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川悼僖王朱成鏝(1449年—1478年6月2日),明朝代隱王朱仕㙻庶五子,一作第四子。[1]母賈氏。[2]

生平 編輯

天順二年(1458年)五月賜名。[3]天順三年(1459年)七月,明英宗遣定西侯蔣琬、彭城伯張瑾、遂安伯陳韶、襄城伯李瑾、修武伯沈煜、成山伯王琮為正使,給事中曹衡、錢澍、王鉉、劉彝、王儼、鄭瑞為副使,各自持節冊封朱成鏝為和川王。[1][2][4]

天順六年(1462年)二月,英宗從代隱王所奏,賜朱成鏝醫士一人。[5]五月,給朱成鏝歲祿二千石,米鈔兼支。[6]七年(1463年)三月,命豐城侯李勇、平鄉伯陳政為正使,吏科給事中沈珤、戶科給事中冉哲為副使,持節冊封西城兵馬副指揮張𨭉的女兒為和川王妃,賜儀仗冠服。[7]

代隱王逝世後,成化元年(1465年)四月,朱成鏝與兄長代世子朱成鍊、堂叔廣靈王朱仕𰊊和三哥博野王朱成鐭送喪出城,良久方還。大同守臣上奏。五月,明憲宗敕令朱成鍊:根據祖訓,世子、郡王出城必先差人奏請,念及他們是宗親,姑且不追究,敕令他們深刻自省改過,今後務必循禮守法,不要重蹈覆轍,玷污代府名聲。[8]

成化九年(1473年)二月,朱成鏝因其母賈氏獲封代隱王夫人,奏稱想詣闕謝恩,明憲宗寫信制止。[9]

四月,朱成鏝和兄長代惠王朱成鍊、朱仕𰊊、侄子定安悼隱王長子朱聰潏因連日出城詣真武廟行香,被守臣上報,憲宗降敕書責諭,並因王府官不諫止,命逮捕治罪。[10]

成化十四年(1478年)五月,朱成鏝薨。憲宗得知其死訊,輟朝一日,按制度賜祭葬,諡悼僖。[2]成化十六年(1480年)九月,長子朱聰潪襲為和川王。[1][11]

家庭 編輯

妻妾 編輯

  • 王妃張氏

子孫 編輯

  • 嫡長子和川宣懿王朱聰潪,成化九年(1473年)四月賜名
  • 第二子鎮國將軍朱聰淖,成化九年(1473年)四月賜名[12]
    • 嫡長子輔國將軍朱俊枝,弘治四年(1491年)二月賜名[13],十六年(1503年)八月按制度賜誥命冠服[14]
    • 第二子輔國將軍朱俊㮙,弘治五年(1492年)三月賜名[15],十六年(1503年)八月按制度賜誥命冠服[14]
    • 嫡第三子輔國將軍朱俊榤,弘治七年(1494年)三月賜名[16],十六年(1503年)八月按制度賜誥命冠服[14]
    • 庶第四子朱俊楝,弘治十年(1497年)八月賜名[17]
    • 庶第五子朱俊梱,弘治十七年(1504年)二月賜名[18]
  • 第三子鎮國將軍朱聰濘,成化九年(1473年)四月賜名[12]
    • 長子輔國將軍朱俊楥,弘治五年(1492年)三月賜名[15],十六年(1503年)八月按制度賜誥命冠服[14]
    • 庶第二子輔國將軍朱俊橙,弘治七年(1494年)三月賜名[16],十六年(1503年)八月按制度賜誥命冠服[14]
    • 庶第三子朱俊杼,弘治十七年(1504年)二月賜名[18]
  • 第四子鎮國將軍朱聰澩,成化十七年(1481年)二月賜名[19]
    • 嫡子朱俊槤,弘治九年(1496年)七月賜名[20]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明史》卷一百零一
  2. ^ 2.0 2.1 2.2 《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一百七十八》
  3.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二百九十一》
  4.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三百五》
  5.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三百三十七》
  6.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三百四十》
  7. ^ 《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三百五十》
  8. ^ 《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十七》
  9. ^ 《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一百十三》
  10. ^ 《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一百十五》
  11. ^ 《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二百七》
  12. ^ 12.0 12.1 《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一百十五》
  13. ^ 《明孝宗敬皇帝實錄卷四十八》
  14. ^ 14.0 14.1 14.2 14.3 14.4 《明孝宗敬皇帝實錄卷二百二》
  15. ^ 15.0 15.1 《明孝宗敬皇帝實錄卷六十一》
  16. ^ 16.0 16.1 《明孝宗敬皇帝實錄卷八十六》
  17. ^ 《明孝宗敬皇帝實錄卷一百二十八》
  18. ^ 18.0 18.1 《明孝宗敬皇帝實錄卷二百八》
  19. ^ 《明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二百十二》
  20. ^ 《明孝宗敬皇帝實錄卷一百十五》

原因:明政府封之
明和川國國王
1459年-1478年
繼任者:
子宣懿王朱聰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