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藏木蘭學名Magnolia campbellii)是木蘭科木蘭屬的植物。分佈在尼泊爾不丹印度錫金緬甸以及中國大陸雲南西藏等地,生長於海拔2,500米至3,500米的地區,多生長於林間。[1]

滇藏木蘭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維管束植物 Tracheophyta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木蘭類植物 Magnoliids
目: 木蘭目 Magnoliales
科: 木蘭科 Magnoliaceae
屬: 木蘭屬 Magnolia
種:
滇藏木蘭 M. campbellii
二名法
Magnolia campbellii
Hook. f. et Thoms.
變種
  • 白花滇藏木蘭 Magnolia campbellii var. alba Treseder
  • 滇藏木蘭 Magnolia campbellii var. campbellii Hook. f. et Thoms.
  • 早花滇藏木蘭 Magnolia campbellii var. mollicomata (W. W. Smith) F. Kingdon-Ward

特徵 編輯

中型至大型落葉喬木,一般高達30米,最高可達45米,樹皮光滑,灰色。長10-23厘米,最長可達33厘米,寬4.5-10厘米,最寬可達14厘米,底面被絨毛,先端急尖。大型,直徑15-25厘米,最大可達35厘米,被片12-16枚,白色至深粉色。花期很早,先於葉生長,從冬末至早春開放。花開放後,最內側的被片仍保持直立,而其他被片舒展開來。這種被片的排列方式可以遮蓋保護雄蕊柱頭,使二者在滇藏木蘭過早的花期中免受雨、雪以及其他嚴酷的自然環境的傷害。
 
葉和種子
 

滇藏木蘭有2-3個變種:

  • 白花滇藏木蘭 Magnolia campbellii var. alba:花白色,常被視為栽培種。
  • 滇藏木蘭 Magnolia campbellii var. campbellii:原變種,分佈於分佈區西部,喜馬拉雅山脈,幼芽和花梗被稀疏絨毛。
  • 早花滇藏木蘭 Magnolia campbellii var. mollicomata:分佈於分佈區東部,雲南及周邊地區,幼芽密被絨毛,花莖被密毛。

栽培 編輯

滇藏木蘭的花朵很華麗,因此常作為觀賞樹木栽培,不過其只能在沒有春末霜凍的溫暖地區才能成功開花。早花滇藏木蘭花期稍晚,而且其花朵不易受霜害。幼嫩樹木需要生長多年後才能開花,其根需要深埋,喜潮濕土壤,而且需要種植在溫暖、不易受傷害的地點。滇藏木蘭有不少栽培種,包括白花滇藏木蘭('Alba') (white flowers)、'Charles Raffil'(亮紫粉色花朵,樹木幼年時即可開花)以及'Strybing White'(白花),另外其還有很多與木蘭屬其他物種雜交的品種。

參考文獻 編輯

  1. ^ 昆明植物研究所. 滇藏木兰. 《中國高等植物數據庫全庫》.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