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紋滯卵蛇

游蛇科的一种爬行动物

紅紋滯卵蛇學名Oocatochus rufodorsatus)原稱紅點錦蛇,俗名水蛇、白線蛇,是目前游蛇科滯卵蛇屬Oocatochus)中唯一的一種。分佈於俄羅斯朝鮮中華民國以及中國大陸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廣西等地,生活習性為半水生性。其多生活於河濱池塘及其附近的田野、墳堆、屋邊菜地或水溝內。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浙江舟山群島[2]

紅紋滯卵蛇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爬蟲綱 Reptilia
目: 有鱗目 Squamata
亞目: 蛇亞目 Serpentes
科: 游蛇科 Colubridae
屬: 滯卵蛇屬 Oocatochus
種:
紅紋滯卵蛇 O. rufodorsatus
二名法
Oocatochus rufodorsatus
(Cantor, 1842)[2]
異名
  • Tropidonotus rufodorsatus Cantor, 1842
  • Ablabes sexlineatus Duméril, Bibron & Duméril, 1854
  • Simotes conradi Peters, 1874
  • Simotes herzi Boettger, 1886
  • Elaphe rufodorsata Stejneger, 1907

分類變動 編輯

本種描述發表時定名 Tropidonotus rufodorsatus,之後有學者先後將本種改隸游蛇屬Coluber)、Ablabes屬。1907年,Leonhard Hess Stejneger將本種改隸錦蛇屬Elaphe)稱「紅點錦蛇」。2001年,瑞士學者因本種為原錦蛇屬中惟一半水棲生活和卵胎生繁殖的蛇類,再加上具有許多專有的等位基因,以及內部器官的形態特徵,遂以其為模式種新建立單種屬-滯卵蛇屬Oocatochus)。[3]

形態特徵 編輯

紅紋滯卵蛇頭、體背面為棕褐色或淡紅褐色,頭部背面有3條「∧」形棕褐色或橙黃色斑紋;身體背面前段有4條由鑲棕黑色邊緣的紅褐色點組成的棕黑縱紋,4條縱紋相間有3條淺色縱紋,正中一條為紅褐色,兩側的2條為灰褐色。頸部及身體前段腹面為鵝黃色,向尾部逐漸變為淺橘黃色或橘紅色,密綴黑黃相間的小棋盤格斑。[3]

參考文獻 編輯

  1. ^ Li, P., Lau, M.W.N., Rao, D.-Q., Borkin, L., Milto, K., Golynsky, E., Rustamov, A, Munkhbayar, K., Nuridjanov, D., Shestopal, A., Orlov, N.L. & Borzee, A. Oocatochus rufodorsatu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21: e.T177427A1485422. [2021-11-03]. 
  2. ^ 2.0 2.1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红点锦蛇. 《中國動物物種編目數據庫》.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3. ^ 3.0 3.1 羅鍵,高紅英,蔣兆頻,陳文新,周平. 重庆市红纹滞卵蛇的再发现及分类讨论[J]. 動物學雜誌. 2007, 42 (4): 144–146 [2021-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