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列克謝·波達波夫

阿列克謝·斯捷潘諾維奇·波達波夫(俄語:Алексей Степанови Потапов,1872年—1924年),或波塔波夫博達博夫,中文名路博,俄羅斯帝國少將,政治冒險家。[1]

阿列克謝·波達波夫
就讀學校
  • Kyiv Infantry engineering cadet school
  • 尼古拉參謀學院 編輯維基數據
職業軍人冒險者政治人物 編輯維基數據

生平 編輯

波達波夫生於俄羅斯帝國聖彼得堡貴族家庭,1899年畢業於俄羅斯帝國總參學院英語General Staff Academy (Russian Empire),同年前往南非擔任非正式武官,第二次布爾戰爭期間被英國逮捕。1900年回到俄羅斯,據稱曾鎮壓義和團運動。1903年擔任駐大韓帝國武官。1904年至1905年參與日俄戰爭。1912年因病以少將軍銜轉入預備役。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返回軍隊。1915年3月,率約10000人的部隊佔領梅梅爾,後參與什文蒂尼攻勢英語Vilno-Dvinsk offensive[1]

1917年俄羅斯二月革命期間在國家杜馬臨時委員會英語Provisional Committee of the State Duma軍事委員會主席亞歷山大·伊萬諾維奇·古契科夫手下任職,後擔任副主席。十月革命爆發後,波達波夫偽裝成商人前往遠東。1918年前往日本,12月被日本驅逐前往中國上海。在上海,波達波夫稱自己支持蘇維埃權力。他與大同黨領導人建立密切聯繫,被選為大同黨中央委員。[2]1920年,他在福建漳州的閩南護法區陳炯明會面,雙方討論了革命合作事宜,期間陳炯明托波達波夫向列寧轉交信件。同年,波達波夫在香港李烈鈞會面,收到轉交蘇俄政府的信件。

1920年11月,波達波夫到達里加,後前往彼得格勒向蘇俄外交人民委員會英語People's Commissariat for Foreign Affairs of the Russian SFSR轉交了來自中國的信件。在蘇俄,波達波夫發現自己的房屋被他人佔據。1924年,他前往莫斯科,後失蹤。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Потапов Алексей Степанович. Project 「Russian Army in the Great War」. [2023-1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12). 
  2. ^ 《近代史资料》总122号篇目提要,近代中国研究,2011年07月27日. [2012年2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