗎?況且台這個字過去並不多見,近年來不知是誰從英文翻譯過來的,本身就具有歧義性,如果是古人翻譯很可能會翻譯成「泰」或「傣」,作為條目名稱非常容易給人造成誤解。——虞海 (留言) 2009年12月12日 (六) 06:50 (UTC)回覆
還有,專業著作確實是可靠來源,但用什麼來代表名稱的常用性?難道你也認為中國寫了篇文章,說藏族人享有珠峰的命名權,西方人就會老老實實地把Mount Everest移動到Mount Qomolangma?要真是那樣的話,你到英文Wiki里去討論去吧(證明給我看看:-)),說要使用合理性作為條目命名的標準。
「壯侗語系」這個名稱還具有一定程度的中立性,這個名稱無論是認為「屬於漢藏語系」的人還是認為「不屬於漢藏語系」的人都可以接受。——虞海 (留言) 2009年12月12日 (六) 07:03 (UTC)回覆
  • 我同意語系語族的區分是漢語的特殊性造成的。但是我們整個關於命名的討論都是漢語的特殊性造成的。西方語言裏這個語系當然是叫Kradai,或者Tai-Kadai,不會叫Zhuang-Dong,也不會叫Cueng-Kam。
  • 語系和語族的區分在漢語裏是相對重要的。我不同意你說的「認為屬於漢藏語系的人還是認為不屬於漢藏語系的人都可以接受」壯侗語系這個名稱。認為屬於的人肯定會說「壯侗語族」和「侗台語族」。沒有人會在漢藏語系之下再列一個壯侗語系作為漢藏語系的分支。
  • 查文獻當然要有目的。研究侗台語系的專家也不算太多。我舉的參考書都算比較權威的了(那本教材除外)。你如果舉出別的文獻和我舉的文獻矛盾,我們可以討論權威度的問題。但是現在的情況是你沒有舉出任何文獻支持你的論點,大有原創研究嫌疑。
  • 漢藏兩個字和藏緬兩個字比較,藏字是一樣的,而漢和緬沒有包含關係,所以邏輯上沒有問題。壯侗兩個字和侗台兩個字比較,侗字是一樣的,而壯包含於台,所以壯侗從名稱上看包含於侗台,實際正好相反。這就跟用「載瓦藏語系」來稱呼漢藏語系、「載瓦藏語系包含藏緬語族」一樣不合邏輯。
  • 台(Tai)這個字出現很早。鑑於你對圖書館存有顧慮,我舉網上能查到的例子:谷歌圖書可以查到李方桂(這個絕對是侗台語系的權威了)1940年寫的《龍州土語》,用的就是台。那個時候泰國叫暹羅(Siam)、泰語叫暹羅語,1949年才改成泰國、泰語(Thai)。台語民族最普遍的自稱,無論是泰語ไทย一詞還是其他語言的同源詞,都是個陽平聲字,在古台語裏是個濁聲母的平聲字(對應中古漢語的定母平聲字),和「台」正好對應。泰和傣這兩個字反映了現代讀音的差異,不能起到概括作用。
  • 你已經是第三遍舉珠穆朗瑪峰的例子。我從來不認為Qomolangma(應該按文字拼成jo mo glung ma,因為涉及多種藏語方言)比Mount Everest合理,珠峰又不是屬於藏族人的。而且單從常見性上你的類比也很難成立。首先珠峰和侗台語系的使用情況相差很多,珠峰因為它的知名度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而侗台語系是個專業術語。所以關於侗台語系的可靠來源是專業文獻,而關於珠峰的來源則廣泛很多。退一步說,就算把珠峰和侗台語系都作為專業術語來對待,研究珠峰的英語專業文獻裏通用的說法就是Mount Everest,而研究侗台語系的中文專業文獻裏通用的說法就是侗台語系/族。

Dalt (留言) 2009年12月12日 (六) 09:15 (UTC)回覆

  • 注意我從來沒有反對過從圖書館查找文獻,相反我認為那是最主要的文獻來源。只是即使我查到了相應文獻,還會有「用哪個不用那個」的問題;
  • 關於「台」字的來源與「壯侗」的使用面,我準備去查些書籍和論文,不過那是下周的事了(目前貌似有一篇博士論文是使用的壯侗語系);
  • 應該拼成Qomolangma和jo mo glung ma是藏文拼音與威利轉寫那個好的問題,它們一個表音一個表形,該用哪個是語言學家的事,但從詞源的角度我們可以認為Qomolangma=jo mo glung ma………………跑遠了;
  • 我舉珠穆朗瑪只是個例子,並不是說二者可以完全類比,既然你那樣那我再舉一個,英文Senkaku Island,值得就是釣魚臺,為何不用Diaoyutai, Diaoyu或Penacle?難道是因為Senkaku這個名字比較合理嗎?
  • 載瓦藏語系當然不行,因為他們同屬一個語族,而其未涵蓋部分(漢語)的重要性超過載瓦語;但是,「壯侗」就不同了,壯侗語系中的「壯」代表「壯傣」正如漢藏語系的「藏」代表「藏緬」一樣;所以,既然我們不用說「漢藏緬語系」,也就不用說「壯傣侗語系」,以及不用說「台侗語系」,亦即不用說「侗台語系」。
  • 得啦,等我找完了文獻再討論吧。——虞海 (留言) 2009年12月15日 (二) 08:06 (UTC)回覆
正在查文獻,估計過不了多久就能繼續討論了。——虞海 (留言) 2009年12月21日 (一) 07:43 (UTC)回覆

我不明白你反覆舉「漢藏緬語系」和我們的討論有什麼聯繫。語系的名稱和語族的名稱互不包含是很常見的現象,然而語系的名稱嚴格包含於語族的名稱就不合邏輯了。中文維基原來的狀態是「壯侗語系侗台語族」。從名稱上,壯嚴格包含於台,所以壯侗語系包含侗台語族不合邏輯,這個我已經解釋過很多次了。如果你認為我說的不對,請舉出其他常見語系裏語系名稱嚴格包含於語族名稱的例子。Dalt (留言) 2009年12月25日 (五) 07:47 (UTC)回覆

(:)回應 還一個例子:英語中Hmong-Mien:Hmong嚴格包含於苗(en:Miao languages),但Hmong-Mien依舊在使用。所以閣下所說的「嚴格包含」論並不成立。—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虞海對話貢獻)加入。 2011年1月5日 (三) 07:01 (UTC)回覆
Hmong雖然嚴格包含於Miao,但是Mien並不包含於Miao。和你所支持的壯侗語包含侗台語毫無相似性。Dalt (留言) 2011年2月24日 (四) 02:09 (UTC)回覆
但是Hmong+Mien嚴格包含於Miao+Yao。—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虞海對話貢獻)加入。 2011年3月18日 (五) 14:16 (UTC)回覆
那麼,Daic還嚴格包含於Kam-Tai,照樣做Kam-Tai的上位概念。—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虞海對話貢獻)加入。 2011年3月18日 (五) 14:16 (UTC)回覆
  您好,Dalt。您在Talk:壯傣語支‎有新的留言或與您有關的訊息。
您可以透過移除{{Talkback}}隨時移除本通知

英語維基關於有爭議地區的名稱有他們的慣例(一般傾向於實際佔領方)。這個和我們這裏說的語言分類的名稱沒有什麼可比性吧。不知道你為什麼不停地舉不相關的例子。Dalt (留言) 2009年12月25日 (五) 08:00 (UTC)回覆

中古漢語 編輯

您好,您對中古漢語條目進行了擴充。 但擴充的內容顯然不是國際音標。而這中專業討論,必須使用國際音標而不能使用拼音。因為根據拼音的話一個字母背後可以有許多音標對應。 希望您能修改一下。否則我覺得這種內容應該刪除。 謝謝。--ZHU Yeyi (留言) 2010年2月15日 (一) 09:55 (UTC)回覆

白一平和Stimson的拼音使用比較廣泛(Stimson的拼音被收入Unihan數據庫),我認為有必要保留。我增加了一行說明,以明確擬音和拼音的界限。Dalt (留言) 2010年2月21日 (日) 09:32 (UTC)回覆
拼音估計不會就這兩種吧?使用很普遍?不太相信。
有些設計很爛吧。比如日母,ni,ny聯拼的話都會有隔音問題。*ny*=*n+y*? *+ny*?*nj*=*n+j*? *+nj*? ny之後介音標不標?
Stimson的拼音沒有韻母表?派什麼用處?
請你起碼註明資料來源。如果別的網友不反對。謝謝--ZHU Yeyi (留言) 2010年2月23日 (二) 11:09 (UTC)回覆
資料來源列在條目的註釋2里。韻母表是有的,如果您有興趣可以幫忙錄入。我也不喜歡Stimson的拼音,但是Unihan資料庫收入的唐代語音正是Stimson的拼音,所以還是有用的。Dalt (留言) 2010年3月27日 (六) 22:38 (UTC)回覆

邀請您參加第八次動員令 編輯

   次動員令邀請函
 
查查資料,完善條目!

親愛的維基百科用戶Dalt您好:

為了提升中文維基的條目數量及品質,第八次動員令會於2010年7月1日開始,8月28日結束,我們竭誠邀請您積極參與。

本次動員令分為大、中、小動員令,中動員令的四個主題分別是世界各地自然與自然科學最多語言待撰寫條目基礎條目,小動員令的二個主題分別是戰爭及軍事武器以及侵權待拯救條目

  • 請收到此邀請函的維基人,利用 {{subst:動員令/8}} 指示,將此動員令轉貼到其他還未收到此動員令的維基人討論頁上,如果您由於各種原因不能響應本次動員令、積極建立新條目,也請幫忙散發動員令,因為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歷次動員令成敗之關鍵,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升維基的服務及品質!感謝您
邀請人:Berting Li (留言) 2010年7月4日 (日) 01:47 (UTC)回覆

南北朝參選特色條目 編輯

南北朝正在評比特色條目候選。由於參與人不多,不知擁有相關知識的你能不能前往評定或給予建議呢,謝謝你--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10年9月17日 (五) 01:53 (UTC)回覆

唐朝參選特色條目 編輯

唐朝正在參選Wikipedia:特色條目候選/唐朝,唐朝包含文化各段落已大幅擴充,量足質精,本條目堪稱傑作,絕對可以成為特色條目,希望閣下能前往關注評選並支持辛苦的編者,謝謝。--吟遊詩人~安可 留言請按此  2011年1月1日 (六) 03:05 (UTC)回覆

拉藏汗 編輯

您好,請問:

閣下添加的蒙文可靠嗎?為什麼「汗」是短元音呢?—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虞海對話貢獻)加入。 2011年12月3日 (六) 08:01 (UTC)回覆

另外,西里爾蒙文中有「Лх」這個組合嗎?—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虞海對話貢獻)加入。 2011年12月3日 (六) 08:02 (UTC)回覆

有這個組合的,轉寫藏語專用,比如拉薩Лхасmn:Монголын хаан, хангуудын жагсаалт#Хошуудын удирдагчид把拉藏汗寫成Лхазан хаан,但把他爸寫成хан。從清朝的角度,他們肯定都只是汗(蒙古語ᠬᠠᠨ西里爾字母хан),不是皇帝(蒙古語ᠬᠠᠭᠠᠨ西里爾字母хаан)。至於拉藏汗自己有沒有僭越稱帝,我就不知道了。Dalt (留言) 2012年2月27日 (一) 03:34 (UTC)回覆

合併問題 編輯

已回應台端這項討論,歡迎繼續--123.202.64.17 2011年12月12日 (一) 06:08 (UTC)

歷史提升計劃邀請函 編輯

 
歷史提升計劃邀請函

Dalt,您好

歷史條目質量提升計劃已經進入第三期了,本計劃旨在提升歷史相關條目的質量,範圍涵蓋歷史、國家、文明、文化、專門史、歷史事件、制度、戰役等等與歷史相關的條目。 內容包含:

  • 提供合作寫作平台,你可以在這裏尋找一同寫作的夥伴單一條目提升計劃),或是開啟主題式的寫作(一系列條目計劃)。
  • 發表優秀條目,如果你有寫的不錯的歷史條目,可以在提報貢獻發表你努力撰寫的條目、列表或圖片
  • 討論歷史條目,如果你在寫作時發生相關歷史疑問或爭議,也可以在歷史條目探討與問題解決發表問題,讓許多同好一同解決問題。

期盼您能加入我們提升質量的行列,一同改善或創建更高品質百科條目。收到此邀請函的維基人,可使用{{subst:歷史提升計劃/邀請2}}語法張貼至您認識的維基人對話頁,將此消息廣為推介來共襄盛舉,謝謝。

為了提升中文維基百科各領域的條目數量及品質,歡迎您參與其他子計劃,請參閱主計劃說明。謹祝編安。


{{subst:#if: |邀請人:

邀請人: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12年2月26日 (日) 03:36 (UTC)回覆

關於元朝皇帝尊號一事,主要是User:Eaglewanli所編[1],建議可以和他討論。另外,其實貼在那裏很少人會知道,建議貼在歷史提升計劃內或是條目探討、或是元朝的討論頁內。--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12年2月26日 (日) 03:36 (UTC)回覆

蒙古語裏汗(蒙古語хан)比皇帝(蒙古語хаан)要低一級,我在討論:元朝里解釋了。хаан這個詞就是皇帝的意思(現代蒙古語裏把宋朝明朝、外國的皇帝都叫做хаан),而且元朝官方就把它翻譯成皇帝,甚至元朝以前就是這麼翻譯的了(比如忽必烈的信),我們沒必要再原創翻譯。而且契丹語女真語滿語里皇帝一詞都類似хаан,難道遼朝金朝清朝的皇帝也要稱為汗或者可汗嗎?Dalt (留言) 2012年2月27日 (一) 03:01 (UTC)回覆

關於這些,請問有相關書籍說明這件事嗎?我想要看一下,謝謝你--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12年2月27日 (一) 13:12 (UTC)回覆

不知道你問的是不是這些。Dalt (留言) 2012年2月28日 (二) 01:57 (UTC)回覆

關於烏薩爾汗,我是參考s:新元史/卷026中的「弟脫古思帖木兒嗣,惠宗第二子也,改元天元,在位十年,國語曰烏薩爾汗。自脫吉思帖木兒以後世次,詳《宗室世表》。」,如果真實的新元史並非如此則煩請修正,謝謝你。另外,由於帝王列表時常被人認為有原創之嫌,所以現在改採有爭議的地方,一定要以有根據、有來源出處才可以放上。而且如果有分歧之處主流與非主流都要附上才可以,不然是不行的。--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12年3月11日 (日) 02:10 (UTC)回覆
關於北元帝王的部分,因為我手邊沒有資料,所以只好先刪除。如果有來源出處再補上。
至於汗、可汗或是皇帝之稱,這點我需要再查證,目前還在找專門介紹蒙古與元朝帝系的書籍,這樣才有統一使用的標準書作為參考--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12年3月11日 (日) 02:14 (UTC)回覆
關於卓里克圖恩克可汗,這點我不是很清楚。如果確實有兩個人,那是不是可以附上來源出處在帝王列表上呢?謝謝你--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12年3月11日 (日) 02:17 (UTC)回覆

關於契丹文字 編輯

感謝提醒,由於之前(距離第一次接觸有十幾年了)了解到的資訊中由於過少或錯誤,所以導致了對大、小二者上的一些錯誤記憶。直到去年得到大量信息後方才改變了一些錯誤的知識,但是沒有記得回來對之前的修改進行改正。在此對你的提醒表示感謝。--Jyu..(عشق، مانند لوتوس). 2012年4月5日 (四) 12:08 (UTC)回覆

感謝提醒 編輯

  知識提醒特別獎
感謝您對他人知道的錯誤提醒。--Jyu..(عشق، مانند لوتوس). 2012年4月5日 (四) 12:13 (UTC)回覆

Manchu Wikipedia 編輯

Anda, si saiyūn? 我看到安達似乎也對建立一個滿語維基百科很感興趣,這次我找到了幾個滿語母語者和流利使用者希望再次衝擊滿語維基百科的轉正。如果您仍然對此感興趣,請持續關注滿語維基百科申請頁面[2] 謝謝!祝一切順利!--Šolon留言2012年8月9日 (四) 01:47 (UTC)回覆

謝謝你的留言。我不明白為什麼要把滿文換成拉丁字母。你的摘要說「I make the move because there is a big problem to display the vertical Manchu scripts correctly, we are about to writing articals in Möllendorff romanization of Manchu language, or the...」。實際上現在滿文字體的支持已經越來越好,請問你說的big problem在哪裏?Dalt留言2012年9月26日 (三) 05:48 (UTC)回覆
問題依舊很多,比如火狐里仍然不能正常顯示,在其他瀏覽器中內容雖然大都能夠支持,但目錄和一些標題欄中仍然無法支持豎寫,看起來依舊怪怪的,所以在技術方面還是沒有達到完善。當然,作為自己民族的語言,能夠使用滿文我當然還是希望使用滿文,我中文英文的維基用戶頁也都是這樣做的。另外,我覺着滿文和拉丁滿文分離成兩個百科,這樣不同意見者之間也能夠減少很多不必要的爭議。--虎墩兔留言2012年9月26日 (三) 16:33 (UTC)回覆
個人覺得橫寫滿文也比拉丁字母強。分離成兩個百科並不現實,語言委員會不會同意。我覺得現階段條目中可以滿文和拉丁字母共存,不必把原有的滿文都刪掉。Dalt留言2012年9月28日 (五) 05:39 (UTC)回覆
個人可以接受共存。建議以這樣的方式共存,最重要的正文部分是已經可以完全支持豎寫的地方,在這裏使用滿文;而不能支持豎寫之處暫用拉丁,以待技術問題得到解決。不建議橫寫滿文,因為這不是為一種文字。至於火狐的顯示問題可以不作考慮。--插漢虎墩兔憨留言2012年10月10日 (三) 19:28 (UTC)回覆

邀請您參與條目質量提升活動 編輯

Dalt您好:
 為了提升中文維基百科的條目數量及品質,條目質量提升計劃已經重新啟動並已大幅改版,成為多元化型態子計劃方式展開,相信您的支持,將有可能會成為維基成長的重要助益,若您對於一些條目品質現況感到不滿,或者對於某些主題條目需要關注提升,竭誠歡迎您參與子計劃之協作條目,或者至計劃發起處 發起子計劃。若您支持該計劃請先至此 簽名,或至討論頁提出一些建議或問題。總之,這是可自由發起條目補強協作的相關平台,歡迎任何人(包含IP用戶)在該計劃提出協作請求或者幫忙協作,這比起在一兩個同好之間對話或條目討論頁互動性更佳。

根據過去經驗,計劃的成敗關鍵在於消息是否散佈開來,請將此消息繼續推介給你您認識的維基人,若要發邀請函,可以使用以下代碼:{{subst:QA/邀請}}張貼在對方的對話頁中,感謝您的義舉。

邀請人:RekishiEJ留言2012年9月26日 (三) 12:26 (UTC)回覆

目前票選中的主題:武俠小說提升計劃 - 人文提升計劃 - 新聞相關 -南極地理條目提升計劃 -颶風主題計劃 -哈利波特條目提升計劃

目前進行中的主題:

更多候選主題


關於TOTW候選 編輯

目前該頁面仍有若干重要、篇幅不長但語文版本數目過少(少於十個)的候選只有提名人投票或反對票佔總票數三分之一以上,如en:Baseball statisticsen:20-20-20 cluben:30-30 cluben:40-40 cluben:Sense About Scienceen:2005 Cronulla riotsen:Christopher Pooleen:Super Meat Boyen:Creation of Yugoslaviaen:Consultative Group on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Researchen:Habitual offenderen:List of computer criminalsen:Essay millen:List of airports in Finlanden:Learned pigen:Sluggishly progressing schizophreniaen:Crime Does Not Pay (comics)en:Education in Cubaen:Hanung Bramantyoen:United States Office of War Informationen:Augustus Le Plongeonen:Coelopleurus exquisitusen:Blackwater Baghdad shootingsen:Low-definition televisionen:Cyclone Tracyen:United for Peace and Justice,希望你能參與TOTW候選投票,畢竟先前已經有一些這類的候選落選(如en:Fear of youthen:Fear of crimeen:British comicsen:United States of Africaen:Artistic licenseen:Customer experienceen:List of deadly fungien:Genna crime familyen:Go Ask Aliceen:Four Freedoms (Norman Rockwell)en:Sino-Albanian spliten:Physics and Star Warsen:CD-Texten:LGBT tourismen:Smart poweren:Second Superpoweren:Nomenclature codesen:Basketball (ball)en:Kick-Ass (comics)en:WoWWikien:Asian Centuryen:Lucifer Chuen:Image stitchingen:Google Chrome Frameen:Cloud gamingen:Thaificationen:Intel 440BXen:Socialism (Marxism)en:Crony capitalismen:Historiography and nationalismen:Anarchism and nationalismen:Michael P. Fayen:Yamazaki Ansaien:Yoshinogari siteen:Shinbutsu bunrien:Independent bookstoreen:alt.religion.scientologyen:Control messageen:Malaysian Malaysiaen:iLooen:ESPN Radioen:Bulbous planten:Houston Museum of Natural Scienceen:Military of Austria-Hungaryen:Visual musicen:List of murderers by number of victimsen:Lee Kwon Muen:Generation Killen:Private defense agencyen:Private intelligence agencyen:Navy Yard, Washington, D.C.en:River Toneen:Canoe River train crashen:Site-specific browseren:Newspaper theften:Christianised sitesen:Tableless web designen:George B. Posten:File vieweren:4DOSen:Coconut doughnuten:The central scienceen:Difference between chemistry and physicsen:1 + 2 + 4 + 8 + · · · en:Artificial scarcityen:Kurt Chew-Een Leeen:McMartin preschool trialen:Day-care sex-abuse hysteriaen:Press Associationen:Eric Eldreden:Collier's Weeklyen:Linguistic Society of Americaen:Diary of a Camperen:Armed Forces & Societyen:Mary Ellen Wilson等),而TOTW就是每週各語文版本維基百科翻譯二個條目(2010年第8周以前是一個條目)以擴充各語文維基百科收錄範圍的計劃,這類條目的落選對不少語文版本維基百科是大憾事,我不希望類似案例重演。--RekishiEJ留言2012年9月26日 (三) 12:26 (UTC)回覆

辛苦了,致敬! 編輯

Wikipedia:互助客棧/條目探討/存檔/2013年1月#懇請某些好心人不要再往條目中添加自認為正確的傳統蒙古文了。--114.132.245.9留言2013年1月26日 (六) 15:44 (UTC)回覆

韓日-琉球語族好像不滿足關注度 編輯

韓日-琉球語族好像不滿足關注度,不知閣下怎麼看,可否提刪?

類似的概念已在扶餘語系中的白桂思假設(Japanese–Koguryoic hypothesis)中給出。--118.186.196.131留言2013年12月20日 (五) 17:07 (UTC)回覆

苗語湘西方言 編輯

你把苗語湘西方言的東西次方言寫反了(汗)。--110.96.227.34留言2014年5月8日 (四) 18:16 (UTC)回覆

拜託!幫忙完成吧!

夏爾·馬特頁面存廢討論通知 編輯

 

您好,您先前創建或編輯的頁面「夏爾·馬特」已被提出存廢討論正在討論該頁面的存廢
維基百科非常歡迎您的編輯,但請先看看編輯幫助維基百科不是什麼,以免犯了常見的錯誤
如果您想取回已刪除頁面的內容,您可以前往已刪除內容查詢。如需對刪除結果上訴,請在存廢覆核請求處按格式提出請求,多謝合作!
幫助:互助客棧刪除指導存廢覆核請求IRC聊天頻道--Zhxy 519留言2018年6月2日 (六) 21:26 (UTC)回覆

Talk:夏爾·馬特的快速刪除通知 編輯

 

您好,您創建的頁面被提出快速刪除,該條目很快會由管理員進行覆核並決定是否保留。
維基百科非常歡迎您的編輯,但請先看看編輯幫助維基百科不是什麼,以免犯了常見的錯誤

如果您想取回已刪除頁面的條目內容,您可訪問已刪除內容查詢或者至存廢覆核請求處提出申請,多謝合作!
幫助:互助客棧 · 刪除指導 · 存廢覆核請求 · IRC聊天頻道--傀儡殺手MCC214不做維基百科的persona non grata和MXYZPTLK#我做了甚麼? 2018年8月3日 (五) 09:00 (UTC)回覆

Template:Redirect3頁面存廢討論通知 編輯

 

您好,您先前創建或編輯的頁面「Template:Redirect3」已被提出存廢討論正在討論該頁面的存廢
維基百科非常歡迎您的編輯,但請先看看編輯幫助維基百科不是什麼,以免犯了常見的錯誤
請不要自行移除頁面存廢模板,討論是因為有編者認為頁面不適合維基百科。請參與頁面存廢討論,您亦可以與提刪的維基人進行溝通。在討論期間歡迎繼續完善原先的頁面,多謝合作!
幫助:互助客棧刪除指導存廢覆核請求IRC聊天頻道--~ viztor 2019年6月12日 (三) 12:00 (UTC)回覆

管理人員選舉及問卷進行中 編輯

 

中文維基百科管理人員選舉正在進行,ASidATannedBurgerManchiuUjuiUjuMandan四名用戶參選管理員,另有行政員AT參選監督員。投票期為2024年5月29日6月12日,誠邀您踴躍參與投票並表達對候選人的意見。

請注意管理人員選舉無當選限額,各候選人分開計票,支持票不限於一票。

投票連結 · 管理人員選舉問答


社群亦正就未來仲裁委員會對管理人員除權的權力進行問卷調查,您可在上方投票連結找到表單匿名表達意見,或直接前往討論頁發表意見。


回饋請求服務已上線,誠邀您訂閱有興趣參與有關討論的話題。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2024年5月29日 (三) 04:13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