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共同體 (德國)

民族共同體(德語:Volksgemeinschaft),是納粹德國的一個民族主義意識形態概念,其內容為建立德國的民族認同感並促進社會各階層平等,消滅精英主義和階層分化。最早起源於1914年德國民眾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支持中。在納粹德國時期成為了國家社會主義宣傳中的關鍵概念之一。

1944年郵票:「1934-1944年 母子援助活動十周年」,為國家社會主義國民福利局的計劃

根據國家社會主義的定義,民族共同體「其基礎為血緣相同而有着相同命運和相同的政治信仰的民族構成的共同體,其敵人為外族人」[1]。成為民族共同體中的一員的必要條件為雅利安種族,另外還需承諾忠於國家社會主義的理念。[來源請求]

納粹時期 編輯

1918年德國十一月革命的結束,標誌着德意志帝國的終結及威瑪共和國的開始。部分德國民眾對威瑪共和國有強烈的敵意,他們認為社會民主主義者促成了這個國家的建立。[2]另外,這種情緒與20世紀30年代國內外嚴重的經濟危機、許多德國人面臨失業的焦慮相結合,導致了納粹黨的日益壯大。[2]納粹的支持者中有許多希望政府解決經濟危機的工人。[3]希特拉取得權利後承諾將在人民中恢復信心並帶來國家的統一,他同時指責其他的政治對手在分裂國家。[4]

1933年,納粹取得政權後試圖爭取社會各階層的支持,此時納粹的「民族共同體」意味着種族的統一及有組織的社會結構。[5]故要將所有德意志民族的思想與靈魂統一起來,這種思想即是「血與土」的觀念。[6]「血與土」表達了土地所有者和農民在一個和諧而有機的社會中生活的理念。[7]

憑藉着一戰英雄保羅·馮·興登堡總統的協助,納粹得以鞏固其在民族主義者和保守派中的支持。[8]納粹為了獲取勞動階層的支持,在1933年5月1日起將勞工運動五一勞動節設定為帶薪假日,並向德國民眾表示德國將以他的工人們為榮。[9][10]納粹政權認為,避免1918年工人革命的唯一方式就是保證工人階級對納粹政權的支持。同時,納粹政權通過政治宣傳鼓動全體德國民眾參與到五一節的慶祝中來,這是希望能通過這種方式打破工人和資產階級之間的對立情緒。[10]納粹在五一節時在電台播放讚美工人和勞動的歌曲,並在柏林舉辦航展、燃放煙花。希特拉發表演講將工人比作愛國者,提到他們建起了德國工業實力並為戰爭光榮地服務,同時認為他們在經濟自由主義下受到了壓迫。[11]甚至《柏林晨報》這一與左翼緊密相關的報紙也讚揚了納粹政權的五一節慶祝活動。[11]

學校兒童以不同顏色標識階級差別的帽子被用以點燃篝火,以表示階級差異的廢除。[12]

納粹德國繼續執行威瑪共和國政府制定的社會救助政策,動員志願者通過國家社會主義人民福利幫助那些貧困但「種族正確」的德國人。[13]該組織負責組織慈善活動,並成為納粹德國最大的公民組織[13]該組織投入了很大精力促使中產階級婦女參與社會工作並協助子女眾多的家庭。通過冬季救濟活動等儀式也增強了公眾的良好觀感。[14]

參考資料 編輯

  1. ^ Der Volksbrockhaus A–Z, F. A. Brockhaus/Leipzig 1943, 10. Auflage, S. 741.
  2. ^ 2.0 2.1 Fritzsche, p. 39.
  3. ^ Fritzsche. p. 41.
  4. ^ Claudia Koonz, The Nazi Conscience, p 18 ISBN 0-674-01172-4
  5. ^ fascism | Definition, Meaning, Characteristics, Examples, & History | Britannica. www.britannica.com. [2022-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7) (英語). 
  6. ^ "The Volk[永久失效連結]"
  7. ^ Robert Cecil, The Myth of the Master Race: Alfred Rosenberg and Nazi Ideology p166 ISBN 0-396-06577-5
  8. ^ Fritzsche, p. 44-45.
  9. ^ Fritzsche, p.45.
  10. ^ 10.0 10.1 Fritzsche, p. 46.
  11. ^ 11.0 11.1 Fritzsche, p. 47.
  12. ^ Richard Grunberger, The 12-Year Reich, p 46, ISBN 03-076435-1
  13. ^ 13.0 13.1 Fritzsche, p. 51.
  14. ^ Richard Grunberger, The 12-Year Reich, p 79, ISBN 03-076435-1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