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圭(1401年—1457年),為明朝建文帝嫡次子,母馬皇后,兄朱文奎。文圭史稱建庶人。其叔父朱允熥被稱為吳庶人

概述 編輯

1402年(建文四年),明成祖朱棣以「清君側」為名,率兵攻破金陵金川門,佔領南京應天府,結束歷時三年的靖難之役。攻克南京時,朱文圭其父建文帝、兄朱文奎不知所終,母馬皇后自焚而死。朱文圭當時只有兩歲,之後便被明成祖禁錮中都鳳陽廣安宮[1][2][3]

1457年(天順元年)明英宗通過奪門之變復辟時,建庶人已被禁錮五十餘年之久。由於英宗先前才被禁錮於南宮,對同樣被禁錮的建庶人動了惻隱之心,意欲將其釋放[4],一天他跟大學士李賢說:「親親之意,實所不忍。」李賢對此大加讚賞,說:「也不過如此。」[5][6]當天英宗即奏請太后並獲准許,儘管英宗身邊的人擔心放出建庶人會出變故[7][8],然而英宗表示「如果他擁有天命,那就讓他去作罷!」[9][10]於是英宗下令在鳳陽為建庶人修建房屋,任其自由出入,還給建庶人結婚,以婢妾十餘人續其香火,並派人照顧建庶人生活起居[11][12][13]。當時英宗派遣宦官牛玉鳳陽告訴建庶人,建庶人聽聞此事後且悲且喜,表示沒料到聖恩如此[14]。建庶人被放出時已經五十六、七歲了,由於自小便受到囚禁而無法和外界接觸,被釋放時連都不認識,沒多久就死去[15][16]。「釋建庶人之繫」也被視為明英宗的德政之一[17]

天順三年十月,淮揚巡撫都御史滕昭奏請將建庶人、吳庶人重新送到有軍隊的城中看守,明英宗不許;這時朱文圭已死,此處所指的建庶人很可能是他的子孫。成化三年九月,南司禮太監覃包等奏及建庶人、吳庶人兩家衣料短缺,明憲宗命工部予以供給,此時建、吳兩家已能購買女奴了[18]弘治年間,布衣繆恭上書明孝宗請求給朱文圭後人封王,以奉祀懿文太子朱標,觸怒通政使司,下獄,後被孝宗赦免[19]

南明時,弘光帝追復他為原懷王隆武帝追復他為潤懷王[20]

家族列表 編輯

朱文圭家族
 
 
 
 
 
 
 
 
 
 
 
 
 
 
 
 
 
 
高祖父:(追尊)仁祖淳皇帝朱世珍
 
 
 
 
 
 
 
曾祖父:太祖高皇帝朱元璋
 
 
 
 
 
 
 
 
 
 
 
高祖母:(追尊)淳皇后陳氏
 
 
 
 
 
 
 
祖父:懿文太子朱標
 
 
 
 
 
 
 
 
 
 
 
 
 
 
外高祖父:(追封)徐王馬公
 
 
 
 
 
 
 
曾祖母:孝慈高皇后馬氏
 
 
 
 
 
 
 
 
 
 
 
外高祖母:(追封)徐王夫人鄭媼
 
 
 
 
 
 
 
父:建文帝朱允炆
 
 
 
 
 
 
 
 
 
 
 
 
 
 
 
 
 
外曾祖父:太常卿呂昌本
 
 
 
 
 
 
 
 
 
 
 
祖母:皇太后呂氏
 
 
 
 
 
 
 
 
 
 
 
 
 
 
朱文圭
 
 
 
 
 
 
 
 
 
 
 
 
 
 
 
 
 
 
 
 
外祖父:光祿少卿馬全
 
 
 
 
 
 
 
 
 
 
 
 
 
 
母:皇后馬氏
 
 
 
 
 
 
 
 
 
 
 
 
 
 
 
 

原因:南明政府追封
明潤國國王
追封

參見 編輯

註釋 編輯

  1. ^ 焦竑《國朝獻征錄》卷二·宗室二:「少子文圭,建文三年生。生二歲,建文君遜位。靖難後,號建庶人者是也,幽中都廣安宮。英宗復辟,憐庶人無罪,久系禁,欲寬庶人。李賢贊曰:『堯舜心也』。請於太后,出於鳳陽,歲給薪米,聽婚娶,出入自便。又與閽者二十人,婢妾十餘人,給使令。遣奄牛玉入禁諭庶人,庶人大地頓首謝,且喜且悲。有阻議者,上曰:『有天命,任自之』。庶人入禁時纔二歲,年五十六七始出鳳陽,不識牛馬。傳成祖入宮時,建文君有幼子,老媼教之牽成祖衣,哭跪前求食,曰:『孩兒餓矣!飢殺孩兒矣!』成祖亦哭曰:『汝生帝王家,有餓死理?』命善撫之。不知此建文君第几子,抑即太子少子也,或曰牽衣哭者。成祖育諸宮中,未詳。」
  2. ^ 明史·卷12》:「丙辰,釋建文帝幼子文圭及其家屬,安置鳳陽。」
  3. ^ 《明史·卷118》:「少子文圭。年二歲,成祖入,幽之中都廣安宮,號為建庶人。」
  4. ^ 天順日錄》:「上復位之後,因思建庶人輩無辜淹禁將五、六十年,意欲寬之。」
  5. ^ 《天順目錄》:賢即對曰:「陛下此一念,天地鬼神實臨之,太祖在天之靈實臨之,堯、舜存心不過如此。」
  6. ^ 《明史·卷118》:大學士李賢贊曰:「此堯、舜之心也。」
  7. ^ 《天順目錄》:上遂決。即日白太后,許之。
  8. ^ 《明史·卷118》:英宗復辟,憐庶人無罪久系,欲釋之,左右或以為不可。
  9. ^ 《明史·卷118》:帝曰:「有天命者,任自為之。」
  10. ^ 《天順目錄》:左右或以為不可,上曰:「有天命者,任自為之。」
  11. ^ 《天順日錄》:敕軍衛有司供給柴米,一應器用悉令其完具,以安其生。聽其婚娶,以續其後。自在出入,給與閽者二十人、婢妾十數人。
  12. ^ 《明史·卷118》:聽居鳳陽,婚娶出入,使自便。與閽者二十人,婢妾十餘人,給使令。
  13. ^ 明實錄·英宗實錄》(卷二百八十三):「丙辰,釋建文君子孫,安置鳳陽。敕太監雷春等曰:『朕眷念宗室至親,雖在不原,亦令得所。今遣太監吳昱管送吳庶人及其母楊氏等共一十八名,日前去鳳陽居住。每月令所司支與食米二十五石、柴三十斤、木炭三百斤。聽於軍民之家,自擇婚配,其親戚許相往來。其餘閒雜之人,並各王府不許往來、交通。若因衣服飲食之類,許出街市交易買賣。差出內使魯博、黃父住、劉敬、潘成、趙玉、韋州,就與庶人看守門戶,出入使令爾春等須要照顧防閒,令其安分守法,亦宜以禮優待,毋得忽慢,庶副朕眷念宗室之意。又敕在廷文武群臣曰:『朕恭膺天命,復承祖宗大統,夙夜憂勤,欲使天下群生,咸德其所,而況宗室至親者哉?爰念建庶人等,自幼為前人所累,拘幽至今五十餘年,憫此遺孤,特從寬貸用是,厚加賞賚。遣人送至鳳陽居住,月給廩餼,以安其生,仍聽婚姻,以續其後。庶副朕眷念親親之意。』」
  14. ^ 天順日錄》:遣太監牛玉入禁諭其意,建庶人聞之,且悲且喜,不意聖恩如此。
  15. ^ 天順日錄》:庶人入禁時方二歲,出見牛馬亦不識。
  16. ^ 《明史·卷118》:文圭孩提被幽,至是年五十七矣。未幾卒。
  17. ^ 《明史·卷12/贊曰》:至於上恭讓后諡,釋建庶人之系,罷宮妃殉葬,則盛德之事可法後世者矣。
  18. ^ 萬曆野獲編》卷四:天順三年十月,淮揚巡撫都御史滕昭上言:「建庶、吳庶。俱安置鳳陽,官軍巡警擊柝,聲聞陵寢。或有不逞之徒,事出意外,卒難防範。乞將二庶送有軍衛城池,或即移鳳陽廢中書省,嚴加防範」。上曰:「安置已定,不必動。」至成化三年九月,南司禮太監覃包等奏:「建庶、吳庶,自天順初安置鳳陽,其帶帳幔靴,俱已敝盡。又人口一十八名,歲給布縑綿絮,今死亡者五人,因而減給。所買女奴六人,俱無衣布,宜為修補。」詔下工部勘給之。
  19. ^ 萬曆野獲編》卷一:按宏治中台州人繆恭走京師,上書言六事,其一請封建庶人之後爲王,以奉懿文祀。通政司大怒,謂爲討死,囚之兵馬司,以其疏上。上不罪也。
  20. ^ 南明史》卷七(志第二 禮中);《思文大紀》卷四及《南明史》卷七(志第二 禮中)。
  21. ^ 南明史》卷七(志第二 禮中)弘光帝的追復作恭愍太子,隆武帝的追復作和簡太子。

參考文獻 編輯

  1. 羅石賢. 《明朝的痛》. 北京: 金城出版社. 2007. ISBN 978-7-80084-963-3. 

內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