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魯(?—?),一作崔櫓[1]荊南(今湖北荊州)人。[2]

廣明年間進士。[3]仕至棣州(今山東惠民司馬[4]嗜酒如命,但無酒品,醉酒亂罵人。一日又醉罵郎中陸肱,酒醒後愧甚,作詩謝罪曰:「醉時顛蹶醒時羞,麴櫱催人不自由。叵耐一雙窮相眼,不堪花卉在前頭」。[5]陸肱就原諒他。[6]工於詩,效法杜牧,「才情麗而近蕩」,「尤能詠物」[7]。有《無譏集》四卷,[8]已佚。《全唐詩》卷五六七收其詩十六首。

註釋

編輯
  1. ^ 才調集》、《苕溪漁隱叢話》、《宋史·藝文志》、《唐詩品匯》等作魯,而《唐摭言》、《新唐書·藝文志》、《唐詩紀事》、《直齋書錄解題》、《遂初堂書目》等作櫓, 《唐才子傳》卷九作「崔魯」夾注「或作櫓」。
  2. ^ 崔櫓《重陽日次荊南路經武寧驛》云:「家山去此強百里,弟妹待我醉重陽。」
  3. ^ 唐詩紀事》卷五八《崔櫓》條云: 「櫓,大中時進士也。」,《唐才子傳》卷九《崔魯(或作櫓)傳》: 「魯,廣明間舉進士。」
  4. ^ 全唐詩》卷五六七詩人小傳,未知所據。泰州市城建檔案館的館藏石經幢有「承議郎守海陵縣令柱國崔魯記」殘文,可能就是唐朝詩人崔魯。晚年崔魯可能是避亂江淮,入仕楊吳政權,任海陵縣令。傅璇琮所編《唐才子傅校箋》第四冊則未提起「泰州石經幢」之「海陵縣令」旁證,並同意《唐才子傳》卷九所載「悠悠亂世,竟無所成。」的說法。
  5. ^ 詩話總龜》卷五:「崔櫓酒後於虔州陸郎中坐上甚狂,以詩謝之曰:醉時顛蹶醒時羞,曲蘗催人不自由。叵耐一雙窮相眼,不堪花卉在前頭。」
  6. ^ 唐才子傳》卷九:「陸亦諒之。」
  7. ^ 唐摭言》卷一〇
  8. ^ 通志·藝文略八》作「崔櫓《無譏集》四卷。」《遂初堂書目》作「《崔櫓集》。」《新唐書·藝文志四》作「崔櫓《無譏集》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