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誠(1763年—1837年),字中孚,號廉甫[1]安徽青陽人。清朝嘉慶道光年間政治人物。

生平

編輯

王宗誠於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成庚戌恩科一甲第三名進士(探花),授翰林院編修嘉慶年間,曾主持雲南四川陝西鄉試,歷任河南山東江西學政,升任禮部侍郎,歷工部兵部,並主持會試道光二年(1822年),擢升為兵部尚書,歷署禮部、工部尚書,兼順天府尹

當其父懿修為侍郎時,宗誠已官至學士,侍宴翰林院,父子同席。懿修退休後,宗誠繼父任,直上書房。王宗誠因父子兩代出入宮禁,又為官清慎,備受皇帝青睞,並得委以重任。道光十七年(1837年)卒。著有《紅杏山莊文集》40卷。

家族

編輯

王懿修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進士,官至禮部尚書太子少保

參考資料

編輯
  1. ^ 《清史稿》作「字廉甫」
官銜
前任:
戴聯奎
兵部漢尚書
道光二年二月壬辰-道光十七年正月壬辰
(1823年3月9日-1837年2月18日)
繼任:
朱士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