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就(?—?),涼州敦煌郡淵泉人[1]三國曹魏官員。張恭之子。

生平 編輯

東漢末年,河右大亂,和中原隔絕不通,敦煌郡太守馬艾在官任上去世,郡丞一位又空置。功曹張恭平素有學行,郡里的人推舉他行長史事,恩威十分顯著。其後派遣兒子張就向東拜見曹操,請求設置太守。

當時酒泉郡黃華、張掖郡張進各據其郡,想要和張恭聯合。張就至酒泉,被黃華抓住,用刀威逼他。但張就都沒有答應,私下給父親張恭寫信:「父親大人統管敦煌,忠義顯揚,豈能以張就在危難之中就背棄忠義?當初樂羊吃自己的兒子,李通全家被殺,治理國家的大臣,怎能只顧念自己的妻兒?現在大軍將至,您應當儘快出兵夾擊敵人;希望不要因為對兒子的愛,使我張就在黃泉之下有遺憾。」

張恭平定酒泉之後,張就最後平安返回敦煌。黃初二年,魏文帝下詔褒揚,賜爵張恭關內侯,拜為西域戊己校尉。幾年後徵召入京,以張就代任。張就後來擔任為金城郡太守

青龍四年,涼州塞外胡阿畢師攻打西域諸國,張就出兵征伐,斬首捕虜萬餘人。[2]

後代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北涼錄》:張湛,燉煌淵泉人。魏執金吾,恭九世孫也。
  2. ^ 《宋書·天文志下》:九月,涼州塞外胡阿畢師使侵犯諸國,西域校尉張就討之,斬首捕虜萬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