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榮 (1906年)

李春榮(1906年—1928年5月4日),字華堂,曾化名趙華秋宋炳臣山東益都縣五里鎮十字村人,中國共產黨早期人物。

李春榮
任期
20世紀
個人資料
性別
別名趙華秋宋炳臣
出生1906年
 清朝山東益都縣五里鎮
逝世1928年5月4日
山東高唐谷官屯
政黨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生平 編輯

李春榮出生於富裕農民家庭。父親李長成,李春榮有兄弟三人,他排行第二[1]。早年在私塾讀書,後就讀於縣立東關高等小學。1923年7月,考入山東省立第十中學。中學時期,參加舉行集會和遊行。1924年春,李春榮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1月,轉入中國共產黨,在益都東益火柴公司開展工運工作[2]。2月,去青島從事工人運動,奔走於大康紗廠隆興紗廠銀月紗廠等。1925年3月,青島大康紗廠建立工會,李春榮被選為工會負責人之一[3]。4月組織大康紗廠,並之後影響隆興、內外棉、鍾淵、富士和鈴木絲廠的工人也舉行了大罷工。5月9日,廠方答覆了改善工人待遇的九項條件,並簽訂了復工條約。罷工結束後,中共山東省委調李春榮到濟南工作[4]

1925年青島五二九慘案後,省委又調李春榮回到青島,參與四方機廠黨支部書記李慰農組織領導的膠濟鐵路總工會滬青慘案後援會,組織紗廠工人罷工[5]。7月27日,張宗昌令其後方司令率大批軍隊趕到四方機廠,將後援會封閉,搗毀四方機廠和各紗廠工會,搜查工人住所,毆打工人,並在滄口捕工人和學生;李慰農被捕後遭秘密殺害,鄧恩銘、李春榮等遭到通緝。李春榮再返濟南,陪劉子久先後到津浦鐵路濟南大廠和淄川煤礦組織工人運動[6]

1927年10月,中共山東地方執行委員會召開擴大會議,貫徹八七會議精神,李春榮當選省執委委員。會後,省執委派李春榮、鍾作仁劉南雲濟寧縣,開闢魯西南地區。三人與張繼寬取得了聯繫,並在11月濟寧七中召開黨員會議,建立中共濟寧特別支部。李春榮任書記,張繼寬負責組織工作,鍾作仁負責宣傳,劉南雲負責交通工作。到1928年初,共發展黨員30餘人[7]。2月,中共山東省委通知李春榮返回濟南,不久轉去魯北高唐領導農民運動。期間同紅團團長金谷蘭組織武裝暴動,鎮壓土匪李洪樓、郭景芳、張麻來、張羅,沒收地主李重慶住宅、打擊高唐商會會長姚鼎漢。4月底,魯北縣委改組為中共魯北特委,由李春榮任書記,李宗魯於贊之、金谷蘭、張干民為委員[8]。之後特委遭到反撲,李采題率領高唐縣警備隊,在5月4日包圍了高唐谷官屯。突圍中李春榮身負重傷後陣亡,享年22歲[9]

參考 編輯

  1. ^ 山東省民政廳編. 光照千秋 山东革命烈士事迹选 11.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1.12: 24. ISBN 7-201-00989-3. 
  2. ^ 隋同文編著. 青州文史资料 第18辑 青州上下五千年. 2005.06: 362. 
  3. ^ 中共德州市委黨史研究室. 德州党史人物传略 第1辑. 中共德州市委黨史研究室. : 262–263. 
  4. ^ 常連霆主編;中共山東省委黨史研究室編. 中共山东编年史 第1卷. 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2015.02: 510–512. ISBN 978-7-209-08861-9. 
  5. ^ 中共青島市委黨史資料征委會辦公室,青島市總工會工運史辦公室編. 青岛党史资料 第2辑. 中共青島市委黨史資料征委會辦公室,青島市總工會工運史辦公室編. 1985.12: 317. 
  6. ^ 中共山東省委黨史研究室編. 中共山东英烈大典. 中共山東省委黨史研究室. 2002.05: 184. 
  7. ^ 時鑒總編. 孔孟之乡名人名胜名产. 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1996.11: 618–619. ISBN 7-5607-1610-5. 
  8. ^ 中共平原縣委黨史資料徵集研究委員會. 中共平原县党史大事记 1923年8月-1950年1月. 中共平原縣委黨史資料徵集研究委員會. : 38. 
  9. ^ 王志民主編. 山东重要历史人物 第5卷. 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2009.09: 372–376. ISBN 978-7-209-05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