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定書院是南宋時一所書院,位於今湖南省衡陽市南嶽區。

南宋高宗紹興元年(1131年),理學胡安國南嶽衡山紫雲峰下買地建舍,取名「碧泉書堂」,其後五年不出,編撰《春秋傳》。胡安國逝世後,宋高宗賜諡文定。其子胡宏為紀念父親,改「碧泉書堂」為「文定書院」,又在書院旁建「春秋樓」,辟「春秋塘」。曾國藩在《重修胡文定公書院記》中寫道:「天下書院楚為盛,楚之書院衡為盛。」 胡安國在南嶽衡山一帶的書院著書立說,影響後世,極其深遠。清末譚嗣同贊道「萬物昭蘇天地曙,要憑南嶽一聲雷」。

後屢經興廢,至民國年間改為胡氏文定小學,抗戰時期改為質文小學,後即停辦。1937年長沙岳雲中學搬遷至此,書院房屋闢為教師住房。1986年,舊房屋被拆,興建「科技樓」。2002年,「科技樓」再改名為「春秋樓」。[1]

註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