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巴甲熱·益西多吉

藏巴甲熱·益西多吉藏語གཙང་པ་རྒྱ་རས་ཡེ་ཤེས་རྡོ་རྗེ་威利轉寫gtsang pa rgya ras ye shes rdo rje,1161年—1211年),又譯作章巴加雷·耶謝多吉,是陵千熱巴(Lingchen Repa Pema Dorje,gling chen ras pa padma rdo rje,即林熱巴·白瑪多吉)的教法繼承人,熱瓊·多傑扎巴(Rechung Dorje Drakpa,ras chung rdo rje grags pa)伏藏法的發現者,竹巴噶舉的實際創立者,以及追認的一世竹欽活佛。其名字的含意是:在西藏修持臍火靈熱瑜珈的漢族行者。他的祖先,是唐朝護送文成公主入藏的漢族人氏(甲氏,漢族姓氏已不可考)。

生平 編輯

1161年(南宋紹興三十一年)出生於現在的西藏江孜縣熱龍鄉甲氏家族,父甲樹波察巴(Gya Zurpo Tsabpey),母瑪薩禎吉(Marza Darkyi),家中有七兄弟,藏巴甲熱為最小。由於孩子太多,父母就把他托養在一個苯教徒那兒。這個苯教徒為他起名叫「雍仲貝」。在他8歲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雖然少年失怙,但他的家境似乎並不貧寒。12歲時,他向哥哥「嘎敦」(意為「具緣」)學習誦讀,之後哥哥帶他到藏絨,在洛尼克哇跟前學習藏文。13歲在軌範師達塘西處住了3年,學習了《現對法》、「瑜伽」、「息結」等教法。15歲時,先後拜軌範師喀隆巴、柯熱哇、藏察等為師,聞習《大圓滿》、《因明論》、《大圓滿智理圓滿》、《幻化》、《大悲觀世音密藏法》、《入行論》、《文殊名稱經》等。到了22歲時,他的父親認為他已經有升座說法的水平了。正在這個時候(1183年),對他一生影響最大的老師林熱巴·白瑪多吉,到了熱龍地方(江孜縣熱龍鄉)。「熱龍」藏語意為「山羊預言(的地方)」。

傳說當地有一位牧羊人在放羊時,發現有一頭母山羊每天都離開羊群。他偷偷跟過去查看,發現母山羊總是把羊奶灑在一塊岩石上,而這岩石上原來有天然生成的藏語「阿」字。他認為這岩石很有靈氣,就珍藏起來。後來,白瑪多吉來到這個村莊,他就把這塊神奇的岩石獻給了林熱巴。林熱巴在這裏修建了一個窟洞,專心修行。以後這裏就被稱為「熱龍」。益西多吉就是在這個時候與白瑪多吉結緣的。他自此跟隨白瑪多吉去納普寺,拜師學法。開始是學習「拙火定」,得到密傳後,僅僅靜修七天,他就可以着單衣禦寒了。

這之後,益西多吉感染了天花,治了很久才痊癒。病好了以後,他求得一位明妃供獻給上師白瑪多吉。這時候,納普寺正在興修供殿,白瑪多吉希望大家都留下來幫忙,所以規定,僧人在這期間如果去別的地方或是間斷工作,罰黃金一錢。愛好雲遊的益西多吉本想交錢走人了事,但在交納黃金求取「假條」時,老師很不高興。

藏傳佛教最講究尊師。益西多吉尋思了半天,感覺如果上師不高興,自己的修行會不起效用。於是趕緊捧着一包紅糖跑到上師面前謝罪,說:「我錯了,來求懺悔!」老師也立馬兒轉怒為喜,說:嘿!這才是知道佛法的行為。此後,他為老師做了五個月的修造工作,老師也把所有的密法口訣都傳給了他,他的修為大有進步。有一次,他和一位名叫達垛的人談論教義,而達垛辯不過他。這達垛可能是白瑪多吉信徒中比較有學問的一個,從此以後,人家都稱益西多吉是智者。

此後,益西多吉冬季閉關精修,獲得能將外風與內息合而為一的成就,能制伏所有的煩惱,甚至能通過牆壁而無阻礙。他在納普寺學法5年,學完了所有教誡,聽完了一切「釋義導修」,完全掌握了噶舉派的「拙火定」。

白瑪多吉自己就有雲遊修道的喜好,因此愛徒益西多吉要到洛扎修道,他當即允淮。益西多吉來到洛扎的卡曲神山,乞食修行。當他從卡曲神山返回納普寺時,他的恩師白瑪多吉已然去世(1188年)。他為恩師料理完有關後事之後,帶着幾名徒弟回到家鄉江孜縣熱龍,應邀給家鄉的人傳法。這時候,他在家鄉已有很大名聲了,因此他在那裏創建了熱龍寺——後來成為「中竹巴噶舉」的主寺。此後一段時間,他就一直在熱龍寺傳法授徒,日漸富有。有了財力以後,他重返納普寺,修建了師父的靈骨塔,擴建了納普寺。

完成心願之後,他又帶着七名徒弟重到卡曲神山,修定了三年。在閉關修定中,他的身體出了毛病,全身疼痛——那個地方有些濕熱。他以定力與靜修克服了這些毛病,智解大進,悟緣生義,證悟境界又有很大長進。他在這裏還發現了前輩熱瓊·多傑扎巴埋藏的密法經書。

離開卡曲神山,他又到處雲遊學法,還到雅魯藏布江以南的神山「曲沃日」修行。離開曲沃日,又去了直貢噶舉派所在的直貢峽谷,那也是個風景佳妙之地。隨後,他去朝拜了噶舉派的「老祖宗」——達布噶舉的祖寺崗布寺。也就在這個時候,他從崗布寺向東,沿着雅魯藏布江南岸,一直來到了朗縣地界,並應是經由登木峽谷,前往扎日神山,開創了轉扎日神山的宗教習俗。

從扎日神山返回,益西多吉到了拉薩,那裏有他師父的好友「尚喇嘛」(香采巴)。在尚喇嘛的指導、也可能有所資助下,他在拉薩附近修建了一所小寺「隆多寺」(Longbol,klong rbol),但沒有產生很大影響。他又向尚喇嘛請教有關教法,尚喇嘛勸他正式出家。於是,在他33歲的時候(1193年,藏曆水牛年),他在尚喇嘛座前正式受戒出家。出家以後,他繼續在後藏的農區和牧區週遊傳法,足跡遠至阿里地區,所得的供施多送往恩師的納普寺。

1189年,當他修學圓滿時,藏巴甲熱在西藏曲水縣深處朗木曲河上游朗木山溝興建竹寺,漢語意譯即「天龍寺」。據說,建寺時聽到巨雷三聲,另一說是藏巴甲熱看到有龍女在此地出現,因有此等吉祥徵兆,藏巴甲熱決定將此傳承命名為「竹巴噶舉」(藏音「竹」,意即「龍」。藏傳佛教竹巴噶舉派便由竹寺而得名。「竹巴噶舉」意為:天龍所擁戴加持,由白衣瑜珈士祖師所建立的傳承。竹巴噶舉派藏巴甲熱的弟子後來分出上竹巴(Lho-drug,在阿里,主寺郭倉寺)、下竹巴(May-drug,在雅礱河谷,主寺噶波曲隆寺)兩個支系,祖寺竹寺則稱中竹巴(Bar-drug)。此外,竹巴噶舉派還有南竹巴(Bar-ra)支系,成為不丹的主要宗教,不丹也因此被稱為作「竹域」,意為「雷龍之國」。竹巴噶舉派鼎盛時期,勢力遍及全藏,在藏地出現了「藏人半數信竹巴,竹巴半數為乞丐,乞丐半數為大成就者」的局面[1][2]

1189年天龍寺建立之後的一年之內,由於地近藏地中心拉薩,影響比較大,吸引了眾多信徒。《青史》記載,「當年收管到千座茅篷」,藏巴甲熱的教法名揚藏地,各地僧眾紛紛來此學法,當時竹寺附近興建了千餘間草舍,居住着10多萬僧人,每天早晨僧人小便竟然能讓溪水一時猛漲。召集僧眾時,即便同時吹響多個法螺,也不可能傳達到所有僧人,所以在山頂用旗幡作為舉行法會的信號。藏巴甲熱在圓滿佛業成就中,在教法方面獨創了一種「八大指導」的修行要訣,廣傳弟子,使他們受益頗深。據傳藏巴甲熱是師祖瑪爾巴的上師那洛巴轉生的活佛,大多數人出於尊崇也承許這一傳稱。藏巴甲熱讓弟子們分別到岡仁波齊、扎日神山、卡曲神山、漢地五台山、天竺靈鷲山(印度王舍城,佛祖當年說法地)等各地學法、傳教,或者赴聖地閉關靜修。

竹巴噶舉派的徒眾由此遍佈藏地,並形成了「上竹」-托竹(Toddrug),「下竹」-梅竹(Meddrug),和「中竹」- 巴竹(Bardrug)等分支以及不丹的「南竹」等許多派別。——至今不丹仍自稱「珠域」(竹隅;主隅),譯為「雷龍之國」。

他圓滿了此生事業後,享年51歲,於藏曆第四繞迥之金羊年(1211年,宋寧宗嘉定四年)六月下弦初十日黎明圓寂。據傳火葬遺體之日,空中現起虹幕、天雨瑞花。21節脊椎骨上皆有一尊觀音像,全部奉安在其靈塔中。

不過,在藏巴甲熱去世後,該派教主實行的是類似於薩迦派、直貢噶舉等的本家族世襲制,或叔侄相繼、或父子相繼、或兄弟相繼。前12世竹巴教主都是藏巴甲熱所在的甲氏家族成員。因為他們家族的根據地是在藏巴甲熱的故鄉「熱龍」,所以藏巴甲熱最初在家鄉建造的熱龍寺,慢慢替代天龍寺,成了教主長期駐錫的教派主寺——其寺主就是全竹巴的教主。首先接任藏巴甲熱教主的就是其侄子星給淵雷[3] [4]

到了第十三任熱龍寺寺主貢嘎邊覺(Gyalwang Je Kunga Paljor,1428-1476)之後,情況發生了變化。貢嘎邊覺雖然出生在熱龍,屬甲氏家族成員,但受當時藏地流行活佛轉世的影響,他認為竹巴噶舉的教主,也應減少家族色彩,增加神秘和神聖氣息。貢噶邊覺本身是一位學識淵博的大學者,很有成就,自然就有神秘感,他又有意把自己神化為藏巴甲熱的轉世,死後人們就為他尋找了轉世活佛,稱為竹欽(Drukchen)或嘉旺竹巴(Gyalwang Drukpa),以後成為竹巴噶舉活佛的專稱。

藏巴甲熱被追認為一世竹欽,貢嘎邊覺被追認為二世竹欽,貢嘎邊覺去世後,甲氏家族無男性可以繼承其位,三世竹欽不再是甲氏家族成員,而是由第七世噶瑪巴卻扎嘉措(Chödrak Gyatso)確認的加玉地區(今隆子縣)勢力很強的「加玉瓦萬戶」的公子嘉木樣·卻吉扎巴(Jamyang Chökyi Drakpa,1478-1523)[5]。從這時起,中竹巴的主寺熱龍寺,開始有了寺主(即原先的教主)與活佛(全竹巴教主)的分別,兩者並不總是一致。寺主主管熱龍寺寺務,按傳統多出自甲氏家族;而活佛名義上則是整個竹巴的教主。偶爾活佛也可兼寺主,比如,接替貢嘎邊覺的第十四世寺主為甲氏家族的阿旺卻吉甲波(Ngawang Chökyi Gyalpo,ngag dbang chos kyi rgyal po,1465-1540),第十五世寺主則由三世竹欽卻吉扎巴兼任,第十六世寺主是阿旺卻吉甲波的兒子Ngagi Wangchuck(ngag gi dbang phyug,1517-1554)[6]

第四世竹欽袞千·白瑪噶布英語Kunkhyen Pema Karpo藏語意為「白蓮」(1527-1592)是竹巴噶舉史上最有成就的學者,人們認為只有五世達賴可以與他相提並論。他出生於工布地區(今西藏林芝市米林縣臥龍鎮),10歲被認定為卻吉扎巴轉世。白瑪噶布天性聰穎,又極為刻苦——終生堅持每日只食一餐,先後向40多位賢師學習,成為學識淵博的佛學家。他著述甚多,文筆優美,有名的如《竹巴白蓮教法史》等。他對許多經典加注後,極便於人們閱讀,可以說,著作與釋文都堪稱藏傳佛教史上的頂峰之作。白蓮的聲望,使許多人慕名而來取經學法,他也利用名望,調解不同教派的糾紛,得來的大量錢財,主要用於弘揚佛法和興建寺廟,留存至今的有名寺廟,如隆子縣的「三安曲林寺」、「加玉寺」等。

也正是由於白蓮帶來的竹巴噶舉聲勢日隆與財富增多,埋下了教派內部紛爭的伏筆。

白蓮去世後,甲氏家族出身的熱龍寺第十七世寺主董瑟·米潘秋賈(Drukpa Mipham Chögyal,1543-1606),就想讓他的孫子夏仲·阿旺朗傑(Zhabdrung Ngawang Namgyal,1594-1651)成為第五世竹欽,承繼竹欽白蓮的遺產。這一顯然違反活佛轉世原則的做法,引起了眾怒。當時竹巴教派內的一些高僧,如拉孜瓦·阿旺桑布(Lhatsewa Ngawang Zangpo,1546-1615)等,就推出了另一位轉世靈童巴桑旺布

巴桑旺布(Gyalwang Pagsam Wangpo)於1593年出生在今西藏山南市瓊結縣的貴族家庭,父親是阿旺索南扎巴(Ngawang Sonam Drakpa),巴桑旺布是五世達賴(1617-1682)的堂兄,都出自當地的望族「薩霍爾」。拉孜瓦與他的追隨者常駐的弘法地點,就在瓊結的青瓦達孜(吐蕃時期的著名城堡),在薩霍爾家族的地盤上。拉孜瓦預言說,白蓮的轉世,將出現於瓊結的「薩霍爾」家族,之後積極推立巴桑旺布在白蓮創建的三安曲林寺(另一說在今錯那縣覺拉鄉扎洞村的扎西通門寺)登上第五世竹欽之位。但以夏仲·阿旺朗傑之父董瑟·米潘殿津尼瑪(Drukpa Mipham Tenpai Nyima,1567-1619)為首的甲氏家族,拒絕承認巴桑旺布為白蓮的轉世,矛盾激化。最終夏仲·阿旺朗傑被迫出走不丹,成為不丹「南竹」的教主,巴桑旺布繼續留任西藏竹巴教主,從而使袞千·白瑪噶布有了兩個化身轉世並延續至今[7] [8] [9] [10]

弟子 編輯

藏巴甲熱的門徒包括:郭倉巴·袞波多吉(Gotsangpa Gonpo Dorje,rgod tshang pa mgon po rdo rje,1189-1258)、洛熱巴·旺秀尊哲(Lorepa Wangchuk Tsondru,lo ras pa dbang phyug brtson 'grus,1187-1250)、星給淵雷(Önre Darma Senge,dbon ras dar ma sengge,1177-1237)等。郭倉巴是山南洛扎人,據說年青時長相俊美,曾做過舞蹈師。19歲時聽說藏巴甲熱的大名,產生敬信,拜師學法。師父去世後,他先後學習直貢、達隆等教法,在卡曲、扎日、岡仁波齊等地修行,特別是仿照師父發明轉扎日神山的方法,開闢了岡仁波齊神山的轉山道。因晚年在今定日縣協噶爾鎮境內「郭倉」(意為「鷹巢」)地方建寺傳法,故人稱「郭倉巴」。傳統上定日一帶屬於藏地的所謂「上部」,所以把他所傳出的竹巴世系,稱為「上竹巴」。他去世後,弟子們分頭建寺收徒,形成一大教派。

洛熱巴·旺秀尊哲(Lorepa Wangchuk Tsondru,lo ras pa dbang phyug brtson 'grus,1187-1250),央區(今西藏那曲市嘉黎縣)人。他出生在當地一個望族「洛囊氏」家族中,父名納覺(瑜伽士),母名麥薩吉。幼年時就有宿世修法宏願,不染其他兒童嬉戲習慣,6歲就已精曉藏文誦讀修道有成後,被尊稱「洛熱巴」。16歲時,藏巴甲熱到他家鄉傳法,洛熱巴作為望族子弟,做過高僧的侍從,他執意拜藏巴甲熱為師學法——據說藏巴甲熱在他家鄉舉辦法會時,父母親友請求藏巴甲熱,勸說洛熱巴留在家中娶妻生子,因為他是父母多方求神才得來的獨子。藏巴甲熱讓洛熱巴自己決定,他則發誓說,「就是死也沒有留下的可能」,當時法會上的人聽了無不流淚,父母只好依他。據說他制定了「七種清規」,包括「不返回家鄉、不下山、常蹲踞而坐、不跨俗家門檻、着布單衣、禁語、不斷供施百粒食子法」等,甚至要去印度的屍林修行,體驗師父的「六類一味法」。除了在熱龍寺聽師父說法,他在納木竹寺師父法座邊,還專門修了一間閉關小屋,這樣可以邊閉關邊聽受師父的教法。洛熱巴25歲時,他的師尊藏巴加熱逝世。他堅持上師的教導,繼續在覺莫雪山、色莫垛修習,有時沒有生活資料,遇到冰雪天,連柴火用水都無處可取。儘管生活極其艱難,他仍能專心作無量苦行。1241年,在雅隆河谷興建了「嘎波卻隆寺」,這裏傳統上屬於藏地的「下部」,由此傳出的教派稱為「下竹巴」。噶波卻隆就是下竹巴的主寺。他也到過不丹,興建了「塔巴林寺」的前身,該寺至今仍是不丹西部的國寺。

藏巴甲熱的另外一位重要記名弟子帕久·止貢西博(Phajo Drugom Zhigpo,pha jo 'brug sgom zhig po,1208-1275,或有說1184-1251),去了不丹傳法。他出生於西藏的康(Kham)區。就在他抵達熱龍寺,希望隨學於藏巴甲熱的門下時,藏巴甲熱已經過世。但是對於他的到來,藏巴甲熱在世時已有預言與授記,除了交代其侄子星給淵雷(Önre Darma Senge,dbon ras dar ma sengge,1177-1237)要授予帕久·止貢西博一切竹巴噶舉的教法,並且預言要他朝南方的不丹境域,傳播竹巴噶舉的傳承。

帕久·止貢西博到達不丹後,開始建造竹巴噶舉傳承的佛學院與寺廟。經過多年的努力,終於成功取得不丹西部的統領權,生有四兒,分別掌理四大區域。至今在不丹境內,仍可見其後代的貴族子嗣(Chhoje)。

  • 星給淵雷(Önre Darma Senge,dbon ras dar ma sengge,1177-1237) - 藏巴甲熱·益西多吉的侄子,中竹巴(Bar-drug)第一任教主。
  • Zhonnu Senge(gzhon nu sengge,1200-1266) - 藏巴甲熱·益西多吉的另一位侄子,中竹巴(Bar-drug)第二任教主。
  • 郭倉巴·袞波多吉(Gotsangpa Gonpo Dorje,rgod tshang pa mgon po rdo rje,1189-1258)
  • 洛熱巴·旺秀尊哲(Lorepa Wangchuk Tsondru,lo ras pa dbang phyug brtson 'grus,1187-1250)
  • Gyaltsha Rinchen Gon(rgyal tsha rin chen mgon,1118-1195) - Trophu Kagyu
  • Dremowa('bras mo ba) - founder of myang stod 'bras mo dgon
  • Terkungpa

來源 編輯

  • Dargye, Yonten. History of the Drukpa Kagyud School in Bhutan (12th to 17th Century A.D.). Thimphu. 2001. ISBN 99936-616-0-0. 
  • Lama Nawang Tenzin (compiler). The Wand That Opens the Eyes and Dispels the Darkness of the Mind. Shey, Ladakh: Pel Drukpay Tcheutsok. July 2004.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噶舉派的傳承,中國西藏新聞網,2002年08月13日[失效連結]
  2. ^ 伏藏:天龙寺闭关的秘密,凤凰网,2010年09月30日. [2014年7月1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6月29日). 
  3. ^ 存档副本. [2014-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2-10). 
  4. ^ Yonten Dargye. History of the Drukpa Kagyud School in Bhutan (12th to 17th Century A.D.). Thimphu, Bhutan: n/a. 2001: 38–51, 84–91. ISBN 99936-616-0-0. 
  5. ^ Gardner, Alexander. The Third Drukpa, Jamyang Chodrak. The Treasury of Lives. Shelley & Donald Rubin Foundation. 2010 [9 November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04). 
  6. ^ 存档副本. [2014-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2-10). 
  7. ^ Sangay Dorji. The Biography of Shabdrung Ngawang Namgyal: Pal Drukpa Rinpoche. Sonam Kinga (translator). Thimphu, Bhutan: KMT Publications. 2008. ISBN 99936-22-40-0. 
  8. ^ Yoshiro Imaeda. The Successors of Zhabdung Ngawang Namgyel. Thimphu: Riyang Books. 2013: 8–10. ISBN 978-99936-899-3-5. 
  9. ^ Yonten Dargye. History of the Drukpa Kagyud School in Bhutan (12th to 17th Century A.D.). Thimphu, Bhutan. 2001: 119–123. ISBN 99936-616-0-0. 
  10. ^ Karma Phuntsho. The History of Bhutan. Nodia: Random House India. 2013: 213–217. ISBN 9788184003116.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