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營,即新疆督辦公署「新兵營」,是由原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左支隊進入新疆後改編成的「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總支隊」,對外稱為新疆督辦公署「新兵營」。

創建 編輯

1937年,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左支隊轉入祁連山後,與同年4月到達星星峽。中共中央從蘇聯調回陳雲、滕代遠等人前往新疆援接西路軍左支隊。1937年4月下旬到達迪化。這時的當時的新疆省主席盛世才同意援接西路軍。西路軍左支隊入疆後整編為總支隊,對外改稱新疆督辦公署「新兵營」。

留疆學習 編輯

1937年,原計劃進入蘇聯的新兵營經中共中央決定,留在新疆學習。

文化學習 編輯

根據新兵營學員的條件不同,新兵營將學員氛圍甲乙丙三個班級。其中甲班為初中課程,乙班為小學課程,丙班為識字掃盲。教員從新兵營挑選。學員通過文化教育後,在進行相應的專業技術學習[1]

專業技術學習 編輯

技術學習包括:實際操作課即為駕駛訓練。隨後其中20多人到西大橋汽車修配廠學修理。50多人去學習駕駛和掌握裝甲車。約60名學員學炮兵技術,編為特科大隊。後東北抗日義勇軍也有學員參加。1937年11月上中旬,陳雲回延安之前從新兵營動員和挑選了5人到新疆軍醫學校學習,6人到新疆(軍辦)獸醫學校學習。新兵營舉辦了共約60人兩期無線電訓練班。新兵營舉辦了30餘人的俄文班,完成學習後到莫斯科學習情報工作[2]。除此之外,在新兵營里挑選出25名青年幹部去學習航空技術。並在抗日軍政大學和摩托學校中確定嚴振剛等19人前往新疆航空隊學習。兩隊青年先後進入新疆航空隊,合編為飛行班和機械班[3]

離開新疆 編輯

新兵營學員學成後,分幾批先後回延安。 新兵營由朱光擔任隊長,新疆督辦公署參議丁寶珍帶大汽車30輛,從迪化出發。途徑蘭州,咸陽,西安,洛川等國民黨把守的城市後進入延安[4]

舊址現狀 編輯

原新兵營總部舊址現今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中學、兵團醫院、兵團汽車運輸總站等單位。1999年,在西后街37號按原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總支隊醫療通訊班原貌復原重建,並定名為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總支隊紀念館。1962年被公佈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5]

參考文獻 編輯

  1. ^ 祝輝. 李先念在新疆新兵营的日子. 黨史縱橫. 2005, (3): 36–37 [2019-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9). 
  2. ^ 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黨史工作委員會; 中共烏魯木齊市委員會黨史工作委員會.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左支队在新疆. 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1. 
  3. ^ 中國航空工業史編修辦公室. 中国近代航空工业史(1909-1949). 航空工業出版社. 2013-11-01. ISBN 9787516502617. 
  4. ^ 劉波. 西路军“新兵营”传奇. 炎黃春秋. 2018年, (10) [2019-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1). 
  5. ^ 朱海濤.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支队纪念馆. 中國共產黨歷史網. [2019-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