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條目 政治屬於維基百科社會和社會科學主題的基礎條目第二級。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丙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政治專題 (獲評丙級極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政治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政治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極高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極高重要度
社會學專題 (獲評丙級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社會學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社會學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根據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
哲學專題 (獲評丙級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哲學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哲學領域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

政治就是個人、各種組織,圍繞着利益這個中心進行的社會活動。

"在很長一段時期在成了政治的畸形發展" 編輯

"在很長一段時期在成了政治的畸形發展"這段話不是很通順,建議修改讓語句通順。--Ellery 06:06 2006年3月2日 (UTC)

此條目充斥着以權力為目的的政治觀點,無論是馬基雅維利還是馬克思,皆把政治現象世俗化,利益化。不能從人性的基礎出發,在政治現象的發生與發展全過程揭示政治的本質。特別是在中文語言環境下,左的陳腐觀念根深蒂固,對此維基人當有所警覺。 左志寬 (留言) 2011年4月11日 (一) 13:10 (UTC)回覆

問題 編輯

這個條目讀起來實在可怕,地域中心問題嚴重,而且對政治的很多解釋都不是來自政治學界主流的理論,反而像是馬克思主義(帶有中國特色的??)的主張。如果情況沒有改善,我會在近期內全盤改寫。Lecter 咖啡館♨ 07:19 2007年2月26日 (UTC)

可以具體說明一下嗎?--百無一用是書生 () 02:30 2007年2月27日 (UTC)
只有極少幾處提到了馬克思主義的政治觀點--百無一用是書生 () 02:34 2007年2月27日 (UTC)
本人在香港和德國都有修讀政治課,都有提及馬克思主義,而且是大篇幅的,英文版條目中馬克思亦有專欄介紹,不知你的主流定義是甚麼,是那個主流?- 路人
我現在才發現shizhao回退了我的編輯,既然如此,我就在這裏說說我對這個條目的看法:

>>政治是各種集團進行集體決策的一個過程,也是各種集團或個人為了各自的利益所結成的特定關係。

這是注重collective choice的定義(政治是一種集體決策的行為),最近幾十年出現、已經成為新主流的rational choice模型一般強調「政治」至少必須有政治權力和政治程序牽涉其中。馬克斯·韋伯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經提出「[政治]權力是對於合法使用暴力的壟斷地位」,光是集體決策並不能說明政治的獨特性(當然你還是可以使用那個更廣泛的定義,但你至少應該註明還有更謹慎的定義存在,像英文維基就有註明David Easton的定義)

>>現代的政治是從近現代的國家上發展出來的,來自於市民社會的興起。這形成了一種以私人利益為基礎的社會關係,從而經濟生活對政治生活產生了控制,政治需要從經濟中尋求合法性的支持,政治的職能變成了維護經濟利益的展開。因此馬克思提出,政治是以經濟為基礎的上層建築,是經濟的集中表現,以政治權利為核心的各種社會活動和社會關係的總和。

這是偏向馬克思/女性主義的支配理論,把政治視為是經濟的延伸(所謂上層結構)、用以維持整個階級社會。rational choice是把政治視為是經濟的一部分而不是延伸,同時也否定了政治帶有既定的「目標」,傾向於將政治視為一種程序、而非一種固定結構。

>>冷戰時期,社會主義國家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的政治觀,認為「一切階級鬥爭都是政治鬥爭」[7],「政治就是各階級之間的鬥爭,政治就是反對世界資產階級而爭取解放的無產階級的關係」[8]等。中國共產黨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也一直貫徹這種觀點,在很長一段時期造成了政治的畸形發展。改革開放後,鄧小平提出政治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大局[9],把政治轉到了為經濟建設服務上來。

在現代政治的段落既然撇開世界上一百多個立憲民主制國家不談,又為什麼要挑中華人民共和國來談呢?難道只有中國才有政治發展嗎?就算是社會主義國家,也應該先提及蘇聯和一堆東歐共產國家的垮台,中國和越南等地只是維持了政治體制、進行經濟改革罷了,不應該在這個條目提及,這個段落顯然是中國中心,請shizhao對此解釋一下。

>>現代的西方經濟學則把政治關係看作是一種交換關係。他們大多從個人主義的角度考察政治,認為政治為市場服務,政治活動是理性的經濟人為了自己的最大利益而展開的一系列計算和運籌過程。[2]布坎南從公共選擇理論看政治,認為個人在市場中的活動和在國家中的活動都是一種交換關係。[12]

這才是現在政治學界的主流,這個條目應該增加rational choice(還有其衍生的公共選擇學派)對政治的定義,而不是只注重馬克思的定義。Lecter 咖啡館♨ 2007年6月10日 (日) 09:13 (UTC)回覆

(:)回應Lecter在此提出的觀點都相當好,為什麼不直接編輯到正文裏去呢?我可不敢掠美,就期待您有空時自已動手編輯啦!User:FuenpingSpecial:Contributions/24.218.17.182 (留言) 2011年4月6日 (三) 00:16 (UTC)回覆

同意您的大部分看法。但是對於中國一節,我有所保留。這一段的問題其實在於敘述過於簡練,造成了可能的誤解。前半部分講述的基本上是整個社會主義陣營的共同看法。後半部分講述的是中國改革開放後,社會主義陣營中對此前政治的看法的改變。稍微修改了一下。其他內容還是請您來補充吧--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7年6月11日 (一) 02:40 (UTC)回覆
政治這個概念本身存在着太多的爭議和不同理解,能夠表述全面,還有賴於大家的合作--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7年6月11日 (一) 02:41 (UTC)回覆

古代政治的介紹順序 編輯

這條目又不是編年史;兩千多年前的古代西方和中國,各有各的發展脈絡,若硬把這些不相干的古文明抓來釘在時間軸上,機械式地按照「誰先誰後」來排列,實在沒有太大意義。只要在各段內文將年代寫清楚,我不認為讀者會因為段落順序,就誤以為「政治始於中國」——我認為,在介紹世界不同古文明時,縱向的歷史脈絡比橫向的年代排比更為重要。

我必須強烈呼籲,敘事宜將一件事情完整地講完,然後再講另一件事情;主張先講古代中國(以及其他非西方古文明),再講西方的理由是,西方政治的發展,從古希臘、羅馬、文藝復興到現代,是一脈相承的,連着一起講比較完整、清楚。若不將中國一段提前,則勢必得把描述古代中國的內容,夾在描述羅馬和中世紀,或者插在中世紀和(源於歐洲的)現代政治之間(總不能往後移到「現代政治」段下吧?);這樣跳躍式的描述,真的比較合適嗎?Fuenping (留言) 2011年4月6日 (三) 05:05 (UTC)回覆

中國放到古代政治最後如何呢?--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1年4月7日 (四) 07:12 (UTC)回覆

有關該條目添加消歧義的說明 編輯

該條目「政治」和另一條目「鄭智」雖然字面能分出是什麼,雖然中國大陸的其他語言讀音能分出來,但普通話讀音很容易混淆(因為兩者都是讀「zhèng zhì」),所以故添加了消除歧義選項,以免以後弄錯條目了。 —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HUGO FUKT對話貢獻)於2013-11-27T01:33:01加入。

政治人物的言論加入維基百科的時候應該更具中立性 編輯

我們很難知道編者是否選定了特定的言論來塑造一個人的形象。這些言論都應該標註時間(人物發表言論的時間),而且要有完整的列表(而不是少少的幾條長長的言論)。這樣才能知道一個人真正的所思所想。而且,這樣政治人物的條目更可信一些。言論的記錄應該像記錄歷史一樣。(畢竟那是過去的事情,而且人物也在發生變化着) —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Tiki pufferfish對話貢獻)於2016-12-14T12:50:06‎加入。

看來是指"無限制的權力常會腐壞擁有權力者的思想"這一句話, 我先刪除好了--Wolfch (留言) 協作計劃進行中 2016年12月14日 (三) 13:56 (UTC)回覆
返回 "政治"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