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伯儀(?—?),唐朝湖州吳興人。武則天時,為太子右諭德。

唐高宗時,太常少卿韋萬石議明堂大享事,上奏:「鄭玄說祀五天帝,王肅謂祀五行帝。《貞觀禮》從玄,至《顯慶禮》祀昊天上帝乾封詔書祀五天帝兼祀昊天,上元詔書從《貞觀禮》,儀鳳初詔祀事一用周制。」高宗詔命尚書省召集諸儒議論,未定。乾封二年(667年),大享參用《貞觀》、《顯慶》二禮,圓丘、五方、明堂、感帝、神州以高祖、太宗並配。垂拱元年(685年)七月,議圓丘、方丘、南郊、明堂嚴配之禮。沈伯儀說:「有虞氏黃帝而郊,祖顓頊而宗夏后氏黃帝而郊,祖顓頊而宗殷人而郊,祖而宗周人而郊,祖文王而宗武王。祭昊天圓丘為禘,祭上帝南郊為郊,祭五帝、五神明堂為祖、宗。高祖神堯皇帝請配圓丘、方澤,太宗文武聖皇帝請配南郊、北郊。高宗天皇大帝請配五天帝。」最後定為郊、丘諸祠,以高祖、太宗、高宗並配。沈伯儀歷任國子祭酒、修文館學士、嘉州婺州亳州許州刺史,封武康縣開國男,去世。其子沈齊文,官至右金吾衛胄曹參軍,沈齊文之子沈浩豐、沈浩禕。

參考文獻 編輯

  • 舊唐書》卷21 禮儀志一
  • 新唐書》卷13 禮樂志三
  • 《新唐書》卷199 列傳第124 儒學中
  • 《沈齊文墓誌》
  • 《沈浩豐墓誌》
  • 《沈浩禕墓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