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爾森隕石坑

尼爾森隕石坑(Nielsen)是位於月球正面風暴洋中部的一座小撞擊坑,其名稱分別取自丹麥天文學家阿克塞爾·威爾弗雷德·尼爾森英語Axel Nielsen(Axel Vilfred Nielsen,1902年-1970年)和美國物理學家哈拉爾德·赫爾伯格·尼爾森英語Harald Herborg Nielsen(Harald Herborg Nielsen,1903年-1973年),1973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接受。

尼爾森隕石坑
月球軌道器4號拍攝的圖像
緯度31.8°N
經度51.76°W
直徑9.64公里
深度1.59公里
月面座標日出時52°
命名來源阿克塞爾·V·尼爾森英語Axel Nielsen
哈拉爾德·H·尼爾森英語Harald Herborg Nielsen

描述

編輯
 
尼爾森隕石坑的周邊,月球正面區域圖[1]

該隕坑西南偏西及東南偏東分別毗鄰赫馬森隕石坑渥拉斯頓隕石坑、東南和西南是更小的托斯卡內利隕石坑阿羅哈隕石坑,在它的西南斜臥着綿延的阿格里科拉山脈,南面分佈有阿格里科拉月溪和尼格里山脊,而東南稍遠處則蜿蜒着修長的阿里斯塔克月溪[2]。該隕坑中心月面坐標31°48′N 51°46′W / 31.8°N 51.76°W / 31.8; -51.76,直徑9.64公里[3],深約1.59公里[4]

尼爾森隕石坑橫跨在風暴洋中一道伸向東北偏北方呂姆克月丘的無名小山脊上。隕坑外觀呈圓碗狀,壁坑沿尖峭清晰,平整的內壁帶有較高的反照率。坑壁最大高出周邊地形360米[4],內部容積約35.83立方千米[4],形態特徵隸屬ALC 型(以該類隕石坑的典型代表——衛星坑阿爾巴塔尼環形山 C所命名)。

在1973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命名前,該隕坑曾被稱作衛星坑渥拉斯頓 C(即衛星坑標記法:以所靠近的主坑名+字母來命名)。

參考資料

編輯
  1. ^ Map of the visible side of the Moon. (PDF). [2017-06-1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11-13). 
  2. ^ Crater Nielsen on the map LAC-38 (PDF). [2017-06-1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02-20). 
  3. ^ Directory of the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2017-0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31). 
  4. ^ 4.0 4.1 4.2 Lunar Impact Crater Database

另請參閱

編輯

外面連結

編輯