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哈伊信仰與教育

教育巴哈伊信仰中具有相當的重要性。在巴哈伊宗教經典中,普及義務教育與上帝唯一、人類一體等基本教義一樣,被認為是一項普世的準則。

巴哈伊信仰的創立者,巴哈歐拉寫道:

「人就好比富礦,隱含無價珍寶。唯教育能掘而顯之,使人類從中獲益。」[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除了藝術、科學、貿易與專業性的教育,巴哈伊重視道德教育和靈性教育。巴哈伊認為教育對國家和社會發展至關重要。因為從事對人類有意的工作是每個巴哈伊信徒的義務,而教育則意味着他們對從事這些工作所做的準備。

目的 編輯

普及義務教育的一個目的在巴哈伊的短篇必誦禱文中即有所體現,其中指出上帝創造人類的首要原因是讓我們每個人都認識並愛他。顯然,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促進這一過程。但宗教教育無論多麼重要,都不應導致分裂和衝突。 巴哈歐拉就此寫道:

「學校須首先向學童教授宗教信仰原則,以使上帝經書裏記載的諾言和告誡能防止他們行違禁之舉,用誡律之披風裝飾他們;但這樣做需適度,不可因造成無知盲從與偏執而傷害兒童。」[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這項原則在巴哈伊的社會福利項目與兒童班中尤其得到了體現。巴哈歐拉的指定繼承人阿博都巴哈關於教育對社會與國家的發展曾經寫道::

「最根本和最迫切的需要是促進教育。如果這至為重要和基本的方面得不到推進,一個國家要 想取得繁榮興旺是不可想像的。民族衰弱和墮落的根本原因是愚昧無知。當今,人民大眾對平常之事都一知半解,遑論要他們領會現時代重大問題的實質和複雜需求了。」 [3]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教育的類型 編輯

道德教育與靈性教育 編輯

除了藝術、科學、貿易與專業性的教育,巴哈伊重視道德教育和靈性教育。阿博都巴哈曾經寫道:

「培養良好的道德行為遠比學習書本上的知識更為重要。一個潔淨、討人喜歡、品格良好、行為端 正的兒童,即使他沒有學識,也勝於一個粗魯、骯髒、品性不良卻精通各門科學藝術的兒童。其原因在於品行端正的兒童,即使沒有學識,卻對他人有益;而品性不良、行為不端的兒童,即使有知識,對他人會有害無益。然而,如果把兒童培養成既有學識又品德良好的人,其結果則是錦上添花。」[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給予兒童適當的教育,是巴哈伊信仰文獻中特別強調的事。如在巴哈伊社區中普遍存在的兒童班,於2001年被世界正義院認定為四個核心活動之一。

一位巴哈伊信徒著有一本名為《家庭美德指南》的書,此書致力於提升兒童的靈性教育。書中跨宗教背景的內容為其帶來超過十萬本的銷量及知名度,且作者因此被奧普拉·溫弗里秀所邀請接受其訪問。[5]

貿易和職業教育 編輯

所有的巴哈伊都有義務從事對人類有益的工作。巴哈伊教育的一個主要目標是使大家為此做好準備。

貿易和專業技能當然不是教育唯一的目的,甚至不一定是相對重要的目的。但是另一方面,巴哈伊教徒也被警告說不要過度注重只是「文字遊戲」的內容:

「當代有識之士必須引導人們去學習有用的知識,這樣,有識之士自身和人類大眾皆能從中受 益。那些僅限於空談的學術追求,永遠不會有任何價值。波斯的大多數博學之士將其畢生精力投入到 哲學研究中,最終也只是空談而已。」[6]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語言教育 編輯

巴哈伊斯希望世界各國政府有有朝一日共同選擇一種國際輔助語言用於全球交流。世界各地的學校將教導這一語言及母語。

「政府官員們應當召開會議,從現存的語言中選擇一種或新造一種語言,讓全世界的兒童在學校里學習。」[7]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巴哈歐拉認為花很多年學習多種語言並不必要。但是當國際輔助語言被確定後,各種有用的知識將被翻譯成那種語言以備大家學習。

其他主題的教育 編輯

巴哈伊並不致力於列舉一份完美的課程表,但其宗教經典列舉過多項有用的課程。

接獲你請教他(守基·阿芬第)有關巴哈伊教程的詳情;目前尚無巴哈伊課程之類,亦無用於這類課程的專用巴哈伊出版物,因為巴哈歐拉和阿博都巴哈沒有提出明確而具體的教育方法,而只是規定了若干基本原則,闡明了許多教育觀念。教育專家們應該在它們的指引下,努力編寫出完 全符合巴哈伊教義精神的完備課程和教材,以滿足現時代的需求。
這些基本原則均在聖道的經文裏得到闡述,應該對它們仔細地加以研讀,將之逐漸編入各類院校的課程之中。然而,編制系列課程並在整個巴哈伊界施行,須得到聖道的官方許可,而這一編制任務對目前的巴哈伊來說也顯然難以承擔,必須由將來的巴哈伊學者和教育專家循序漸進地完成。[8]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巴哈伊宗教經典不同程度地提到數學,科學,技術,商業,工業,文科和宗教是適合納入課程表的學科。

巴哈伊教育的實踐 編輯

目前的四項巴哈伊核心活動中,兒童班與被稱為學習小組的一些列課程在全球巴哈伊中普遍存在。

儒禧課程 編輯

巴哈伊社區中最流行的一個系列課程被稱為「儒禧」(意為靈性)。這套課程發源自哥倫比亞,現在共包括七組連續的課程,涵蓋巴哈伊的祈禱、教育、歷史等主題。

這七組課程依序是:

  • 第一冊:點亮心燈
  • 第二冊:挺身服務
  • 第三冊:啟迪童心
  • 第四冊:顯聖雙璧
  • 第五冊:激揚朝華
  • 第六冊:傳揚聖道
  • 第七冊:攜程共勉

靈曦堂 編輯

靈曦堂是巴哈歐拉在其著作中提及的機構。完整的靈曦堂包括祈禱場所,醫院、大學、休養院和其他人道及教育機構。靈曦堂將稱為未來巴哈伊社會的城市中心。

社會與經濟發展 編輯

全球一些相對成熟的巴哈伊社區參與了社會與經濟發展(SED)項目。項目的具體內容根據各地的需要而不同,如對外籍勞工的免費教育、對無家可歸者的職業培訓或對遠離家園的難民的支持。此外,個別巴哈伊也從事改革傳統教育的實踐。在世界範圍內,巴哈伊信徒已經建立了超過300所巴哈伊學校。[1]

引用 編輯

  1. ^ Educators for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inks to Baha'i Inspired Schools & Educational Initiatives. Educators for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2006-12-28 [2006-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0-15). 
  • Davis, Nancy A. Children. Baháʼí Encyclopedia Project. Evanston, IL: National Spiritual Assembly of the Baháʼís of the United States. 2009 [2020-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04). 

參考書目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