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道余(1910年8月—2008年1月5日),江西省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

生平 編輯

民國時期 編輯

1930年7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0年10月至1932年6月,參加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次反圍剿戰爭。在1933年9月的第五次反圍剿戰爭中,身負重傷不幸被俘。1937年7月在湖南省地下黨組織的秘密營救下成功越獄,加入了湘鄂贛邊區游擊隊。1937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12月,他所在部隊改稱為新四軍第一支隊第一團,在陳毅的率領下開赴抗日戰場[1]

1938年1月,樊道余被選調到新四軍教導營學習,任一中隊一排排長,之後被任命為新四軍政治部警衛連連長[2]。1939年春,新四軍教導營擴建為新四軍教導總隊,樊道余調任教導總隊三隊隊長兼軍事教員。1940年3月,與部隊一起突破日偽頑的重重封鎖線,行程200多里,到達了新四軍江南指揮部。同年4月,譚震林成立東路軍政委員會,將江抗東路司令部改名為江南抗日救國軍東路指揮部,樊道余任江抗東路指揮部教導隊中隊長[3]。1941年2月,歷任新四軍第六師教導大隊大隊長,新四軍抗大九分校大隊長,新四軍獨立三團參謀長,新四軍獨立團團長;參加天目山作戰。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先後擔任華中野戰軍隨營學校副教育長,雪楓大學校務處長[4],華東軍政大學總隊長[5]

共和國時期 編輯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任華東軍政大學總隊隊長;1951年7月—1956年6月,擔任上海防空司令部幹部部副隊長。1955年,樊道余被中央軍委授於上校軍銜。1958年10月,轉到地方工作,先後擔任南京第四機械廠黨委書記、一機部駐上海辦事處主任。1962年10月16日至1963年1月,擔任江蘇省農機廳副廳長[6]。1963年1月至1965年9月,擔任江蘇省機械工業廳副廳長[7];後升任江蘇省人民政府視察室視察員等職。文化大革命期間受到迫害。1984年4月,離休。2008年1月5日,在南京逝世,享年98歲。

參考 編輯

  1. ^ 朱汝略,奚永寬編著. 浙东军事芜史 下. 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5年9月: 1298. ISBN 7-80626-661-5. 
  2.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福建省莆田縣委員會. 莆田文史资料 第7辑. 1984年5月: 2. 
  3. ^ 宋月祥. 1940年4月,“谭老板”到东路--江苏网新闻. news2.jschina.com.cn. [2017-10-08]. [永久失效連結]
  4. ^ 临沂休整:东江纵队战士在华东军政大学学习---晶报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 jb.sznews.com. [2017-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10月25日). 
  5. ^ 馬洪才著. 新四军人物志 下集. 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 1986.12: 49. 
  6. ^ 江蘇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著. 江苏省志 28 机械工业志. 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 1998.07: 795. ISBN 7-214-02187-0. 
  7. ^ 江蘇省機械工業廳編. 江苏机械工业四十年. 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 1990.12: 122. ISBN 7-214-006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